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載記

關燈
烈将兵擊之,分三道進,自臨洮經行山谷二十餘裡,浮金沙江以革囊濟,進薄大理。

    興智及高太祥拒戰,大敗。

    祥、興奔善闡。

    太祥就擒,不屈,斬于五華樓下。

    時白日當午,忽雲起雷震,世祖異之,曰:“忠臣也!”遂虜興智,滅其國。

    段氏自思平至興智,二十二主,曆三百五十年。

     元既滅段氏而有其地,得五城、八府、蠻郡三十有七,設大理都元帥府,仍錄段氏子姓世守其土。

    赦興智封為摩诃羅嵯,管領八方。

    興智死,元季亂,中原多故,段氏複據之。

    于是,有十一總管出焉。

     一代總管曰信苴段實。

    元中統二年入觐,世祖嘉之,賜玺書,令總管大理、善闡、會川、建昌、永昌、騰越諸郡,以功累授行省參政。

    以攻石城、(今曲靖)及仁德府(今尋甸)。

    功,錫虎符為總管。

     二代總管信苴段忠。

    至元中,随元師伐西林,破會川,通善闡,平休林,武定、緬甸之役皆有功,授金齒宣慰,兼掌軍民萬戶府。

     三代總管信苴段慶。

    元封為宣武将軍,妻以公主,入朝歸,授雲南省參政。

     四代總管信苴段正。

     五代總管信苴段隆。

     六代總管信苴段俊。

     七代總管信苴段義。

     八代總管信苴段光。

    時元大德中,中原闆蕩梁王,以元宗室鎮善闡,與段氏分域,構隙。

    至大二年,梁王大破光兵。

    光将高蓬守羅那關,梁王密招之,不從,乃賂蓬庖人刺蓬,以其首獻梁王,王并庖人戮之。

    至治元年,王案山産小赤犬,群吠遍野。

    占雲,天狗墜地為赤犬,其下有大軍覆境。

    又時雨鐵,民舍、山石皆穿,人物值之多斃。

    謠俗号曰鐵雨。

     九代總管段功。

    初襲爵,為蒙化知府。

    至正十二年,繼立為總管。

    癸卯,明玉珍自楚入蜀,據之,分兵四掠,号曰紅巾。

    明玉珍自将紅巾三萬,攻雲南。

    梁王及憲司官皆奔威楚,諸部悉亂。

    功謀于員外楊淵海,淵海卦之吉,乃進兵至呂閣,敗紅巾于關灘江,殺獲千計。

    紅巾收合餘衄,再戰,複勝,殺段氏骁酋鐵萬戶。

    紅巾屯古田寺,段氏夕潛火其寺,紅巾軍亂,死者什七八。

    又追至回磴關,大敗之。

    紅巾大呼之曰:“待明年,來複仇。

    ”時功在戰間,得玉珍母寄其子書,雲爾征南務得之,不得輕還,軍少糧乏,我當添補。

    楊淵海效其書迹,易之曰:“中國兵來急,爾宜早歸。

    ”遂募能入紅軍營者,有小卒陳惠願行。

    玉珍得書,恐國中有變,又新失利,遂急收軍。

    功追之至七星關,又勝之而還。

    紅巾既退,梁王深德段功,以女阿■〈礻蓋〉妻之,為之奏,授雲南平章。

    功自是,威望大著于西南。

    梁王曲意奉之,功戀戀不肯歸國。

    其大理夫人高氏,寄樂府促之歸,其詞曰:“風卷殘雲,九霄冉冉。

    逐龍池無偶,水雲一片綠。

    寂寞倚屏帏,春雨紛紛促蜀錦。

    半床閑,鴛鴦獨自宿。

    好語我将軍,隻恐樂極生悲冤鬼哭。

    ”功得書及歸,既而複往。

    其臣楊智、張希喬留之,不聽,既至善闡,梁人私語梁王曰:“段平章複來,有吞金馬、■〈口燕〉碧雞之心矣。

    盍早圖之。

    ”梁王始啟疑于平章,密召阿■〈礻蓋〉主,命之曰:“親莫若父母,寶莫若社稷。

    功今志不滅我不已。

    脫無彼,猶有他平章,不失富貴也。

    今付汝以孔雀膽一具,乘便可毒殪之。

    ”主潸然不敢受命,夜寂人定,私語平章曰:“我父忌阿奴,願與阿奴西歸。

    ”因出毒具示之,平章曰:“我有功爾家。

    我趾自蹶傷,爾父尚嘗為我■〈重上衣下〉之,爾何造言至此?”三谏之,終不聽。

    明日,邀功東寺演梵,至通濟橋,馬逸,因令番将格殺之。

    阿■〈礻蓋〉主聞變,失聲哭曰:“昨瞑燭下,才講與阿奴,雲南施宗、施秀煙花殒身。

    今日果然!阿奴雖死,奴不負信黃泉也。

    ”欲自盡,梁王防衛者乃萬方。

    主愁憤作詩曰:“吾家住在雁門深,一片閑雲到滇海。

    心懸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語今三載。

    欲随明月到蒼山,悮我一生路■〈重上衣下〉彩(錦被名也)。

    吐噜吐噜段阿奴(吐噜,可惜也),施宗施秀同奴歹(歹,不好也)。

    雲片波粼不見人,押不蘆花顔色改(押不蘆,乃北方起死回生草名)。

    肉屏獨坐細思量(肉屏,駱駝背也),西山鐵立霜潇灑。

    ”(鐵立,松林也)平章從官員外楊淵海,亦題詩粉壁,飲藥而卒,詩曰:“半紙功名百戰身,不堪今日總紅塵。

    死生自古皆由命,禍福于今豈怨人。

    蝴蝶夢殘滇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