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縣續志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神(仲上)馭(太四)還(林尺)複(仲上),明(黃六)禋(南工)斯(林尺)畢(仲上),鹹(南工)膺(林尺)百(仲上)福(太四)。
舞譜 自稍前向外開,籥舞。
生蹈向裡開,籥舞。
民合手蹲朝上。
來起辭身向外,高舉籥面朝。
誰兩兩相對蹲,東西相向。
底合手蹲,朝上。
其正揖。
盛起,平身,出左手立。
惟兩兩相對,自下而上,東西相向。
師稍前舞舉籥垂翟。
神中班轉身,東西向立,惟兩中班十二人俱東西相向。
明舉翟三,合籥。
度稍前,向外,垂手舞。
越蹈向裡,垂舞手。
前向前合手,謙進步,雙手合籥。
聖回身再謙,退步側身,向外高手,回面向上。
粢正蹲朝上。
帛稍舞,躬身挽手,側身向外,呈籥耳邊,面朝上。
具正揖。
成起,辭身挽手,複舉籥正立。
禮兩兩相對,交籥,兩班俱東西,手執籥。
容正揖。
斯向外退,挽手舉籥向外,面朝上。
稱回身正立。
黍稍前舞。
稷正蹲朝上。
非左右垂手,兩班相下,俱雙垂手,東西相向。
馨起,合手,相向立。
惟左右側身垂手,向外開籥垂手舞。
神右側身垂手,向裡垂手舞。
之正揖朝上。
聽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籥而受,三鼓畢起。
大左右進步,向外垂手舞。
哉右向裡垂手舞。
聖向外落籥,面朝上。
師退回身,正立。
實正蹲。
天起身向前,轉向外舞。
生向裡舞。
德合手謙,進步向前,雙手合籥,蹲謙。
作兩兩相對,自下而上,兩班相對,籥東西。
樂上下俱垂手,惟兩中班上下十二人轉身,東西相向而舞。
以轉身東西相向立。
崇相向女,兩班上下以翟相籥。
時稍前舞蹈,兩班上下俱垂手向外。
祀向裡垂手舞。
無合手謙,進退向前垂手合籥。
斁回手再謙,兩班上下東西相向,合籥立。
清稍前舞,向外開籥翟。
酤向裡舞。
惟兩手平執籥與翟,開籥翟。
馨合籥翟,朝上正立。
嘉側身,垂左手,兩班俱垂左手,向外舞。
牲躬身正揖。
孔雙手舞籥翟,躬身。
碩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籥受之,一鼓而起。
薦一叩頭,舉右手,叩頭。
羞舉左手頭。
神舉右手叩頭。
明拜,一鼓畢,即起躬身,三鼓平身。
庶三舞蹈.舉籥向左,躬身舞。
幾舉籥向右,躬身。
昭舉籥向左躬身。
格拱籥,躬身受之。
百向外開籥舞。
宗側身向外,面朝上。
師朝上正立。
生兩班上下,兩兩相對,交籥。
民;合手朝上,正蹲。
物側手向裡落籥。
軌合籥朝上正立。
瞻向外開籥舞。
之向裡開籥舞。
洋開籥朝上正立。
洋合籥。
神向外開籥舞。
其向裡開籥舞。
甯進步向前,雙手合籥。
止目身,東西相向,手謙。
酌向外開籥舞。
彼向裡開籥舞。
金開籥朝上正立。
罍合籥朝上正立。
惟向外垂手舞。
清向内垂手舞。
且朝上正揖。
旨躬身受之。
登躬身向左,合籥舞。
獻躬身向右,合籥舞。
惟躬向左右舞。
三合籥朝上拜,一鼓便起身。
於側身向外,垂手舞。
嘻側身向裡,垂手舞。
成朝上正揖。
禮躬身朝南受之,三鼓畢,起身。
乾隆八年新頒樂 春祭,夾鐘為官,應鐘起調。
神迎《昭平之章》。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祯麟绂,韻答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初獻《宣平之章》。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載,其香始升。
亞獻《秩幹之章》。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響協鼓镛,誠孚罍甗,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終獻《叙平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惟天牖民,惟聖時若,彜倫攸叙?至今木铎。
謝神《懿平之章》。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禮成告徹毋疏毋渎,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德平之章》。
凫繹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秋祭,南呂為言仲呂起調。
迎神《昭平之章》。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桢麟绂,額答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初獻《宣平之章》。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幹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載,其香始升。
亞獻《秩平之章》。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響協鼓镛,誠孚罍甗,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終獻《叙平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惟天牖民,惟聖時若,彜倫修叙,至今木铎。
謝神《懿平之章》。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禮成告徹毋疏毋渎,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德平之章》。
凫繹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祭品帛、香、燭、酒、太羹、和羹、羊、豕、牛、鹿、兔、黍、稷、稻、梁、形、鹽、藁、魚、棗、栗、榛、菱、芡、桃、韭、菹菁、菹芹、菹筍、菹醯、乃鹿、乃兔、乃魚、乃鹿脯,毛血庭燎。
祭器爵笾、豆、簠、簋、登、鉶、犧尊、勺、坫幂篚俎、香爐、燭台、帛箱、毛血盤、齋戒牌、祝版架。
樂器麾幡、櫡敔、琴、瑟、笙、管、排箫、箫、笛、埙箎編鐘、編磬、栒篪、鐘、磬、搏拊、楹鼓、旌節、籬舞、翟舞。
名宦祠祀,元縣尹史繼民、陳子恒,明知縣申良、羅錦,國朝登州鎮總兵劉清。
祭品與兩庑同。
鄉賢祠祀,漢山桑侯王常;魏東武侯王基;明累诰贈太仆寺卿、晉資德大夫、揚州牧、國朝敕授文林郎、江西廬州府英山縣知縣李澍。
祭品同名宦祠。
忠義祠在名官祠東。
祀明義士王湯臣,溫明先。
祭品同鄉賢祠。
節孝祠在文廟西南隅。
嘉慶二十二年,節婦楊正麟妻秦氏捐資重修。
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關聖帝君廟雍正三年,诏郡縣春秋祀,加大牢;五年,太常寺奏定:五月十三日祀,加大牢。
關帝三代祠在正殿東南,雍正三年崇封三代公爵。
春秋仲月五月十三日,先正殿緻祭。
光昭公 裕昌公 成忠公 文昌閣原在雲路門上,乾隆年間,邑侯朱公改建南門上;道光四年,邑侯向公重修。
按圖志英,顯王廟在劍州梓潼縣,神姓張,名亞子。
其先越隽人,因報母仇,居劍州之七曲山,仕晉戰沒,人為立廟。
唐明皇西狩追封左丞;僖宗入蜀封濟順王;宋鹹平中改封英顯。
又按:文昌六星,在北鬥魁前,為天之六府。
道家謂:上帝命梓潼神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号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明景泰五年,敕賜文昌宮額,學校祀之,歲以二月初三日神誕緻祭;國朝嘉慶五年,诏郡縣祭以春秋仲月上旬,用牛一羊一豕。
文昌三代春秋先正殿緻祭。
魁星閣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社稷壇北向,社右稷左,春秋仲月上戊日,陳主而祭。
各帛一、羊一、豕一、爵三、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四、豆四。
風雲雷雨山川壇南向,中為風雲雷雨,左山川,右縣城隍。
春秋仲月上旬日,陳主而祭,共用帛七,牲視社稷加二之一,爵與鉶、登、笾、豆、簠、簋如之。
先農壇在城東郊,每歲仲春亥日祭,行耕籍禮如制。
城隍廟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歲以春秋仲月上旬,同祭于山川,每厲祭則主之。
邑厲壇每歲清明中元、十月朔祭。
無祀鬼神,先期有司告于城隍,屆期導城隍于壇,祭。
用羊、豕。
八蠟廟一先啬,二司啬,三農神,四郵表啜,五貓虎,六防,七水庸,八昆蟲。
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孚佑帝君祠在八蠟廟内。
嘉慶十年,诏郡縣春秋仲月上旬,祭以蔬、果、蘋、蘩十二器。
火神廟歲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劉猛将軍廟在東門裡大街北,歲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按《周禮·族師》春秋祭酺,酺與步同為人物、災害之神。
宋紹興中,議舉酺祭,蝗蟲為災則祀之。
今之祀劉,亦祭酺之遺制也。
神為南宋劉宰,字平國,金壇人。
紹熙元年進士,仕至浙東倉司、幹官。
告歸,隐居三十年卒,谥“文清”。
以正直為神,能驅旱蝗,而人以猛将軍稱之,誤矣。
土地祠在縣署東,
舞譜 自稍前向外開,籥舞。
生蹈向裡開,籥舞。
民合手蹲朝上。
來起辭身向外,高舉籥面朝。
誰兩兩相對蹲,東西相向。
底合手蹲,朝上。
其正揖。
盛起,平身,出左手立。
惟兩兩相對,自下而上,東西相向。
師稍前舞舉籥垂翟。
神中班轉身,東西向立,惟兩中班十二人俱東西相向。
明舉翟三,合籥。
度稍前,向外,垂手舞。
越蹈向裡,垂舞手。
前向前合手,謙進步,雙手合籥。
聖回身再謙,退步側身,向外高手,回面向上。
粢正蹲朝上。
帛稍舞,躬身挽手,側身向外,呈籥耳邊,面朝上。
具正揖。
成起,辭身挽手,複舉籥正立。
禮兩兩相對,交籥,兩班俱東西,手執籥。
容正揖。
斯向外退,挽手舉籥向外,面朝上。
稱回身正立。
黍稍前舞。
稷正蹲朝上。
非左右垂手,兩班相下,俱雙垂手,東西相向。
馨起,合手,相向立。
惟左右側身垂手,向外開籥垂手舞。
神右側身垂手,向裡垂手舞。
之正揖朝上。
聽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籥而受,三鼓畢起。
大左右進步,向外垂手舞。
哉右向裡垂手舞。
聖向外落籥,面朝上。
師退回身,正立。
實正蹲。
天起身向前,轉向外舞。
生向裡舞。
德合手謙,進步向前,雙手合籥,蹲謙。
作兩兩相對,自下而上,兩班相對,籥東西。
樂上下俱垂手,惟兩中班上下十二人轉身,東西相向而舞。
以轉身東西相向立。
崇相向女,兩班上下以翟相籥。
時稍前舞蹈,兩班上下俱垂手向外。
祀向裡垂手舞。
無合手謙,進退向前垂手合籥。
斁回手再謙,兩班上下東西相向,合籥立。
清稍前舞,向外開籥翟。
酤向裡舞。
惟兩手平執籥與翟,開籥翟。
馨合籥翟,朝上正立。
嘉側身,垂左手,兩班俱垂左手,向外舞。
牲躬身正揖。
孔雙手舞籥翟,躬身。
碩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籥受之,一鼓而起。
薦一叩頭,舉右手,叩頭。
羞舉左手頭。
神舉右手叩頭。
明拜,一鼓畢,即起躬身,三鼓平身。
庶三舞蹈.舉籥向左,躬身舞。
幾舉籥向右,躬身。
昭舉籥向左躬身。
格拱籥,躬身受之。
百向外開籥舞。
宗側身向外,面朝上。
師朝上正立。
生兩班上下,兩兩相對,交籥。
民;合手朝上,正蹲。
物側手向裡落籥。
軌合籥朝上正立。
瞻向外開籥舞。
之向裡開籥舞。
洋開籥朝上正立。
洋合籥。
神向外開籥舞。
其向裡開籥舞。
甯進步向前,雙手合籥。
止目身,東西相向,手謙。
酌向外開籥舞。
彼向裡開籥舞。
金開籥朝上正立。
罍合籥朝上正立。
惟向外垂手舞。
清向内垂手舞。
且朝上正揖。
旨躬身受之。
登躬身向左,合籥舞。
獻躬身向右,合籥舞。
惟躬向左右舞。
三合籥朝上拜,一鼓便起身。
於側身向外,垂手舞。
嘻側身向裡,垂手舞。
成朝上正揖。
禮躬身朝南受之,三鼓畢,起身。
乾隆八年新頒樂 春祭,夾鐘為官,應鐘起調。
神迎《昭平之章》。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祯麟绂,韻答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初獻《宣平之章》。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載,其香始升。
亞獻《秩幹之章》。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響協鼓镛,誠孚罍甗,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終獻《叙平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惟天牖民,惟聖時若,彜倫攸叙?至今木铎。
謝神《懿平之章》。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禮成告徹毋疏毋渎,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德平之章》。
凫繹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秋祭,南呂為言仲呂起調。
迎神《昭平之章》。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桢麟绂,額答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初獻《宣平之章》。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幹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載,其香始升。
亞獻《秩平之章》。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響協鼓镛,誠孚罍甗,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終獻《叙平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惟天牖民,惟聖時若,彜倫修叙,至今木铎。
謝神《懿平之章》。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禮成告徹毋疏毋渎,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德平之章》。
凫繹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祭品帛、香、燭、酒、太羹、和羹、羊、豕、牛、鹿、兔、黍、稷、稻、梁、形、鹽、藁、魚、棗、栗、榛、菱、芡、桃、韭、菹菁、菹芹、菹筍、菹醯、乃鹿、乃兔、乃魚、乃鹿脯,毛血庭燎。
祭器爵笾、豆、簠、簋、登、鉶、犧尊、勺、坫幂篚俎、香爐、燭台、帛箱、毛血盤、齋戒牌、祝版架。
樂器麾幡、櫡敔、琴、瑟、笙、管、排箫、箫、笛、埙箎編鐘、編磬、栒篪、鐘、磬、搏拊、楹鼓、旌節、籬舞、翟舞。
名宦祠祀,元縣尹史繼民、陳子恒,明知縣申良、羅錦,國朝登州鎮總兵劉清。
祭品與兩庑同。
鄉賢祠祀,漢山桑侯王常;魏東武侯王基;明累诰贈太仆寺卿、晉資德大夫、揚州牧、國朝敕授文林郎、江西廬州府英山縣知縣李澍。
祭品同名宦祠。
忠義祠在名官祠東。
祀明義士王湯臣,溫明先。
祭品同鄉賢祠。
節孝祠在文廟西南隅。
嘉慶二十二年,節婦楊正麟妻秦氏捐資重修。
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關聖帝君廟雍正三年,诏郡縣春秋祀,加大牢;五年,太常寺奏定:五月十三日祀,加大牢。
關帝三代祠在正殿東南,雍正三年崇封三代公爵。
春秋仲月五月十三日,先正殿緻祭。
光昭公 裕昌公 成忠公 文昌閣原在雲路門上,乾隆年間,邑侯朱公改建南門上;道光四年,邑侯向公重修。
按圖志英,顯王廟在劍州梓潼縣,神姓張,名亞子。
其先越隽人,因報母仇,居劍州之七曲山,仕晉戰沒,人為立廟。
唐明皇西狩追封左丞;僖宗入蜀封濟順王;宋鹹平中改封英顯。
又按:文昌六星,在北鬥魁前,為天之六府。
道家謂:上帝命梓潼神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号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明景泰五年,敕賜文昌宮額,學校祀之,歲以二月初三日神誕緻祭;國朝嘉慶五年,诏郡縣祭以春秋仲月上旬,用牛一羊一豕。
文昌三代春秋先正殿緻祭。
魁星閣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社稷壇北向,社右稷左,春秋仲月上戊日,陳主而祭。
各帛一、羊一、豕一、爵三、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四、豆四。
風雲雷雨山川壇南向,中為風雲雷雨,左山川,右縣城隍。
春秋仲月上旬日,陳主而祭,共用帛七,牲視社稷加二之一,爵與鉶、登、笾、豆、簠、簋如之。
先農壇在城東郊,每歲仲春亥日祭,行耕籍禮如制。
城隍廟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歲以春秋仲月上旬,同祭于山川,每厲祭則主之。
邑厲壇每歲清明中元、十月朔祭。
無祀鬼神,先期有司告于城隍,屆期導城隍于壇,祭。
用羊、豕。
八蠟廟一先啬,二司啬,三農神,四郵表啜,五貓虎,六防,七水庸,八昆蟲。
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孚佑帝君祠在八蠟廟内。
嘉慶十年,诏郡縣春秋仲月上旬,祭以蔬、果、蘋、蘩十二器。
火神廟歲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劉猛将軍廟在東門裡大街北,歲祭以春秋仲月上旬。
按《周禮·族師》春秋祭酺,酺與步同為人物、災害之神。
宋紹興中,議舉酺祭,蝗蟲為災則祀之。
今之祀劉,亦祭酺之遺制也。
神為南宋劉宰,字平國,金壇人。
紹熙元年進士,仕至浙東倉司、幹官。
告歸,隐居三十年卒,谥“文清”。
以正直為神,能驅旱蝗,而人以猛将軍稱之,誤矣。
土地祠在縣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