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名籍貫者,二百四十八具,複請于内地郡守令,示谕民間,有親屬在台身殁者,報聞移覆,仍與一體運送。

    限逾歲不具報者,即台地擇義冢埋之。

    複請于在台監司,自是以後,遞年三月,風浪恬靜之時,照例經理,俾永遠遵行焉。

    蓋其辛苦于為民複如此。

    明年夏六月,檄署淡水同知,越三年實擢淡水司馬,至今言獄訟者思夏侯焉(謝金銮撰傳)。

     解文燧者,江右人也。

    以鄉舉第一成進士,宰同安、海澄,調台灣,有清直聲。

    先是邑山水暴湧,鲫魚潭漲,環潭田園,多為沙土所壓,長興廣儲二裡尤甚。

    文燧下車,廑民隐,戴星出入詣勘,愀然曰:『賦從田出,田沒于沙,民堪命乎』?與父老談課累,相與泣下,捐廉俸,給飯食,掀泥掘沙開潭溝,籌所以去其壅塞。

    其不可複者,為力申大憲,奏請蠲賦焉。

    凡陷沒田園二百一十七甲零,計豁免租賦一千四百四十九石有奇,以乾隆四十年為始。

    诏下,父老歡聲載道。

    棠陰之愛,至今弗衰(郭紹芳撰傳)。

     羅漢門縣丞 趙行可,陝西永昌衛貢生。

    康熙二十三年任。

    二十七年,升四川成都縣知縣。

     陳嘉,浙江仁和監生。

    二十八年任。

    三十年以憂去。

     張元英,奉天人。

    三十三年任。

    升山西蒲縣知縣。

     蔣以選,浙江山陰功貢。

    三十五年任。

    升江南宿遷縣知縣。

     章祖祺,浙江山陰功貢。

    三十九年任。

    升河南新鄭縣知縣。

     汪立忠,江南歙縣監生。

    四十四年任。

    升湖廣江陵縣知縣。

     張琮,雲南河陽貢生。

    四十八年任。

    升湖廣黃梅縣知縣。

     陳亮釆,浙江海鹽貢生。

    五十三年任。

    五十六年,升四川慶符縣知縣。

     馮迪,江南宣城貢生。

    五十六年任。

    六十年台變被議。

     吳睿英,浙江山陰人。

    監生。

    六十一年任。

     馬麟趾,正紅旗官學生。

    雍正二年任。

     徐濤,順天大興附貢。

    八年任。

     葉文炳,浙江慈溪監生。

    九年任。

     鄧梓森,浙江監生。

    十三年任。

     潘毓賢,浙江山陰吏員。

    乾隆三年任。

     虞蔭南,浙江仁和監生。

    九年四月任。

     趙轼臨,浙江蕭山監生。

    十一年三月任。

     吳開福,江南全椒監生。

    十二年十二月任。

     相時,浙江仁和人,竹塹巡檢。

    十五年署。

     胡琦,浙江蕭山人,貓霧拺巡檢。

    十六年六月署。

     洪冕,湖廣祁門監生。

    十七年三月任。

     韓佐唐,湖南監生。

    二十一年七月任。

     吳昌傳,直隸拔貢。

    二十五年五月任。

     裘建功,順天人,本府經曆。

    二十六年五月署。

    二十七年三月再署。

     楊耀曾,江蘇監生。

    二十七年二月任。

     嚴大為,江南滁州生員。

    二十九年四月任。

     楊開泰,融縣人,廪貢。

    三十六年六月任。

     黃廷梓,廣昌貢生三十九年九月任。

     張圜,鹳城人,附監。

    四十三年七月任。

     張士榕,長安縣優貢。

    四十七年六月任。

     周書鳳,仁和監生。

     陸昌曾,吳縣監生,謄錄館議叙。

    五十三年十月署。

     陳聖增,由典史署。

     典史 張元初,直隸涿州人,吏員。

    康熙二十三年任。

     高烺,山東曹縣吏員。

    二十八年任。

     劉蛟祚,江南吏員。

    三十二年任。

     婁克仁,浙江會稽吏員。

    三十五年任。

     孫日升,山東莒州吏員。

    四十年任。

     李建貴,江南桐城吏員。

    四十四年任。

     陳茂文,浙江餘姚吏員。

    四十八年任。

     楊天錫,順天吏員。

    五十年任。

     周尚志,直隸天津吏員。

    五十四年任。

     王定國,順天吏員。

    五十八年任。

    六十年台變被議。

     徐履謙,順天大興人。

     徐霖,浙江錢塘人。

     王鹹英,浙江蕭山人,吏員。

     李俊,湖廣巴陵人,吏員。

     唐裔鏡,浙江山陰人,吏員。

     李道源,浙江會稽吏員。

    乾隆七年四月任。

     趙大有,順天大興書吏。

    十年八月任。

     範大章,順天大興人,佳裡興巡檢。

    十一年十二月署。

     馮裕義,浙江慈溪人,供事。

    十二年八月任。

     曹煜,江蘇人,新港巡檢。

    十四年六月署。

     包融,大興人,鹿港巡檢。

    十五年八月署。

     邵肇仍,江蘇常熟吏員。

    十六年二月任。

     耳孔木,浙江人,律例館供事。

    十九年五月任。

     沈钰,浙江人,府經曆。

    二十一年四月署。

     吳綋,順天吏員。

    二十二年四月署。

     汪明恢,江南旌德吏員。

    二十五年七月任。

     虞好善,順天大興吏員。

    二十八年□月任。

     黃廷亮,鎮平人,監生。

    三十八年六月任。

     陳奏功,山陰監生。

    三十九年十一月任。

     唐峻德,涿州吏員。

    四十三年二月任。

     張圜,四十六年縣丞署。

     吳永甯,紹興山陰人,議叙。

    四十七年四月任。

     易鳳翊,廬陵監生。

    五十年六月任。

     陳聖增,會稽監生。

    五十四年六月任。

    五十七年十一月再任。

     饒灼,湖南城步監生。

    五十六年五月署。

     任元,蕭山監生。

    五十六年六月任。

     魯岱,五十七年五月署。

     李傳椿,巡檢署。

     曹德裕,安徽貴池吏員。

    五十九年四月任。

     李棟,巡檢署。

     李可複。

     任元■〈與上土下〉。

     衷承啟,南昌監生。

    嘉慶十一年五月巡檢兼署。

     李育春,山東濟陽人。

     新港巡檢 紀文遠,陝西泾陽人,吏員。

    康熙二十三年任。

    二十七年,升河南府照磨。

     常文谟,山東館陶吏員。

    二十八年任。

    三十一半,升直隸東光縣主簿。

     孫禮棠,江南滁州吏員。

    三十二年任。

     馮志超,江南長州吏員。

    三十六年任。

     蔣複新,江西贛州吏員。

    三十九年任。

     張知,江南休甯監生。

    四十八年任。

    五十五年,升河南裕州吏目。

     李唐宗,山西太平吏員。

    五十二年任。

    五十八年,升江西廣信府照磨。

     查克成,順天大興吏員。

    五十九年任。

    雍正三年,升江西袁州府照磨。

     張鼎,江蘇吳縣監生。

    四年任。

    五年以憂去。

     羅開勳,湖廣江夏吏員。

    五年任。

    八月離任。

     塗逢年,直隸平谷吏員。

    八年任。

     張世榮,順天大興吏員。

    十一年任。

    乾隆元年離任。

     陳高達,山陰人。

    二年任。

     馮五美,浙江山陰吏員。

    五年任。

     徐夔,浙江仁和,内閣供事。

    九年四月任。

     章射基,浙江會稽吏員。

    十二年七月任。

     王如璋,江西人,府經曆。

    十三年閏七月攝任。

     曹煜,江蘇吏員。

    十四年五月任。

     殷世楫,滿洲監生。

    十八年十二月任。

     沈钰,浙江仁和人,府經曆。

    二十年三月攝任。

     吳克成,浙江山陰人,鳳山下淡水巡檢。

    二十年八月署。

     張炯,順天人,供事。

    二十二年四月任。

     章誠,浙江吏員。

    二十五年十一月任(二十六年後駐諸羅鬥六門)。

     澎湖巡檢 姚法唐,河南祥符吏員。

    康熙二十二年任。

    卒于官。

     朱缙,浙江錢塘吏員。

    二十七年任。

    升河南府照磨。

     胡廷鳳,江南含山人,吏員。

    三十二年任。

     林開彥,直隸撫甯吏員。

    三十五年任。

     李慧仁,直隸安肅吏員。

    四十一年任。

     耿胡,河南柘城承差。

    四十五年任。

     陸鑒,順天吏員。

    四十七年任。

    升雲南騰越州吏目。

     喬傑,順天吏員。

    五十二年任。

     李振宗,江南江都吏員。

    五十八年任。

     朱唯彰,順天宛平供事。

    雍正元年任。

    三年以憂去。

     鄭奎聚,直隸通州吏員。

    四年任。

    以劾去。

     羅開勳,四年任。

    五年奉文裁。

    改調新港。

     羅漢門巡檢 陳聖增,本邑典史。

    乾隆五十四年六月署(是年十二月奉文:羅漢門縣丞改為巡檢)。

     魯岱,典史。

    五十七年五月任。

     李傳椿,浙江山陰人。

    五十八年七月任。

    以憂去。

     翟灏,邑典史。

    五十九年正月兼署。

     曹德裕,安徽貴池人,本邑典史。

    五十九年四月兼署。

     李棟,安徽石埭人。

    六十年四月任。

     曹德裕,典史,任兼巡檢。

     任元■〈與上土下〉,浙江蕭山監生。

    嘉慶六年十二月十八日任。

     廖開泰,江西奉新人。

    八年十二月任。

     曹汝霖,順天宛平人。

    九年六月十五日署。

     衷承啟,江西南昌監生。

    十一年三月十四日署。

     李育春,山東濟陽監生。

    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月署。

     憲紀 憲紀、着列憲也。

    監司、郡守馭全台,邑志也,何以得書?則以駐是地故,且順民情也。

    仁聲善政,邑之人見聞而沐浴之,可不為傳欤?「舊志」謂:『轄全台者,邑不得而私之。

    駐是邑者,志不得而遺之』。

    其言是已。

    故自曩者巡察提學備詳之,以無忘典故,而首領為郡隸,具錄焉。

     巡察禦史 康熙六十年,設滿、漢察院各一員。

    每一年則滿更代,然亦多任一年或二年者。

    雍正五年,始以漢禦史兼提督學政。

    乾隆十七年,定例:三年巡視一次,不留駐;其提督學政事,仍歸巡道兼理。

    乾隆三十年,奉上谕:『巡視台灣禦史,前已降旨,三年簡派一次,事竣即回,毋庸留駐候代。

    今思該處現有鎮道大員駐劄,一應地方軍務,俱可随時經理。

    而向來巡察禦史在彼,并未聞有所建白,原屬有名無實。

    若遽行裁撤,即地方官或以遠隔海洋無人稽察,日久不免廢弛,亦不可不防其流弊。

    嗣後屆三年調派之期,該衙門仍照例奏請,或暫停派往、或數次後派員一往,候朕随時酌量辦理。

    欽此』。

     吳達禮,滿洲正紅旗人。

    康熙六十一年任。

    留任一年。

     黃叔璥,順天大興人,己醜進士。

    康熙六十一年任。

    留任一年(有傳)。

     禅濟布,滿洲鑲藍旗人。

    雍正二年任。

    留任一年。

     丁士一,山東日照人,丙戌進士。

    雍正三年任。

    轉本省按察使。

     景考祥,河南汲縣人,癸已進士。

    雍正三年任。

    在差改補吏科,轉本省鹽運使。

     汪繼燝,浙江秀水戊子舉人。

    雍正四年任。

    在台改補吏科;未滿,丁艱去。

     索琳,滿洲鑲紅旗人,雍正四年任。

    留任一年。

     尹秦,雲南蒙自人,庚午解元。

    雍正五年任。

     赫碩色,滿洲正紅旗人。

    雍正六年任。

    留任一年。

     夏之芳,江南高郵州人,癸卯進士。

    雍正六年任。

    留任一年。

    主歲、科兩試(有傳)。

     希德慎,滿洲正紅旗人。

    雍正八年任。

    留任一年。

     李元直,山東高密人,癸巳進士。

    雍正八年任。

    未滿解任。

     高山,山東曆城人,癸卯進士。

    雍正八年任。

    留任一年。

    主歲、科兩試。

     覺羅柏修,滿洲鑲紅旗人。

    雍正十年任(有傳)。

     林天木,廣東潮陽人,癸卯進士。

    雍正十一年任。

    主歲、科兩試(有傳)。

     圖爾泰,滿洲正黃旗人。

    雍正十二年任。

     嚴瑞龍,四川阆中人,戊戌進士。

    雍正十三年任(有傳)。

     白起圖,滿洲正藍旗人。

    乾隆元年任。

     單德谟,山東高密人,丁未進士。

    乾隆二年任。

    轉江南鹽驿道。

     諾穆布,滿洲正藍旗人,丁酉舉人。

    乾隆三年任。

     楊二酉,山西太原人,癸醜進士。

    乾隆四年任。

    主歲、科兩試(有傳)。

     舒辂,滿洲正白旗人。

    乾隆五年任。

     張湄,浙江錢塘人,癸醜進士。

    乾隆六年任。

    主歲、科兩試(有傳)。

     書山,滿洲鑲黃旗人,刑科給事中。

    乾隆七年任。

    升吏科掌印給事中。

     熊學鵬,江西南昌人,庚戌進士,乾隆八年任。

    升太常寺少卿。

     六十七,滿洲鑲紅旗人,戶科給事中。

    乾隆九年任。

    留任二年。

     範鹹,浙江仁和人,癸卯進士。

    乾隆十年任。

     伊靈阿,滿洲鑲藍旗人。

    乾隆十二年任。

    留任一年。

     白瀛,山西興縣人,丁巳進士,陝西道監察禦史。

    乾隆十三年任。

    主歲試。

     書昌,滿洲正黃旗人,甲辰舉人。

    乾隆十四年任。

    留任一年。

    升少詹。

     楊開鼎,江南甘泉人,己未進士,河南道監察禦史。

    乾隆十四年任。

    主科試。

    十五年八月以憂去。

     立柱,滿洲鑲紅旗人,戶科掌印給事中。

    乾隆十六年十月任(十七年奉文:禦史三年巡視一次,不必留駐,關防封貯藩庫)。

     錢琦,浙江仁和人,丁巳進士,河南道監察禦史。

    乾隆十六年任。

    主歲、科兩試(十七年奉文:禦史三年巡視一次,不必留駐,提督學政關防交台灣道兼理)。

     官保,滿洲人,刑科給事中。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抵台。

    九月回京。

     李友棠,江西臨川人,刑科掌印給事中。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抵台。

    九月回京。

     宗室實麟,滿洲正白旗人,兵科給事中。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抵台。

    五月回京。

     湯世昌,浙江仁和人,辛未進士,工科給事中。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抵台。

    五月回京。

     永泰,滿洲人,給事中。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抵台。

    二十九年五月回京。

     李宜青,江西甯都人,丙辰進士,監察禦史。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抵台。

    二十九年五月回京。

     明善,滿洲鑲藍旗人。

     朱丕烈,浙江海鹽人,戊辰進士。

    俱三十二年巡視。

     喀爾崇義,滿洲人,給事中。

     王顯曾,□□人,□科給事中。

    俱乾隆三十六年巡視。

     覺羅圖思義,滿洲人,福建道監察禦史。

     孟邵,四川中江縣人,庚辰進士,貴州道監察禦史。

    俱乾隆四十二年巡視。

     塞岱,滿洲人,□科給事中。

     雷輪,四川井研人,進士,□科給事中。

    乾隆四十六年巡視。

     右巡察凡四十七人。

    其七人有傳,俱仍「舊志」。

     黃叔璥,字玉圃,順天大興人,康熙己醜進士。

    六十一年,初設台灣巡察,叔璥首膺是命。

    既至,安集哀鴻,措置時務多得當。

    所著有赤嵌筆談、番俗六考,采摭最富,後之修志書者,率取資焉。

     夏之芳,字荔園,号筠莊,江南高郵州人,雍正元年進士,充内廷教習,以禦試第一入史館,尋轉谏垣。

    六年巡視台灣,兼理學歐。

    至則以澄叙官方,振興文教為己任。

    主歲科兩試,公慎明敏;栽培士類,悉本至誠。

    按巡南北二路,雞犬不驚,民番鹹悅。

    生平廉介,苞苴永杜,而接物複沖和,少崖岸,尤為僚屬所敬服。

    所評選試牍,有海天玉尺前後編。

    台灣之有試牍,自是編始。

     林天木,字荔山,廣東潮州人,性恭默,不苟言笑。

    動履以宋名儒為範。

    生平作字必楷正,雖屬稿未嘗為行草書。

    康熙庚子,舉鄉薦第二,雍正癸卯登進士,以需次知縣引見,擢部主事,尋遷兵科掌印給事中。

    雍正十一年,巡察台灣,兼理學政,主歲科兩試,取士以品行為先。

    生童卷帙殊繁,手自評閱揭案,士服其公。

    性氣和平,即僮仆有過,不聞呵詈聲。

    接僚屬内嚴凝而外和易,人多敬愛之。

    秩滿,尋丁母憂,哀毀逾禮,以疾卒于家。

     覺羅柏修,鑲紅旗人,以禦史巡視台灣。

    雍正十年,北路大甲西社番肆逆,趨赴軍營,籌劃饷運。

    事平,以一等軍功議叙;還京晉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楊二酉,字學山,太原人,癸醜進士,入翰林,旋以禦史巡台,奏建海東書院以造士,南門内秀峰塔,亦其所規畫也。

     張湄,字鹭洲,錢塘人,癸醜進士,由詞垣改禦史,巡台灣,嚴稽冒籍,校士公明。

    所著有瀛壖百詠,行于時。

     嚴瑞龍,字淩雲,蜀之阆中人,康熙庚戌進士,以吏科掌印給事中巡視台灣。

    清公勤慎,整饬官方。

    洞察民隐,疏減番丁社饷。

    北路加志閣兇番為虐,奏請搜捕,躬往軍前,籌劃剿撫。

    複酌定善後事宜,威惠兼至。

    尋擢湖南投察使。

     分巡台灣道 本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

    康熙六十年,改為台廈道。

    雍正五年,學政歸漢察院。

    六年,改為台灣道。

    乾隆十七年,仍兼理提督學政。

     周昌,奉天人。

    進士,康熙二十三年任。

    二十五年解任。

     王效宗,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六年任。

     高拱幹,陝西人,蔭生。

    康熙三十一年任。

    秩滿,升浙江按察使。

     常光裕,浙江人。

    康熙三十六年任。

     王之麟,鑲黃旗人。

    貢生。

    康熙三十八年任。

    四十三年,調補湖北糧道。

     王敏政,正黃旗人。

    康熙四十四年任(有傳)。

     陳璸,廣東海康人,進士。

    康熙四十九年任。

    五十四年,升偏沅巡撫(崇祀名宦。

    有傳)。

     梁文科,正白旗人,舉人。

    康熙五十四年任。

    五十七年,升廣東按察使。

     梁文煊,正白旗人,監生,康熙五十七年任。

    六十年台變被議。

     陳大辇,湖廣江夏人,進士。

    康熙六十一年任。

    雍正二年,卒于官(有傳)。

     吳昌祚,正黃旗人,監生。

    雍正二年任。

    六年,升山東按察使。

     孫國玺,正白旗人,進士。

    雍正六年任。

    七年,調本省鹽驿道。

     劉藩長,山西洪洞人,貢生。

    雍正七年任。

    九年丁憂。

    尋升福建按察使。

     倪象恺,四川榮縣舉人。

    雍正八年任。

    十年解任。

     張嗣昌,山西浮山人,貢生。

    雍正十年任。

    調補四川鹽驿道。

     尹士俍,山東濟甯州人,監生。

    雍正十三年任。

    調補湖北鄖襄道。

     鄂善,滿洲正藍旗人,監生。

    乾隆四年任。

    五年,調補本省延建邵道。

     劉良璧,湖南衡陽人,甲辰進士。

    乾隆五年任。

     莊年,江南長洲人,由監生保舉。

    乾隆八年七月任。

     書成,滿洲鑲黃旗人,監生。

    乾隆十三年任。

    十四年以憂去。

     金溶,順天大興人,庚戌進士。

    乾隆十五年三月任。

    七月,兼攝府篆。

     拖穆齊圖,蒙古鑲藍旗人。

    乾隆十七年任(始兼提督學政,下并同)。

     德文,滿洲正白旗人。

    刑部筆帖式,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任。

     楊景素,江蘇人,監生。

    乾隆二十三年四月任。

     覺羅四明,滿洲正藍旗人,内閣中書。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任。

     餘文儀,浙江諸暨人,丁巳進士。

    乾隆二十九年八月任。

    十一月擢福建按察使。

     蔣允焄,貴州貴陽人,丁巳進士。

    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護任。

     奇寵格,滿洲鑲白旗人,丙午舉人。

    乾隆三十年四月任(有傳)。

     餘文儀,福建按察使。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赴台查辦淡水莊民被番戕殺一案,摘署道篆;六月任。

     張挺,陝西泾陽縣人,戊午舉人。

    乾隆三十一年十月任(有傳)。

     餘文儀,福建按察使。

    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赴台查辦匪案,摘署道篆;十二月任。

     蔣允焄,前署任。

    乾隆三十四年二月任。

     奇寵格,見前。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複任。

    三年俸滿,調本省糧驿道。

     碩善,滿洲鑲藍旗人,由筆帖式升工部郎中。

    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任。

     馮廷丞,山西代州人,壬申舉人,由蔭生累升刑部郎中。

    乾隆四十年六月任。

    升江西按察使。

     蔣元樞,江蘇常熟人,己卯舉人。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護任。

     張棟,陝西三原人,例貢生。

    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護任。

     俞成,浙江臨安人,乙醜進士。

    乾隆四十五年五月任。

     蘇泰,江蘇元和人,例貢生。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護任。

     穆和蔺,滿洲正黃旗人,丁卯舉人。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任(有傳)。

     楊廷桦,順天大興人,丁醜進士。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任。

    升山東按察使。

     孫景燧,浙江海鹽人,辛醜進士。

    乾隆四十九年正月護任。

     永福,滿洲正黃旗人。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任。

    五十三年三月,以林逆案罷職。

     楊廷理,廣西馬平人,丁酉拔貢。

    乾隆五十三年護任。

     萬鐘傑,雲南昆明人,乙酉拔貢,本省按察使管本道事,加布政使銜。

    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任。

    以憂去(有傳)。

     楊廷理,前署任。

    乾隆五十六年五月署,六月實升。

    五十九年正月,加按察使銜。

     劉大懿,山西洪洞人,丁酉舉人,輸饷議叙,任刑部員外郎,升郎中。

    乾隆六十年七月,由本省鹽道調任。

    八月,加按察使銜。

     季學錦,江蘇昭文人,己醜翰林。

    嘉慶二年二月,由鹽道調任。

    嘉慶三年十二月卒于官。

     遇昌,滿洲鑲白人,生員。

    嘉慶三年十二月護任。

    四年三月升任;八月,加按察使銜。

     慶保,滿洲鑲黃旗人。

    嘉慶六年三月署任。

    七年五月回泉州府任。

     遇昌,見前任。

    嘉慶七年五月回任。

    十年八月,升江蘇按察使。

     慶保,前署任。

    嘉慶十年十月任。

    十一年二月加按察銜,即升本省按察使。

     清華,見上。

    嘉慶十二年七月任。

     右巡道凡四十六人。

    「舊志」立傳者三人,續增者四人,凡七人有傳。

     王敏政,字九經,正黃旗人,以監察禦史出為興泉巡道。

    康熙甲申,移節台灣。

    仁厚不苛,事悉就理;而尤惠于番民。

    凡通事社商,有脧削者,必嚴禁。

    番車之有濫派者必懲。

    遇歲荒歉,申請赈恤,民賴生全。

    秩滿,補廣東雷、瓊道。

    尋病卒,民建祠祀之。

     陳璸(已見「縣官」志)。

     陳大辇,江夏人,字子京,康熙丙戌進士,初知粵西永定州,遷福建鹽運分司,厘剔鹾政。

    奉委清丈,閩田平允。

    歲辛醜,台匪作亂,大辇督造平底小艘,飛渡台港,多所裨助。

    尋擢分巡台廈道,至則安輯流亡,撫綏部落,生番歸化者接踵。

    會餘孽跳梁未靖,大辇捕獲置重法,台民始安。

    校士公慎,所拔取多單寒。

    重整海東書院,立課士規程,加意作養,所得士多登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