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縣續志卷之四

關燈
侯)萬歲河流若襟帶,三山亭子久無蹤。

    齊地河山七十二,金華不改大王雄。

    裹糧惟繼向平子,磨崖原比保定翁。

    (保定人好遊得句即持鎚鑿镌之石壁)敢道銘山得奇句,崧高一升誰能同。

     新城觀海 邑侯李芝 百谷趨東溟,元濤逼青漢。

    奇觀昔有志,澒湖洞今駭見。

    大欲占地盡,遠恐浸星爛。

    波浮日月出,浪混陰陽亂。

    島驚巨鳌駕,煙看遊蜃幻。

    蒼茫上下同,瞬定不可辨。

    我來欣初霁,萬裡空青現。

    渟為五色璃,碧疊千層練。

    微微涼飙至,烈烈饑蛟戰。

    潮音大千湧,口噤發瞻健。

    向晚波平貼,天容開新面。

    臨風揖安期,三山渺莫眄。

     遊金華山 特地孤峰竦,憑空石磴奇。

    劚雲構垲豁,緬野起層基。

    涉境眷名山,未諧夙心期。

    攀跻獲心賞,塵目淡猶夷。

    規制遜闳廓,兼為風雨虧。

    聊可寄遐觀,豈暇論崇卑。

    渤解渺混茫,平原曠逶迤。

    況當天宇霁,露穎發華滋。

    伊予蹑此土,盤遊有嚴規。

    履高神益矜,攬遠興難持。

    長謠書歲月,海水送涼飓。

     谕俗 原野敞和風,霏煙淡正袅。

    及茲春陽布,緬彼園林好。

    問俗理輕騎,亘阻陟荒渺。

    尋流沿澗底,度嶺憩雲表。

    喧傳使君至,趨觀擁曲道。

    引前略拜揖,談叙盡老小。

    語音未盡達,指領亦粗曉。

    一别各嫣然,因風瀉清悄。

     催科 簿吏行單促,臨廳按籍呼。

    雁行分皂隸,魚貫引瘡癯。

    百役公私一,那計豐歉殊。

    家室豈不知,國饷宜早輸。

    此邦海濱斥,則壤有成模。

    裡鮮隔年藏,戶無積欠逋。

    報銷不逾限,力作已寡儲。

    我職在牧人,退食徒嗟呼。

     聽訟有感 南柯欲強秦,左角争霸楚。

    法律起蕭曹,治行卑卓魯。

    紛紛蜃為樓,喋喋怒漂杵。

    誰為澄此源,慨然思太古。

     讀書芍藥山房見梁上鹁鴿有感 舉人劉環洲 梁上雙鹁鴿,飛鳴常相偶。

    一巢二子生,恩愛亦何厚。

    索食尋外廪,覆翼互居守。

    鬻闵日已多,數飛離戶牖。

    再索還得二,辛勤仍無負。

    長者随父啄,幼者不離母。

    一朝母被彈,父竟棄不有。

    孜孜似呼伯,不返且良久,脊令知急難,莺鳴猶求友。

    爾本骨肉親割絕何太陡。

    怪道天地間,人情重夫女婦。

    夫婦不保全,父子兄弟剖。

    恃母不恃父,上古久相狃。

    胡弗辨雌雄,矰繳滿山薮。

     過六子山前冷氏墓 乾坤闢屯蒙,人事落花風。

    理無虛非實,事無實非空。

    稽古将與相,尚論意何窮。

    大荒豈無事,未遺一老翁。

    盤古三皇後,傳說尚夢夢。

    堯天至今日,四千餘年中。

    經緯滿天地,不數造化工。

    世運有升降,将相有奸忠。

    書冊紀未了,譜入梨園宮。

    當年人何在,即此驚聩聾。

    異哉六子山,前有碧草叢。

    傳為冷氏墓,兄弟皆優僮。

    墓後雙石峙,顧盼分西東。

    東戴紗帽黑,西披繡衣紅。

    二石毓靈秀,定宜伴王公。

    而乃降侏儒,青烏豈不懵,人為冷氏惜,我獨觀其通。

    三萬六千日,總如雪泥鴻。

    即令此地貴,未必非奸雄。

    即令此地美,伊誰保始終。

    浮沉平生事,人還演歌童。

    歌童雖非我,一一肖我躬。

    知作如斯觀,真幻自園融。

    浩劫萬古灰,何處辨異同。

     自題螺南書屋 拔貢邵穎翹 境之妙在心,何必桃源路。

    一壑與一邱,多少山水趣。

    危欄構懸崖,雲樹交回互。

    門對溪流碧,岚光隔牆度。

    或名天然樓,或号獨一處。

    稱謂無須雅,聊系此匏瓠。

    詩成臨風哦,酒渴隔壁酤。

    軒冕人稀到,愈沉煙霞痼。

     大望山陰即目 邑人國學李之屏 山腰多怪石,山下環綠水。

    水深不沒蒲,悠然見雙鯉。

    溯流激層波,相遇風逐去。

    坐久渾忘歸,暮煙暝歸處。

     湯泉三十韻 邑侯徐昭 火熱水清涼,坎離分兩戒。

    厥性本各殊,相并即為害。

    火常畏水克,水轉因火沸。

    堪愛湯上泉,俨若出釜内。

    蒸蒸猨氣浮,騰騰白雲霭。

    冬夏總常溫,晝夜永無懈。

    平少波蘭興,靜乏笙竽籁。

    炙手炭同炎,濯足熱益大。

    隔甕能煮水,浸藍可熟菜。

    竟同鼎中湯,澡身此為最。

    是誰甃方池,圍垣分内外。

    不惟除垢膩,兼之愈癬癞。

    餘波彙成河,鴛鴦名可愛。

    一樣清波流,冷暖各分界。

    奇哉造化功,乃為此狡狯。

    不勞人熱薪,氤氲久不敗。

    豈是近鹹池,地底日常曬。

    豈是沿滄海,沃焦石同淬。

    或有赤龍潛,或系陰火焙。

    極寒不生冰,異事直足怪。

    宇宙本至宏,見少慚識隘。

    華清浴溫泉,天都流仙派。

    或蘊硫璜石,或藏碟砂塊。

    傳言總不真,斯理何能解。

    竊意乾坤中,靈幻不一概。

    陰陽互為根,水火遞相配。

    東日雞可葳。

    西月兔常在。

    卯酉忽易位,遙遙萬古對。

    譬之冰山颠,雪蓮生無礙。

    誰具大神通,參透此三昧。

     和徐明府湯泉三十韻 邑侯阮芳潮 天地一定位,河山成兩戒。

    萬物盈其間,并行不相害。

    炎火自郁悠,水泉自密觱沸。

    冰炭各不言,曷由合外内。

    異哉招城東,長年如春霭。

    人人浴湯泉,朝昏無有懈。

    快意唱喁于,觸口鳴天籁。

    汨汨氣常溫,洗濯功一大。

    且藏寒乞身,(聞每歲隆冬有乞,人無衣者輙卧其中以自溫)兼瀹貧婆菜。

    不消一束薪,利便實稱最。

    當其新浴時,清醒超塵外。

    文士或題詩,旁祠壁常癞。

    下為鴛鴦河,澄泓亦可愛。

    一暖連一寒,不籍犀為界。

    我聞稗官書,神仙多狡狯。

    能指石為金,曆劫終須敗。

    醫惟此一泉,長如秋陽曬。

    又如大冶旁,清水初經淬。

    豈其本陰陽,為炭地中焙。

    持此入齊諧,定知添志怪。

    竊念天地間,固難量廣隘。

    江河雖一源,紛紛異流派。

    必盡求其詳,終窮大塊。

    況此常理外,如何能臆解。

    昔我過此泉,不能寫大概。

    今日讀君詩,意到筆能配。

    罕譬舉兔雞,明徵仰見在。

    前言如天問,此言如天對。

    妙解陰陽理,辯才自無礙。

    原将書萬本,熟讀開愚昧。

     赈粥 嘉慶壬申邑侯阮芳潮 舊歲旱且澇,收獲多見虧。

    米價驟騰踴,民食艱倍蓰。

    拮據聊卒歲,力竭心亦疲。

    自入今春來,什九不能支。

    甲無豚在笠,乙無雞栖埘,群擁子錢家,質物共濫弛我為請棠粟,稍稍救燃眉。

    其奈車薪火,杯水功難為。

    中人賣田宅,其次鬻妻兒。

    下此但行乞,總以求朵頤。

    年荒富者少,顧盼将何之。

    哀哉鴻雁聲,嗷嗷日益滋。

    上則掇木葉,凡樹無留枝。

    下則劇草根,遍地無留皮。

    市上絕醉人,溝中有老羸。

    大吏亟入告,設法為扶持。

    辇金下州縣,煮粥赈民饑。

    分廠就所近,匝月以為期。

    我乃設五廠,星夜籌機宜。

    但求能有濟,不暇計其赀。

    克日食餓者,其來群蚩蚩。

    或戴夫須笠,或著白接離。

    或跣而赤腳,或裸而見肌。

    或偻而俯伏,或跛而傾欹。

    或幼而眇眇,或老而垂垂。

    或父子相靠,或兄弟相随。

    或婦姑相傍,或妯娌相麗。

    各各見菜色,蒙垢且垂洟。

    蜂屯而蟻聚,股腳連尻睢。

    當其互擁擠,如牆如藩蓠。

    所急在果腹,無暇畏官司。

    我見心恻然,不忍動鞭笞。

    好言相勸谕,按口急推施。

    彼此可以飽,去去無淹遲。

    每日萬餘口,來去恒如斯。

    我為此一事,曉夜勞心思。

    困窮劇可闵,誰能食肉糜。

    回憶去春早,宿麥幾無遺。

    望澤終不應,空事禱神祗。

    後複遭淫雨,秋禾更離披。

    其時兼雨雹,助虐憑封姨。

    我聞亟履勘,言者果不欺。

    知為大荒兆,于今果流離。

    自我宰招邑,偻指将再期。

    偏值此饑歲,深愧不善治。

    殃咎宜在我,翻緻民于罹。

    今茲奉府檄,為民糊口資。

    日擊颠連狀,其狀何累累。

    以視監門圖,讵獨彼一時。

    縱我不能畫,言之可嗚噫。

     挽烈婦邢陳氏 邑侯舒學魏 栖霞王茂才以招邑烈婦邢陳氏殉夫卷示餘,其中題詠甚多,金薤琳琅,無體不備,大抵皆各抒所見也。

    因思招為海濱瘠地,俗敦簡樸,不尚繁澆,固宜有如烈婦其人者出焉。

    更得諸賢相與表彰,于以式鄙野而儆凡庸,樹之風聲,不更蒸蒸日上乎,以故樂為題而歸之。

    東海有清風,孤竹實稱首。

    百世聞之感且興,此幫風俗由來厚。

    邑有人文相詠歌,慷慨為傳邢烈婦。

    示我淋漓一卷詞,長吟短詠香生口。

    摹取當年鐵石心,凜然下筆俱非苟。

    或曰烈婦賢,系出有妫後。

    詩書受伏生,禮法儀韋母。

    廿二邢門締好姻,廿三邢郎配嘉偶。

    曾向牛衣勸讀書,共欽鴻案相賓友。

    此時烈婦貞,無譽亦無咎。

    視夜警雞鳴,司晨笑獅吼。

    褓中甯馨慧且嘉,常祝良人名也壽。

    地坼天崩讵可知,海枯石爛無相負。

    無端烈婦節,數奇厄陽九,兒啼攪夫眠,夫病擎兒走。

    燈火昏沈隐曲房,藥煙竊窕穿蘼牖。

    一痛遺珠去不回,再哀破鏡能招否。

    遂成烈婦烈,耿耿貫牛鬥。

    攬帶起踟蹰,拂衣仍抖擻。

    鵑啼五夜血俱枯,猿泣三聲腸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