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以尺土歸王,實大費國帑也。

    理殚一己之心思,耐三月之勞瘁,辦有頭緒,繕具節略申送,經張撫憲師誠批省中司道核議請奏。

    司中仍以「事難懸拟」四字詳請交台鎮、道議覆。

    是冬,汪制憲志伊莅任,始檄委台澎張道憲志緒督理親往覆勘。

    十六年三月出山,理進郡會議,議定申覆。

    九月,兩院憲會奏,奉朱批:大學士會同該部議奏,欽此。

    十七年奉準部覆。

    迄今奉駁之件及各項工程應由府主稿議詳,向未清厘,緻奉饬留。

    理亦無由查催。

    理先于丈報後,已按畝升科,并請照淡水拳和莊定引下沙則例田六石、園四石之數升報(按拳和官莊績查無案,現準照同安下沙則例,自道光七年四月奉到部文為始,而田六、園四之數,尚未盡符;詳在田賦志),示期開征,分别正雜租額,正供完交本色,餘租每石折銀餅一元,民番稱便。

    統計蘭地幅員南北直長一百三十裡,東西橫闊十裡至三、四千裡不等,中間水石沙礫間之,較之彰化縣所轄地畝不及十分之一,淡水廳所轄地畝不及五分之一。

    彰邑年收正供三萬石零,淡屬年收正供一萬三千石零,彰、淡所收錢糧不敷經費,年向司庫撥給。

    今蘭地彈丸,十九年後荒埔開透,供耗榖石及折收租每年約可收至四萬餘石,再加鹽課銀二千數百兩,除動用經費外,大有盈餘,可備派撥。

    此理力裁業戶之實效。

    彼謀充業戶者,十五年以前,不無破耗赀财,今日所謀不遂,不免歸怨于理。

    而官淡、蘭者,亦未免以此後往來行李供頓失費,緻怨于理。

    是理雖仰邀憲察,許以辦事認真,不遺餘力,并奏請量加鼓勵;然認真招忌,不遺力則招怨,怨忌日集,蜚語可畏,竊恐謠傳日久,無人為澡雪者。

    總之,理伋伋欲開噶瑪蘭之見,實緣洋匪李培、蔡骞、朱濆先後窺伺,圖作賊巢。

    理耳聞目擊,不勝惶悚。

    若再不及時收入版圖,設官經理,萬一水陸奸宄,互相勾結,負嵎拒險,勢必全台驚擾,故敢自任其事。

    迨奉重委,竭盡心力,利盡歸公,怨盡歸己,其實并無見長取巧絲毫不肖之心,誠可清夜自問,上告吾君而對大憲者。

    今地入版圖,征租三載矣,合錄颠末以告。

     蛤仔難紀略序楊廷理 侯官謝退谷教谕嘉義學,身經蔡骞、朱濆擾台事,作蛤仔難紀略六篇:首原由,次宣撫,次形勢,次道裡,次圖說,最後論證。

    蓋以蛤仔難西勢心不一,吳光裔等無才,不能與東勢并力,潘賢文弱易奪,一旦為賊所踞,則西勢亦必折而入賊;賊強且飽,南趨淡水艋舺,而台患亟,西渡五虎門,而閩患亦亟,禍亂且将胡底;故咎棄地、棄民之非計,以亟撫蛤仔難為徒薪善策而作也。

    原由一篇,首揭蔡、朱二匪之唾涎蛤仔難。

    論證則其作紀略之本志。

    紀宣撫者,蓋又以目前得失呼吸為證也。

    紀獻黃竈、紀獻黃萬善等荷锸治道、精壯效用者,着民情也。

    慮三圖之惑後觀,故作圖說。

    形勢、道裡,以輔圖也。

     夫值孔亟之勢,因效順之民,審形勢,考道裡,按圖以稽,迎機立斷,可矣。

    而教谕之意未已也。

    又明着幾曰:圖利于身,委用非人,土豪奸吏,把持行私,則啟禍也必速深哉。

    此前時吳沙所以思為良吏報墾升科不可得,而蛤仔難拒官拒捕之浮言所由來與!教谕無地方責,眷眷作此,則先幾之照,而用其不忍焉耳。

    餘雖不及行之,猶幸得而序之。

    毋棄地遺寇資,毋棄民添寇翼,潔己愛民,以愛蛤仔難,民如望慈父母,是在後之為官者。

     望玉山記諸生陳夢林(漳浦人) 玉山之名莫知于何始。

    不接人境,遠障諸羅邑治。

    去治莫知幾裡。

    或曰:山之麓有溫泉。

    或曰:山北與水沙連内山錯,山南之水達于八掌溪。

    然自有諸羅以來,未聞有蹑屩登之者。

    山之見恒于冬日,數刻而止。

    予自秋七月至邑,越半歲矣,問玉山,辄指大武巒山後煙雲以對。

    且曰:是不可以有意遇之。

    臘月既望,館人奔告:玉山見矣!時旁午風靜無塵,四宇清澈,日與山射,晶瑩耀目,如雪、如冰,如飛瀑,如鋪練,如截肪。

    顧昔之命名者,弗取玉韫于石,生而素質,美在其中而光輝發越于外。

    台北少石,獨萃茲山。

    山海之精,醞釀而象玉,不欲使人狎而玩之,宜乎韬光而自匿也。

    山莊嚴瑰偉,三峰并列天,可盡護邑後諸山,而高出乎其半。

    中峰尤聳,旁二峰若翼其左右。

    二峰之凹,微間以青,注目瞪視,依然純白。

    俄而片雲飛堕中峰之頂,下垂及腰,橫斜入右。

    于是峰之三頓失其二,遊絲徐引諸左,自下而上,直與天接。

    雲薄于紙,二峰勾股摩蕩,隐隐如紗籠香篆中。

    微風忽起,影散雲流,蕩歸烏有,皎潔光鮮,軒豁呈露。

    蓋瞬息間而變幻不一,開阖者再焉。

    過午則盡封不見。

    以予所見聞天下名山多矣。

    嵩、少、衡、華、天台、雁蕩、武夷之勝,征奇涉怪,極巍峨,窮幽渺,然人迹可到。

    泰山、觸石、匡廬,山帶皆緣雨生雲,黎母、五峰晝見朝隐,不過疊翠排空,幻形朝暮,如此地之内山,斂锷乎雲端,壯觀乎海外而已。

    豈若茲山之醇精凝結,磨涅不加,恥大璞之雕琢,謝草木之榮華?江上之青無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得比其堅貞。

    阻絕乎人力舟車,缥缈乎重溟千嶺。

    同豹隐之遠害,擇霧以居;類龍德之中正,非時不見。

    大賢君子欲從之而未由,羽客缁流徒企瞻而生羨。

    是寰海内外,獨茲山之玉立天表,類有道知幾之士,起異乎等倫,不予人以易窺,可望而不可即也。

     詩 望玉山諸羅令周锺瑄(貴築人) 浮岚高卷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積雪不消三伏後,層冰常訝四時成。

    疑他匹練非吳市,遮莫胥濤向越城。

    大璞已教天地鑿,山靈穩卧不須驚。

     登龜山絕頂生員陳鬥南(台灣人) 攀蘿扪石上層巒,野曠天遙一望寬。

    海送潮音如欲雨,山含樹色暫生寒。

    花宮清敞遊人聚,草徑纡萦出路難。

    咫尺蛇蜂餘故壘,蕭蕭煙景正貪看。

     龍潭印月生員葉伴英(台灣人) 月皎寒潭清,夜深秋露白。

    骊龍自在眠,雲影蕩天碧。

     九日登龜山舉人陳輝(台灣人) 獨立龜峰最上頭,倚風舒嘯與誰俦。

    崖中曲岫苔痕破,鳥外長空浪影浮。

    石冷雲歸山色暮,霜寒樹老海天秋。

    清猿洞口聲聲叫,也學登高伴客遊。

     龜山晚眺監生鄭應球(鳳山人) 龜山日色冷長空,竹杖行吟醉晚風。

    詩句都從閑裡得,物情好向靜時窮。

    澄潭影照澄雲白,老樹凋霜墜葉紅。

    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蟬環噪蕊珠宮。

     孟夏六月重上三貂嶺口占台道楊廷理(柳州人) 不矜權術老迂儒,天付精神續舊圖。

    勞勚敢雲惟我獨,馳驅偏覺與人殊。

    青山到眼春成夢,滄海當關坦若途。

    可怪攀跻無腳力,重來絕頂汗如珠。

     三貂纔過又嶐嶐,岚氣迷漫透日紅。

    矗立參天雲外樹,橫空跨海雨餘虹。

    鋤奸計短頻搔首,補拙情殷屢撫躬。

    知遇萍逢能幾日,憐才都付不言中。

     度建蘭城并公署地基 皆山面海勢宏開,百裡平原亦壯哉。

    六萬生靈新戶口,三千田甲舊蒿萊。

    碓舂夜急船初泊(興化、惠安小船春夏至此販米),岸湧晨暄雨欲來。

    浮議頻年無定局,開疆端藉出群才(餘以該處形勢,請賽将軍入奏,收入版圖,俱未允行。

    後定奏設屯弁,免升科。

    附和者因謂餘多事。

    迨部議饬駁,梁少詹續奏,奉旨設官經理,以鬥案又延宕三年)。

     度阡越陌到溪洲,溪水湯湯夾岸流。

    天道難窺原不測,人心易動合為仇(卯秋朱逆竄泊蘇澳,餘乘艋舺至溪洲招募民番,與王提軍舟軍夾攻,己巳夏飓作,濁水溪正溜北徙,漳、泉分類欲鬥,遣胡委員桂谕止)。

    奸民星散須防聚(匪徒聞予入山,一時星散),佳士雲騰定寡俦(山川秀甚,設學應有佳士)。

    齋事料須三載後,敢辭勞瘁憚持籌。

     仰山書院新成志喜 龜山海上望巍然,追溯高風仰宋賢。

    行媲四知留榘範,道延一線合真傳。

    文章運會關今古,理學淵源孰後先。

    寄語生徒須努力,堂前應有進三鳣。

     羅東道中(生番呼猴曰惱黨,是處有石如猴,傳者誤為羅東) 淩晨間攬辔,極目望清秋。

    地判東南勢,溪通清濁流。

    炊煙村遠近,帆影海沉浮。

    鷗鹭應馴我,三年五次遊。

     登員山 莫謂此山小,龜峰許并肩。

    千尋壓吼浪,一撮萦濃煙。

    蟠際真随地,安排本任天。

    披榛舒倦眼,吟望好平田。

     複位噶瑪蘭全圖 尺幅圖成噶瑪蘭,旁觀慎勿薄彈丸。

    一關橫鎖炊煙壯,兩港平鋪海若寬。

    金面翠開雲吐納,玉山白映雪迷漫(金面山在北,玉山在西南)。

    籌邊久已承天語(十一年夏即奉旨查辦),賈傳頻煩策治安(謂汪稼門制府、張石蘭廉訪兩憲)。

     三農力穑趁春晴,雨霁煙消極望平。

    形拟半規深且邃,溪飄雙帶濁兼清。

    培元化布思良吏,劃界分疆順兆民。

    他日濃陰懷舊澤,聽人談說九芎城(蘭境九芎木與北方楊柳同性,現環域植之)。

     紀捷教谕謝金銮(侯官人) 太守将西渡,斯言未必真。

    天聰明絕域,海國賴斯人。

    隐懾無形患,初回有腳春。

    瀛壖百萬戶,造物豈非仁。

     昔日黃巢亂,頻年赤嵌城。

    竹圍堅似壁,壯士喜為兵(林爽文之亂,義勇皆從楊太守)。

    馬首唯予望,牛皮不戰平(福郡王兵至,用力于南北二路,中路不戰自平)。

    至今楊大眼,南北有威名。

     東轉雞籠外,其名蛤仔難。

    蠶叢驚地裂,蛇瘴迫天寒。

    蠻獠春旗出,兒童竹馬看。

    昆侖三鼓奪,未似此行歡(時朱濆令賊黨開路,入踞蛤仔難,去羅東僅二十裡,太守破之)。

     羽檄傳天外,須臾離海東。

    舊棠依召伯,新稻賦張公。

    天意無私覆,邊防有異功。

    誰将軍國事,為達帝天聰。

     倉中夜坐(餘已卸事,寓倉中)知府烏竹芳(山東人) 新月如釣映草亭,空階露滴竹稍青。

    風吹螢火明還滅,飛向檐前入畫棂。

     蘭城久雨 終日陰雲總不晴,滿城惟作海濤聲。

    幾番風雨涼砭骨,添得愁人逆旅情。

     蘭城公寓 竹聲蕭飒雨聲催,驚破幽人午夢回。

    拂袖香風木樨放,映階金色菊花開。

    海天已滞三秋後,鄉信不逢一雁來。

    渺渺予懷添旅思,輕舟穩旁越王台。

     西峰晴爽(即枕頭山)舉人陳洲均(晉江人) 入我襟懷在此間,西峰不獨一員山。

    何人解向紅塵洗,對景能消白日閑。

    地繞竹灣秋水碧,山然花氣夕陽殷。

    披衣興到餘酣處,槳打溪頭弄月還。

     沙南秋水 一灣三十裡平沙,笑指雕題近水家。

    雁起蘆邊秋漲闊,花疏蓼外夕陽斟。

    溪光潤帶禾千頃,洞口流交樹八乂。

    盼到月眉圍盡處,風腥晚市聚魚蝦(月眉圍近沙南盡頭)。

     玉山積雪生員李祈生(邑人) 元圃層城記未真,玉山咫尺倍精神。

    不聞嶺海春飛雪,合是蓬山舊砌銀。

    雲影練光全補缺,瑤華玉樹遠合皴。

    何年分得昆山脈,來障東南大海濱。

     蘭陽春潮 勁厭錢王弩,雄吞伍相潮。

    千軍聲走峽,萬裡勢連镳。

    帶雨孤帆急,飛花兩岸遙。

    望渠東到海,百谷共趨朝。

     九日登黃泥嶺(在頭圍縣丞署後)屠文照(潮州人) 與客臨深瞰翠濤,黃泥巅上又登高。

    久無雲雁銜書信,尚有風鸢刷羽毛。

    短發蕩秋輕落帽,異鄉過節漫題糕。

    滿山尋遍茱萸少,且把黃花下濁醪。

     楊雙梧太守相度築蘭城,賀之吳镕(嘉善人) 迹寄空山暑亦寒,身負重巨涉艱難。

    峰岖曆盡千岩險,相度周行一騎單。

    獨向闾閻谘疾苦,每于村落任盤桓。

    民番自有敦龐意,擁彗歡迎舊日官。

     噶瑪蘭中秋見月呈楊太守 喜聞新土樂堯天,盡仰光明月影圓。

    甘露被臯征碩德,仁風遍野慶豐年,雲開萬裡茅檐睹,霾盡千山海國妍。

    一片流輝秋皎皎,揚清度量信無邊。

     共說青天霧氣開,歡迎天上福星來(太守召見,上命馳驿來蘭)。

    十分清影橫霄漢,萬姓歌聲淨土埃。

    珠貫呈輝同朗徹,桂香垂象仰栽培。

    大開海外文昌運,月朗風清詠幾回。

     雷陽陳中丞,初為台灣觀察,嘗北巡淡水,往來千四百裡,自備糗糧,夜宿村舍旁,仆從寥寥,見者歎息。

    周宣子作諸羅志,述其事蓋詳,後亦幾忘之矣。

    嘉慶己卯,柳州楊雙梧複守台灣。

    時海寇朱濆侵蛤仔難,募番勇破賊,不煩縣官一役,于是台民複思雷易之事。

    三山謝金銮使工繪為圖,以示于後,複題詩于其左。

    戊辰閏月記(中丞陳璸,字眉川,廣東人,谥清端;周名锺瑄,字宣子,貴州人,康熙五十三年知諸羅縣事)。

    謝金銮行李蕭蕭擔一肩,有人蹤迹似前賢。

    倩渠摹得雲林筆,一幅溪藤淡墨傳。

     匹馬孤栖最可憐,瘴雲漠漠海連天。

    微聞父老咨嗟語,消歇風流百廿年。

     蘭城除夕有感知縣柯培元(山東人) 官閣蕭條百事慵,舉觞白眼看雲容。

    食因養胃宜求淡,交未傾心莫太濃。

    繞砌苔痕經雨滑,補牆山影被雲封。

    曹騰塵夢醒來後,海外新年蓦地逢。

     望玉山 到底神山不可名,此間疑即是蓬瀛。

    晶瑩一氣沖雲出,缥缈三峰削璧成。

    翠水瑤池應仿佛,琪花珠樹不分明。

    天門朗朗乘風上,好伴仙人餌玉英。

     噶瑪蘭署佛桑花 豔說佛桑樹,廳前印綠莎。

    果參般若蜜,花似曼陀羅。

    下界昙雲幻,西天環色多。

    朝朝烘日出,映我醉顔酡。

     龜山歌 千歲老龜化為石,遍體綠毛眼深碧。

    蹒跚欲上篷萊山,道逢巨鳌話仙迹。

    天風慘淡迷寒雲,水路蒼莽震霹靂。

    縮頸潛伏波之心,奔浪汨沒露其脊。

    不計歲月皴莓苔,竟飽姻霞附砂碛。

    細草如鱗群鹿遊,深澗穿脅老猿據。

    我家東魯有龜山,宣聖奏琴何戚戚。

    我望金沙有龜山,迩英說書歎啧啧。

    茲龜避地兼避人,不為世人十朋錫。

    我行正值春風生,遙見空中翠新滴。

    曳尾泥中甘沉堙,昂首天外去咫尺。

    更聞中央澄清潭,中有金鯉化梭擲。

    籲嗟乎!龜兮龜兮如有靈,力捍蛟龍斬荊棘。

    買山有願終乘桴,此間支床學閉息。

     頭圍 白闆低檐數百椽,周圍修竹袅炊煙(海上屋檐低,以障風也)。

    山中自有梅花曆,海上常看玳瑁天(地多陰雨,晴不可得)。

    丈甲三時分■〈禾罷〉稏,居民終歲飽魚鮮。

    此間饒有淳民意,法古應教複井田。

     噶瑪蘭城 繞城修竹筍新抽,竹外彎環入海流。

    清濁分溪芳草界,東西對勢白雲浮。

    春晴麗日烘金面,雨過濃煙隐鳳頭。

    遙指玉山籠瑞霭,居人盡道是瀛洲。

     蘭城陰雨 陰雨竟如此,繩床客不眠。

    浮沉成大夢,哀樂感中年。

    擁絮與誰語,挑燈隻自憐。

    夜涼官鼓靜,睡鴨枭殘煙。

     生番歌 風藤纏挂傀儡山,山前山後陰且寒。

    怪石叢箐巨龜卧,橫根老幹修蛇盤。

    呦鹿成群覓仙草,捷猿結伴尋甘泉。

    蕉葉為廬竹為壁,松皮作瓦棕為椽。

    中有毛人聚赤族,喧作鳥語攀雲端。

    黔面文身喜跳舞,唐人頭驢漢人奸。

    或言嬴秦遣徐福,或言零丁洋販船,或言雲南梁王後,或言日本荷蘭傳。

    不識不知竟太古,以似以續為葛天。

    薙發輸饷歸王化,女則學織男耕田。

    人生大欲先飲食,此輩喜見漢衣冠。

    我朝輿圖轶千古,梯山杭海暨極邊。

    天之所生地所載,幾希禽獸誠可歎。

    籲嗟乎!此亦窮黎無告者,聖人仁政懷與安。

     熟番歌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

    強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荒埔将墾唐人争。

    唐人争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傳聞城中賢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

    啁啾■〈口桀〉格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

    訴未終,官若聾,竊窺堂,有怒容。

    堂上怒,呼杖具,杖畢垂首聽官谕。

    嗟爾番,爾何言。

    爾與唐人皆赤子,讓耕讓畔胡弗聞。

    籲嗟呼!生番殺人漢奸誘,熟番獨被唐人醜,為父母者慮其後! 小停雲春初寄興(公廨東有屋三椽,餘顔之曰小停雲) 匆匆新歲換,春色到天涯。

    階茁姑婆草,庭開姊妹花。

    四山紛沐雨,落日獨明霞。

    羁客還鄉夢,風吹海上槎。

     龜峰銜日 曳尾波間不計年,日華吞吐雪花濺。

    扶桑遠上曈珑影,昂首紅雲碧落邊。

     風岫嵌雲 丹穴白雲封,威鳳翔其外。

    一落千丈強,仰視青空界。

    天半朝陽鳴,海天翠羽翙。

    昂首銜梅花,洞口風吹快。

     玉山積雪 天外玉芙蓉,晶瑩徹幾重。

    可望不可及,無夏亦無冬。

    海上殷紅日,雲間描白龍。

    仙人藐姑射,皎潔好姿容。

     草嶺偃風 山上山下翠雲接,一山上下飛蝴蝶。

    經年青草長如人,此處蝴蝶大如箑。

    上山一路何茫茫,蠻雨瘴煙停落葉。

    披襟恰當天風來,縱目驚看海浪疊。

    春風吹暖秋風涼,春草茁綠秋草黃。

    四山響應叫鹧鸪,一天雲暗啼寒螀。

    行人踽踽行不得,千裡■〈艹縻〉蕪渺斜陽。

    籲嗟乎!莫為遠志為小草,寸心報答春晖長。

     石港春帆 港口晴明點翠螺,船頭風力動纖蘿,今年節氣迎春早,半夜潮聲到客多。

    照海白雲低近水,開帆細雨不揚波。

    天邊鹢首如飛鳥,指點艅艎頃接過。

     沙南秋水 峭壁奇峰抹遠天,山根環繞鏡含煙。

    平林落葉秋風起,水淨沙明好放船。

     蘇澳連舶 爛賤魚蝦市,喧阗■〈舟古〉客船。

    晴明占海熟,豐稔看樯連。

    帆影驚濤外,潮聲落照邊。

    黃昏燈火盛,水面聚人煙。

     湯圍溫泉 華清第二湯,賜浴世所豔。

    海外有溫泉,波浮空潋滟。

    器樹蔭泉上,泉中水若沸。

    曲折山溪間,翻覺草青欝。

    層峰陰積雪,地氣暖如蒸。

    僻壤無人到,澡躬誰許稱,補入溫泉志,應歎見者稀。

    會将芹藻采,可詠浴乎沂(時議建學宮)。

     跋小停雲館監生柯椽(山東人) 青雲招不來,白雲留不住。

    我欲賦停雲,雲停渺何處。

     正月十五日至頭圍柯箖(山東人) 山村羯鼓與饧箫,旅館黃昏破寂寥。

    邀月樽前春漫漫,試燈風裡雨潇潇。

    近年飄泊如浮梗,半夜喧騰又上潮。

    行李匆匆正月半,可憐今夕是元宵。

     題廬氏書舍 牆外春山翠欲流,一年花事值春頭。

    斜風細雨寒猶嫩,綠酒紅燈客尚留。

    大海煙雲紛萬變,主人意氣足千秋。

    朅來又印鴻泥爪,聊試堂坳泛芥舟(五日雨不止,堂前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