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池縣丞志

關燈
侍衛。

     王珏字子三,以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欽賜侍衛,授山東即墨營參将。

     王玠以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欽贈守備,曆官甯國營參将。

     王正以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欽賜千總,曆官固原提标營遊擊。

     王永乾隆間,以五世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世襲一等子爵,任廣西提标遊擊。

     王承勳以六世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世襲一等子爵,官神木協副将。

     王觐垣以七世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世襲一等于爵,官神木協副将。

     王觐陛以父王承勳官四川茂功協副将,恩蔭從六品。

     王镛以八世祖奮威将軍王進寶功世襲一等子爵,官乾清門侍衛。

     王铎以父王觐垣官神木協副将,恩蔭從六品,授區西吉安衛千總。

     十五、選舉 1.文舉 張攀箕張文林父子同榜中式。

    鹹豐年間(185l-1861),張文林以大挑得補通渭縣教谕。

    邑庠生張榮之孫也。

    嘉慶間(1796~1820),張榮被邑人誣控,縣令認真詳辦,發流山東。

    後其子攀箕、孫文林同榜中式,鄉老以為人虧天不虧,至今傳為美談。

     (1)貢生 苟有教 牛克明前任白水縣教谕。

     陳希魁曆署化平廳、敦煌縣訓導。

     (2)附貢生 謝文俊 楊文華現署徽縣教谕。

     陳作賓 2.武舉 牛中英道光壬午(1822)科。

     牛中魁道光戊子(1828)科。

     牛坤道光壬辰(1832)科。

     劉邦宰道光甲戌科。

     董彥祿光緒已醜(1889)科。

     3恩科 十六、節婦 常氏武舉牛大知之妻。

    年26歲夫亡,遺子中魁甫2歲,中選甫1歲,氏翁因哭子喪明,氏盡心侍奉翁姑,撫養二子。

    後中魁得中嘉慶戊子科武舉;中進得中嘉慶癸酉(1813)科文舉,順天山河縣知縣。

    氏蒙诰封旌表,70餘歲卒。

     劉氏田世英之妻。

    22歲夫亡,青年矢志,皓首完貞,享壽六旬而卒。

     張氏闫秀之妻。

    年20歲夫亡,貞靜自守,撫孤成立,有司以苦節堪嘉,請蒙建坊旌表,60餘歲卒。

     周氏李學鳌之妻。

    年30歲夫亡,守節撫子,孫官至遊擊街、盡先都司,奉旨賞給三品封典,享壽六旬有七而卒。

     張氏楊萬廷之妻。

    年32歲夫亡,守節曆難,義方訓子,後以書香傳家。

    子文華,貢生;孫希賢,廪生,悉氏撫育教成。

    享壽八旬而卒。

     闫氏陳國政之妻。

    年17歲夫亡,矢志貞守,撫夫侄繼嗣,孝敬風著,闾裡飲羨,時已年近五旬。

     十七、星現星殒日月食 乾隆三年(1738)十一月二十四日,地大震,有聲,或震或止,相止(持)一月。

     鹹豐十一年(1861),正東彗星出現,久則光澈如月。

     光緒五年(1879),正西彗星出現,尾長丈餘,十餘日而殁。

     二十年(1894),正東彗星出現。

     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朔日,日食;望日,月食。

     三十年(1904)十一月十二日中時,火星落于正北,落後紅光普照,數刻火氣猶凝,漸漸而散。

     三十三年(1907),正東彗星出現,尾長五六尺,半月而沒。

     十八、恤典 乾隆二十三、四兩年(1758—1759)大旱,鬥米白金三兩,蒙發帑金赈濟,全活甚多。

     二十五年(1760)七月,西北天赤,直貫天心,中有白氣如椽林林,至明始散。

     三十八年(1773)六月,本堡冰雹大如李實,落地尺餘,數日不消。

    蒙蠲免四十三年(1778)地丁正銀。

     四十九年(1784)四月,鹽茶廳逆回田五作亂,與靖遠縣糜子灘回逆同攻本堡并靖城甚急,靖城回逆亦有内應者。

    該縣黃家駒用典史蘇爾漢計多擒之,餘賊喪膽而遁,官軍追至狼山擊敗之,田五中槍死。

    是年九月,蒙蠲免正耗銀糧。

     五十九年(1794),蒙蠲免天災曆年民欠銀糧草束。

     嘉慶元年(1796),銀糧蒙分作三年次第輪免。

     嘉慶四年(1799),川匪作亂,甘肅被賊茲擾,各州縣本年及帶征乾隆六十年(1795)、嘉慶元二三等年銀糧草束全行豁免。

    其鄰近賊氛各州縣,寬免十分之二三。

     嘉慶十五年(1810),大旱,鬥米白金二兩四錢。

     十六年(1811),大疫,死亡過半,貧民賣妻鬻子,相繼不絕。

     十八年(1813),田土化為鼠,食苗過半。

     二十四年(1819),蒙蠲免甘肅曆年民欠銀糧。

     道光七年(1827),西域逆回張格爾滋事。

    甘肅省兵差過境各州縣,本年銀糧蒙全行豁免,其辦濟軍食各州縣,銀糧蠲免十之六。

    五年以前,通省舊欠銀糧蒙全行蠲免。

     道光八年(1828)至光緒三十三年止,内免錢糧,委屬無從查考。

     十九、方言 池屬土語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