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熟番紀事
關燈
小
中
大
,賊索不得,揚言且滅頭圍;衆益懼,頭人陳奠邦、吳化輩相與謀:今通賊,官兵必讨,自家之害,尤為切要;不如拒之,且以為功。
乃夜定計,集鄉勇并各社番伏岸上為備;賊猶未覺,晨入市貨物,衆乃縛之,得十三人并頭目。
賊聞之怒,連帆進攻;衆斷大樹塞港,賊不得進。
拒敵久之,賊敗去;化等乃以所擒賊獻。
将軍賽沖阿聞,乃有「該處膏腴為蔡逆窺伺」之奏。
越丁卯秋,朱濆大載農椇泊蘇澳,謀奪溪南地為賊巢。
陳奠邦遣人告急,知府楊廷理緝捕至艋舺,得訊,遂與南澳鎮王得祿水陸赴援。
先是,漳人盡得有西勢地,柯有成、何繪、陳奠邦、賴嶽、吳化、吳光裔六人為之董事;而東勢之強者,獨番社潘賢文駐羅東。
自羅東以南至蘇澳三十裡,朱濆謀奪之,以哔吱、紅布散給東、西勢諸社番;有漳人李佑,陰結黨羽勾通。
廷理乃以劄谕柯有成、潘賢文七人,曉以大義,出哔吱十闆、紅布五百疋、番镪千圓赉番衆,賢文大悅,民鹹踴躍用命;設木栅于海口,各出器械巡邏,捕通賊者。
佑黨懼,挈妻子入賊舟;賢文複獲海■〈寇,女代攴〉黃善等七人以獻。
有黃竈者,大股賊目也;為黃姓所匿,廷理索之,即縛竈出獻。
于是蛤仔難居民競出,治道以迎廷理。
四日而至五圍,至則泉州義首林永福、翁清和自艋舺率精壯番勇千二百人穿山開路,以達蘇澳;潘賢文亦以衆斷賊樵汲,遂與舟師夾攻敗賊,賊順流而東遁。
蔡牽僭稱王号,逆造正朔(自稱鎮海威武王光明元年),起釁滬尾,竄連東港,厚集郡城,皆山賊為之揚其波;一若至微極賊之蔡牽,一日可鞭箠番民,控制閩、粵也,豈不悖且惑哉?蔡牽雖垂涎台灣,然日久計熟,所欲得志者噶瑪蘭耳。
其地膏腴,未入版圖,田畝初開,米粟足供給郡城;上流險固可守,漳、泉人雜處,其釁易乘,而同時巨盜朱濆力足控蔡牽,又慮為其所奪,是以揮金布賂,密謀先發,令其黨赴東港而自留滬尾督率,意以滬尾既得,即可上追噶瑪蘭而下制郡城。
不圖羽翼未成,陸賊元兇就戮,不得已始率黨南下。
既入鹿耳門,又遷延逾旬;若其初意在郡城,必乘無備,并力急圖。
蓋蔡牽雖愚,生長海涯,習聞往事,縱使僥幸得有郡城,未有不懼為朱一貴之續。
以此度群賊所為,決非噶瑪蘭不可也。
蔡牽烏合鴞張,多以林爽文比;而大勢實相反。
林爽文之變,實激之使起;故釁生一時,蔓延數載。
而其敗也,至于窮蹙自投。
蔡牽之變,若招之使來;故勾通數載,流毒一時。
而其敗也,祗于詭秘自逸。
以勢論之,山賊被誘迫脅,身雖從賊,心懷兩端,群呼跳躍,如同兒戲;有節制之師,不足平也。
海賊雖拚命敢殺,然其入港借勢風潮,即使登岸必無傾船盡出之理;有勇力之師固守海口以逸待勞,亦足恃險無虞!惟上流噶瑪蘭,官所不轄、所不必争,萬一民番失守,棄以與賊,台灣之患,由是方滋。
故為台灣久遠計,非掃清洋面以拔其根,即當破力上流以絕其望!論者謂海賊出沒蹤迹無常,水師頻年剿滅苦于風濤,無已,則請踵藍鼎元「鹿州集」中之故智,而以假扮商船之說進。
然時至今日,則又不然!自泰西諸國通商後,商船往來不絕,台中物産豐饒,皆外夷所窺伺;為夷人第一緊要者,基隆之煤、全台之樟腦木料耳。
地方官因現敦和好,借輪船飛渡為便捷。
凡漳、泉人飄海之舟,幾置為無用;番社屯丁、團勇并不時加訓練,又未能撫恤招徕為固結人心之本。
一旦海疆有事,将鞭長莫及,其為患有甚于從前者矣。
烏筠林,諱竹芳。
前宰诏安,以緝捕勤能,擢升刺史,借署噶瑪蘭通判(道光五年六月)。
到任次年五月間,嘉、彰分類,匪徒竄入蘭境,布散謠言;吳鄭成、吳集光、吳烏毛等從而和之,聚衆數千人,焚村莊、劫财物,全台鼎沸。
烏聞信,星馳至冬瓜山,粵莊賊衆甫集,倉皇驚散;追至馬賽,生擒賊七名。
次早至羅東,聞賊正攻打圓山,遂不暇食,率衆前往。
賊伏那美莊竹園中,槍铳齊鳴,傷勇役三名,衆欲奔避;烏以身當先,大呼各役奮勇沖擊,生擒五名,賊畏逃。
次日,探賊聚鹿埔莊,烏與營員議分路夾攻。
烏先至鹿埔,賊正焚莊;見官兵驟至,率衆齊出,漫山遍野而來;彼衆我寡,人人皆懼,烏獨激勵勇役以一當百,沖鋒直入,生擒賊九名。
從此賊衆喪膽,望風而靡;但團聚四處,一時未能即散。
二十四日,諸路賊又會,攻打圓山。
烏傳谕各村居民:團練鄉勇,豎立義旗;身領兵勇,并帶大炮三尊,布列山前,與賊對壘;各路伏勇又生擒八名。
自此賊衆計窮勢蹙,遁影無蹤;而全台不至蹂躏,居民得以保全矣。
又中港逃來難民不下三千人,烏恐與賊合謀;率領頭人,親至頭圍撫恤,給以米銀、栖以廬舍;皆歡然不敢滋事。
時淡水小雞籠與蘭接壤山上,又有避難粵人千餘,被漳人圍圈日久,飲食幾絕;烏聞信,即饬漳屬頭人帶銀數百,星夜馳赴,給以米石,勸漳人解圍和好。
由是,歡頌之聲遍于道路。
光緒八年(壬午),逢昶奉委至宜蘭催收台北城捐,蘭中父老有詳述其事者,遂不握管直書。
足見轶事流傳,至今不替雲。
●生番歌 風藤纏挂傀儡山,山前山後陰且寒;怪石叢箐巨龜卧,橫眼老幹修蛇蟠。
呦鹿結群覓仙草,捷猿率旅尋甘泉。
蕉葉為廬竹為壁,松枝作瓦椶作椽。
中有毛人聚赤族,群作鳥語攀雲颠;黔面文身喜跳舞,唐人頭顱漢人奸。
或言嬴秦遣徐富(福),童男童女求神仙;神仙不見見海島,海島已荒荒人煙。
五百男女自配合,三萬甲子相回環;不識不知覺太古,以似以續為葛天。
何不招之隸戶籍,女則學織男耕田?人生大欲先飲食,此輩喜見盛衣冠。
熙朝版圖轶千古,梯山航海暨極邊;此亦窮黎無告者,聖人仁政懷與安! ●熟番歌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争;唐人争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堂前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
訴未終,官若聾,仰視堂上有怒容。
堂上怒呼将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谕:『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籲籲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者慮其後。
●台灣竹枝詞 鳌頭砥柱梗中流,千裡台疆水上浮;滄海雲濤環四面,我來疑即是瀛洲。
驅車走馬白雲灣,遊遍銀山又玉山;造物不知何愛寶?教人莫挂杖頭還(台中有銀山、玉山,人不敢取)! 忽訝空中振铎聲,樵逢谷口問山名;道侬且住聞天語,铎子峰前铎自鳴(铎子山,台北府屬;空中有聲如铎,故名)。
僭伏深淵不計年,魚頭仰卧正朝天;化龍飛去知何日,得水從今躍海邊(魚頭山,台北府屬;山似鯉魚朝天,故名)? 孤山笑口為誰開,龜息千年欲出來。
漫道斧柯今莫假,蓬萊宮阙正須才(龜山,宜蘭縣屬;有老龜千數筋,嘗現身)。
作霖有願代天工,欲雨何眠亂石中?不信卧龍崗在上,請看燭照(「山海經」:『燭龍照天』)海門紅(台北有石燭坑,亂石參天,光如燭照。
天将雨,則有聲如龍;又呼龍洞)。
名園曲路柳成陰,月滿樓台樹滿林。
金縷歌喧莺嘴嶺(宜蘭縣北),攜柑往聽奏新音。
畫棟雲飛近海濱,花枝右拂武陵春(台北大成館右有武陵寮,熟番聚處,取魚為業);榜人一笑先招手,如入桃源訪道真。
電光時掣日光斜,萬景遙涵映白沙;楓落潮頭秋色晚,登侖如踏紫金蛇(宜蘭縣有蛇侖,海沙飛積,逶迤六十裡,酷似蛇形。
每歲秋晴,士女遊觀,紛紛争集。
過客登樓愛晚,題句最多)。
桃花三月繞前堤,倏忽秋風檞葉低。
日暮漁船何處泊,下雙溪接上雙溪(台北有上雙溪、下雙溪,水雲環抱,漁舟往來)。
采花莫道菊花殘,朵朵瓊英足夕餐;忽訝扁舟浮一葉,仙人又到秀孤鸾(宜蘭縣有秀孤鸾,其山多菊花,能結實。
海中有一浮嶼,皆仙居;每歲冬初,遣一童子駕獨木舟到秀孤鸾采菊實。
有老番從童子至其處,無城市、有人家,異獸珍禽,琪花瑤草,滿目缤紛。
歸則壽數百歲,猶依稀能憶其概。
或童子不來,欲往尋之,則迷路不得其所;惟随童子往返,瞬息登岸,迅若雲飛)。
蘭疆驿路辟三貂,海外雄圖天外橋;有句攜來搔首問,莫疑孤嶺隔雲霄(三貂嶺為台灣第一最高處)! 旅夜高樓夢忽驚,潇潇不住到平明;天公欲與蛟龍噴,聽罷濤聲聽雨聲(台臨海,濤聲作,即大雨)。
海内何如此地溫,恒春樹茂自成村;輕衫不怯秋風冷,終歲曾無雪到門。
鄉村二月便分秧,望杏頻聞叱犢忙。
打稻家家逢令節,新鐮磨罷過端陽。
未取才歌三百囷,村邊鳥語複催春;蒲懸萬戶秧千畝,前度紅蓮今又新。
綠野芸苗遍夏畦,身如躍水手搓泥;笑他腳底雙雙采,一腳高來一腳低(内地人芸苗,手持竹管以足采草;台人反笑其愚)。
操臼何修月下容,紅顔赤腳鬓蓬松;雙拳握杵聲聲喊,紫竹黃粱用手舂(閩中婦女皆用手舂米;笑其愚,尤憫其苦)。
花林港口泛輕航,問道穿花盡女郎;兩面芙蓉看不見,采蓮人在水中央(花林港,台北府屬)。
家家弄瓦必開筵,慶溢門楣喜欲颠(生女較生男尤為貴重);包布客來齊入賀(賀生女者以布贈之),道郎(台人男女均呼郎;又呼女為雜木郎)應載美人船(賀客稱呼、主人回答之詞,可意會、不可言傳)! 闉闍一去女如雲,翠帶垂肩兩鬓分;莫訝雙蓮彎似月,玉鈎倒挂映霞裙。
槟榔何與美人妝?黑齒猶增皓齒光;一望色如春草碧,隔窗遙指是吳娘(台中婦女,終日嚼槟榔;嚼成黑齒,乃稱佳人)。
引得清風拂面來,張葵曾畫放翁梅;何如贈我槟榔扇(槟榔扇出台灣),一路揚仁到上台! 煙飛漠漠繞千家,珠玉輝增蔗管華(台地多甘蔗,以蔗管嵌金飾玉為鴉片煙槍;人皆寶貴);異客不知何物好,隔村遠聽賣風車(台人呼鴉片煙槍為風車)。
登台莫訝杖燃藜,萬戶星臨福德齊(台北有福德坑,石如明星朗照);照徹石頭鸜鹆眼,取來井井勝端溪(其石為硯最佳,人争取之)。
海曙雲霞日暮煙,炬光閃閃焰橫天;何人不怕山頭火,尚有真金在客船(台南有火山,出硫磺)。
百圍大木聳煙岚,珠樹琪花好供探;海外有材儲國器,襲大尤愛是香楠(台灣後山,多香楠木)。
落霞掩映夕陽紅,海外花開别樣工;
乃夜定計,集鄉勇并各社番伏岸上為備;賊猶未覺,晨入市貨物,衆乃縛之,得十三人并頭目。
賊聞之怒,連帆進攻;衆斷大樹塞港,賊不得進。
拒敵久之,賊敗去;化等乃以所擒賊獻。
将軍賽沖阿聞,乃有「該處膏腴為蔡逆窺伺」之奏。
越丁卯秋,朱濆大載農椇泊蘇澳,謀奪溪南地為賊巢。
陳奠邦遣人告急,知府楊廷理緝捕至艋舺,得訊,遂與南澳鎮王得祿水陸赴援。
先是,漳人盡得有西勢地,柯有成、何繪、陳奠邦、賴嶽、吳化、吳光裔六人為之董事;而東勢之強者,獨番社潘賢文駐羅東。
自羅東以南至蘇澳三十裡,朱濆謀奪之,以哔吱、紅布散給東、西勢諸社番;有漳人李佑,陰結黨羽勾通。
廷理乃以劄谕柯有成、潘賢文七人,曉以大義,出哔吱十闆、紅布五百疋、番镪千圓赉番衆,賢文大悅,民鹹踴躍用命;設木栅于海口,各出器械巡邏,捕通賊者。
佑黨懼,挈妻子入賊舟;賢文複獲海■〈寇,女代攴〉黃善等七人以獻。
有黃竈者,大股賊目也;為黃姓所匿,廷理索之,即縛竈出獻。
于是蛤仔難居民競出,治道以迎廷理。
四日而至五圍,至則泉州義首林永福、翁清和自艋舺率精壯番勇千二百人穿山開路,以達蘇澳;潘賢文亦以衆斷賊樵汲,遂與舟師夾攻敗賊,賊順流而東遁。
蔡牽僭稱王号,逆造正朔(自稱鎮海威武王光明元年),起釁滬尾,竄連東港,厚集郡城,皆山賊為之揚其波;一若至微極賊之蔡牽,一日可鞭箠番民,控制閩、粵也,豈不悖且惑哉?蔡牽雖垂涎台灣,然日久計熟,所欲得志者噶瑪蘭耳。
其地膏腴,未入版圖,田畝初開,米粟足供給郡城;上流險固可守,漳、泉人雜處,其釁易乘,而同時巨盜朱濆力足控蔡牽,又慮為其所奪,是以揮金布賂,密謀先發,令其黨赴東港而自留滬尾督率,意以滬尾既得,即可上追噶瑪蘭而下制郡城。
不圖羽翼未成,陸賊元兇就戮,不得已始率黨南下。
既入鹿耳門,又遷延逾旬;若其初意在郡城,必乘無備,并力急圖。
蓋蔡牽雖愚,生長海涯,習聞往事,縱使僥幸得有郡城,未有不懼為朱一貴之續。
以此度群賊所為,決非噶瑪蘭不可也。
蔡牽烏合鴞張,多以林爽文比;而大勢實相反。
林爽文之變,實激之使起;故釁生一時,蔓延數載。
而其敗也,至于窮蹙自投。
蔡牽之變,若招之使來;故勾通數載,流毒一時。
而其敗也,祗于詭秘自逸。
以勢論之,山賊被誘迫脅,身雖從賊,心懷兩端,群呼跳躍,如同兒戲;有節制之師,不足平也。
海賊雖拚命敢殺,然其入港借勢風潮,即使登岸必無傾船盡出之理;有勇力之師固守海口以逸待勞,亦足恃險無虞!惟上流噶瑪蘭,官所不轄、所不必争,萬一民番失守,棄以與賊,台灣之患,由是方滋。
故為台灣久遠計,非掃清洋面以拔其根,即當破力上流以絕其望!論者謂海賊出沒蹤迹無常,水師頻年剿滅苦于風濤,無已,則請踵藍鼎元「鹿州集」中之故智,而以假扮商船之說進。
然時至今日,則又不然!自泰西諸國通商後,商船往來不絕,台中物産豐饒,皆外夷所窺伺;為夷人第一緊要者,基隆之煤、全台之樟腦木料耳。
地方官因現敦和好,借輪船飛渡為便捷。
凡漳、泉人飄海之舟,幾置為無用;番社屯丁、團勇并不時加訓練,又未能撫恤招徕為固結人心之本。
一旦海疆有事,将鞭長莫及,其為患有甚于從前者矣。
烏筠林,諱竹芳。
前宰诏安,以緝捕勤能,擢升刺史,借署噶瑪蘭通判(道光五年六月)。
到任次年五月間,嘉、彰分類,匪徒竄入蘭境,布散謠言;吳鄭成、吳集光、吳烏毛等從而和之,聚衆數千人,焚村莊、劫财物,全台鼎沸。
烏聞信,星馳至冬瓜山,粵莊賊衆甫集,倉皇驚散;追至馬賽,生擒賊七名。
次早至羅東,聞賊正攻打圓山,遂不暇食,率衆前往。
賊伏那美莊竹園中,槍铳齊鳴,傷勇役三名,衆欲奔避;烏以身當先,大呼各役奮勇沖擊,生擒五名,賊畏逃。
次日,探賊聚鹿埔莊,烏與營員議分路夾攻。
烏先至鹿埔,賊正焚莊;見官兵驟至,率衆齊出,漫山遍野而來;彼衆我寡,人人皆懼,烏獨激勵勇役以一當百,沖鋒直入,生擒賊九名。
從此賊衆喪膽,望風而靡;但團聚四處,一時未能即散。
二十四日,諸路賊又會,攻打圓山。
烏傳谕各村居民:團練鄉勇,豎立義旗;身領兵勇,并帶大炮三尊,布列山前,與賊對壘;各路伏勇又生擒八名。
自此賊衆計窮勢蹙,遁影無蹤;而全台不至蹂躏,居民得以保全矣。
又中港逃來難民不下三千人,烏恐與賊合謀;率領頭人,親至頭圍撫恤,給以米銀、栖以廬舍;皆歡然不敢滋事。
時淡水小雞籠與蘭接壤山上,又有避難粵人千餘,被漳人圍圈日久,飲食幾絕;烏聞信,即饬漳屬頭人帶銀數百,星夜馳赴,給以米石,勸漳人解圍和好。
由是,歡頌之聲遍于道路。
光緒八年(壬午),逢昶奉委至宜蘭催收台北城捐,蘭中父老有詳述其事者,遂不握管直書。
足見轶事流傳,至今不替雲。
●生番歌 風藤纏挂傀儡山,山前山後陰且寒;怪石叢箐巨龜卧,橫眼老幹修蛇蟠。
呦鹿結群覓仙草,捷猿率旅尋甘泉。
蕉葉為廬竹為壁,松枝作瓦椶作椽。
中有毛人聚赤族,群作鳥語攀雲颠;黔面文身喜跳舞,唐人頭顱漢人奸。
或言嬴秦遣徐富(福),童男童女求神仙;神仙不見見海島,海島已荒荒人煙。
五百男女自配合,三萬甲子相回環;不識不知覺太古,以似以續為葛天。
何不招之隸戶籍,女則學織男耕田?人生大欲先飲食,此輩喜見盛衣冠。
熙朝版圖轶千古,梯山航海暨極邊;此亦窮黎無告者,聖人仁政懷與安! ●熟番歌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争;唐人争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堂前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
訴未終,官若聾,仰視堂上有怒容。
堂上怒呼将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谕:『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籲籲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者慮其後。
●台灣竹枝詞 鳌頭砥柱梗中流,千裡台疆水上浮;滄海雲濤環四面,我來疑即是瀛洲。
驅車走馬白雲灣,遊遍銀山又玉山;造物不知何愛寶?教人莫挂杖頭還(台中有銀山、玉山,人不敢取)! 忽訝空中振铎聲,樵逢谷口問山名;道侬且住聞天語,铎子峰前铎自鳴(铎子山,台北府屬;空中有聲如铎,故名)。
僭伏深淵不計年,魚頭仰卧正朝天;化龍飛去知何日,得水從今躍海邊(魚頭山,台北府屬;山似鯉魚朝天,故名)? 孤山笑口為誰開,龜息千年欲出來。
漫道斧柯今莫假,蓬萊宮阙正須才(龜山,宜蘭縣屬;有老龜千數筋,嘗現身)。
作霖有願代天工,欲雨何眠亂石中?不信卧龍崗在上,請看燭照(「山海經」:『燭龍照天』)海門紅(台北有石燭坑,亂石參天,光如燭照。
天将雨,則有聲如龍;又呼龍洞)。
名園曲路柳成陰,月滿樓台樹滿林。
金縷歌喧莺嘴嶺(宜蘭縣北),攜柑往聽奏新音。
畫棟雲飛近海濱,花枝右拂武陵春(台北大成館右有武陵寮,熟番聚處,取魚為業);榜人一笑先招手,如入桃源訪道真。
電光時掣日光斜,萬景遙涵映白沙;楓落潮頭秋色晚,登侖如踏紫金蛇(宜蘭縣有蛇侖,海沙飛積,逶迤六十裡,酷似蛇形。
每歲秋晴,士女遊觀,紛紛争集。
過客登樓愛晚,題句最多)。
桃花三月繞前堤,倏忽秋風檞葉低。
日暮漁船何處泊,下雙溪接上雙溪(台北有上雙溪、下雙溪,水雲環抱,漁舟往來)。
采花莫道菊花殘,朵朵瓊英足夕餐;忽訝扁舟浮一葉,仙人又到秀孤鸾(宜蘭縣有秀孤鸾,其山多菊花,能結實。
海中有一浮嶼,皆仙居;每歲冬初,遣一童子駕獨木舟到秀孤鸾采菊實。
有老番從童子至其處,無城市、有人家,異獸珍禽,琪花瑤草,滿目缤紛。
歸則壽數百歲,猶依稀能憶其概。
或童子不來,欲往尋之,則迷路不得其所;惟随童子往返,瞬息登岸,迅若雲飛)。
蘭疆驿路辟三貂,海外雄圖天外橋;有句攜來搔首問,莫疑孤嶺隔雲霄(三貂嶺為台灣第一最高處)! 旅夜高樓夢忽驚,潇潇不住到平明;天公欲與蛟龍噴,聽罷濤聲聽雨聲(台臨海,濤聲作,即大雨)。
海内何如此地溫,恒春樹茂自成村;輕衫不怯秋風冷,終歲曾無雪到門。
鄉村二月便分秧,望杏頻聞叱犢忙。
打稻家家逢令節,新鐮磨罷過端陽。
未取才歌三百囷,村邊鳥語複催春;蒲懸萬戶秧千畝,前度紅蓮今又新。
綠野芸苗遍夏畦,身如躍水手搓泥;笑他腳底雙雙采,一腳高來一腳低(内地人芸苗,手持竹管以足采草;台人反笑其愚)。
操臼何修月下容,紅顔赤腳鬓蓬松;雙拳握杵聲聲喊,紫竹黃粱用手舂(閩中婦女皆用手舂米;笑其愚,尤憫其苦)。
花林港口泛輕航,問道穿花盡女郎;兩面芙蓉看不見,采蓮人在水中央(花林港,台北府屬)。
家家弄瓦必開筵,慶溢門楣喜欲颠(生女較生男尤為貴重);包布客來齊入賀(賀生女者以布贈之),道郎(台人男女均呼郎;又呼女為雜木郎)應載美人船(賀客稱呼、主人回答之詞,可意會、不可言傳)! 闉闍一去女如雲,翠帶垂肩兩鬓分;莫訝雙蓮彎似月,玉鈎倒挂映霞裙。
槟榔何與美人妝?黑齒猶增皓齒光;一望色如春草碧,隔窗遙指是吳娘(台中婦女,終日嚼槟榔;嚼成黑齒,乃稱佳人)。
引得清風拂面來,張葵曾畫放翁梅;何如贈我槟榔扇(槟榔扇出台灣),一路揚仁到上台! 煙飛漠漠繞千家,珠玉輝增蔗管華(台地多甘蔗,以蔗管嵌金飾玉為鴉片煙槍;人皆寶貴);異客不知何物好,隔村遠聽賣風車(台人呼鴉片煙槍為風車)。
登台莫訝杖燃藜,萬戶星臨福德齊(台北有福德坑,石如明星朗照);照徹石頭鸜鹆眼,取來井井勝端溪(其石為硯最佳,人争取之)。
海曙雲霞日暮煙,炬光閃閃焰橫天;何人不怕山頭火,尚有真金在客船(台南有火山,出硫磺)。
百圍大木聳煙岚,珠樹琪花好供探;海外有材儲國器,襲大尤愛是香楠(台灣後山,多香楠木)。
落霞掩映夕陽紅,海外花開别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