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鞑靼
關燈
小
中
大
堡乎!”至是尚文遣家丁千餘,騎伏彌陀山。
刈禾者出,虜果縱數千騎逾山而東。
家丁戰焉,矢盡登山自守,一夕五告急。
督府曰:“不救是後不可使人,且虜今次不懲,後無五堡矣。
”促尚文出師,令兵備副使魏尚綸、佥事尹綸參其軍。
尚綸、綸至,與尚文謀曰:“此出塞無山溪,懼其蹂踐我也。
且家丁保彌陀者三日不食矣,何能自拔!”乃括民車百餘輛,列火器其上,實以熟食蔓精之類,遂出塞。
虜見易之。
尚文環車為營,且戰且行,度虜陣厚集也,火器大發,虜死者衆。
遂解彌陀之圍。
家丁得車,食飽而複戰,虜大奔,斬首甚衆。
初,督府不欲置堡塞外,而尚文已城。
議者往往咎之,及是君子以為善補過雲。
九月,虜寇隆慶。
總兵趙卿敗績。
初,宣府以西中路為極沖,虜歲犯之。
北路号嚴險,東路亦遠僻。
又李莊諸虜巢北路塞外,素不與大營虜合,而東路塞外花當、朵顔諸部落亦耕牧其地,不肯令大營虜得東,故二路鮮虜患。
長城之役,急西中路。
近西中路長城成,虜遂數來往北路。
塞外李莊虜亦畏懾逃避,或曰為大營虜殲焉。
至二十五年,虜遂犯雲州,與守備易綱、遊擊陳言戰,不得志而去。
複謀曰:“北路險遠,即入不戰而疲矣。
不若由北路左右腋窺隆慶,隆慶素不被兵民,堡損壞,易攻也。
”時督府料虜必東,檄将校曰:“虜猶水也,城塞以止驅,猶築防以障流,防不備則水注于不備之地,防既備則水漏于不固之防。
今者虞大同則大同長城成,虞山西則并守議定,虞宣府則西中二路長城舉役矣。
所不備者北東路也。
财力有限,工役因時令未能即城,北東路如西中而不厚集兵申警備,是遺之門也。
”于是布兵設伏,倍于往時。
九月,諜報虜窺鎮安。
督府檄趙卿曰:“鎮安之險可據也,扼鎮安,虜不能入矣。
”時卿駐兵雲州,去鎮安僅三十裡,督府以為無慮。
繼報虜攻獨石,卿棄鎮安走獨石也。
驚曰:“虜入矣。
”乃東馳一晝夜行三百裡,抵懷來西界。
複檄卿曰:“虜入鎮安必由長安嶺,長安嶺死地也。
分遣精銳間道截擊雕鹗、合河、黃家、白草之間,我可以一當百。
”卿故儒吏,善談論而性實懦怯,徒以廉謹為時重,得檄不敢發。
為危語曰:“督府誤矣,虜已入塞,仆無所逃罪。
臣子至憂在京師與皇陵耳。
今不匿形稍縱之南,而分兵截急,彼見兵進必東奔,東奔則畿甸皇陵搔動矣。
十輩谒止。
督府擊其使,發令旗促之。
卿乃稽延不前,而虜已抵隆、永。
由是隆慶、永甯大被荼毒。
督府策卿懦不即進也。
則自以麾下合諸營老弱留城者馳而東北,至虜營噪而鼓行。
虜乃退,由滴水崖出。
于是督府捶胸曰:“悔不早易卿,将贻生民虐也。
”乃上疏自劾,及論列卿罪。
诏遣瑣闼近臣出核之,核如劾。
論者猶惜卿廉謹,诏奪兵曰:“衣還伍,督府亦奪三官。
” 二十八年春二月,虜寇滴水崖。
昨年之寇,督府策其由滴水崖入,已而由鎮安入。
督府大喜,以為虜蹈死地,可殲也。
而趙卿懼不敢前,督府劾之。
是後恒檄将校曰:“虜悔前役矣,再入必滴水崖。
”故今春即議伏兵滴水崖。
諜人藍伏勝者,犯法當刑。
督府杖之百,不死。
督府異之,以語兵備副使魏尚綸。
尚綸曰:“古人有如是成功者,盍貸其生。
”督府曰:“吾意也,君以是語之。
”魏語伏勝,誓死報。
因使入虜中為間,還曰:“虜聲言西下,而數詢被虜人隆、永間事,必東寇也。
”于是督府再檄卿曰:“即将所部于北東路适中處若滴水崖塞下,堅壁以戒不虞。
”時總兵周尚文以宿将稔兵事,鎮大同者數年矣。
雅以私惠得士卒心,然尚文為人矜已獲前,頗幸鄰鎮事變。
時有歸正人至塞語墩卒曰:“虜馬首已東,将趨明沙灘矣。
”明沙灘者,獨石塞外地也。
藍伏勝時巡塞,聞其語驚曰:“事急矣,走白督府。
”督府使視歸正人,則守臣系解詣尚文。
尚文聞虜東,即稽其解曰:“送督府須易公牒也。
”留三日未發。
督府聞之曰:“虜審東矣,厲鄰鎮以張已能,猾老故态也。
”時趙卿以隆、永之役在論,未有代。
督府乃檄尚文曰:“已悉虜情,即日東寇,宣大相援制也。
其以兵援滴水崖。
”又慮尚文不時至,則具疏言之。
且曰:“卿既獲罪,待者未至,已令尚文戒嚴東援滴水,不若令尚文暫代卿将,乞诏旨促其速至。
”尚文初得檄猶豫,會命下,乃介而馳,未至而虜攻滴水塞矣。
瀚,故戰鋒将也,李彬之死,論者尤焉。
督府杖而用之,責其後效,及是以坐營官随卿戍滴水。
卿聞尚文當暫代,已而虜寇且至,則以兵三千人付瀚曰:“為我戍滴水。
”身歸鎮聽代,督府不知也。
卿既歸,虜果至。
仰塞急攻,二日不能拔。
分步卒攀危岩,縣绠登高華溝轉雙盤道出。
瀚皆夾攻之,兵遂敗。
瀚揮雙力戰,殺數十人而死。
于是虜入,複東向懷來。
而尚文之兵至,壁于石柱村,軍容甚整。
虜大駭,未敢倅犯。
遣間來約曰:“诘朝當見。
”比曉則伐樹拆屋,毀門關,令步卒肩之以禦矢石,而騎随之噪且突陣。
舊列營必列木為栅以拒〈梫去木〉轶。
其夜尚文計曰:“栅目可見,不若穴地為暗窖。
”乃令人七窖于壁外,窖深及膝,大容馬蹄。
及戰,虜馬多仆,軍中發火器擊之。
凡二日,陣百餘合,虜死者數千人。
虜大沮,然恃其衆,不歸也。
酋俺答阿不孩拔刀曰:“不勝,是即刎吾首。
”乃複攻圍,兩軍俱憊。
初,督府聞卿還鎮也。
大駭曰:“三千人足戍滴水乎?”疾促尚文前,而自以親兵及他路未發者馳赴之。
至是,聞尚文戰且二日。
計曰:“鼓三則竭,兵無三日戰不疲者。
不援尚文,是棄師也。
夫尚文與虜角,殺傷過當,而虜不退奔者,慚于不勝,且懼尚文蹑其後。
所謂兩虎共鬥,勢難先止也。
我鼓行而前,尚文兵聞之,
刈禾者出,虜果縱數千騎逾山而東。
家丁戰焉,矢盡登山自守,一夕五告急。
督府曰:“不救是後不可使人,且虜今次不懲,後無五堡矣。
”促尚文出師,令兵備副使魏尚綸、佥事尹綸參其軍。
尚綸、綸至,與尚文謀曰:“此出塞無山溪,懼其蹂踐我也。
且家丁保彌陀者三日不食矣,何能自拔!”乃括民車百餘輛,列火器其上,實以熟食蔓精之類,遂出塞。
虜見易之。
尚文環車為營,且戰且行,度虜陣厚集也,火器大發,虜死者衆。
遂解彌陀之圍。
家丁得車,食飽而複戰,虜大奔,斬首甚衆。
初,督府不欲置堡塞外,而尚文已城。
議者往往咎之,及是君子以為善補過雲。
九月,虜寇隆慶。
總兵趙卿敗績。
初,宣府以西中路為極沖,虜歲犯之。
北路号嚴險,東路亦遠僻。
又李莊諸虜巢北路塞外,素不與大營虜合,而東路塞外花當、朵顔諸部落亦耕牧其地,不肯令大營虜得東,故二路鮮虜患。
長城之役,急西中路。
近西中路長城成,虜遂數來往北路。
塞外李莊虜亦畏懾逃避,或曰為大營虜殲焉。
至二十五年,虜遂犯雲州,與守備易綱、遊擊陳言戰,不得志而去。
複謀曰:“北路險遠,即入不戰而疲矣。
不若由北路左右腋窺隆慶,隆慶素不被兵民,堡損壞,易攻也。
”時督府料虜必東,檄将校曰:“虜猶水也,城塞以止驅,猶築防以障流,防不備則水注于不備之地,防既備則水漏于不固之防。
今者虞大同則大同長城成,虞山西則并守議定,虞宣府則西中二路長城舉役矣。
所不備者北東路也。
财力有限,工役因時令未能即城,北東路如西中而不厚集兵申警備,是遺之門也。
”于是布兵設伏,倍于往時。
九月,諜報虜窺鎮安。
督府檄趙卿曰:“鎮安之險可據也,扼鎮安,虜不能入矣。
”時卿駐兵雲州,去鎮安僅三十裡,督府以為無慮。
繼報虜攻獨石,卿棄鎮安走獨石也。
驚曰:“虜入矣。
”乃東馳一晝夜行三百裡,抵懷來西界。
複檄卿曰:“虜入鎮安必由長安嶺,長安嶺死地也。
分遣精銳間道截擊雕鹗、合河、黃家、白草之間,我可以一當百。
”卿故儒吏,善談論而性實懦怯,徒以廉謹為時重,得檄不敢發。
為危語曰:“督府誤矣,虜已入塞,仆無所逃罪。
臣子至憂在京師與皇陵耳。
今不匿形稍縱之南,而分兵截急,彼見兵進必東奔,東奔則畿甸皇陵搔動矣。
十輩谒止。
督府擊其使,發令旗促之。
卿乃稽延不前,而虜已抵隆、永。
由是隆慶、永甯大被荼毒。
督府策卿懦不即進也。
則自以麾下合諸營老弱留城者馳而東北,至虜營噪而鼓行。
虜乃退,由滴水崖出。
于是督府捶胸曰:“悔不早易卿,将贻生民虐也。
”乃上疏自劾,及論列卿罪。
诏遣瑣闼近臣出核之,核如劾。
論者猶惜卿廉謹,诏奪兵曰:“衣還伍,督府亦奪三官。
” 二十八年春二月,虜寇滴水崖。
昨年之寇,督府策其由滴水崖入,已而由鎮安入。
督府大喜,以為虜蹈死地,可殲也。
而趙卿懼不敢前,督府劾之。
是後恒檄将校曰:“虜悔前役矣,再入必滴水崖。
”故今春即議伏兵滴水崖。
諜人藍伏勝者,犯法當刑。
督府杖之百,不死。
督府異之,以語兵備副使魏尚綸。
尚綸曰:“古人有如是成功者,盍貸其生。
”督府曰:“吾意也,君以是語之。
”魏語伏勝,誓死報。
因使入虜中為間,還曰:“虜聲言西下,而數詢被虜人隆、永間事,必東寇也。
”于是督府再檄卿曰:“即将所部于北東路适中處若滴水崖塞下,堅壁以戒不虞。
”時總兵周尚文以宿将稔兵事,鎮大同者數年矣。
雅以私惠得士卒心,然尚文為人矜已獲前,頗幸鄰鎮事變。
時有歸正人至塞語墩卒曰:“虜馬首已東,将趨明沙灘矣。
”明沙灘者,獨石塞外地也。
藍伏勝時巡塞,聞其語驚曰:“事急矣,走白督府。
”督府使視歸正人,則守臣系解詣尚文。
尚文聞虜東,即稽其解曰:“送督府須易公牒也。
”留三日未發。
督府聞之曰:“虜審東矣,厲鄰鎮以張已能,猾老故态也。
”時趙卿以隆、永之役在論,未有代。
督府乃檄尚文曰:“已悉虜情,即日東寇,宣大相援制也。
其以兵援滴水崖。
”又慮尚文不時至,則具疏言之。
且曰:“卿既獲罪,待者未至,已令尚文戒嚴東援滴水,不若令尚文暫代卿将,乞诏旨促其速至。
”尚文初得檄猶豫,會命下,乃介而馳,未至而虜攻滴水塞矣。
瀚,故戰鋒将也,李彬之死,論者尤焉。
督府杖而用之,責其後效,及是以坐營官随卿戍滴水。
卿聞尚文當暫代,已而虜寇且至,則以兵三千人付瀚曰:“為我戍滴水。
”身歸鎮聽代,督府不知也。
卿既歸,虜果至。
仰塞急攻,二日不能拔。
分步卒攀危岩,縣绠登高華溝轉雙盤道出。
瀚皆夾攻之,兵遂敗。
瀚揮雙力戰,殺數十人而死。
于是虜入,複東向懷來。
而尚文之兵至,壁于石柱村,軍容甚整。
虜大駭,未敢倅犯。
遣間來約曰:“诘朝當見。
”比曉則伐樹拆屋,毀門關,令步卒肩之以禦矢石,而騎随之噪且突陣。
舊列營必列木為栅以拒〈梫去木〉轶。
其夜尚文計曰:“栅目可見,不若穴地為暗窖。
”乃令人七窖于壁外,窖深及膝,大容馬蹄。
及戰,虜馬多仆,軍中發火器擊之。
凡二日,陣百餘合,虜死者數千人。
虜大沮,然恃其衆,不歸也。
酋俺答阿不孩拔刀曰:“不勝,是即刎吾首。
”乃複攻圍,兩軍俱憊。
初,督府聞卿還鎮也。
大駭曰:“三千人足戍滴水乎?”疾促尚文前,而自以親兵及他路未發者馳赴之。
至是,聞尚文戰且二日。
計曰:“鼓三則竭,兵無三日戰不疲者。
不援尚文,是棄師也。
夫尚文與虜角,殺傷過當,而虜不退奔者,慚于不勝,且懼尚文蹑其後。
所謂兩虎共鬥,勢難先止也。
我鼓行而前,尚文兵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