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南蠻

關燈
植。

    今爾反有黃金之謝,原爾感恩思報之情。

    若可令氵庸強受,據我以大字小之仁,豈圖爾國謝儀!爾果沐德難忘,則恪守王章,效忠勿替。

    其所報于氵庸,斯為至矣,奚以金為!如此則于國體尤為正大,不亦愈于貯官之處乎! 十八年,古來卒。

    其子沙古蔔洛來請嗣爵。

     正德五年,遣給事中李貫、行人劉文瑞赍敕往封之。

     文瑞字廷麟,廣東新會人。

    登正德辛未進士,授行人。

    占城請封,當遣使,推擇文瑞以往。

    事竣,擢刑科給事中。

    後武宗時,屢出巡遊。

    文瑞抗疏請回銮,數千言,不報。

    升湖廣佥事,抵家卒。

    文瑞為人慷慨,不計嬴乏。

    卒之日,斂葬不給,鄉人賢之。

     嘉靖元年,占城及暹邏等國商泊至廣東。

    時太監牛榮提督市泊司。

    乘其貨未報稅,命家人蔣義私與交易,收買各物。

    事發,蔣義抵罪,貨沒于官。

    (詳見暹邏國中)自後貢使依期至,亦不能如朝鮮之繹絡有常雲。

     其國,凡王在位三十年,即入山,茹素受戒。

    令子侄攝國。

    居一歲,籲天矢曰:“我不道,當充虎狼食或病死。

    ”期年,得無恙,複入為王。

    于是國人呼為“芳黎焉哈剌劄”焉。

     按入山複辟,舊志所載如此。

    然觀王卒方請封爵,則今亦無此事矣。

    必上世未通中國之時,乃或有是耳。

     國中天無霜雪,氣候常熱如夏。

    木長青,随花随結。

    煮海水為鹽,禾稻甚薄,國人粒食者鮮。

     按雜志載,占城有一稻,其種耐早而早熟。

    宋真宗聞其名,求種分給江淮兩浙,擇田之高者種之。

    即今南方早稻尖米,謂之黃山,又雲占城稻者是已。

    則彼國豈少粒食,皆傳聞之未的耳。

     人惟食槟榔,裹蒌葉,包蠡殼灰,行住坐卧不絕于口。

    土無絲繭,以白〈疊毛〉布纏其胸,垂至足,衣衫窄袖。

    撮發為結,散垂為{髟肖}于後。

    其王腦後髽結散,被吉貝衣(或雲白衣),戴三山金花玲珑冠,七寶裝,璎珞為飾,蹑革履,無襪(或雲跌足),股胫皆露。

    乘象或黃犢車。

    臣茭葉冠,男蓬頭,衣紫衣。

    若衣畜黃,罪死。

    出入亦乘象馬。

    婦人亦腦後撮結,無笄梳,其服及拜揖與男子同。

    王鑄金為廟主。

    其畜多黃牛水牛,無驢。

    有山牛不任耕耨,但殺以祭鬼。

    将殺,令巫祝之曰:“阿羅和及扳。

    ”譯語曰:“早教他托生。

    ”其互市無缗錢,用金銀,較量锱铢。

    或吉貝錦,定博易之直。

    有疾,旋采生藥服食。

    地不産茶。

    酋長所居,屋宇門牆俱磚灰瓷,及以堅木雕镂獸畜之形為革,外周磚垣。

    亦有城郭兵甲之防,藥镞刀标之屬。

    其部領所居亦分等第。

    門高有限,民下編茅,覆屋不得逾三尺。

    魚不腐爛不食,釀不生蛆不為美。

    酒釀時,以米拌藥丸乾和入甕中,封固如法,收藏日久,其糟生蛆為佳醞。

    他日開封,用長節竹幹三四尺者揀入糟甕中,或團坐五人,量人入水多寡,輪次吸竹,引酒入口,吸盡再入水,若無味則止。

    有味留封再用(或曰不會釀醞,惟飲椰子酒)。

    酋長歲時采生人膽入酒中,與家人同飲。

    正當賀日,沐人膽汁,将領獻人膽為賀,謂之通身是膽。

     其俗犷悍,勇于戰鬥(或曰其人甚弱)。

    尚釋教。

    每正月一日,牽象周行所居之地,驅逐出郭,謂之逐邪。

    四月有遊船之戲。

    定十一月十五為至日,人皆相賀。

    每十二月十五日,城外縛木塔,王及人民施衣服香藥置塔上,焚之以祭天。

    刑禁亦設枷鎖,小過以藤杖鞭之,或五六十至百。

    當死者以繩系于樹,用梭槍舂其喉而殊其首。

    若故殺劫殺,令象踏之,或以鼻卷撲于地,象皆素習。

    犯奸者男女共入牛贖罪。

    有屍頭蠻者,本是婦人,但無瞳神為異。

    其婦與家人同寝,夜深飛頭而去食人穢物,飛回複合,其體即活如舊。

    若知而封固其項,或移體别處,則死矣。

    人有病者,臨糞時遭之,妖氣入腹必死。

    此婦人亦罕有,民間有而不報官者,罪及一家。

    番人戲之觸弄其頭,必有生死之恨。

    國無紙筆,以羊皮捶薄,薰黑,削細竹為筆,蘸白灰書,字若蚯蚓委曲之狀。

    言語燕,全憑通事傳譯。

     按占城既通文字,且有秀才,則紙筆乃其所有。

    雖言語不通于中國,而其詩文與華夏頗亦近似。

    若灰書之說,恐亦上世之事,而非今時之陋也。

     其山曰金山,在林邑故國。

    山石皆赤色,其中産金。

    金夜則出飛,狀如螢火。

    曰不勞山,在林邑浦外。

    國人犯罪,送此山令自死。

     其産:金、銀、錫、鐵、獅、象、犀、牛。

    民獲犀象,皆輸于王。

    周顯德中,嘗貢雲龍形通犀帶。

    犀角、象牙最多。

    犀如水牛,大者八百斤,體黑無毛,蹄有三合,獨角在鼻端,長者可尺五寸。

    馬小于騾。

    毒瑁、伽南木香、朝霞大火珠(大如雞卵,狀類水晶。

    當午置日中,以艾藉之,辄火出)、菩薩石、薔薇水(灑衣,經歲香不歇)、猛火油(得水愈熾,國人用以水戰)、乳香、沉香、檀香、丁香、槟榔、茴香、烏柄木(土人樵之為薪)、蘇木、胡椒、荜澄茄、白藤、吉貝(吉貝樹名,其萃盛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以作布。

    亦染成五色,織為班布)、絲紋布、白〈疊毛〉布、貝多葉、龍腦香、甘蔗、紅蕉子、椰子、波羅蜜(形如東瓜)、孔雀、山雞。

     其貢:象、象牙、犀角、孔雀、孔雀尾、橘皮、抹身香、龍腦、薰衣香、金銀香、奇南香、按奇南出在一山。

    酋長差人禁民不得采取。

    犯者斷其手,則在彼處亦自貴重,宜中國以為珍也。

    其香甚清遠,中國制以為帶,有直至百金者。

    但《星槎勝覽》作琪楠,潘賜使外國回,其王饋之。

    載在志,則作奇藍,此當是的。

     土降香、檀香、柏木、燒碎香、花梨木、烏木、蘇木、花藤香、蕪蔓、番沙紅印花布、油紅綿布、白綿布、烏綿木圓壁花布、花紅邊缦、雜色缦、蕃花手巾、蕃花手帕、兜羅綿、被洗白布泥。

    其朝,三年一期。

     其裡:東至東海,西雲南,南真臘,北安南,東北廣東(順風半月程,州七日程),達于京師。

    我使往者自閩長樂五虎門西南行,順風可十日至東北百裡海口。

    立石塔為标,舟至是系焉。

     按志載,邊永,河間任丘人。

    正統乙醜進士,拜行人。

    景泰壬申,使占城。

    其國人素狙詐,永誠以待之,禮以節之,以禍福利害曉之,國人信服。

    又葉應,廣東歸善人。

    登成化戊戌進士,初授行人。

    給賞廣西,頒封占城,以廉謹稱。

    此皆曾将占城之命者。

    但邊永失其所役何事,葉應失其所往何歲,難編次于本國傳中,今姑附此以俟補。

     又元詩人陳孚出使安南,有紀事之詩曰:“鼻飲如瓴〈瓦〉,頭飛似辘轳。

    ”蓋言土人能以鼻飲酒者,有頭能夜飛于海食魚,曉複歸身者。

    然《嬴蟲集》中亦載老撾國人鼻飲水漿,頭飛食魚。

    今占城有頭飛者,乃特婦人也。

    占城、安南、老撾,其地相接,宜有是種。

    若《七修類稿》載,近時中國有一人名汪海雲者,亦能鼻飲頭飛。

    此則怪事矣。

    因附于此,以志異焉。

     又《星槎勝覽》載,占城不解正朔,但看月生為初,月晦為盡,如此十次盈虧為一歲。

    晝夜善捶鼓,十更為法。

    酋長及民下非至午不起,非至子不睡。

    見月則飲酒歌舞為樂。

    然觀吳惠日記,有上元煙火之宴,則已知有節候,非但視月生晦者。

    惠雲,夜鼓以八更為節,又與十更異矣。

    大抵外國雖陋,久與中華往來,漸沾王化。

    時異制殊,前後難以概視耳。

    又占城物産有所謂觀音竹者,如藤,長丈八尺許,色黑如鐵,每節長二三寸。

    此亦《勝覽》所不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