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七十七

關燈
畢葺級之阙者廉以正塗之榛者甓以廣屋之廢不存者宇而增壯凡丹黝彩垩之漫剝黯闇者一鮮明之始稱其為佛菩薩仙釋之廬然予聞瞿昙之學本以苦空寂嘿離物觀心以求所謂圓覺了義視其身如夢幻泡影猶且不顧而況土木色相變滅俄傾又幻之尢者于釋氏何有然世奉佛者必高敞宏麗如仙宮化人之居而後已豈象法之傳欲人先敬信而後可與入道不如是不足以起其敬信欤今薛君又以是資福于是室夫福豈由外铄得非欲因一念之精緻其敬悫以求着存使幽爽不昧而後福為可緻欤然則莊嚴梵呗雖非所以求福而一念之精由是以積則所謂福者蓋不離乎莊嚴梵呗此佛之徒所以極其嚴麗與薛君之樂于施舍者其意固出于此欤薛君名夢桂常預進士舉以文字遊諸公多愛重者故予記寺之興并及之寺之僧幹緣者曰圓曰源其興役以乙未十月迄工于丙申之三月】 栖真院 幹德五年吳越王建舊名雲栖治平二年改今額 保聖院 開寶三年吳越王建舊名報國大中祥符中改今額 布金院 開寶三年吳越王建舊名天柱治平二年改今額 悟空院 建隆元年吳越王建舊名龍門治平二年改今額建炎毀于兵淳熙十二年重建 隆慶院 淳佑元年建 惠泉院 廣順三年吳越王建舊名靈惠治平二年改今額 廣福院 開運三年吳越王建舊名寶福熙甯元年改壽聖寶福紹興三十年改今額舊志有淵堂噴月泉 集福院 建隆元年建 安定院 建隆三年吳越王建舊名廣福治平二年改今額建炎四年改刱 定明院 建隆三年吳越王建舊名界石治平二年改今額 澄寂院 清泰二年建舊名龍池治平二年改今額自方家峪至慈雲嶺 褒親崇壽寺 在鳳皇山後紹興十八年建十九年賜褒親崇壽額為劉貴妃家功德院有鳳凰泉瑞應泉松雲亭觀音洞筆架池 題詠【吳鋼詩雲坳徑石(齒查)齖梅枝礙竹斜舊封妃子墓殘照覺王家亭砌旋風葉岩流出洞花飽參塵世味得似野僧茶】 西蓮瑞相院 顯德元年吳越王建舊名西蓮以本院嘗産青蓮華又有觀間現瑞至今尚存身不惹塵錢氏造寶幢二于殿前紹熙閑貴妃黃氏葬焉 廣慈院 幹德四年吳越王建舊名廣福治平二年改今額 寶藏院 長興元年吳越王建有武肅王祠及碑後有古井俗名烏龍井【今五王皆祠焉】 甯親廣福院 紹熙三年撥寶藏院前地建舊名報恩廣福為淑妃陳氏香火院紹熙四年正月改今額 廣嚴院 天福二年建舊名妙嚴治平二年賜今額 廣恩院 開禧二年八月建賜今額 淨教院 乾道中僧如淨建賜今額充貴妃蔡氏攢所 安福禅院 淳熙四年内侍陳子常請充香火院 西林法惠院 幹德元年吳越忠懿王建舊名興慶大中祥符中改今額 記文【秦少遊雪齋記雪齋者杭州法惠院言師之所居室之東軒也始言師開此軒汲水以為池累石以為小山又灑粉于峰巒草木之上以象飛雪之集州倅太史蘇公過而愛之以為事雖類兒戲而意趣湛妙有可以發人佳興者為名曰雪齋而去後四年公為彭城複命郡從事畢君景儒篆其名并自作詩以記之于是雪齋之名浸有聞于時士大夫喜幽尋樂勝選者過杭而不至則以為恨焉杭大州也外帶濤江漲海之險内抱湖山竹林之勝其俗工巧羞質樸而尚靡麗事佛為最勤故佛宮室棋布于境中者殆千有餘區其登覽從遊之地不可勝記然獨不至雪齋則人以為恨何也蘇公之才高于天下斥其棄餘以為詞章字畫者亦皆妙絕一時讀而翫之使人超然有孤舉遠擢之意是齋雖褊小無足取稱于人而公所書詩實在其壁士大夫過杭而不能一至其地以寓目焉是豈所謂喜幽尋而樂勝選者哉以為恨焉宜矣昔李約得蕭子雲飛白大書蕭字持歸東洛遂号所寘亭為蕭齋餘謂後之君子将有聞雪齋之風不可得而見者矣豈特為今日之貴耶言師名法言字無擇泊然潇灑人也蓋能作雪齋從蘇太史遊則不問可知其為人元豐三年四月十五日記】 題詠【東坡雪齋詩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裡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風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凍蟻紛紛市人争奪中誰信言公似贊公人閑熱惱無處洗故向西齋作雪峰我夢扁舟适吳越長廊淨院燈如月開門不見人與牛惟見空庭滿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