卷七

關燈


    或以鹿尾束胫曰打割。

    出入負鹿皮,日藉以坐,夜則寝之。

     婚嫁 各番結婚,不問叔伯之子,自相配偶;惟土官則不與衆番為婚。

    男女于山間彈嘴琴,歌唱相和,意投則野合,各以佩物相贻;歸告父母、土官,另期具豕酒會土官、親戚,贅入婦家。

    反目,男再娶,婦将所生子女别醮。

    其俗重母不重父,同母異父俱為同胞,同父異母直如陌路。

    呼父曰阿媽,稱叔伯母舅如之;呼母曰惟那,稱嬸母及妗亦如之。

    夫婦相稱以名。

    産後同所生子浴于溪中;與北路同。

    一産二男為不祥,将所産子縛于樹梢至死,并移居他處。

    琅峤一社,喜與漢人為婚,以青布四匹、小鐵铛一口、米珠觔許為聘;臨期,備牲醪白之所親及土官成婚。

    番無姓名,以父名為姓,以祖名為名;如祖名甲,父名乙,即以乙為姓、甲為名。

    衆番呼曰乙礁巴、甲礁巴者,番人口吻語。

     喪葬 番死,厝内築石洞以葬;石闆封固,生者不别遷。

    喪服則衣白褂、圍白布;與别社以烏布為服又不同。

     器用 社内有制床者名曰笃笃;亦設而不用。

    與漢人交易鐵器火藥,以為捕鹿之具。

    镖曰武洛,刀曰礁傑,弓箭曰木拉;鍋曰巴六,魚網曰下來。

     附番歌 琅峤待客歌 立孫呵網直(爾來琅峤),六呷呵談眉談眉(此處不似内地),那鬼呵網直務昌哩呵郎耶(爾來無佳物供應),嗎疏嗎疏(得罪得罪)! 附載 琅峤各社,俱受小麻利番長約束;代種薯芋、生姜為應差。

    小麻利,即琅峤一帶主番也。

    番長及番頭目,男女以長承襲。

    所需珠米、烏青布、鐵铛,漢人每以此易其鹿脯、鹿筋、鹿皮、卓戈紋。

    路多險阻,沿海跳石而行;經傀儡山,非數十人偕行,未敢輕踐其境。

    琅峤諸社隙地,民向多種植田畝;今有司禁止,悉為荒田。

    沿海如魚房港、大繡房一帶,小船仍往來不絕。

    或雲十八社外,尚有高士港社、是人傑社、佳諸來社、懷裡社、咬人士社、滑事滑社。

     卑蘭覓系番社總名,在傀儡山後沿海一帶;地與傀儡山相連,中有高山聳起。

     相傳七十二社(與前異),各社名不能盡記。

    贌社貿易,每在山腳沿海處所;約行程四、五日,始窮其境。

    自卑蘭覓而北,有老郎社、美基社、八裡扪社、農仔農社(一名南仔郎)、須唠宰社、獨馬煙社、株栗社、貓武骨社、佳唠突社、貓蠻社、白逸民社、佳落社、甕■〈纟索〉社,離北路崇爻社地界百有餘裡,人煙斷絕。

    自卑蘭覓而南,有呂家莽社、謝馬幹社、知本社、朝貓籬社、咬■〈口留〉蘭社、甯巒社、謝已甯社、幹仔弼社、幹仔侖社、殼隻■〈罒上令下〉社、打早高社、大鳥萬社,離琅峤地界六、七十裡,亦鮮人迹。

    貸則鹿脯、鹿筋、鹿皮、獐皮、麂皮、苎藤。

    果則蕉實、菠蘿、蔗檨、柑柚、槟榔、毛柿。

    土番日食薯芋、黍秫、金瓜。

    鹽自曝用。

    鹿豕魚酒,則上珍矣。

    服飾:富者烏布為衣,哔吱為抄陰,為方■〈衤曼〉,如平埔熟番之制,衣着更短;貧者以鹿皮、苎衣蔽體。

    耕作無牛,亦無铫鎒;僅用一鋤,闊三寸、柄長一尺,屈足伏地而鋤。

    捕鹿用獵犬、弓矢、镖刀、網羅。

    婚嫁:男女十餘歲時,男以镖為定,迄成婚略無聘禮。

    反目,男女各擇匹偶方離。

    産兒用冷水浴;雙胎為不吉,委道旁,即徙居。

    父母亡,視若路人;惟為兄弟姊妹服,亦僅除草珠而已。

    赴社水路,僅容杉闆船;懸崖石壁,無可泊處。

    農仔農社有;坑一道,船至,土番群立岸上,船梢抛索,土番接索挽進,即泊溝内;若無接挽,溝外無可泊處。

    大龜文、謝必益諸社,俱有路可通。

    或雲自糞箕湖入傀儡山,行二日可至;鳥道盤旋,跋履匪易。

    外此則穿荊度莽、越嶺攀藤,尤難施步矣(拔貢施世榜說)。

     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由沙馬矶放洋,東行二更至雞心嶼,又二更至紅頭嶼。

    小山孤立海中,山内四圍平曠,傍岸皆礁,大船不能泊,每用小艇以渡。

    山無草木,番以石為屋,卑隘不堪起立。

    産金,番無鐵,以金為镖镞、槍舌。

    昔年台人利其金,私與貿易;因言語不谙,台人殺番奪金。

    後複邀琅峤番同往,紅頭嶼番盡殺之;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

     或雲:琅峤山後行一日至貓丹,又二日過丹哩溪口至老佛,又一日至大鳥萬社,又三日過加仔難社、朝貓籬社,至卑南覓社。

    番長名文吉,轄達裡、武甲等七十二社,歲輸正供銀六十八兩零;南仔郎港可以泊船。

    由卑南覓一日至八裡扪,又一日至加老突,文吉所屬番界止此。

    至打水安一日,又二日至芝母蘭,共五社;又行五日至直加宣社。

    俱系北路山後生番,另詳本社之下。

    凡此山後綿亘,聲息鮮通,野番種類無可查據;姑附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