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載記
關燈
小
中
大
節度使段思平,興師問罪,于真不能禦,走死。
楊氏立僅二年,而段氏興焉。
段氏之先,武威郡人。
有名儉魏者,佐蒙氏有功,賜名忠國,暹清平宮。
六傳而生思平,思平生有異兆。
楊于真忌之,使人索捕。
思平逃匿,得奇戟于品甸波大村,又得神骥于葉鏡湖(在雲南縣正南人波鋪是也)。
饑摘野桃,削之,核膚有文曰:“青昔。
”思平折之曰:“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
今楊氏政亂,吾當以是日舉義乎?”遂借兵東方,黑爨、松爨三十七部皆助之。
衆至河尾。
是夕,思平夢人斬其首,又夢玉瓶耳缺,又夢鏡破,懼不敢進兵,其軍師董迦羅曰:“三夢皆吉兆也。
公為大夫,夫去首,為天,天子兆也。
玉瓶去耳為王,王者兆也。
鏡中有影,如人有敵,鏡破則無影,無影則無敵矣。
三夢皆吉兆也。
”思平乃決。
明旦引兵欲渡,莫知所從,見江尾一婦被璎而浣者,指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
爾國名大理。
”從之得濟。
既逐楊氏而有蒙國,遂改國号曰大理,改元曰文德。
時後晉天福二年也。
死,僞谥太祖,傳子思英,立未幾,死,僞谥文經武皇帝。
國人立其叔思良。
思良以後晉開運三年,改元至治。
死,僞谥,傳子思聰。
思聰以後周廣順三年立,改元三,曰明德、廣德、聖德。
死僞谥,傳于素順(素順于思聰未知何屬也)。
素順以宋太祖建隆四年立。
時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于上,太祖鑒唐之禍基于南诏,以王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
”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段氏得以睨臨僰爨以長世焉。
素順十七年,改元明正。
死,僞谥應道皇帝,傳子素英。
素英以宋太祖雍熙二年立,改元五,曰廣明、明應、明聖、明德、明治。
死僞谥昭明,傳于素廉。
素廉以宋真宗祥符二年立,改元二,曰明啟、乾興。
死僞谥敬明,傳于素隆。
素隆以宋天禧二年立,改元曰明通、天聖,避位為僧。
死,僞谥秉義,傳于素貞。
素貞以宋仁宗天聖四年立,改元正治。
死,僞谥聖德,傳于素興。
素興以宋慶曆元年立,改元二,聖明、天明。
以無道,國人廢之,而立思廉。
思廉以宋慶曆四年立。
皇祐中,廣西侬智高掠廣州,敗走大理。
狄青募死士使大理求之。
會智高已死于大理,函其首至京師。
段氏至是,始聞名于中國。
思廉立三十一年,改元四,曰保安、政安、政德。
死,僞谥世宗,傳子連義。
連義以宋熙甯八年立,改元二,曰上德、廣安,為其臣楊義貞所殺。
楊義貞篡立,自号廣安皇帝,凡四年。
段氏臣嶽侯高智升,遣子升太,起東方兵讨滅之,而立段壽輝(壽輝,連義之從子)。
壽輝立二年,改元曰上明,傳于正明。
正明以宋元豐五年立,改元三,曰保立、建安、天祐。
避位為僧。
時國人皆歸心高氏,遂奉高升太為主,而段氏中絕。
高昇太有功段氏,為國人所立,以宋哲宗之元符二年立。
改國号曰大中國,改元上治。
臨終,屬其子太明曰:“段氏不振,國人推我,我不得已從之。
今其子已長,可還其故物。
爾後人勿效尤也。
”太明遵其遺言,求段氏餘子正淳立之,而段氏複興,号曰後理國。
高氏世相之,賞罰政令皆由之,國人稱為高國主。
波斯、昆侖諸國,來貢大理者,皆先谒相國焉。
正淳複國,改元天授。
以高太明為相,高太連為栅主。
遣太連朝宋,求經籍,得六十九家。
立十三年,再改元曰開明、文安。
避位為僧。
傳子正嚴。
死,僞谥中宗。
正嚴以宋徽宗大觀二年立,四十年,改元四,曰日新、永嘉、保天、廣運。
避位為僧。
傳子正興。
死,僞谥憲宗。
正興以宋高宗紹興十七年立,改元四:永貞、太寶、龍興、盛明。
避位為僧。
傳子智興。
死,僞谥景宗。
智興以宋孝宗乾道八年立,改元五,曰利貞、盛德、嘉會、元亨、安定。
死,僞谥宣宗。
傳子智連。
智連以宋甯宗慶元六年立,改元鳳曆。
死,僞谥享天。
傳弟智祥。
智祥以宋甯宗開僖元年立,改元天開、仁壽。
死,僞谥神宗。
傳子祥興。
祥興以宋理宗嘉熙三年立,改元道隆。
甲辰,元兵攻之,高禾逆戰,敗死。
宋遣使祭之。
祥興死,僞谥孝義。
傳子興智。
興智以元憲宗元年立,改元天定。
壬子歲,元忽必
楊氏立僅二年,而段氏興焉。
段氏之先,武威郡人。
有名儉魏者,佐蒙氏有功,賜名忠國,暹清平宮。
六傳而生思平,思平生有異兆。
楊于真忌之,使人索捕。
思平逃匿,得奇戟于品甸波大村,又得神骥于葉鏡湖(在雲南縣正南人波鋪是也)。
饑摘野桃,削之,核膚有文曰:“青昔。
”思平折之曰:“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
今楊氏政亂,吾當以是日舉義乎?”遂借兵東方,黑爨、松爨三十七部皆助之。
衆至河尾。
是夕,思平夢人斬其首,又夢玉瓶耳缺,又夢鏡破,懼不敢進兵,其軍師董迦羅曰:“三夢皆吉兆也。
公為大夫,夫去首,為天,天子兆也。
玉瓶去耳為王,王者兆也。
鏡中有影,如人有敵,鏡破則無影,無影則無敵矣。
三夢皆吉兆也。
”思平乃決。
明旦引兵欲渡,莫知所從,見江尾一婦被璎而浣者,指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
爾國名大理。
”從之得濟。
既逐楊氏而有蒙國,遂改國号曰大理,改元曰文德。
時後晉天福二年也。
死,僞谥太祖,傳子思英,立未幾,死,僞谥文經武皇帝。
國人立其叔思良。
思良以後晉開運三年,改元至治。
死,僞谥,傳子思聰。
思聰以後周廣順三年立,改元三,曰明德、廣德、聖德。
死僞谥,傳于素順(素順于思聰未知何屬也)。
素順以宋太祖建隆四年立。
時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于上,太祖鑒唐之禍基于南诏,以王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
”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段氏得以睨臨僰爨以長世焉。
素順十七年,改元明正。
死,僞谥應道皇帝,傳子素英。
素英以宋太祖雍熙二年立,改元五,曰廣明、明應、明聖、明德、明治。
死僞谥昭明,傳于素廉。
素廉以宋真宗祥符二年立,改元二,曰明啟、乾興。
死僞谥敬明,傳于素隆。
素隆以宋天禧二年立,改元曰明通、天聖,避位為僧。
死,僞谥秉義,傳于素貞。
素貞以宋仁宗天聖四年立,改元正治。
死,僞谥聖德,傳于素興。
素興以宋慶曆元年立,改元二,聖明、天明。
以無道,國人廢之,而立思廉。
思廉以宋慶曆四年立。
皇祐中,廣西侬智高掠廣州,敗走大理。
狄青募死士使大理求之。
會智高已死于大理,函其首至京師。
段氏至是,始聞名于中國。
思廉立三十一年,改元四,曰保安、政安、政德。
死,僞谥世宗,傳子連義。
連義以宋熙甯八年立,改元二,曰上德、廣安,為其臣楊義貞所殺。
楊義貞篡立,自号廣安皇帝,凡四年。
段氏臣嶽侯高智升,遣子升太,起東方兵讨滅之,而立段壽輝(壽輝,連義之從子)。
壽輝立二年,改元曰上明,傳于正明。
正明以宋元豐五年立,改元三,曰保立、建安、天祐。
避位為僧。
時國人皆歸心高氏,遂奉高升太為主,而段氏中絕。
高昇太有功段氏,為國人所立,以宋哲宗之元符二年立。
改國号曰大中國,改元上治。
臨終,屬其子太明曰:“段氏不振,國人推我,我不得已從之。
今其子已長,可還其故物。
爾後人勿效尤也。
”太明遵其遺言,求段氏餘子正淳立之,而段氏複興,号曰後理國。
高氏世相之,賞罰政令皆由之,國人稱為高國主。
波斯、昆侖諸國,來貢大理者,皆先谒相國焉。
正淳複國,改元天授。
以高太明為相,高太連為栅主。
遣太連朝宋,求經籍,得六十九家。
立十三年,再改元曰開明、文安。
避位為僧。
傳子正嚴。
死,僞谥中宗。
正嚴以宋徽宗大觀二年立,四十年,改元四,曰日新、永嘉、保天、廣運。
避位為僧。
傳子正興。
死,僞谥憲宗。
正興以宋高宗紹興十七年立,改元四:永貞、太寶、龍興、盛明。
避位為僧。
傳子智興。
死,僞谥景宗。
智興以宋孝宗乾道八年立,改元五,曰利貞、盛德、嘉會、元亨、安定。
死,僞谥宣宗。
傳子智連。
智連以宋甯宗慶元六年立,改元鳳曆。
死,僞谥享天。
傳弟智祥。
智祥以宋甯宗開僖元年立,改元天開、仁壽。
死,僞谥神宗。
傳子祥興。
祥興以宋理宗嘉熙三年立,改元道隆。
甲辰,元兵攻之,高禾逆戰,敗死。
宋遣使祭之。
祥興死,僞谥孝義。
傳子興智。
興智以元憲宗元年立,改元天定。
壬子歲,元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