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池縣丞志

關燈
地百餘畝。

    其源出自馬營水山麓。

    道光二年(1822),經牛中選順其水勢引挖溝渠二三裡,溝中安以尺餘寬石槽,上以石闆蓋之,而掩以土。

    因其在沙河南岸,故題名曰南泉。

     北泉三道在東5裡,灌地10餘頃,其源出自馬營水山麓,有田出自往東10裡曲吳山麓。

    道光二年,經牛中選采其水脈引挖溝道各有三四裡,溝中安以尺餘寬石槽,上以石闆蓋之,而掩以土。

    因其在沙河北岸,故題名曰北泉。

    修此南北共四泉,費金2萬,灌耕地畝皆昔日砂堿不毛之土。

    相傳古有東泉清洌,灌田無可考證,或以是泉廢而充擴改修,未可知也。

     2.大壩園泉上下相連兩池,在西裡許。

    水由泉底泛出,無如地勢低窪。

    上池小,引灌開元寺地30餘畝;下池較大,引灌官園地2頃。

    上下餘水,任其順流入沙河。

    下遊會屬小水堡民于河中截流灌田。

    揣其形勢,遙遙與上段北泉同出一源,此乃往古遺留。

    自原水利起自何時,莫可考究,上傳西泉則為湖,引則灌田,殆即此欤。

     六、鹽池 鹽池在東50裡。

    幹鹽池堡西邊數裡,舊有鹽水一池。

    其源出自該堡35裡大賀家溝,居民先築池盛水,将地犁平,劃分成塊,塊面以池水均勻灑之,隔夜鹽生而味微苦,名曰苦鹽。

    歲約出鹽10-20餘萬斤,本地土著販往固、平一帶銷售,向由平涼道署派員收厘。

    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省派員改抽統捐,此外境屬無産鹽之區。

    茶馬無之。

     七、物産 池屬山高土寒,僅産市鬥小麥千餘石,莞豆百石,糜谷千餘石,莜麥、荞麥各數百石。

    牧養羊不下萬隻。

    其餘别項糧食以及芋、棉、桑、果之類,均與土性不宜。

    即小菜止種蘿蔔、白菜、黃瓜、茄子等項,餘皆不出。

    有水經行之處,栽植楊柳成林,約在4000株上下。

     八、貢賦 原由海城縣撥歸地10頃36畝,又撥歸更名地4頃48畝,又原由靖遠縣撥歸屯地114頃65畝2分9厘,以上三(項)共收更屯地129頃49畝2分9厘。

    每歲額征地丁正項銀62兩8錢1分5厘,耗羨銀9兩4錢2分2厘;倉鬥小麥正項糧248石7鬥4升3合8勺,耗羨糧37石3鬥1升1合3勺。

     九、祀典 池堡舊城,前經賊焚毀殆盡。

    其城之内外,向有關帝廟、城隍廟、昭忠祠、火神廟、送子娘娘廟、龍王廟、東嶽廟、靈官廟,經地方次第稍為修複。

    又現今初等小學堂,乃昔日之書院,中設孔聖文昌座位。

    地方官于春秋二季備牲禮祭之,不領公家費用。

     十、職官(縣丞) 黃侮粧安徽人,光緒元年(1875)任。

    兵燹之後,孑遺之民漸次歸來,辦理善後,頗著勤勞。

     葛莊敬西安人,光緒三年(1877)任。

     張家駒安徽人,光緒五年(1879)任。

     朱世楷廣西人,光緒十三年(1887)任。

     李成林順天人,光緒十四年(1888)任。

     朱世楷光緒十五年(1889)複任。

    二十一年(1895)五月,海回作亂,已殺縣官,勢甚猖獗。

    武舉董彥祿聞風,随眷遠逃,衆皆紛紛随走。

    軍功楊生睿、高孝先入堡,幫同朱公守禦。

    堡牆土築,寬止尺餘,幸不久賊氛平息,未遽前來,卒得保全地方,厥功頗偉。

     衍昌順旗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任。

     喻增榮湖南人,光緒二十六年(1899)任。

     沈廷彥湖南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任。

     朱世楷光緒二十八年(1902)又複任。

     十一、冢墓 浙江平湖縣知縣王兆山墓在乾鹽池北山下。

     順天山河縣知縣牛中選墓在池東10裡屈吳山北,墳院有石坊一座。

     太子太保奮威将軍忠勇公王進寶與其妻一品夫人孫氏合墓在池東10裡屈吳山北,墳院有谕祭碑文四道,欽賜造葬碑文、神道碑銘各一道,石坊三座,翁仲諸獸,現今坊多倒塌。

     其曾祖父榮祿大夫王佐有、曾祖母一品夫人李氏,祖父榮祿大夫王儒、祖母一品夫人餘氏,父榮祿大夫王尚禮、母一品夫人王氏墓皆在池東10裡南岸虎形山,墳院有追贈三代碑文三道,王進寶将軍出身功勞碑文一道,石坊三座,翁仲諸獸,現今墳多倒塌。

     十二、風俗 池邑地系邊境,橫駐由靖至海大路,習尚檢樸。

    吉兇慶吊,往來饋贈,酬答宴會,各稱其家之有無以為豐啬,耕牧居多,好鬥健訟,流移雜處,盜賊最易潛藏,龍鳳山、石橋關、黃家凹等處,往往有持刀行劫,是必密偵嚴捕,發其隐伏,庶可遏其猖獗,地方可慶平安。

     十三、敕封 王佐有以曾孫王進寶贈榮祿大夫、妻李氏贈一品夫人。

     王儒以孫王進寶贈榮祿大夫、妻餘氏贈一品夫人。

     王尚禮以子王進寶贈榮祿大夫、妻王氏贈一品夫人。

     王進寶妻孫氏贈一品夫人。

     王用予妻李氏贈一品夫人。

     十四、恩蔭 王用賓以父奮威将軍王進寶功欽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