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建置志
關燈
小
中
大
疆域
永安縣,本析沙二十四都上四保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都、三十一、三十二都,共九都,又析尤溪之四十都、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都共四都為邑。
自嘉靖十六年,析去四十都設大田,此分割一都之地也。
隆慶六年,析二十八都二圖、二十九都一圖、三十都一圖設甯洋。
惟割圖不割地,疆域紊矣。
縣仍從沙、尤,舊屬延平郡。
自縣北至沙縣杉口界,九十裡而近;東北至尤溪四十四都,一百二十裡而遙;東至大田縣英果等地,百裡而近;東南至大田縣集賢裡,一百裡而遙;南至今甯洋縣馬峰嶺界,九十裡而近;西南至連城縣秋家岚界,一百二十裡而遙;西至清流縣九龍灘界,百裡遙;西北至歸化葉坊、吉口二處,一百(裡)而遙。
縣邑疆域大概如此。
大抵閩地在古為荒服,與中州不同。
若但計地裡,而不計田數,雖古大國何以加是?要之,中間山林居其九,田畝但一分耳。
分治以來,承平日久,生齒漸繁,地不足以居,田不足于食,庶而未富,方懼其将來也。
沿革 永本沙之浮流一巡司地也,沙又延平七裡中之一。
前代沿革,一系于郡。
往牒可睹,茲以往可益乎,可損乎?其當更易者,甯洋割地,可議乎?其邑内坊、都、圖沿革,另載坊、鄉、裡下。
坊裡都圖 永安之設,割沙縣九都、尤溪縣四都。
景泰三年,分置坊一、都十三,統圖六十四。
成化十八年,分坊為十圖。
弘治五年,增坊為十二圖。
嘉靖十四年,析四十都隸大田縣。
隆慶五年,又析二十八都二圖、二十九都一圖、三十都一圖,隸漳之甯洋縣。
今坊十二、都十二,統圖六十三。
在城曰坊。
為坊七:太平、龍興、裡仁、安仁、仁義、進賢、忠義。
七坊,知縣劉忠器立石。
為圖十二。
在鄉曰都。
二十四都,為圖三。
九龍、黃竹坑、上坪、大松洋,距城六十裡,縣東。
舊感義裡。
二十五都,為圖十。
忠山、岩前、高眉坑、大源,距城八十裡。
二十六都,為圖十一。
貢川、餘荊山、大坡、小坡、沖村、瑤田、東坑,距城四十裡。
上二都俱縣北。
二十七都,為圖三。
大湖、曹岩、嶺後、倉坪、大梅溪、積谷寮、洛溪、張埔頭,距城二十五裡。
縣治東南北俱是。
二十八都,為圖四。
桂口、邢莊、西洋、林田,距城六十裡,縣南。
上四都舊崇仁裡。
二十九都,為圖二。
吉山、下卞、熱水口、洪田、苦竹、上石、爽溪、廖地,距城六十裡。
三十都,為圖二。
湖口,洪沙口、後澄,距城六十裡。
上三都舊懷恩裡。
三十一都,為圖二。
張坊、曹遠、上、下早,距城四十裡。
上三都俱系縣西南。
三十二都,為圖七。
安沙,距城九十裡。
上二都舊善安裡。
四十一都,為圖三。
大坵頭、納洋、龍塘、蔡洋尾,距城九十裡。
四十二都,為圖一。
後埔、鸬鹚丘,距城一百裡。
四十三都,為圖三,上槐林、下槐林、西霞坂,距城一百二十裡。
上三都縣東,舊萬足裡,尤溪也。
街巷市墟 街 新街 縣前。
舊街 城邊。
中街 後街 司前。
前街 已上俱民街。
頭百街 二百街 俱尚寶坊。
三百街 四百街 六百街 俱安靜坊。
五百街 九百街 俱東甯坊。
七百街 八百街 十百街 俱長樂坊。
已上街在軍營。
巷 衙門巷 水巷 童宅巷 後宮巷 市 安沙市 三十二都。
貢川堡市 二十六都。
岩前市 忠山市 二市在二十五都。
墟 吉口墟 新橋墟 俱二十五都。
西洋墟 二十八都。
大湖墟 二十七都。
洪田墟 二十九都。
嶺後墟 在留坊。
職制(俸糧附) 知縣一員 歲俸九十石,閏月加七石五鬥。
柴薪四名,馬夫十役,折支如制。
縣丞一員 萬曆八年奉文裁革。
主簿一員 歲俸六十六石,閏月加五石五鬥。
柴薪二名,馬夫十役
自嘉靖十六年,析去四十都設大田,此分割一都之地也。
隆慶六年,析二十八都二圖、二十九都一圖、三十都一圖設甯洋。
惟割圖不割地,疆域紊矣。
縣仍從沙、尤,舊屬延平郡。
自縣北至沙縣杉口界,九十裡而近;東北至尤溪四十四都,一百二十裡而遙;東至大田縣英果等地,百裡而近;東南至大田縣集賢裡,一百裡而遙;南至今甯洋縣馬峰嶺界,九十裡而近;西南至連城縣秋家岚界,一百二十裡而遙;西至清流縣九龍灘界,百裡遙;西北至歸化葉坊、吉口二處,一百(裡)而遙。
縣邑疆域大概如此。
大抵閩地在古為荒服,與中州不同。
若但計地裡,而不計田數,雖古大國何以加是?要之,中間山林居其九,田畝但一分耳。
分治以來,承平日久,生齒漸繁,地不足以居,田不足于食,庶而未富,方懼其将來也。
沿革 永本沙之浮流一巡司地也,沙又延平七裡中之一。
前代沿革,一系于郡。
往牒可睹,茲以往可益乎,可損乎?其當更易者,甯洋割地,可議乎?其邑内坊、都、圖沿革,另載坊、鄉、裡下。
坊裡都圖 永安之設,割沙縣九都、尤溪縣四都。
景泰三年,分置坊一、都十三,統圖六十四。
成化十八年,分坊為十圖。
弘治五年,增坊為十二圖。
嘉靖十四年,析四十都隸大田縣。
隆慶五年,又析二十八都二圖、二十九都一圖、三十都一圖,隸漳之甯洋縣。
今坊十二、都十二,統圖六十三。
在城曰坊。
為坊七:太平、龍興、裡仁、安仁、仁義、進賢、忠義。
七坊,知縣劉忠器立石。
為圖十二。
在鄉曰都。
二十四都,為圖三。
九龍、黃竹坑、上坪、大松洋,距城六十裡,縣東。
舊感義裡。
二十五都,為圖十。
忠山、岩前、高眉坑、大源,距城八十裡。
二十六都,為圖十一。
貢川、餘荊山、大坡、小坡、沖村、瑤田、東坑,距城四十裡。
上二都俱縣北。
二十七都,為圖三。
大湖、曹岩、嶺後、倉坪、大梅溪、積谷寮、洛溪、張埔頭,距城二十五裡。
縣治東南北俱是。
二十八都,為圖四。
桂口、邢莊、西洋、林田,距城六十裡,縣南。
上四都舊崇仁裡。
二十九都,為圖二。
吉山、下卞、熱水口、洪田、苦竹、上石、爽溪、廖地,距城六十裡。
三十都,為圖二。
湖口,洪沙口、後澄,距城六十裡。
上三都舊懷恩裡。
三十一都,為圖二。
張坊、曹遠、上、下早,距城四十裡。
上三都俱系縣西南。
三十二都,為圖七。
安沙,距城九十裡。
上二都舊善安裡。
四十一都,為圖三。
大坵頭、納洋、龍塘、蔡洋尾,距城九十裡。
四十二都,為圖一。
後埔、鸬鹚丘,距城一百裡。
四十三都,為圖三,上槐林、下槐林、西霞坂,距城一百二十裡。
上三都縣東,舊萬足裡,尤溪也。
街巷市墟 街 新街 縣前。
舊街 城邊。
中街 後街 司前。
前街 已上俱民街。
頭百街 二百街 俱尚寶坊。
三百街 四百街 六百街 俱安靜坊。
五百街 九百街 俱東甯坊。
七百街 八百街 十百街 俱長樂坊。
已上街在軍營。
巷 衙門巷 水巷 童宅巷 後宮巷 市 安沙市 三十二都。
貢川堡市 二十六都。
岩前市 忠山市 二市在二十五都。
墟 吉口墟 新橋墟 俱二十五都。
西洋墟 二十八都。
大湖墟 二十七都。
洪田墟 二十九都。
嶺後墟 在留坊。
職制(俸糧附) 知縣一員 歲俸九十石,閏月加七石五鬥。
柴薪四名,馬夫十役,折支如制。
縣丞一員 萬曆八年奉文裁革。
主簿一員 歲俸六十六石,閏月加五石五鬥。
柴薪二名,馬夫十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