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赤嵌筆談
泉井圍石
北路阿拔泉、虎尾溪,源同出水沙連;經牛相觸山口,二水分流。
阿拔泉極清,虎尾溪極濁,水性湍急,最為深闊,西流二十餘裡入地,伏流于海。
湯泉南路二:一在澹水社,出赤山,水流如湯,亦無定處;一在大滾水山,山不甚高,其上瀵湧出泉而溫,故名。
相去十餘裡,又有小滾水山,脈絡相屬。
北路二:一在玉山最深處,泉流氣蒸如沸;一在大雞籠隔港山朝山内。
康熙辛醜,我師與賊戰于鲲身,正值炎歊;随地掘尺餘,皆甘泉。
郡治濱海,各井皆澹水,微苦鹹;惟傀儡山馬兵營井極清冽,為郡中第一泉。
安平城上,紅毛井水高于海,而味亦甘。
彭湖居海之中,井亦澹水,以觀音亭、副将署二井為最。
萬壽亭一泉,屯兵萬餘,汲取不窮,今名萬軍井。
龍目井有二:南路阿猴林内竹仔寮兩井相連,狀如龍目,因名;北路大雞籠山之麓,下臨大海,四周斥鹵,泉湧如珠,甘冽異諸井。
鄭氏北園,去郡治五、六裡;從海視之,則直北矣,故名。
園在平壤,無邱壑亭台曲折淩峻之緻。
丙寅,台廈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結亭築室,為之記,且繪而圖之。
季麒光顔曰「緻徹」,有秋夜遊北園記。
昌于道署後築小園,名「寓望」,蓋取左史畺有寓望之言;麒光亦有記。
海中有■〈石婁〉■〈石國〉石,皆鹹鹵結成,粗劣易腐,或置盆碗中,不足充玩。
彭湖石完好,較文石尤細,可為扇器。
餘則磨砻攻■〈金旨〉,僅供諸番文項之用。
物産(百榖花果竹木鳥獸蟲魚鹽硫磺) 三縣皆稱沃壤,水土各殊。
台縣俱種晚稻。
諸羅地廣,及鳳山澹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種早稻;然必晚稻豐稔,始稱大有之年;千倉萬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資贍内地。
居民止知逐利,肩販舟載,不盡不休,所以戶鮮蓋藏。
正月,諸邑收菜子,一名油芥(九、十月間種);碾油隻供膏火,不可食。
二、三兩月,鳳邑收黃豆(十月、十一月間種),下澹水八社尤多;諸邑收大麥、小麥(十月、十一月間種),近台屬者二月收,遠處者三月收。
四月,台邑絲瓜、紅涼瓜(即菜瓜)、甕菜、苋、茄、菜豆(即豇豆)熟;鳳山八社水田,收雙冬早稻(一名安南蚤,十月、正月種);民間西瓜熟(正月種);三邑糖廍事畢。
五月,台邑番檨、西瓜熟;鳳山瓜、檨、蔬果于四月間先熟,五月幾盡矣;諸邑收早麻(即芝麻,正月、二月間種),瓜檨亦盛出。
台、鳳地暖,凡所種植,先期成熟;諸邑近北漸寒,頗似内地,所出之物稍遲。
六月,三邑刈黃麻,黃梨、龍眼、波羅蜜、梨仔茇出,民間種晚稻,農務方興,略無間隙;諸邑收晚麻,番民收稷米、高粱、荞麥。
七月,三邑靛青(正月、二月間種者)、姜、芋、槟榔、浮留藤俱盛出;諸邑收大頭婆早稻(正、二月間種)。
八月,諸邑再收黃豆及黑豆、菉豆(俱五月間種);番民收薏苡。
九月,三邑收菁子;諸邑收圓粒粟(一名一枝蚤),園田皆可栽種,若早播者,則于八月收。
十月,三邑收白占稻、紅埔占稻;白占種于田,紅埔占種于園;番薯熟,早種者七、八月先出,田家食至來年四月方盡;鳳山下澹水武洛糯米芋熟,長二尺餘,與别芋迥殊。
十一月,三邑大蔗、芋蔗熟,大蔗即甘蔗,芋蔗一名芒蔗,一名竹蔗;三邑農家豎興廍工碾糖;鳳山采捕烏魚;内山之番,不拘月日,捕鹿為常;平埔諸社,至此燒埔入山,捕捉獐鹿,剝取鹿皮,煎角為膠、漬肉為脯及鹿茸筋舌等物,交付贌社,運赴郡中,鬻以完饷。
十二月,台、鳳進貢西瓜及王瓜,匏茄熟;南北兩路荷花盛開;塗■〈魚賣〉魚出,天時蒙霧,齊浮水面,捕獲倍多。
台邑土壤褊小,絕少水田,農人多種瓜、蓻麻,雜植蔬豆,栽蔗碾糖,間種早稻以佐食,納糧每于兩路籴買輸将。
稻有粳、糯。
粳稻種于水田者曰早占、曰晚占,色白;種于園者曰埔占,色赤。
糯稻種于水田者曰赤秫,殼色赤;種于園者曰禾秫,粒大,色白。
麥有大麥、小麥,而小麥最佳。
稷之屬有細米,黃、白二種,蕭壟、麻豆諸社有之。
南方麥花多開于夜,台則如北地;然食多亦不覺熱。
黍米夜間開花,居民多不食。
荞麥種植亦少,嬰兒有疾,每用面少許滾湯沖服,立瘥,謂能解肌袪熱;間有為飯者。
土壤肥沃,不糞種;糞則穗重而仆。
種植後聽其自生,不事耘鋤,惟享坐獲;每畝數倍内地。
近年台邑地畝水沖沙壓,土脈漸薄;亦間用糞培養。
澹水以南,悉為潮州客莊;治埤蓄洩,灌溉耕耨,頗盡力作。
田中藝稻之外,間種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實,充衢陳列。
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童稚将炒熟者用紙包裹,鬻于街頭,名落花生包。
花不應候。
餘壬寅仲冬按部北路,至鬥六門,見桃花方謝,菜花初黃;回至笨港,見人擎荷花數枝;及回寓館,榴花亦照眼。
癸卯二月,桂正芳菲;八月,桃又花信;不可以時序限之。
花開無節,惟菊至冬乃盛,開至二月。
蘇子瞻在海南,以十一月之望與客泛菊作重九有雲:「嶺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後開;考其理,菊性介烈,不與百卉并盛衰也」。
班支花,一作斑枝,以枝上多苔文成鱗甲也;較茶花尤大,色深黃,蓓蕾堅厚,結實如綿。
陳觀察子京雲:即系木綿;粵西花更大、色紅,為稍異耳。
鷹爪蘭,一名油蘭花;似蘭無心,香味滞膩,嗅之令人作惡。
結子如棗,一叢二十餘枚,攢簇如桃,名鷹爪桃。
倒垂蘭,出北路内山;枝屈曲如梅葉,似萱短而厚,不着土生。
取一枝挂檐陰雨露所及處,自能生根抽芽、出葉開花。
花似蘭,色黃碧,微香。
木蘭花,如粟,澹黃,芳似珠蘭;樹本大者圍數尺,名樹蘭。
水仙,歲底盛開,一本五、六莖,一莖可十餘蕊,鮮芳絕倫。
廣東市上标寫台灣水仙花頭,其實非台産也,皆海舶自漳州及蘇州轉售者。
蘇州種不及漳州肥大。
美人蕉,花紅、黃二種。
黃者尤芳鮮可愛,四時不絕。
有高丈餘者,子堅黑,或作小念珠。
蕉有芭蕉、金蕉。
芭蕉不結子;金蕉花如蓮,色紫不鮮,每花結
阿拔泉極清,虎尾溪極濁,水性湍急,最為深闊,西流二十餘裡入地,伏流于海。
湯泉南路二:一在澹水社,出赤山,水流如湯,亦無定處;一在大滾水山,山不甚高,其上瀵湧出泉而溫,故名。
相去十餘裡,又有小滾水山,脈絡相屬。
北路二:一在玉山最深處,泉流氣蒸如沸;一在大雞籠隔港山朝山内。
康熙辛醜,我師與賊戰于鲲身,正值炎歊;随地掘尺餘,皆甘泉。
郡治濱海,各井皆澹水,微苦鹹;惟傀儡山馬兵營井極清冽,為郡中第一泉。
安平城上,紅毛井水高于海,而味亦甘。
彭湖居海之中,井亦澹水,以觀音亭、副将署二井為最。
萬壽亭一泉,屯兵萬餘,汲取不窮,今名萬軍井。
龍目井有二:南路阿猴林内竹仔寮兩井相連,狀如龍目,因名;北路大雞籠山之麓,下臨大海,四周斥鹵,泉湧如珠,甘冽異諸井。
鄭氏北園,去郡治五、六裡;從海視之,則直北矣,故名。
園在平壤,無邱壑亭台曲折淩峻之緻。
丙寅,台廈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結亭築室,為之記,且繪而圖之。
季麒光顔曰「緻徹」,有秋夜遊北園記。
昌于道署後築小園,名「寓望」,蓋取左史畺有寓望之言;麒光亦有記。
海中有■〈石婁〉■〈石國〉石,皆鹹鹵結成,粗劣易腐,或置盆碗中,不足充玩。
彭湖石完好,較文石尤細,可為扇器。
餘則磨砻攻■〈金旨〉,僅供諸番文項之用。
物産(百榖花果竹木鳥獸蟲魚鹽硫磺) 三縣皆稱沃壤,水土各殊。
台縣俱種晚稻。
諸羅地廣,及鳳山澹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種早稻;然必晚稻豐稔,始稱大有之年;千倉萬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資贍内地。
居民止知逐利,肩販舟載,不盡不休,所以戶鮮蓋藏。
正月,諸邑收菜子,一名油芥(九、十月間種);碾油隻供膏火,不可食。
二、三兩月,鳳邑收黃豆(十月、十一月間種),下澹水八社尤多;諸邑收大麥、小麥(十月、十一月間種),近台屬者二月收,遠處者三月收。
四月,台邑絲瓜、紅涼瓜(即菜瓜)、甕菜、苋、茄、菜豆(即豇豆)熟;鳳山八社水田,收雙冬早稻(一名安南蚤,十月、正月種);民間西瓜熟(正月種);三邑糖廍事畢。
五月,台邑番檨、西瓜熟;鳳山瓜、檨、蔬果于四月間先熟,五月幾盡矣;諸邑收早麻(即芝麻,正月、二月間種),瓜檨亦盛出。
台、鳳地暖,凡所種植,先期成熟;諸邑近北漸寒,頗似内地,所出之物稍遲。
六月,三邑刈黃麻,黃梨、龍眼、波羅蜜、梨仔茇出,民間種晚稻,農務方興,略無間隙;諸邑收晚麻,番民收稷米、高粱、荞麥。
七月,三邑靛青(正月、二月間種者)、姜、芋、槟榔、浮留藤俱盛出;諸邑收大頭婆早稻(正、二月間種)。
八月,諸邑再收黃豆及黑豆、菉豆(俱五月間種);番民收薏苡。
九月,三邑收菁子;諸邑收圓粒粟(一名一枝蚤),園田皆可栽種,若早播者,則于八月收。
十月,三邑收白占稻、紅埔占稻;白占種于田,紅埔占種于園;番薯熟,早種者七、八月先出,田家食至來年四月方盡;鳳山下澹水武洛糯米芋熟,長二尺餘,與别芋迥殊。
十一月,三邑大蔗、芋蔗熟,大蔗即甘蔗,芋蔗一名芒蔗,一名竹蔗;三邑農家豎興廍工碾糖;鳳山采捕烏魚;内山之番,不拘月日,捕鹿為常;平埔諸社,至此燒埔入山,捕捉獐鹿,剝取鹿皮,煎角為膠、漬肉為脯及鹿茸筋舌等物,交付贌社,運赴郡中,鬻以完饷。
十二月,台、鳳進貢西瓜及王瓜,匏茄熟;南北兩路荷花盛開;塗■〈魚賣〉魚出,天時蒙霧,齊浮水面,捕獲倍多。
台邑土壤褊小,絕少水田,農人多種瓜、蓻麻,雜植蔬豆,栽蔗碾糖,間種早稻以佐食,納糧每于兩路籴買輸将。
稻有粳、糯。
粳稻種于水田者曰早占、曰晚占,色白;種于園者曰埔占,色赤。
糯稻種于水田者曰赤秫,殼色赤;種于園者曰禾秫,粒大,色白。
麥有大麥、小麥,而小麥最佳。
稷之屬有細米,黃、白二種,蕭壟、麻豆諸社有之。
南方麥花多開于夜,台則如北地;然食多亦不覺熱。
黍米夜間開花,居民多不食。
荞麥種植亦少,嬰兒有疾,每用面少許滾湯沖服,立瘥,謂能解肌袪熱;間有為飯者。
土壤肥沃,不糞種;糞則穗重而仆。
種植後聽其自生,不事耘鋤,惟享坐獲;每畝數倍内地。
近年台邑地畝水沖沙壓,土脈漸薄;亦間用糞培養。
澹水以南,悉為潮州客莊;治埤蓄洩,灌溉耕耨,頗盡力作。
田中藝稻之外,間種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實,充衢陳列。
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童稚将炒熟者用紙包裹,鬻于街頭,名落花生包。
花不應候。
餘壬寅仲冬按部北路,至鬥六門,見桃花方謝,菜花初黃;回至笨港,見人擎荷花數枝;及回寓館,榴花亦照眼。
癸卯二月,桂正芳菲;八月,桃又花信;不可以時序限之。
花開無節,惟菊至冬乃盛,開至二月。
蘇子瞻在海南,以十一月之望與客泛菊作重九有雲:「嶺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後開;考其理,菊性介烈,不與百卉并盛衰也」。
班支花,一作斑枝,以枝上多苔文成鱗甲也;較茶花尤大,色深黃,蓓蕾堅厚,結實如綿。
陳觀察子京雲:即系木綿;粵西花更大、色紅,為稍異耳。
鷹爪蘭,一名油蘭花;似蘭無心,香味滞膩,嗅之令人作惡。
結子如棗,一叢二十餘枚,攢簇如桃,名鷹爪桃。
倒垂蘭,出北路内山;枝屈曲如梅葉,似萱短而厚,不着土生。
取一枝挂檐陰雨露所及處,自能生根抽芽、出葉開花。
花似蘭,色黃碧,微香。
木蘭花,如粟,澹黃,芳似珠蘭;樹本大者圍數尺,名樹蘭。
水仙,歲底盛開,一本五、六莖,一莖可十餘蕊,鮮芳絕倫。
廣東市上标寫台灣水仙花頭,其實非台産也,皆海舶自漳州及蘇州轉售者。
蘇州種不及漳州肥大。
美人蕉,花紅、黃二種。
黃者尤芳鮮可愛,四時不絕。
有高丈餘者,子堅黑,或作小念珠。
蕉有芭蕉、金蕉。
芭蕉不結子;金蕉花如蓮,色紫不鮮,每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