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一 孝 義

關燈
利害。

    賊解去。

     伍就湯 甯化諸生,四歲失恃,事後母得歡心。

    父卧疾,就湯扶掖,躬滌浣三載。

    居喪,哀毀踰禮。

    兄病,願以身代,撫兄子不啻所生。

    故人子有貸未還,疾革頻以為念。

    就湯聞而歎曰:“吾奈何以身外長物,令佳士赍恨乎。

    ”急持券,造榻前焚之,其人三歎而瞑。

    裡有貧而鬻子者,既納券,就湯念其祖有隐德,召至家,卑以身算,竟還其券。

    巡道郁之章,高其行誼,作《彰善紀》表之。

     伍日望 甯化學生,善事繼母陰,陰有心疾,喜怒不常,日望百計承順,務得其歡。

    教異母弟如子。

    早歲喪妻,不複娶,慮不能事母,緻觸其疾也。

    同邑庠生吳永耀亦善事繼母。

    先後學使者均以孝行旌之。

     官友基 甯化人,性至孝,母病,割股以進。

    及卒,哀毀骨立,廬墓三年。

    有司欲旌之,友基懇辭而止。

    時清流李于城亦父病刲股、父沒廬墓,以孝聞。

     張榮诰 甯化庠生,事母巫以孝聞。

    人稱之,辄愧沮。

    累舉孝行,禦史旌之,益惶恐不敢當。

    郡守唐世涵勒其名于孝義坊,榮诰見而慚赧曰:“烏有子事親而可為名者乎?”及母卒,嘔血數升,月餘歠粥,日不滿口,扶疾為母蔔宅兆,未葬而死。

     邱 嶽 甯化人。

    父遠出得暴疾,嶽馳視,垂死,痛哭割股以進,稍愈,舁歸而殁。

    嶽竟以哀卒。

    武平林大昇亦刲股,母疾得痊。

     吳懋中 字允睿,永定庠生。

    嫡母失明,潄舐七夕,重翳如掃。

    父好義,急施予,仰承色笑,晨夕必請所與。

    知縣周齊以好義薦,懋中曰:“此子職也,曷足稱!”子煌甲,甲戌進士,以勞卒于官。

    及寇變,一門八婦同夕自經,懋中慨然曰:“吾子死君,吾婦死節,天之玉我至矣。

    ”遂遨遊羅浮、鼎湖諸勝而歸隐焉。

    所著有《五宗文訣》行世。

     李茂芳 歸化人。

    明季盜起,父竄山中,為盜所掠。

    茂芳甫十歲,入賊巢,抱父哭,願以身代。

    賊憐其幼而奇其孝,并釋父歸。

     邱 隽 字慎夫,甯化人。

    崇祯辛未進士,授泉州守備。

    清介自守,恩撫士卒,有儒将風。

    解組歸,值田仰潰卒至,鄉人誤以為寇,強隽為帥禦之,兵未交而衆自潰,隽遂遇害。

    隽有戚屬吳維城者,奔救無及,亦死之。

     張翼鵬 甯化人,任廣東香山澳都司。

    崇祯中,解紅彜铳至京,兵部欲别差解往登州。

    翼鵬自請往,卒于難。

     江寬山 字東峰,以義勇聞。

    嘉靖間,山寇張連等聚衆萬餘,劫掠鄉邑,寬山率子弟及鄉勇力禦之,轉戰皆有功。

    伏發,寬山及三子、二侄皆殲焉。

    後屢顯異迹。

    觀察衛紹芳為作傳。

     魏廷桢 長汀貢生,孝友醇謹,人士宗仰之。

    巡按侍禦喬公聞之,為表其闾,稱以“斷齑劃粥,五車蠧簡有馀;養技焚舟,七戰闱不餒。

    居家而孝友雙聞,接人則尊卑一視”雲。

     〔國朝〕 黃中立 上杭人。

    順治丙戌,山賊寇縣,士民登陴守禦。

    一夕,風雨暴作,城上懸燈盡滅。

    賊哄薄城,中立急收鬥笠千餘蔽燈,燈複焰,賊遁去,邑賴以全。

     黃國舉 連城諸生。

    順治四年,土寇據城,被執,迫撰僞示安民。

    國舉大哭,罵賊而死。

    子拱高,嘗捐五十金代周世遠償債,免其夫婦離散,人鹹義之。

     謝獻恂 甯化人。

    嫡母雷氏無出。

    父客外再娶王氏,生獻恂。

    父死,獻恂扶生母歸裡。

    奉嫡母雷,克盡子道。

    雷卧病,獻恂刲股和藥以進,病随愈。

     藍 桢 字孕和,武平諸生。

    順治丙戌,粵寇犯境。

    桢募鄉勇,守金雞大嶺隘,賊不能攻。

    解圍後,鄉民乏食,出粟以赈。

    子灏春,有擒林耀祖功;沐春,當耿逆平時投誠,授教谕。

     伍飛翰 甯化諸生,以孝聞。

    有異母弟貧不自存,贍之四十年,無倦容。

    戊子、己醜間,四鄉盜起。

    有修怨于曹坊者,诋為盜薮。

    防将高守貴計剿之。

    飛翰往止之,曰:“将軍誤矣,奈何以風聞飛語血肉良民,某願以百口保此坊無他。

    ”高乃返旆,一坊以全。

     周士恺 長汀人,父景,以孝聞。

    順治丙戌,王師至。

    士凱以母病,率妻子環侍,不去家,卒秋毫無犯。

     項人龍 連城人,以諸生入太學,授潮陽推官,未任而明亡,遂隐不仕。

    順治戊子,楊齊雲劫掠河源裡。

    人龍父時選禦寇,陷于池,人龍冒死赴水救父,并遇害。

     谌國良 甯化人。

    時寇盜讧熾,母被掠。

    國良号泣以衛,盜憐之,卒全其母。

    複傾資贖族戚之遭擄者。

     陰宜登 甯化人,少好弓馬、習技擊,稍長,經營諸村鄉,與時轉移,久之,多得粟。

    甲申闖變,宜登謂家人曰:“大兵之後,必有兇年,憂其未艾乎。

    ”乃出衣裝鬻之,盡以市谷,築廪貯之。

    明年盜起,城中乏食。

    宜登詣縣,自言請以家粟分給憊民,為邑中好義者倡。

    時薛家坊最困,乃籍戶口多寡,每給鬥米,折銀二錢。

    複出粟五十石,就東郊龍門庵設粥廠,男女各異所,令子弟十餘人董其事。

    于族鄰則日授二餐。

    曰:“共此一片土,彼啼饑,我鼓腹,忍乎?”于是,合邑聞風效義,民以無饑。

     雷 電 甯化諸生,親沒廬墓。

    丁酉、丙午、乙卯三次赈饑,邑人德之。

     孔念厚 永定人。

    順治丙戌,廣寇破城,賊欲殺其父。

    厚乞身代,賊遂殺厚。

    父得免。

     李爾象 連城人。

    順治戊子,土寇掠邑,爾象從積屍中負老母、攜幼弟以逃難。

    父殁沙陽,雪夜奔喪,哀怆動人;扶柩安葬,負土成墳。

    康熙甲寅,耿變沙陽,僞鎮逼受職,力拒遁去。

     黃開鳳 連城人。

    順治戊子,土寇告警。

    父病支床,背負竄青岩裡,中途遇虎,号泣呼籲,虎引去。

    父随卒于青岩。

    質身為殓,負土成墳。

    弟死江右,母悲思不已。

    開鳳奔往,收骸以歸。

     雷動化 甯化貢生,事親孝友;愛異母弟,推美田宅與之;姊寡,敬奉終身。

    順治二年,山寇鄒華等肆掠,動化建議助饷守隘,賊不敢犯。

    六年,叛賊郭天材,率鐵騎數千将來攻。

    守将急令閉關,動化力争開門,納避賊男、婦無算。

    明日,賊果大集,焚近郊民舍幾盡。

    城中乏食,動化散家财數千金,出米數百石煮糜粥,募丁壯,以固人心,賊不得逞。

    十年,草寇黃允會、恃撫負隅,殺庠士賴朝會、巫建勳。

    動化義心激切,請兵剿洗賊巢。

    自是,甯邑遂免寇害。

    子益、孫常振,列邑庠,皆有門内行。

     蔣正春 連城人。

    母吳氏死于寇,正春聞,拊膺大恸,追擊賊于涯婆嶺,殲其魁,餘黨悉遁,因獲賊所俘男婦,悉歸之。

    順治間,賊陷連城,正春率衆固守其鄉,寇莫敢犯。

    又捐資除道,自賴源至永安湖口及曲溪司一百二十裡,行人德之。

    少年嘗遭蠱毒,因精其方以施入,全活頗衆。

    年六十八,無疾而逝。

     蔣受俞 正春子,從正春擊賊于涯婆嶺,殺獲最多。

    康熙甲寅耿變,拒僞劄弗受,率衆立社,為守禦計。

    後以援泉州功,授守備。

     吳階泰 永定人,母病,刲股調羹以進,友愛兄弟,門内肅睦。

    以平山寇功,職都司。

    時連邑吳洪欽亦母病刲股,以孝聞。

     吳祖馨 永定人,力學敦行。

    順治丁酉,領鄉薦,以親老,侍養膝下,絕意仕進。

    耿逆亂,逼令守職。

    祖馨歎曰:“吾為親故,未遑效命天朝,顧乃俯首于逆黨耶?”去而逃之。

    著有《四書集成》、《詩經纂要》。

     饒其彥 武平諸生,雅負才名。

    明末,邑中寇盜充斥,其彥團集鄉勇,捍禦有功。

    順治三年,寇侵上杭,其彥率衆與戰,乘勝長驅,為賊所害。

    巡撫張學聖憐其義烈,旌之。

     賴世澄 字登如,歸化諸生。

    順治丙戌,山寇蜂起,邑數被圍。

    世澄糾鄉勇捍禦,城賴以完。

    戊子、己醜歲洊饑,道馑相望。

    世澄傾廪平粜,施粥赈饑,儲藥物以救疾者。

    邑人魏姓以逋負鬻妻,世澄出金代償,俾得完娶。

    又嘗捐資葬節婦賴氏,鄉人鹹服其義。

     王際泰 武平諸生,負氣任俠。

    順治戊子,廣寇襲城,際泰督鄉勇出戰,死之,祀忠烈祠。

    同邑朱光球亦力戰死。

     鄭完明 永定人。

    母疾,禱佛茹素;父疾,刲股以進。

    人稱其孝。

     鐘和宇 武平人。

    順治戊子,流寇犯境,縣檄和宇為千夫長,率親丁,冒矢石奮擊。

    伏發,為賊所執,脅為鄉導,不從,唾賊大罵,賊磔其屍。

    士民哀之,祀忠烈祠。

     陳老滿 字德勝,武平人。

    順治五年,流寇朱麻庸等衆數千屯城外,将攻城。

    老滿率衆奮擊,擒斬甚衆,以功授把總。

    同邑武舉李應才,戊子殺寇有功,甲寅耿變,不受劄。

     林捷春 武平人。

    年十四,粵寇犯境,将殺其父,号泣請以身代。

    賊憐而釋之。

    母病目,舐之,複明,人鹹稱其孝。

     王三畏 武平人,國學生。

    歲饑,傾廪以赈。

    明季,有大珰弊政;順治初,猾吏相延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