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中圓定禅師善本奉诏住東京法雲寺東坡有送行詩
題詠【東坡送行詩寓形天宇閑出處會有役澹然都無營百年何由畢山林等憂患軒冕亦戲劇我未即歸休師甯便安逸王城滿豪傑議論紛黑白聖谛第一義對面誰不識師來亦何事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出岫本無心既雨歸亦得林泉有舊約何年挂瓶錫】
無相寺
廣順二年建舊名真相治平二年四月改今額大觀閑生律師塔于寺後寶佑三年重建鹹淳四年改賜壽相寺有會正堂紫芝岩右有靈鳗池熙甯七年久旱郡守沈起禱之至晚大雨今号靈澤龍王池
法顯院
天興三年吳越王建舊名慶恩治平二年改今額
永慶院
太平興國二年吳越王建舊名崇慶治平二年改今額
法華普濟院
廣運中吳越王建舊名法華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
廣澤院
天福六年吳越王建舊名甘露治平二年改今額
普安院
顯德四年吳越王建舊為安吳塔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真教院
天福四年吳越王建
昭定廣福院
天福六年吳越王建舊名昭定熙甯九年改崇聖紹興三十二年改今額
安真院
開運四年吳越王建舊為安真庵治平四年改今額
興善院
天福八年吳越王建舊名積善治平二年改今額
普澤院
顯德六年吳越王建舊名靈源治平二年改今額
孝思慈顯院
淳佑元年建
定慧院
天福五年吳越王建
崇福院
紹定五年建專充接待
記文【李秀岩心傳記龍山崇福禅寺者紹定壬辰歲開山僧宗明所刱也在杭都之南浙江之上郭璞所謂龍蟠鳳舞指其地也建炎以後自川峽荊湖閩廣陸道入京者皆渡濤江而來由西興抵龍山最為沖要而傍江東西曾無次舍之地行者病焉明雖方外士而慨然有濟人利物之心前是十年首建明化寺于西興以為延待往來之所及是又刱于龍山已而浸至衢建泉福南劍諸州為寺者二為院者四為庵者二十有三起衢逮劍凡山溪之崄峻皆平治之買田種山以贍守者俾祁寒暑雨之際倦思憩渴思飲者各有所之蓋其所接納行道之人鹹及焉匪直缁黃而已既又推其所為病者有藥死者有竁厥惠浸廣人多稱之合庵寺供給之所資田之以畝計者二千有七百園林之在山而以畝計者千有六百稻米之以秤若斛計者四百益以子本之錢歲入有差皆明衣砵之所自營未嘗求諸外也崇福既成旋被堂帖俾其徒世守之禦史府文移閩浙部使者下令申饬焉明複因新會稽郡通守鄧甥殊求餘文以為記餘考先王盛時及民之制甚備郊遂都鄙之閑十裡有廬二十裡有市薪刍委積所在随之蓋濟窮補乏而使行旅樂出于其途實王政之一事非但邦郊為然也逮及唐季猶有巡宮至于國朝亦着驿令渡江多事此制殆廢雖士大夫或露宿風餐之不免明也以一浮屠氏乃能彷佛昔人之遺意舉有司之所未暇及者而盡力以行之豈不可尚哉嘗聞河南夫子因遊僧舍值其食時顧而歎曰三代禮樂盡在是矣夫子之歎蓋有感也餘願學夫子者福田利益之報非所敢知顧以其能充恻隐之端似可為國家仁政之助而士君子之得位者又因以勸則王制可以漸複此餘之所以重感也于是乎書】
慈恩開化教寺
開寶三年吳越王就南果園建寺造六和寶塔以鎮江潮宣和毀于兵紹興二十二年北僧智昙以衣砵募綠重造十載始成隆興二年賜今額有秀江亭金魚池
題詠【東坡六和寺送張吉甫赴閩漕詩羨君超然鸾鶴姿江湖欲下還飛去空使吳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門前江水去掀天寺後清池碧玉環君如大江日千裡我如此水千山底○蔣之奇金魚池詩全體若金銀深藏如自珍應知嗅餌者固自是常鱗○沖師閘山溪水軒詩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
靈泉廣福院
開運三年吳越王建舊名靈泉治平二年改壽星紹興三十二年改今額有靈泉一泓覆以亭
顯聖院
天福中吳越王建舊名顯瑞治平二年四月改今額
小淨明院
開寶七年吳越王建舊名淨亮後改今額
顯親慶遠院
淳熙二年建内侍甘氏香燈院
旌忠報先禅寺
劉鄜王功德寺紹興十二年賜今額
慶善禅院
舊号百丈山皇佑二年夏英公竦請充功德院改今額舊志有迎雲亭正觀亭百丈亭養高堂今皆廢
慈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