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西戎
關燈
小
中
大
,亦嘗留心講學矣。
二三年後,遂為左右瞽惑,即從事内典。
内典即習,即從事番教。
于是鎖南綽言出入豹房矣。
番教既谙,即從事取佛,于是太監劉允馳驅西域矣,靡費大官,騰謗道路,此陛下之所聞見者。
即而劉允放而鎖南囚,天下頌而陛下之明;正道複而異端息,天下頌陛下之聖;供億滅而光祿裕,天下頌陛下之英。
數者斯陛下之所以垂譽無窮者也。
奈何甫及二年,遽襲故轍。
崔文本以鐘鼓厮役,夤緣冒升,今複導陛下以此。
文之意以嘗試陛下也。
陛下既為所動,欲行香,欲登壇,欲拜疏,臣恐無已則導以聲色,無已則導以貨利,無已則導以遊幸,導以土木,導以征伐。
文以漸緻也。
諸餘如文類者,又将牽連,伺便求所意欲逞也。
陛下德可堯舜,而文敢如此,左道面欺,朋黨紊亂。
故曰文可斬也。
”上不從。
先是劉允者,幼時于成化年間,在安喜宮答應,名劉卯兒。
即能交通外人,賣弄寶石,獻谄佞,調是非,進退人才。
及敗露,下錦衣衛獄。
見其年幼,從輕發落。
後謀入東宮,極能極巧,相扇引誘。
至正德年來,驟升司禮監太監,改名允。
武宗托為心腹,本監傳造兼管豹房、新寺、膳房、庫藏收掌。
抄沒劉瑾金銀寶貨,偷盜數多,播弄威福,聲勢極如劉瑾,号名二劉。
恐後發覺,用謀結喇麻僧寺。
請入番取佛,敕谕異常,賜與刀劍,便宜行事。
若有各色人員能出力入番效勞,任爾擢用,若不用,命斬首示衆,不必覆奏,允又奏帶官員軍舍匠作陰陽醫士道事序班等一百三十三名,往烏思藏,恣其貪虐害人。
嘉靖初,科道發其罪,上命降長随,追贓入官。
錦衣衛指揮賈文镒時已革職,忿之。
疏曰:“臣竊計京城起身,經行直抵烏思藏番邦,往返隻有一年程限,而劉允各處遷延五年之上。
但遇産物積貨地方,便頓住經月,倚稱采辦進貢及入番所用為由,百般科擾,勞民騙财。
俱于四川布政司官庫支領銀十萬餘兩。
累死人命,不知其數。
較其幫謀,太監吳亮、焦甯尚問拟充軍,藉沒财産,而首惡劉允專聽崔文、孫玺、張洪撥置,止用銀六萬兩還官。
庶掩前情,得以降長随,未嘗受一時刑憲,罪重于丘山。
今罰未傷其毫毛,隐匿應該入官鹽價銀八十三萬六千餘兩,安享富貴,保全身家。
乞藉沒其财産,入官公用。
仍将劉允照吳亮、焦甯事例,加誅市朝,以謝神人之怒。
”上語:“文镒犯罪脫逃,又将已發落人犯捏詞奏擾,錦衣衛拿來着實打五十棍放了。
” 三年,打沖河兩歲西番與哈哈口等處西番枝葉相連,桀骜生野,遂燒劫村屯,撚掠牛馬人口。
顧副使調取钺隽、建甯三衛漢土官兵征剿之。
有餘賊打别、乞扒等逃過水,糾合鹽井衛剌土官部下番人,越過安甯河糧運大路,封殺人口。
四年,建昌兵備胡東臯及分守少監閻良,行令鹽井衛指揮毛良起漢軍一千名,土官剌馬仁起土軍三千名,俱至水邊紮營,相機撫剿。
仍谕各村為惡番賊,若肯投降,獻出頂經,說誓認保,地方即就聽從辍兵。
若再執拗不聽,亦就進兵征剿。
番賊相結,不順招撫。
乃督軍進戰,克捷。
前後共斬首級六十一顆,生擒男婦八十五名口,頭畜兇器碉房硬寨掃蕩無遺。
别寨番夷聞風喪膽,各備蠃馬衣甲投拜受降,自願照俗頂經,誓守界路。
四川巡撫都禦史鄭毅疏曰:“為照建昌、鹽井、甯番等衛地方各寨番賊,經年橫出道路,不時深入鄉村,搶劫民财封虜人口。
地方被害已深,人心積憤已久。
副使胡東臯欲乘此衆怒之極,往問彼不恭之罪。
會同少監閻良呈報鎮巡衙門,動調本處漢土官兵分哨夾攻,相極撫剿。
協諸将之智謀,仗朝廷之威福,群兇落魄,一舉成擒,數年邊患,一旦稍平。
但西路石關險固,餘黨深潛,而土官剌馬仁自備口糧,留兵堅守。
及照胡東臯、閻良方舉事之初。
雖若嫌于輕率,其讨賊之急,實皆出于忠誠。
土兵少損,斬獲亦多,謀既有成,功足補過。
土官安夷剌馬仁、千戶趙清、李聚、賈爵協力同心,必期罪人斯得。
土漢軍舍舍身用命,誓不與賊俱生。
以緻地方告甯,軍民胥慶。
但首賊乞扒逃遁難尋,石關諸夷恃險未服,尚該撫處。
雖番夷無常之詐固未可以預料,而王靈赫奕之勢則由此大振矣。
是皆前暫管巡撫右侍郎王︷、鎮守太監蕭通、巡按禦史馬紀謀議之所及也。
臣于此毫發無與焉。
伏望皇上念極邊陲,明照萬裡,乞敕兵部特為裁處。
何以收今日全勝之功,何以為百年無事之計,一一明示,以憑遵行。
其副使等官胡東臯憫其勞以作其氣,略其過以嘉其功,不勝幸甚!”下兵部議。
尚書李钺議謂:“建昌等處,各寨番賊經年搶劫,乃能擒斬殆盡。
所據各官輕擅之罪似應準贖。
及照賊首乞扒并石關諸夷餘黨尚未擒剿盡絕,伏候命下之日。
本部仍行都禦史鄭毅從長計議。
如果前項番賊畏罪據險,剌馬仁防守日久,難于進攻,各夷誠心悔過,理宜撫處。
即便嚴督副使胡東臯等多方設法,遣差的當人役省谕各寨番夷,将賊首乞扒擒捕獻出,一體重賞。
如或各夷仍固執迷,反覆谲詐,不聽招撫,将來玩養成勢,即會行雲南鎮巡等官凋集漢土官兵,措備糧饷,克期進剿,一面星馳奏聞。
兵形無常,夷情難測,應剿應撫,務在周悉慎重。
用圖萬全,固不許虛文撫處。
坐取玩忄曷,亦不得輕率寡謀,緻贻後患。
”上從之。
自後夷賊聽撫,鹹各安生。
七年九月,弘化、顯慶二寺番僧藏蔔洛竹進西番狗二隻。
陝西都司起送至京。
禮部送豹房收育。
先是戶部尚書秦金疏請省無益之費,以照聖德。
上诏存留鹦鹉等牲口二千五百二十二個隻,其餘放去。
至是巡視,光祿禦史朱觀疏稱:“本年三月以後,節該各房奏報,孳生蟲蟻鷹犬等項,每月陸續增添肉豆欲粟不一。
乞敕司禮監查勘蟲蟻等項的數目,請自上裁,擇其可用者量為留育。
”上诏:“這鷹犬蟲蟻等項委系無益之物,且日逐供給糜費。
該監查明,擇其可用者量為存留,其餘通行屏逐。
”于是内管監太監郭紳奏稱:“永樂、宣德、正統等年間,俱有蟲蟻牲口數多,至天順年間,二萬三百餘個隻;弘治年,二萬九千四百個隻;正德年,二萬九百三十餘個隻。
先于正德十六年五月,内恭遇皇上嗣登大寶,釋放大半。
嘉靖五年以來節該皇親張鶴齡等進到壽羊等牲,當奉欽依照舊送附本房喂養。
近該戶部尚書鄒文盛等節題雖稱無益,慮其祖宗舊規已定,難以泯逐。
切思本房哺養牲禽,比舊太少,祖宗建制至今百餘十年,非今日之設。
仰惟聖上轸念舊制,庶不有負祖宗成規。
” 提督豹房太監李寬又奏稱:“永樂、宣德年間,舊額原養金線豹、玉豹數多,成化間養土豹三十餘隻。
弘治年原養哈喇二隻,金線一隻,玉豹二十餘隻。
正德等年間原喂養土豹九十餘隻。
嘉靖年原養玉豹七隻。
舊額設立奉命采取及各處内外守臣進貢豹隻給與本房喂養,自立國以來,已經百餘十年。
非今日之設,非系無益之物。
今止有玉豹一隻,比舊太少,止費羊酒二斤。
伏望聖旨憫念舊規,庶不有負祖宗成憲。
”上诏:“豹房所奏,其意導君好尚之意,法當治罪。
如曰祖宗成憲。
不知此成憲載在何典?又曰日用羊酒二斤,計日縱少。
計年則多,非告君之辭。
這豹且留,今後再不許進收,該科記着!” 又禦馬監太監福奏稱:“查得西牛一隻。
嘉靖五年魯迷等地面貢進,該監比照天順年間事理,乞于光祿寺每日酒半瓶,雞一隻,豬肉二斤,果子二斤,白米一鬥。
西番狗二隻,番僧貢進。
乞照舊例每隻日支白米二斤,肉一斤八兩。
”上诏:“西牛是西夷效順之貢,留着。
二異狗都放了。
” 一十四年,陝西都司岷州衛大祟教等寺番僧紮失祿竹等奏:“我每進馬一匹,止賞緞一疋,酥油一桶,也是緞一疋。
别國夷人達子、回子俱有大賞賜。
我每今要回還,有舊例自買食茶三十斤。
乞比照四川董蔔韓胡番僧食茶事例,每名買茶一百五十斤,準令各僧自備價銀照例收買。
回寺熬煎廣茶,祝延聖壽。
”禮部尚書夏言疏曰:“看得陝西番僧劄失祿竹等奏要比例加買食茶一節,即查有前例,相應俯從。
但欲每名收買一百五十斤,似乎太多。
及照四川董蔔韓胡雖準食茶一百斤,止給勘合前去經過地方收買,況車輛船隻俱系自備。
今劄失祿竹
二三年後,遂為左右瞽惑,即從事内典。
内典即習,即從事番教。
于是鎖南綽言出入豹房矣。
番教既谙,即從事取佛,于是太監劉允馳驅西域矣,靡費大官,騰謗道路,此陛下之所聞見者。
即而劉允放而鎖南囚,天下頌而陛下之明;正道複而異端息,天下頌陛下之聖;供億滅而光祿裕,天下頌陛下之英。
數者斯陛下之所以垂譽無窮者也。
奈何甫及二年,遽襲故轍。
崔文本以鐘鼓厮役,夤緣冒升,今複導陛下以此。
文之意以嘗試陛下也。
陛下既為所動,欲行香,欲登壇,欲拜疏,臣恐無已則導以聲色,無已則導以貨利,無已則導以遊幸,導以土木,導以征伐。
文以漸緻也。
諸餘如文類者,又将牽連,伺便求所意欲逞也。
陛下德可堯舜,而文敢如此,左道面欺,朋黨紊亂。
故曰文可斬也。
”上不從。
先是劉允者,幼時于成化年間,在安喜宮答應,名劉卯兒。
即能交通外人,賣弄寶石,獻谄佞,調是非,進退人才。
及敗露,下錦衣衛獄。
見其年幼,從輕發落。
後謀入東宮,極能極巧,相扇引誘。
至正德年來,驟升司禮監太監,改名允。
武宗托為心腹,本監傳造兼管豹房、新寺、膳房、庫藏收掌。
抄沒劉瑾金銀寶貨,偷盜數多,播弄威福,聲勢極如劉瑾,号名二劉。
恐後發覺,用謀結喇麻僧寺。
請入番取佛,敕谕異常,賜與刀劍,便宜行事。
若有各色人員能出力入番效勞,任爾擢用,若不用,命斬首示衆,不必覆奏,允又奏帶官員軍舍匠作陰陽醫士道事序班等一百三十三名,往烏思藏,恣其貪虐害人。
嘉靖初,科道發其罪,上命降長随,追贓入官。
錦衣衛指揮賈文镒時已革職,忿之。
疏曰:“臣竊計京城起身,經行直抵烏思藏番邦,往返隻有一年程限,而劉允各處遷延五年之上。
但遇産物積貨地方,便頓住經月,倚稱采辦進貢及入番所用為由,百般科擾,勞民騙财。
俱于四川布政司官庫支領銀十萬餘兩。
累死人命,不知其數。
較其幫謀,太監吳亮、焦甯尚問拟充軍,藉沒财産,而首惡劉允專聽崔文、孫玺、張洪撥置,止用銀六萬兩還官。
庶掩前情,得以降長随,未嘗受一時刑憲,罪重于丘山。
今罰未傷其毫毛,隐匿應該入官鹽價銀八十三萬六千餘兩,安享富貴,保全身家。
乞藉沒其财産,入官公用。
仍将劉允照吳亮、焦甯事例,加誅市朝,以謝神人之怒。
”上語:“文镒犯罪脫逃,又将已發落人犯捏詞奏擾,錦衣衛拿來着實打五十棍放了。
” 三年,打沖河兩歲西番與哈哈口等處西番枝葉相連,桀骜生野,遂燒劫村屯,撚掠牛馬人口。
顧副使調取钺隽、建甯三衛漢土官兵征剿之。
有餘賊打别、乞扒等逃過水,糾合鹽井衛剌土官部下番人,越過安甯河糧運大路,封殺人口。
四年,建昌兵備胡東臯及分守少監閻良,行令鹽井衛指揮毛良起漢軍一千名,土官剌馬仁起土軍三千名,俱至水邊紮營,相機撫剿。
仍谕各村為惡番賊,若肯投降,獻出頂經,說誓認保,地方即就聽從辍兵。
若再執拗不聽,亦就進兵征剿。
番賊相結,不順招撫。
乃督軍進戰,克捷。
前後共斬首級六十一顆,生擒男婦八十五名口,頭畜兇器碉房硬寨掃蕩無遺。
别寨番夷聞風喪膽,各備蠃馬衣甲投拜受降,自願照俗頂經,誓守界路。
四川巡撫都禦史鄭毅疏曰:“為照建昌、鹽井、甯番等衛地方各寨番賊,經年橫出道路,不時深入鄉村,搶劫民财封虜人口。
地方被害已深,人心積憤已久。
副使胡東臯欲乘此衆怒之極,往問彼不恭之罪。
會同少監閻良呈報鎮巡衙門,動調本處漢土官兵分哨夾攻,相極撫剿。
協諸将之智謀,仗朝廷之威福,群兇落魄,一舉成擒,數年邊患,一旦稍平。
但西路石關險固,餘黨深潛,而土官剌馬仁自備口糧,留兵堅守。
及照胡東臯、閻良方舉事之初。
雖若嫌于輕率,其讨賊之急,實皆出于忠誠。
土兵少損,斬獲亦多,謀既有成,功足補過。
土官安夷剌馬仁、千戶趙清、李聚、賈爵協力同心,必期罪人斯得。
土漢軍舍舍身用命,誓不與賊俱生。
以緻地方告甯,軍民胥慶。
但首賊乞扒逃遁難尋,石關諸夷恃險未服,尚該撫處。
雖番夷無常之詐固未可以預料,而王靈赫奕之勢則由此大振矣。
是皆前暫管巡撫右侍郎王︷、鎮守太監蕭通、巡按禦史馬紀謀議之所及也。
臣于此毫發無與焉。
伏望皇上念極邊陲,明照萬裡,乞敕兵部特為裁處。
何以收今日全勝之功,何以為百年無事之計,一一明示,以憑遵行。
其副使等官胡東臯憫其勞以作其氣,略其過以嘉其功,不勝幸甚!”下兵部議。
尚書李钺議謂:“建昌等處,各寨番賊經年搶劫,乃能擒斬殆盡。
所據各官輕擅之罪似應準贖。
及照賊首乞扒并石關諸夷餘黨尚未擒剿盡絕,伏候命下之日。
本部仍行都禦史鄭毅從長計議。
如果前項番賊畏罪據險,剌馬仁防守日久,難于進攻,各夷誠心悔過,理宜撫處。
即便嚴督副使胡東臯等多方設法,遣差的當人役省谕各寨番夷,将賊首乞扒擒捕獻出,一體重賞。
如或各夷仍固執迷,反覆谲詐,不聽招撫,将來玩養成勢,即會行雲南鎮巡等官凋集漢土官兵,措備糧饷,克期進剿,一面星馳奏聞。
兵形無常,夷情難測,應剿應撫,務在周悉慎重。
用圖萬全,固不許虛文撫處。
坐取玩忄曷,亦不得輕率寡謀,緻贻後患。
”上從之。
自後夷賊聽撫,鹹各安生。
七年九月,弘化、顯慶二寺番僧藏蔔洛竹進西番狗二隻。
陝西都司起送至京。
禮部送豹房收育。
先是戶部尚書秦金疏請省無益之費,以照聖德。
上诏存留鹦鹉等牲口二千五百二十二個隻,其餘放去。
至是巡視,光祿禦史朱觀疏稱:“本年三月以後,節該各房奏報,孳生蟲蟻鷹犬等項,每月陸續增添肉豆欲粟不一。
乞敕司禮監查勘蟲蟻等項的數目,請自上裁,擇其可用者量為留育。
”上诏:“這鷹犬蟲蟻等項委系無益之物,且日逐供給糜費。
該監查明,擇其可用者量為存留,其餘通行屏逐。
”于是内管監太監郭紳奏稱:“永樂、宣德、正統等年間,俱有蟲蟻牲口數多,至天順年間,二萬三百餘個隻;弘治年,二萬九千四百個隻;正德年,二萬九百三十餘個隻。
先于正德十六年五月,内恭遇皇上嗣登大寶,釋放大半。
嘉靖五年以來節該皇親張鶴齡等進到壽羊等牲,當奉欽依照舊送附本房喂養。
近該戶部尚書鄒文盛等節題雖稱無益,慮其祖宗舊規已定,難以泯逐。
切思本房哺養牲禽,比舊太少,祖宗建制至今百餘十年,非今日之設。
仰惟聖上轸念舊制,庶不有負祖宗成規。
” 提督豹房太監李寬又奏稱:“永樂、宣德年間,舊額原養金線豹、玉豹數多,成化間養土豹三十餘隻。
弘治年原養哈喇二隻,金線一隻,玉豹二十餘隻。
正德等年間原喂養土豹九十餘隻。
嘉靖年原養玉豹七隻。
舊額設立奉命采取及各處内外守臣進貢豹隻給與本房喂養,自立國以來,已經百餘十年。
非今日之設,非系無益之物。
今止有玉豹一隻,比舊太少,止費羊酒二斤。
伏望聖旨憫念舊規,庶不有負祖宗成憲。
”上诏:“豹房所奏,其意導君好尚之意,法當治罪。
如曰祖宗成憲。
不知此成憲載在何典?又曰日用羊酒二斤,計日縱少。
計年則多,非告君之辭。
這豹且留,今後再不許進收,該科記着!” 又禦馬監太監福奏稱:“查得西牛一隻。
嘉靖五年魯迷等地面貢進,該監比照天順年間事理,乞于光祿寺每日酒半瓶,雞一隻,豬肉二斤,果子二斤,白米一鬥。
西番狗二隻,番僧貢進。
乞照舊例每隻日支白米二斤,肉一斤八兩。
”上诏:“西牛是西夷效順之貢,留着。
二異狗都放了。
” 一十四年,陝西都司岷州衛大祟教等寺番僧紮失祿竹等奏:“我每進馬一匹,止賞緞一疋,酥油一桶,也是緞一疋。
别國夷人達子、回子俱有大賞賜。
我每今要回還,有舊例自買食茶三十斤。
乞比照四川董蔔韓胡番僧食茶事例,每名買茶一百五十斤,準令各僧自備價銀照例收買。
回寺熬煎廣茶,祝延聖壽。
”禮部尚書夏言疏曰:“看得陝西番僧劄失祿竹等奏要比例加買食茶一節,即查有前例,相應俯從。
但欲每名收買一百五十斤,似乎太多。
及照四川董蔔韓胡雖準食茶一百斤,止給勘合前去經過地方收買,況車輛船隻俱系自備。
今劄失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