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縣續志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陸氏贽字敬輿,唐嘉興人。
谥曰宣。
道光六年增祀。
韓氏愈字退之。
唐修武人。
宋元豐七年從祀,封昌黎伯。
範氏仲淹字希文,宋吳縣人,谥文正。
康熙五十四年增祀。
胡氏瑗字翼之,宋海陵人。
學者稱安定先先,谥文明嘉靖九年從祀。
歐陽氏修字永叔,宋廬陵人,谥文忠。
明嘉靖九年從祀。
司馬氏光字君實,宋夏縣人,贈太師,追封溫國公,谥文正鹹淳三年從祀。
胡氏安國字康侯,宋崇安人。
明正統元年從祀,成化三年封建甯伯。
楊氏時字中立,宋将樂人,世稱龜山先生。
明宏治九年,封将樂伯,從祀。
尹氏焊字彥明,一字德充,宋洛人。
欽宗賜号和靖處士,雍正二年增祀。
羅氏從彥字仲素,宋劍人,學者稱豫章先生。
明萬曆四十二年從祀。
呂氏祖謙字伯恭,宋萊人,後移居婺州。
朱子題其墓曰東萊先生。
嘉泰八年,賜谥曰成,嘉熙三年,改谥忠亮。
景泰二年封開封伯,從祀。
李氏侗字願中,宋南劍州劍浦人。
元封越國公,明萬曆四十二年從祀。
蔡氏沈字仲默,宋建陽人,世稱九峰先生,谥文正。
明正統元年從祀。
成化三年封崇安伯。
張氏栻字敬夫,宋綿竹人,學者稱南軒先生。
嘉定八年谥曰宣,景定二年從祀。
黃氏幹字直卿,号勉齋,宋閩縣人,谥文肅。
雍正二年增祀。
陸氏九淵字子靜,号象山,宋金溪人,谥文安。
明嘉靖九年從祀。
陳氏淳宇安卿,宋漳州龍溪人,學者稱北溪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真氏德秀字景元,宋浦城人,谥文忠,世稱酉山先生。
明正統元年從祀,成化三年封浦城伯。
魏氏了翁字華文,宋印州浦江人。
谥文靖。
雍正二年增祀; 何氏基字子恭,宋婺州金華人,谥文定,雍正二年增祀。
文氏天祥宋江西廬陵人,封信國公,道光二十三年增祀。
王氏柏字會之,宋婺州金華人,谥文憲,雍正二年增祀。
趙氏複字仁甫,元德安人,世稱江漢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吳氏澄字幼清,元崇安人,谥文正。
乾隆二年複祀。
許氏衡字仲平,号魯齋,元河南人,谥文正。
至大二年,封魏國公,皇慶二年從祀。
金氏履祥字吉甫,元蘭溪人,谥文安,學者稱仁山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許氏謙字益之,元金華人,世稱白雲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陳氏澔字可久,元江西都昌人,學者稱雲住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王氏守仁字伯安,明餘姚人,封新建伯,世稱陽明先生,谥文成。
萬曆十二年從祀。
陳氏獻章字公甫,明新會人,學者稱白沙先生。
萬曆十二年從祀。
薛氏瑄字德溫,号敬獻,明河津人,谥文清,隆慶五年祀。
胡氏居仁字,号敬齋,明餘幹人。
萬曆十二年,追谥文恭,從祀。
羅氏欽順字允升,明泰和人,谥文莊。
雍正二年增祀。
蔡氏清字介夫,明晉江人,谥文莊,雍正二年增祀。
黃氏道周字石齋,明福建人,谥忠端。
道光五年增祀。
呂氏坤字叔簡,明甯陵人。
道光六年增祀。
劉氏宗周字念台,明山陰人,谥忠介。
道光二年增祀。
孫氏奇峰字錘元,明直隸容城人,學者稱夏峰先生。
道光八年增祀。
湯氏斌字孔伯,國朝河南睢州人,谥文正。
道光三年增祀。
陸氏隴其字稼書,國朝浙江平湖人,谥清獻。
雍正二年增祀。
崇聖祠 在大成殿東南。
先名啟聖祠。
國朝雍正元年,更名,加封五代王爵。
每歲春秋仲月上丁日,先大成殿緻祭。
肇聖王木金父 裕聖王祈父 诒聖王防叔 昌聖王伯夏 啟聖王叔梁氏 配享 先賢四人。
顔氏無繇字路。
唐贈杞伯,宋封曲阜侯,元封杞國公。
曾氏點字晰。
唐贈宿伯,宋封萊蕪侯。
孔氏鯉字伯魚。
宋封泗水侯。
孟孫氏激字公宜。
元封邾國公。
從祀 先儒五人。
周氏輔成周子敦頤之父,累贈謀議大夫。
張氏迪張子載之父。
程氏珦程子颢之父,封永年伯。
朱氏松字喬年,朱子之父。
元順帝谥曰獻靖。
至正十二年,封齊國公。
蔡氏元定字季通,沉之父,贈迪功郎,谥文節。
祭儀 先期三日齋戒,祭前一日,有司親視牲,至期教谕先祭崇聖祠畢,祭大成殿,邑令主祭,衆官皆與祭,文武官分東西立,執事者各執其事。
瘗毛血,迎神,樂奏《昭平之章》,初獻,樂奏《宣平之章》。
讀祝文。
亞獻,樂奏《秩平之章》;終獻,樂奏《叙平之章》,三獻皆用舞。
飲福受胙,樂奏《懿平之章》畢,送神,樂奏《德平之章》。
其迎神、飲福、受胙、送神,皆無舞。
徹馔眂了畢,鹹退。
陳 設 至聖前,帛一,爵三,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八,豆八。
四配;帛各一,爵各三,羊各一,豕各一,登各一,鉶各二,簠各一,簋各一,笾各六,豆各六;十二哲;帛共二,爵各一,羊共二,豕共二,鉶各一,簠各一,簋各一,笾各四,豆各四,東西庑每庑共用帛一,羊一,豕一。
每四人作一案,每案爵四,簠二,簋二,笾四,豆四。
樂章 迎神《鹹平之章》,無舞。
大(太四)哉(南工)至(林尺>聖(仲上),道(太四)德(仲上)尊(上林)崇(仲上),維(南上)持(林尺)王(仲上)化(太四),斯(林尺)民(仲上)是(黃合)宗(太四),典(黃合)祀(太四)有(仲上)常(林尺),精(南工)純(林尺)并(太四)隆(仲上),神(黃六)其(南工)來(林工)格(仲尺),于(林尺)昭(仲上)聖(黃合)容(太四)。
初獻《甯平之章》,舞。
自(太四)生(仲上)民(林尺)來(仲上),誰(太四)底(黃合)其(仲上)盛(太四),惟(南工)師(林尺)神(仲上)明(太四),度(黃合)越(仲上)前(仲上)聖(太四),粢(仲上)帛(太四)具(仲上)成(林尺),禮(黃合)容(太四)斯(林尺)稱(仲上),黍(太四)稷(南工)非(黃六)馨(林尺),維(南宮)神(林尺)之(仲上)聽(太四)。
亞獻《安平之章》,舞。
太(太四)哉(仲上)聖(黃合)師(太四),實(南工)天(林尺)生(仲上)德(太四),作(仲上)樂(太四)以(仲上)崇(林尺),時(仲上)祀(太四)無(林尺)斁(仲上),清(黃六)酤(南工)惟(仲上)馨(仲上),嘉(林尺)牲(仲上)孔(黃合)碩(太四),薦(太四)羞(南工)神(黃六)明(林尺)庶(南工)幾(林尺)昭(仲上)格(太四)。
三獻《景平之章》,舞。
百(仲上)王(南工)宗(林尺)師(仲上),生(林尺)民(仲上)物(太四)軌(黃合),瞻(黃六)之(南工)洋(林尺)洋(仲上),神(林尺)其(仲上)甯(太四)止(黃合),酌(太四)彼(黃合)金(林尺)罍(仲上),惟(南工)清(林尺)且(太四)旨(仲上),登(仲上)獻(太上)惟(林尺)三(仲上),于(黃六)嘻(南工)成(林尺)禮(仲上)。
徹馔《鹹平之章》,無舞。
犧(仲上)象(太四)在(仲上)前(林尺),豆(太四)笾(仲上)在(黃合)列(太四),以(太四)享(南工)以(林尺)薦(仲上),既(仲上)芬(林尺既(太四)潔(仲上),禮(黃合)成(太四)樂(仲上)備(太四),人(南工)和(林尺)神(仲上)悅(太四),祭(黃合)則(太四)受(仲上)福(林尺),率(黃合)遵(南工)無(林尺)越(仲上)。
送神《鹹平之章》,無舞。
有(太四)嚴(南工)學(林尺)宮(仲上),四(黃合)方(太四)來(仲上)崇(太四),恪(黃六)恭(南工)祀(林尺)事(仲上),威(南工)儀(林尺)雍(仲上)雍(太四),歆(仲上)茲(林尺)惟(南工)馨(林尺)
谥曰宣。
道光六年增祀。
韓氏愈字退之。
唐修武人。
宋元豐七年從祀,封昌黎伯。
範氏仲淹字希文,宋吳縣人,谥文正。
康熙五十四年增祀。
胡氏瑗字翼之,宋海陵人。
學者稱安定先先,谥文明嘉靖九年從祀。
歐陽氏修字永叔,宋廬陵人,谥文忠。
明嘉靖九年從祀。
司馬氏光字君實,宋夏縣人,贈太師,追封溫國公,谥文正鹹淳三年從祀。
胡氏安國字康侯,宋崇安人。
明正統元年從祀,成化三年封建甯伯。
楊氏時字中立,宋将樂人,世稱龜山先生。
明宏治九年,封将樂伯,從祀。
尹氏焊字彥明,一字德充,宋洛人。
欽宗賜号和靖處士,雍正二年增祀。
羅氏從彥字仲素,宋劍人,學者稱豫章先生。
明萬曆四十二年從祀。
呂氏祖謙字伯恭,宋萊人,後移居婺州。
朱子題其墓曰東萊先生。
嘉泰八年,賜谥曰成,嘉熙三年,改谥忠亮。
景泰二年封開封伯,從祀。
李氏侗字願中,宋南劍州劍浦人。
元封越國公,明萬曆四十二年從祀。
蔡氏沈字仲默,宋建陽人,世稱九峰先生,谥文正。
明正統元年從祀。
成化三年封崇安伯。
張氏栻字敬夫,宋綿竹人,學者稱南軒先生。
嘉定八年谥曰宣,景定二年從祀。
黃氏幹字直卿,号勉齋,宋閩縣人,谥文肅。
雍正二年增祀。
陸氏九淵字子靜,号象山,宋金溪人,谥文安。
明嘉靖九年從祀。
陳氏淳宇安卿,宋漳州龍溪人,學者稱北溪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真氏德秀字景元,宋浦城人,谥文忠,世稱酉山先生。
明正統元年從祀,成化三年封浦城伯。
魏氏了翁字華文,宋印州浦江人。
谥文靖。
雍正二年增祀; 何氏基字子恭,宋婺州金華人,谥文定,雍正二年增祀。
文氏天祥宋江西廬陵人,封信國公,道光二十三年增祀。
王氏柏字會之,宋婺州金華人,谥文憲,雍正二年增祀。
趙氏複字仁甫,元德安人,世稱江漢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吳氏澄字幼清,元崇安人,谥文正。
乾隆二年複祀。
許氏衡字仲平,号魯齋,元河南人,谥文正。
至大二年,封魏國公,皇慶二年從祀。
金氏履祥字吉甫,元蘭溪人,谥文安,學者稱仁山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許氏謙字益之,元金華人,世稱白雲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陳氏澔字可久,元江西都昌人,學者稱雲住先生。
雍正二年增祀。
王氏守仁字伯安,明餘姚人,封新建伯,世稱陽明先生,谥文成。
萬曆十二年從祀。
陳氏獻章字公甫,明新會人,學者稱白沙先生。
萬曆十二年從祀。
薛氏瑄字德溫,号敬獻,明河津人,谥文清,隆慶五年祀。
胡氏居仁字,号敬齋,明餘幹人。
萬曆十二年,追谥文恭,從祀。
羅氏欽順字允升,明泰和人,谥文莊。
雍正二年增祀。
蔡氏清字介夫,明晉江人,谥文莊,雍正二年增祀。
黃氏道周字石齋,明福建人,谥忠端。
道光五年增祀。
呂氏坤字叔簡,明甯陵人。
道光六年增祀。
劉氏宗周字念台,明山陰人,谥忠介。
道光二年增祀。
孫氏奇峰字錘元,明直隸容城人,學者稱夏峰先生。
道光八年增祀。
湯氏斌字孔伯,國朝河南睢州人,谥文正。
道光三年增祀。
陸氏隴其字稼書,國朝浙江平湖人,谥清獻。
雍正二年增祀。
崇聖祠 在大成殿東南。
先名啟聖祠。
國朝雍正元年,更名,加封五代王爵。
每歲春秋仲月上丁日,先大成殿緻祭。
肇聖王木金父 裕聖王祈父 诒聖王防叔 昌聖王伯夏 啟聖王叔梁氏 配享 先賢四人。
顔氏無繇字路。
唐贈杞伯,宋封曲阜侯,元封杞國公。
曾氏點字晰。
唐贈宿伯,宋封萊蕪侯。
孔氏鯉字伯魚。
宋封泗水侯。
孟孫氏激字公宜。
元封邾國公。
從祀 先儒五人。
周氏輔成周子敦頤之父,累贈謀議大夫。
張氏迪張子載之父。
程氏珦程子颢之父,封永年伯。
朱氏松字喬年,朱子之父。
元順帝谥曰獻靖。
至正十二年,封齊國公。
蔡氏元定字季通,沉之父,贈迪功郎,谥文節。
祭儀 先期三日齋戒,祭前一日,有司親視牲,至期教谕先祭崇聖祠畢,祭大成殿,邑令主祭,衆官皆與祭,文武官分東西立,執事者各執其事。
瘗毛血,迎神,樂奏《昭平之章》,初獻,樂奏《宣平之章》。
讀祝文。
亞獻,樂奏《秩平之章》;終獻,樂奏《叙平之章》,三獻皆用舞。
飲福受胙,樂奏《懿平之章》畢,送神,樂奏《德平之章》。
其迎神、飲福、受胙、送神,皆無舞。
徹馔眂了畢,鹹退。
陳 設 至聖前,帛一,爵三,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八,豆八。
四配;帛各一,爵各三,羊各一,豕各一,登各一,鉶各二,簠各一,簋各一,笾各六,豆各六;十二哲;帛共二,爵各一,羊共二,豕共二,鉶各一,簠各一,簋各一,笾各四,豆各四,東西庑每庑共用帛一,羊一,豕一。
每四人作一案,每案爵四,簠二,簋二,笾四,豆四。
樂章 迎神《鹹平之章》,無舞。
大(太四)哉(南工)至(林尺>聖(仲上),道(太四)德(仲上)尊(上林)崇(仲上),維(南上)持(林尺)王(仲上)化(太四),斯(林尺)民(仲上)是(黃合)宗(太四),典(黃合)祀(太四)有(仲上)常(林尺),精(南工)純(林尺)并(太四)隆(仲上),神(黃六)其(南工)來(林工)格(仲尺),于(林尺)昭(仲上)聖(黃合)容(太四)。
初獻《甯平之章》,舞。
自(太四)生(仲上)民(林尺)來(仲上),誰(太四)底(黃合)其(仲上)盛(太四),惟(南工)師(林尺)神(仲上)明(太四),度(黃合)越(仲上)前(仲上)聖(太四),粢(仲上)帛(太四)具(仲上)成(林尺),禮(黃合)容(太四)斯(林尺)稱(仲上),黍(太四)稷(南工)非(黃六)馨(林尺),維(南宮)神(林尺)之(仲上)聽(太四)。
亞獻《安平之章》,舞。
太(太四)哉(仲上)聖(黃合)師(太四),實(南工)天(林尺)生(仲上)德(太四),作(仲上)樂(太四)以(仲上)崇(林尺),時(仲上)祀(太四)無(林尺)斁(仲上),清(黃六)酤(南工)惟(仲上)馨(仲上),嘉(林尺)牲(仲上)孔(黃合)碩(太四),薦(太四)羞(南工)神(黃六)明(林尺)庶(南工)幾(林尺)昭(仲上)格(太四)。
三獻《景平之章》,舞。
百(仲上)王(南工)宗(林尺)師(仲上),生(林尺)民(仲上)物(太四)軌(黃合),瞻(黃六)之(南工)洋(林尺)洋(仲上),神(林尺)其(仲上)甯(太四)止(黃合),酌(太四)彼(黃合)金(林尺)罍(仲上),惟(南工)清(林尺)且(太四)旨(仲上),登(仲上)獻(太上)惟(林尺)三(仲上),于(黃六)嘻(南工)成(林尺)禮(仲上)。
徹馔《鹹平之章》,無舞。
犧(仲上)象(太四)在(仲上)前(林尺),豆(太四)笾(仲上)在(黃合)列(太四),以(太四)享(南工)以(林尺)薦(仲上),既(仲上)芬(林尺既(太四)潔(仲上),禮(黃合)成(太四)樂(仲上)備(太四),人(南工)和(林尺)神(仲上)悅(太四),祭(黃合)則(太四)受(仲上)福(林尺),率(黃合)遵(南工)無(林尺)越(仲上)。
送神《鹹平之章》,無舞。
有(太四)嚴(南工)學(林尺)宮(仲上),四(黃合)方(太四)來(仲上)崇(太四),恪(黃六)恭(南工)祀(林尺)事(仲上),威(南工)儀(林尺)雍(仲上)雍(太四),歆(仲上)茲(林尺)惟(南工)馨(林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