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釣魚台,可泊大船十餘;崇爻之薛坡蘭,可進杉闆。
沿海暗沙險礁,哨船龍骨艱于駕駛。
即有可以開駕者,必俟潮水平時方可進港,否則沙堅水淺,終于望洋港外;更值風暴,又無收泊之所。
或雲:當改制杉闆■〈舟古〉仔數隻,質輕底平,随波上下,易于巡防,随處可以收泊。
高知府铎雲:「朱逆之變,士民避亂,及平台後,商旅貿易,乘■〈舟彭〉仔等平底船,在洪濤巨浪中,往來如織。
康熙壬寅五月,水師營雇坐■〈舟彭〉仔出哨,遭風失桅,飄至浙江黃岩,人船卒緻保全」。
是在内港既屬相宜,即外洋亦可無患。
鹿耳門炮台,今圯。
炮十五位,中、左、右三營各五位;以木架之,中有一樞,随向轉動,名曰轉輪炮。
雍正甲辰,總兵林亮新修炮架,上橫梁前後各長四尺,中實三尺,下橫梁前後各長五尺,中實三尺,上下直梁各長四尺,梁柱各五寸,四方直柱各高四尺,接筍處俱裹以鐵,下坐闆厚三寸、橫八尺、闊七尺,柱腳木九根,圍一尺八寸、長五尺、入地四尺五寸。
蓋以木為之,如屋頂式,可以避風雨剝蝕;兩邊用環勾牽,然炮時掀下極易。
修造哨船工料:大吉木(八丈以上)、中吉木(六丈以上,俱杉木名)、浮溪木(松柏木)、高洋木(即土杉木,福州出)、舵、碇、龍骨(每丈配桅一丈二尺)、大桅(趕缯長八丈二尺、圍六尺五寸,篷艍長五、六丈、圍四尺五寸)、頭桅(趕缯長六丈、圍四尺,篷艍長四丈五尺、圍三尺五寸)、大橹、小橹、大小風篷、大小桅餅(大木圈,或十餘、或數個,用套大桅,便于起篷)、大小無底升(亦木圈。
風篷挂于桅上、用木圈以動之。
趕缯一千三百個,雙篷艍七、八百個)、樟梁、頭梁座、大桅座、頭桅座、頭尾托浪闆、鬥蓋、水櫃、頭禁水(鑲船頭木)、尾禁水(鑲船尾木)、上金(尾樓邊高起木)、下金(在船尾水内,用以拴舵)、招(船頂上招子,便于頭起也)、撐面(艙蓋)、扛罩(艙口直木。
此木自官廳口起至大桅兜止,所罩艙之撐蓋,俱扛于此,故名;隔艙闆木,乃橫木也,在大桅處名■〈人口,上中下〉檀,又曰梁頭,在各艙則名堵經)、披枋(杉木闆,隔船兩邊水)、笨枋(船頂闆,在戰棚枋之下)、占櫃(鋪官廳頂蓋)、覆竹(船兩旁所釘樟木)、車戰棚(杉木闆,重鋪笨枋上)、車耳(扯篷起碇索縛于此)、穩仔(水蛇下灣木)、大缭極(系大繩索木)、灣極、直極、頭尾八字極(俱樟木,用以鑲船)、屈尺極(媽祖堂前兩灣樟木;大趕缯用,雙篷艍無)、番人耳(船頭木)、頭■〈人口,上中下〉檀(樹頭桅木)、大■〈人口,上中下〉檀(樹大桅木,凡船身長闊滿漢字号,俱于此印烙)、大轉水(附大■〈人口,上中下〉檀木)、■〈人口,上中下〉檀鞋(削成方木,鑲■〈人口,上中下〉檀内)、木裡鞋(鑲桅座内方木)、轉水鞋(船梢上兩邊方木)、車檔(扯篷起碇絞棍木)、大鹿耳(夾大桅木)、頭鹿耳(夾頭桅木)、夾車檔(靠車木棍)、金楦(下金内木棍)、軟箸(船尾中間鑲木,用以夾舵)、橹椽(放橹架,一作橹床)、上下秤(拴風篷木,頭尾在上者上秤,在下者名下秤)、尾穿梁(船尾柱)、通梁(艙口上木)、下株梁(船底木)、舵牙(夾舵木)、水蛇、猴楦、桅豬(見前)、鐵釘(趕缯一千八百觔,篷艍七百觔)、茅鐵(四、五百觔)、槐藤(十觔)、張篷水藤(百餘觔)、黃麻(為繩索之用,其名有大律索、小律索、篷踏索、小踏索、大缭母、小缭母、大千觔墜、小千觔墜、篷尾吊、小篷尾吊、雞貫流浪索之屬)、棕(亦為繩索之用,其名有篷頭根、篷尾根、舵吊、虎尾、碇奴、碇索、摘尾、腰邊秦、出尾秦之屬。
一項,趕缯一千數百觔、篷艍八九百觔)、篾碇索(二條,每條篾三擔,草四擔)、桐油(趕缯一千五百觔、篷艍五六百觔,每油百觔配灰三百觔、釘一百觔、網沙一百觔)、網沙(破魚網煉入油灰内用以補縫)、灰、草餅(舂灰用)、炭(千二百觔至千八百觔)、勒肚(拴舵繩。
自船底貫于碇前縛緊,舵乃有力,水淺放松,便可懸起)、杉闆船、尾樓燈、金鼓各一;其餘顔料、旗布、匠役工價、大修小修為數不等。
水仔尾設有棈架地,系修船之所。
郡守召募棈匠,結繩應工,不償工費。
棈架不限數目,各商船戶自備。
棕藤及繩匠隻用所豎棈架,每一繩付賃值百錢。
台、彭各标營船,初俱分派通省内地廳員修造;康熙三十四年,改歸通省内地州縣。
其尚可修整而不堪駕駛者,内地之員辦運工料赴台興修。
迨按糧議派,台屬三縣亦分修數船;此非偏庇台屬,以内地各廠員多力分,工料俱便,不煩運載,可以克期報竣。
後定左近道府監修。
統計閩省船隻勻派通省道府,乃将台、彭九十八船内派台灣道府各十八隻,餘俱派入内地。
既而仍歸内地修造,惟未至朽爛而不堪駕駛者留台修補。
至康熙四十四、五年間,仍俱改歸台屬,而派府船數倍于道;然令其與福府分修,議于部價津貼運費外,每船捐貼百五十金。
續交延糧廳代修其半,道、鎮、協、營、廳、縣共襄厥事。
迨後專責知府,并将道船亦歸于府矣。
台郡修船,桅木、大吉、杉木等料并釘、鐵、油、府、棕絲、網紗、篾片、蓬葉,俱非台地所産,遠購福州,料價、運費不赀。
再大木附搭商船裝載,往年被風覆溺多案,船戶深畏之。
至樟枋、厚力木在鳳、諸内山,鳥道羊腸,澗溪阻隔,雇匠砍鋸、雇夫肩運,動辄經月,泥淖尤難計日。
且從前山廠,近遭焚毀,今另為搭蓋,尤為煩費需時。
況附近水沙連等社,接壤生番,最易啟釁。
此辦料之難也。
又台廠修艌各匠,原止二、三十人,向已不敷撥雇,今經變亂,或逃回内地,或為賊殺害,見在無幾;一舉大工,内地雇募非易,雇價較内地數倍。
此又募工之難也。
每遇修船,将備兵目恣意苛求,或将完固勒令修改,或稍有損裂故行殘毀,或将闆木藏匿,緻累多費工料。
興工時,又于配定丈尺,将大斫小,将長截短;又于修整合式之工■〈扌叜〉剔拆換,逼使加添;又或押船赴修之兵,乘夜伺隙偷竊料物。
則是既苦辦料雇夫之難,又苦弁兵之擾累,所以台地船工領價貼運,必賠貼兩倍而後得竣也。
台守高铎申詳制府,請查照往例,将船身朽爛者内廠補造,尚堪駕駛而應修者駕赴内港興修,其尚可修整而不堪駕駛者留在台灣交營興修;文員仍遵例監視,将府莊遞年所收官租為津貼修船之資。
不惟節費,且易于集事,重工務而保殘疆,實于台地有益。
前此覆轍,患在兵虛将惰。
而兵虛之原,皆由台地招兵,換名頂替。
蓋兵從内地抽撥,逃亡事故不為申報,每至放饷,即留饷以飽私橐;即有召募,強半市井亡賴,空名挂籍,含混欺蒙,則主帥大府之過也。
當責總兵不時清厘,使随丁悉照定制,空糧悉行撥補,無籍之人一名不得妄招,到伍之兵一名不得頂替,則虛冒之弊可除。
兵既充伍,而訓練尤所當亟講者。
撥換入班,即宜配明隊伍,将統弁,弁統隊,隊統卒,清查器械,不足者補之,不精良者淬砺之,按期操演。
各營将操期并演何技勇,逐月彙報,務使兵與将習,手與器習而後可。
而分汛又當斟酌變通。
台地遼闊,大汛駐兵一、二百名或數十名,究之官多離汛,兵多聚賭,有汛防之名,無守望之實,多汛亦奚益乎?防汛分作幾處,勻作幾班,統以該汛弁目,于本汛鄉莊、市鎮、山口、港隘,分地劃界,巡哨偵探,有事則飛報本營,酌量調遣追捕,無事則遠者一月一換,近者半月一換,歇班之兵歸營操練;更番戍守,
沿海暗沙險礁,哨船龍骨艱于駕駛。
即有可以開駕者,必俟潮水平時方可進港,否則沙堅水淺,終于望洋港外;更值風暴,又無收泊之所。
或雲:當改制杉闆■〈舟古〉仔數隻,質輕底平,随波上下,易于巡防,随處可以收泊。
高知府铎雲:「朱逆之變,士民避亂,及平台後,商旅貿易,乘■〈舟彭〉仔等平底船,在洪濤巨浪中,往來如織。
康熙壬寅五月,水師營雇坐■〈舟彭〉仔出哨,遭風失桅,飄至浙江黃岩,人船卒緻保全」。
是在内港既屬相宜,即外洋亦可無患。
鹿耳門炮台,今圯。
炮十五位,中、左、右三營各五位;以木架之,中有一樞,随向轉動,名曰轉輪炮。
雍正甲辰,總兵林亮新修炮架,上橫梁前後各長四尺,中實三尺,下橫梁前後各長五尺,中實三尺,上下直梁各長四尺,梁柱各五寸,四方直柱各高四尺,接筍處俱裹以鐵,下坐闆厚三寸、橫八尺、闊七尺,柱腳木九根,圍一尺八寸、長五尺、入地四尺五寸。
蓋以木為之,如屋頂式,可以避風雨剝蝕;兩邊用環勾牽,然炮時掀下極易。
修造哨船工料:大吉木(八丈以上)、中吉木(六丈以上,俱杉木名)、浮溪木(松柏木)、高洋木(即土杉木,福州出)、舵、碇、龍骨(每丈配桅一丈二尺)、大桅(趕缯長八丈二尺、圍六尺五寸,篷艍長五、六丈、圍四尺五寸)、頭桅(趕缯長六丈、圍四尺,篷艍長四丈五尺、圍三尺五寸)、大橹、小橹、大小風篷、大小桅餅(大木圈,或十餘、或數個,用套大桅,便于起篷)、大小無底升(亦木圈。
風篷挂于桅上、用木圈以動之。
趕缯一千三百個,雙篷艍七、八百個)、樟梁、頭梁座、大桅座、頭桅座、頭尾托浪闆、鬥蓋、水櫃、頭禁水(鑲船頭木)、尾禁水(鑲船尾木)、上金(尾樓邊高起木)、下金(在船尾水内,用以拴舵)、招(船頂上招子,便于頭起也)、撐面(艙蓋)、扛罩(艙口直木。
此木自官廳口起至大桅兜止,所罩艙之撐蓋,俱扛于此,故名;隔艙闆木,乃橫木也,在大桅處名■〈人口,上中下〉檀,又曰梁頭,在各艙則名堵經)、披枋(杉木闆,隔船兩邊水)、笨枋(船頂闆,在戰棚枋之下)、占櫃(鋪官廳頂蓋)、覆竹(船兩旁所釘樟木)、車戰棚(杉木闆,重鋪笨枋上)、車耳(扯篷起碇索縛于此)、穩仔(水蛇下灣木)、大缭極(系大繩索木)、灣極、直極、頭尾八字極(俱樟木,用以鑲船)、屈尺極(媽祖堂前兩灣樟木;大趕缯用,雙篷艍無)、番人耳(船頭木)、頭■〈人口,上中下〉檀(樹頭桅木)、大■〈人口,上中下〉檀(樹大桅木,凡船身長闊滿漢字号,俱于此印烙)、大轉水(附大■〈人口,上中下〉檀木)、■〈人口,上中下〉檀鞋(削成方木,鑲■〈人口,上中下〉檀内)、木裡鞋(鑲桅座内方木)、轉水鞋(船梢上兩邊方木)、車檔(扯篷起碇絞棍木)、大鹿耳(夾大桅木)、頭鹿耳(夾頭桅木)、夾車檔(靠車木棍)、金楦(下金内木棍)、軟箸(船尾中間鑲木,用以夾舵)、橹椽(放橹架,一作橹床)、上下秤(拴風篷木,頭尾在上者上秤,在下者名下秤)、尾穿梁(船尾柱)、通梁(艙口上木)、下株梁(船底木)、舵牙(夾舵木)、水蛇、猴楦、桅豬(見前)、鐵釘(趕缯一千八百觔,篷艍七百觔)、茅鐵(四、五百觔)、槐藤(十觔)、張篷水藤(百餘觔)、黃麻(為繩索之用,其名有大律索、小律索、篷踏索、小踏索、大缭母、小缭母、大千觔墜、小千觔墜、篷尾吊、小篷尾吊、雞貫流浪索之屬)、棕(亦為繩索之用,其名有篷頭根、篷尾根、舵吊、虎尾、碇奴、碇索、摘尾、腰邊秦、出尾秦之屬。
一項,趕缯一千數百觔、篷艍八九百觔)、篾碇索(二條,每條篾三擔,草四擔)、桐油(趕缯一千五百觔、篷艍五六百觔,每油百觔配灰三百觔、釘一百觔、網沙一百觔)、網沙(破魚網煉入油灰内用以補縫)、灰、草餅(舂灰用)、炭(千二百觔至千八百觔)、勒肚(拴舵繩。
自船底貫于碇前縛緊,舵乃有力,水淺放松,便可懸起)、杉闆船、尾樓燈、金鼓各一;其餘顔料、旗布、匠役工價、大修小修為數不等。
水仔尾設有棈架地,系修船之所。
郡守召募棈匠,結繩應工,不償工費。
棈架不限數目,各商船戶自備。
棕藤及繩匠隻用所豎棈架,每一繩付賃值百錢。
台、彭各标營船,初俱分派通省内地廳員修造;康熙三十四年,改歸通省内地州縣。
其尚可修整而不堪駕駛者,内地之員辦運工料赴台興修。
迨按糧議派,台屬三縣亦分修數船;此非偏庇台屬,以内地各廠員多力分,工料俱便,不煩運載,可以克期報竣。
後定左近道府監修。
統計閩省船隻勻派通省道府,乃将台、彭九十八船内派台灣道府各十八隻,餘俱派入内地。
既而仍歸内地修造,惟未至朽爛而不堪駕駛者留台修補。
至康熙四十四、五年間,仍俱改歸台屬,而派府船數倍于道;然令其與福府分修,議于部價津貼運費外,每船捐貼百五十金。
續交延糧廳代修其半,道、鎮、協、營、廳、縣共襄厥事。
迨後專責知府,并将道船亦歸于府矣。
台郡修船,桅木、大吉、杉木等料并釘、鐵、油、府、棕絲、網紗、篾片、蓬葉,俱非台地所産,遠購福州,料價、運費不赀。
再大木附搭商船裝載,往年被風覆溺多案,船戶深畏之。
至樟枋、厚力木在鳳、諸内山,鳥道羊腸,澗溪阻隔,雇匠砍鋸、雇夫肩運,動辄經月,泥淖尤難計日。
且從前山廠,近遭焚毀,今另為搭蓋,尤為煩費需時。
況附近水沙連等社,接壤生番,最易啟釁。
此辦料之難也。
又台廠修艌各匠,原止二、三十人,向已不敷撥雇,今經變亂,或逃回内地,或為賊殺害,見在無幾;一舉大工,内地雇募非易,雇價較内地數倍。
此又募工之難也。
每遇修船,将備兵目恣意苛求,或将完固勒令修改,或稍有損裂故行殘毀,或将闆木藏匿,緻累多費工料。
興工時,又于配定丈尺,将大斫小,将長截短;又于修整合式之工■〈扌叜〉剔拆換,逼使加添;又或押船赴修之兵,乘夜伺隙偷竊料物。
則是既苦辦料雇夫之難,又苦弁兵之擾累,所以台地船工領價貼運,必賠貼兩倍而後得竣也。
台守高铎申詳制府,請查照往例,将船身朽爛者内廠補造,尚堪駕駛而應修者駕赴内港興修,其尚可修整而不堪駕駛者留在台灣交營興修;文員仍遵例監視,将府莊遞年所收官租為津貼修船之資。
不惟節費,且易于集事,重工務而保殘疆,實于台地有益。
前此覆轍,患在兵虛将惰。
而兵虛之原,皆由台地招兵,換名頂替。
蓋兵從内地抽撥,逃亡事故不為申報,每至放饷,即留饷以飽私橐;即有召募,強半市井亡賴,空名挂籍,含混欺蒙,則主帥大府之過也。
當責總兵不時清厘,使随丁悉照定制,空糧悉行撥補,無籍之人一名不得妄招,到伍之兵一名不得頂替,則虛冒之弊可除。
兵既充伍,而訓練尤所當亟講者。
撥換入班,即宜配明隊伍,将統弁,弁統隊,隊統卒,清查器械,不足者補之,不精良者淬砺之,按期操演。
各營将操期并演何技勇,逐月彙報,務使兵與将習,手與器習而後可。
而分汛又當斟酌變通。
台地遼闊,大汛駐兵一、二百名或數十名,究之官多離汛,兵多聚賭,有汛防之名,無守望之實,多汛亦奚益乎?防汛分作幾處,勻作幾班,統以該汛弁目,于本汛鄉莊、市鎮、山口、港隘,分地劃界,巡哨偵探,有事則飛報本營,酌量調遣追捕,無事則遠者一月一換,近者半月一換,歇班之兵歸營操練;更番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