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鞑靼
關燈
小
中
大
曰阿爾倫台吉(台吉如華言宗室)。
次日阿着蔔孫,次日滿官嗔不孩。
正德初年,阿爾倫為其叔父阿爾秃厮及太師亦蔔剌所殺,遺二子,曰蔔赤,曰也明。
小王子死,次子阿着蔔孫立。
亦有二子,長曰吉囊,次日俺答阿蔔孩。
阿着蔔孫死,衆立蔔赤。
蔔赤有衆七萬,分為五營。
其東部三酋有衆六萬,在沙漠,東與朵顔為鄰;南部二酋有衆五萬;西部二酋與滿官嗔不孩。
七營俱舊屬亦蔔剌。
亦蔔剌以小王子怒,奔出河套,擁部落萬餘至涼州,乞空地以居。
涼州将官閉門不敢應,凡十餘日,始大掠諸堡而去。
攻破西甯安定王等族,奪其印,據青海住牧。
後總制楊一清遣總兵徐謙征之。
虜聞,南渡河,掠洮岷,奔松潘,已而複據青海,為河西患。
今屬吉囊,為四營,有衆七萬。
官嗔不孩部合别營六酋舊屬火篩,今俺答阿蔔孩領之,皆在河套。
又有兀良哈一營,乃小王子舊部,與諸部自相攻殺。
總諸部不下三十餘萬人,其駐牧雖逐水草,遷徙不定,然分地自不相亂。
而吉囊、俺答之子皆素稱雄黠,每歲入貢,宣大尤苦之。
《九邊考》則雲:“北虜曰罡留,曰罕哈,曰爾填,三部俱近宣府北邊住牧。
罡留部下為營者三,潘惠王領之;罕哈部下為營者三,猛可不郎領之;爾填部下為營者一,可都留領之。
總凡七營,約衆六萬。
曰哈剌嗔,曰哈連,二部俱近大同北邊住牧。
哈剌嗔部下為營者一,把答罕奈領之;哈連部下為營者一,失刺台吉領之。
二營約衆五萬。
亦克刺一部近三關住牧,為營者五,察罕兒、克失、且蔔爾報領其三,阿兒、把即各領其一在東西,五營約衆五萬。
惟阿兒入寇無常。
曰應紹不,曰阿爾秃斯,曰滿官嗔,三部住貢河套。
應紹不部下舊為營十,曰阿剌,曰阿剌嗔,曰舍奴即,曰孛來,曰當剌兒罕,曰失保嗔,曰曰兒廒,曰荒花旦、奴母嗔,曰塔不乃麻。
俱屬僞太師亦不剌,後各分散,惟哈麻嗔一部存,疑即哈剌嗔也,今移營不在河套。
阿爾秃厮部下舊為營七,屬亦不剌,今為營四,曰孛合斯,曰偶甚,曰拔哈思納,日打郎。
屬吉囊滿官嗔部下舊為營八,屬火篩,今為營六,曰多羅土悶,曰畏吾兒,曰兀甚,曰拔要,曰兒魯,曰土不剌,屬俺答阿不孩,今住河套。
總凡十三營,擁衆七萬。
甯夏北邊無住牧,瓦喇一部在甘州西北,環繞北山住牧。
小王子居沙漠,其屬有黃毛、胡畏、吉囊等仇殺,不敢南向。
往時,各部皆太師領之。
太師,虜中大将方得稱,有紀律,志不在于搶掠。
後太師廢,以那顔領之。
那顔,華謂之小官,受差遣煩,惟台吉得免,故諸部樂屬之領。
凡台吉在孕,衆即推以為主,而供給其母,今部落多領于台吉。
然台吉皆荒淫,志在于搶掠。
近聞朵顔衛酋革蘭台亦與北虜和親,不與和親者,惟女直耳。
其俗:随水草畜牧,無屋居,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
自君長以下鹹食畜肉,衣皮毛,貴壯賤老。
其單于朝拜日之始生,夕拜月。
其坐長左而幼右。
其送死有棺椁而無封樹。
凡舉事常随月,盛壯以攻戰,虧則退兵(匈奴)。
怒則殺父兄,不害其母,以母有族類,父兄無相仇報也。
其嫁娶先私通,掠其女,或半歲百日後,使遣媒送馬馳牛羊以為聘。
其父子男女相對踞蹲,髡頭為輕便。
婦人至嫁時,乃養發。
病以艾炙成燒石自熨,燒地卧上,或随其痛病處以刀泱脈出血。
俗貴兵,死葬則歌舞相送,肥養一犬,以彩繩纓牽燒而送之,言使護死者神靈歸赤山(烏桓)。
厥主初立,近侍重臣等舁之以氈,随日轉九回,每一回臣下皆拜訖,乃扶令乘馬,以帛絞其頸,使才不緻絕,釋而急問之曰:“爾能作幾年可汗?”其主精神昏瞀,不能詳定多少,随其所言以驗修短之數。
其征發兵馬及科稅雜畜,辄刻木為數,并一金镟箭,蠟印封之以為信。
有死者,停屍于帳,春夏死者候花草木落,秋冬死者候花葉榮茂,始坎而瘗之(突厥)。
父母死而悲哭者為不壯,但以其屍置之山樹上,經三年後,收其骨而焚之,酹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夏月時向陰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
”其無禮頑嚣,于諸夷為甚(契丹)。
其山:曰陰山(冒頓所依阻,武帝奪其地),曰狼居胥(霍去病所封),曰浚稽(李陵所搏戰),曰窦顔(霍去病所追虜),曰燕然(去塞三千裡,窦憲所勒銘),曰金微(窦憲大破匈奴),曰禽胡。
初,洪武中,王師禽胡寇乃兒不花于此。
永樂八年,車駕征虜,制銘曰“白雲永樂”,賜名曰立馬峰。
永樂勒銘曰蒼山、曰沙嶺,皆永樂駐跸,曰淩霄峰(永樂駕登絕頂)。
其川:曰飲馬河(舊驢朐河),曰蒙山海(永樂駐跸),曰清流泉(永樂勒名)。
其古迹和宰路城(元太祖始建都)。
其産:馬、橐駝、野馬、原羊(似吳羊而大角)、角端、、貂鼠、青鼠、土撥鼠、┊(猴屬。
已上六物皮毛柔軟,可為裘)、東牆(似蓬草,實如捺子,十月始熟)、沙雞、酥酪。
其厥貢:馬、寶、貂鼠皮、海青。
其裡至:東兀良哈,西脫忽麻、撒馬兒罕,北盡沙漠。
予聞答之妻第七夫人者失寵,有侍女名桃花,乃新被擄大同妓也。
妓思歸,因誘七夫人言中國富盛,衣服繡麗,飲食珍品,且有美男子,不若到中國去受用。
七夫人遂與乘間逃出,已入大同,鎮關盤獲,送至京師。
時嚴氏當國,不敢上聞。
發錦衣衛獄另一室好供給之。
後答知其妻在中國,欲興兵來取。
邊人報有聲息,遂令人将其妻送出别關,棄之野中。
令邊人與彼通事佯言,見有一婦在某處,不知是否。
答尋獲之,白手刃劈死。
方此婦在衛,嚴氏宴私客,每取出觀,亦頗豐豔,衣中國所賜絹,足穿皂靴,以金嵌之,比妓色殊勝也。
此予得之于同年親見者,乃嘉靖四十年前事也。
書之以備博聞。
次日阿着蔔孫,次日滿官嗔不孩。
正德初年,阿爾倫為其叔父阿爾秃厮及太師亦蔔剌所殺,遺二子,曰蔔赤,曰也明。
小王子死,次子阿着蔔孫立。
亦有二子,長曰吉囊,次日俺答阿蔔孩。
阿着蔔孫死,衆立蔔赤。
蔔赤有衆七萬,分為五營。
其東部三酋有衆六萬,在沙漠,東與朵顔為鄰;南部二酋有衆五萬;西部二酋與滿官嗔不孩。
七營俱舊屬亦蔔剌。
亦蔔剌以小王子怒,奔出河套,擁部落萬餘至涼州,乞空地以居。
涼州将官閉門不敢應,凡十餘日,始大掠諸堡而去。
攻破西甯安定王等族,奪其印,據青海住牧。
後總制楊一清遣總兵徐謙征之。
虜聞,南渡河,掠洮岷,奔松潘,已而複據青海,為河西患。
今屬吉囊,為四營,有衆七萬。
官嗔不孩部合别營六酋舊屬火篩,今俺答阿蔔孩領之,皆在河套。
又有兀良哈一營,乃小王子舊部,與諸部自相攻殺。
總諸部不下三十餘萬人,其駐牧雖逐水草,遷徙不定,然分地自不相亂。
而吉囊、俺答之子皆素稱雄黠,每歲入貢,宣大尤苦之。
《九邊考》則雲:“北虜曰罡留,曰罕哈,曰爾填,三部俱近宣府北邊住牧。
罡留部下為營者三,潘惠王領之;罕哈部下為營者三,猛可不郎領之;爾填部下為營者一,可都留領之。
總凡七營,約衆六萬。
曰哈剌嗔,曰哈連,二部俱近大同北邊住牧。
哈剌嗔部下為營者一,把答罕奈領之;哈連部下為營者一,失刺台吉領之。
二營約衆五萬。
亦克刺一部近三關住牧,為營者五,察罕兒、克失、且蔔爾報領其三,阿兒、把即各領其一在東西,五營約衆五萬。
惟阿兒入寇無常。
曰應紹不,曰阿爾秃斯,曰滿官嗔,三部住貢河套。
應紹不部下舊為營十,曰阿剌,曰阿剌嗔,曰舍奴即,曰孛來,曰當剌兒罕,曰失保嗔,曰曰兒廒,曰荒花旦、奴母嗔,曰塔不乃麻。
俱屬僞太師亦不剌,後各分散,惟哈麻嗔一部存,疑即哈剌嗔也,今移營不在河套。
阿爾秃厮部下舊為營七,屬亦不剌,今為營四,曰孛合斯,曰偶甚,曰拔哈思納,日打郎。
屬吉囊滿官嗔部下舊為營八,屬火篩,今為營六,曰多羅土悶,曰畏吾兒,曰兀甚,曰拔要,曰兒魯,曰土不剌,屬俺答阿不孩,今住河套。
總凡十三營,擁衆七萬。
甯夏北邊無住牧,瓦喇一部在甘州西北,環繞北山住牧。
小王子居沙漠,其屬有黃毛、胡畏、吉囊等仇殺,不敢南向。
往時,各部皆太師領之。
太師,虜中大将方得稱,有紀律,志不在于搶掠。
後太師廢,以那顔領之。
那顔,華謂之小官,受差遣煩,惟台吉得免,故諸部樂屬之領。
凡台吉在孕,衆即推以為主,而供給其母,今部落多領于台吉。
然台吉皆荒淫,志在于搶掠。
近聞朵顔衛酋革蘭台亦與北虜和親,不與和親者,惟女直耳。
其俗:随水草畜牧,無屋居,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
自君長以下鹹食畜肉,衣皮毛,貴壯賤老。
其單于朝拜日之始生,夕拜月。
其坐長左而幼右。
其送死有棺椁而無封樹。
凡舉事常随月,盛壯以攻戰,虧則退兵(匈奴)。
怒則殺父兄,不害其母,以母有族類,父兄無相仇報也。
其嫁娶先私通,掠其女,或半歲百日後,使遣媒送馬馳牛羊以為聘。
其父子男女相對踞蹲,髡頭為輕便。
婦人至嫁時,乃養發。
病以艾炙成燒石自熨,燒地卧上,或随其痛病處以刀泱脈出血。
俗貴兵,死葬則歌舞相送,肥養一犬,以彩繩纓牽燒而送之,言使護死者神靈歸赤山(烏桓)。
厥主初立,近侍重臣等舁之以氈,随日轉九回,每一回臣下皆拜訖,乃扶令乘馬,以帛絞其頸,使才不緻絕,釋而急問之曰:“爾能作幾年可汗?”其主精神昏瞀,不能詳定多少,随其所言以驗修短之數。
其征發兵馬及科稅雜畜,辄刻木為數,并一金镟箭,蠟印封之以為信。
有死者,停屍于帳,春夏死者候花草木落,秋冬死者候花葉榮茂,始坎而瘗之(突厥)。
父母死而悲哭者為不壯,但以其屍置之山樹上,經三年後,收其骨而焚之,酹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夏月時向陰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
”其無禮頑嚣,于諸夷為甚(契丹)。
其山:曰陰山(冒頓所依阻,武帝奪其地),曰狼居胥(霍去病所封),曰浚稽(李陵所搏戰),曰窦顔(霍去病所追虜),曰燕然(去塞三千裡,窦憲所勒銘),曰金微(窦憲大破匈奴),曰禽胡。
初,洪武中,王師禽胡寇乃兒不花于此。
永樂八年,車駕征虜,制銘曰“白雲永樂”,賜名曰立馬峰。
永樂勒銘曰蒼山、曰沙嶺,皆永樂駐跸,曰淩霄峰(永樂駕登絕頂)。
其川:曰飲馬河(舊驢朐河),曰蒙山海(永樂駐跸),曰清流泉(永樂勒名)。
其古迹和宰路城(元太祖始建都)。
其産:馬、橐駝、野馬、原羊(似吳羊而大角)、角端、、貂鼠、青鼠、土撥鼠、┊(猴屬。
已上六物皮毛柔軟,可為裘)、東牆(似蓬草,實如捺子,十月始熟)、沙雞、酥酪。
其厥貢:馬、寶、貂鼠皮、海青。
其裡至:東兀良哈,西脫忽麻、撒馬兒罕,北盡沙漠。
予聞答之妻第七夫人者失寵,有侍女名桃花,乃新被擄大同妓也。
妓思歸,因誘七夫人言中國富盛,衣服繡麗,飲食珍品,且有美男子,不若到中國去受用。
七夫人遂與乘間逃出,已入大同,鎮關盤獲,送至京師。
時嚴氏當國,不敢上聞。
發錦衣衛獄另一室好供給之。
後答知其妻在中國,欲興兵來取。
邊人報有聲息,遂令人将其妻送出别關,棄之野中。
令邊人與彼通事佯言,見有一婦在某處,不知是否。
答尋獲之,白手刃劈死。
方此婦在衛,嚴氏宴私客,每取出觀,亦頗豐豔,衣中國所賜絹,足穿皂靴,以金嵌之,比妓色殊勝也。
此予得之于同年親見者,乃嘉靖四十年前事也。
書之以備博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