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一 孝 義
關燈
小
中
大
詐索無已,民不聊生。
三畏罄家資數千金,理于當道,八邑俱得免,人鹹德之。
劉 鑒 上杭諸生。
順治間,為山寇所掠,酷刑勒贖,号泣曰:“我死不足惜,父母老何依耶?”賊知其貧,憐其孝,釋之。
母病笃,适學使校士汀郡,師友強之行,鑒曰:“吾母至此,遑計微名乎?”及母痊可,而名遂被黜。
所著有《皈杜樓集》。
李 言 字何言,清流諸生,以薦授兵部職方主事,遷員外郎。
順治戊子歲大饑,鬥米五百錢,富戶居積,無所得籴。
父參政于堅,煮粥濟饑,憂遠方老幼不能遍,仰屋歎息。
言曰:“無慮也,兒尚餘五百石,應減價,鬥米百文,按戶計口以籴。
”複以上、中、下分派。
各富戶亦粜若幹石,至新谷升而止。
他郡饑莩載途,而清流民無菜色,皆李氏父子之功。
王 與 武平人。
甲寅寇起,與率衆禦敵。
又置義田三十畝,以備赈恤。
同時,邑諸生鐘汧、林轉亨亦有禦寇功。
吳濟舟 字鼎黃。
康熙甲寅耿逆之亂,山寇範儀等乘間竊發,盤踞甯化、清流地界。
裡中奸民湯成章父子,潛謀導賊入境,所至村落為墟。
濟舟與其友羅大韶、周日庠謀,立團練,集鄉勇,申約束,擇能者使統領之,首尾聯絡,互相應援,定計誘成章父子殲之。
賊聞,率黨萬餘蜂至,濟舟設奇置伏,分隊疊進,斬賊首千餘級,賊乃引退。
丁醜,餘奇生等嘯聚劫掠,濟舟複團鄉兵守禦。
辛卯歲饑,設法平粜,全活甚衆。
年九十一卒。
陳開運 字而鈞,清流人。
父病,刲股以進。
兄弟八人友愛無間言。
同邑庠生賴用賢,侍母锢疾十年,躬調湯藥,衣不解帶。
母殁,哀毀骨立。
五世同居,人稱“陳賴”。
湯祖相 字簡生,清流諸生,能文,勇敢有膽氣。
土寇攻城,祖相集衆,得三百餘人,出城間道擊之。
賊避去。
蕭文南 歸化人。
順治九年,賊圍姜坊寨。
文南率民兵往救,與賊戰于張源,殺其先鋒,矢斃十餘人。
賊併力格鬥,文南及鄧三九、熊賤皆死之。
邑令嘉其勇烈,為祠于陳珪祠左,置田以祀。
林 鸾 上杭人,順治丁酉舉人。
甲寅耿變,僞将劉應麟威脅從逆,不屈。
應麟怒,械至汀,旋釋歸。
丙辰,大師平複閩疆,應麟兵遁,鸾率衆,據城不納,邑人德之。
李人鳳 字亦凡,長汀諸生。
嘗為其祖母舐癰。
居父喪,不食七日。
弟人彪亦刲股療親疾。
時稱一門兩孝子。
陳燮理 字寅賓,甯化人,善事母。
時土寇竊發,燮理上六議,當事多用之。
後叛師讧變,複捐金勵衆,為驅除計,寇懼而遁。
父母喪,痛毀過甚,不勝哀而死。
著有《慎餘堂詩文集》。
李 亭 字集蘭,清流諸生。
甲寅之變,四郊多寇。
亭撫幾歎曰:“鼠輩猖狂,誓滅此而朝食。
”随請于縣令,招集民兵,開門率衆剿之,至吳地鋪,猝與賊遇,民兵無紀律,臨陣各鳥獸散,賊殺傷三百餘人。
亭被執,至塘背,罵賊不屈而死。
雷世守 字衛天,甯化人。
康熙甲寅,耿藩叛,招緻世守。
或勸其受僞職,為庇族計。
世守叱之曰:“若為賊作說客耶?!”挈家遁入山中。
子鳴高,捐金購祭田,建八宗祠。
相國張廷玉額以“八宗永世”。
鐘葉吉 字惟謙,武平諸生。
父喬捷,事親撫侄,有孝友聲。
康熙二十九年,悍民據赤崗為暴,城中男女驚惶。
葉吉首先捐資,修築城垣,聚衆固守,邑賴以甯。
陳 祚 字常州,歸化拔貢生。
善事親。
父卒,哀毀骨立,以不勝喪而死。
同邑陳士重、朱宗明亦以孝聞。
餘萬春 清流諸生。
母病,刲股調藥;母卒,哀痛,以頭觸柱,絕而複甦。
苫次歠粥、茹素,三年如一日。
同邑貢生餘元宰,亦母病刲股,以孝聞。
賴一德 連城人。
祖延泰,貢生;父超彥,癸卯舉人。
值甲寅耿變,俱不受僞命,潛匿山谷。
後超彥為醴陵令,病歸。
一德侍床笫者二年。
父殁,恸哭五日,不食,思慕郁結,竟得狂疾。
庶母恸告父靈,即日愈。
人以為孝感。
沈友龍 連城諸生。
甲寅耿變,逆黨數逼緻之。
友龍敝衣芒履遁迹深山。
兄友耀,明季亂離,客死于外,友龍千裡尋骸歸葬。
同邑諸生沈士堯、貢生謝獻臣亦力拒僞命,潔身全節。
王名佐 清流人。
當甲寅耿逆之變,群盜四起,逼城郭。
名佐率鄉人與賊戰,邑賴以安。
其子雯,死于陣。
胡逢亨 永定貢生,事親孝。
康熙丁巳歲饑,傾廪施粥。
鄉民黃井生,幼聘詹氏,既而兩姓俱貧,欲離婚。
逢亨捐金周恤,俾克完娶。
海澄有鬻其子者,逢亨知為儒家子,贖歸之。
憫蛟潭河渡覆溺為虞,捐田以給渡工。
又修造下洋、福廣、山和、甯庵等處橋路,為利甚溥。
吳雲芝 永定貢生,以孝友稱。
甲寅逆變,逼受僞職,棄家逃深山。
東關橋水沖激,人病涉,雲芝出三百餘金倡造。
歲饑,捐赈。
複置田數十畝,以給族人圖役之供。
李國蕙 清流人。
年十六孤,居喪盡禮。
值寇起,男婦奔逸,國蕙獨守棺不去。
賊欲火其居,力拒之,刃傷左臂,猶罵賊不休,賊亦感動,不複舉火。
及葬,築廬墓側,日歸奉母,夜出守墳,裡黨欽之。
劉岑棟 連城人。
事母李氏以孝,李年九十餘,棟先卒。
易箦時,囑妻林氏,猶痛切勉其色養。
伍惠民 清流人。
善事母,母疾,侍床席者數旬,形疲骨立,複以哀毀故,後母四日而卒。
何 榛 上杭貢生。
父卒,三日不食,母勸之,始一舉。
叔貧無後,為擇繼嗣,且割腴田養之。
伯兄病瘵,仲叔患痢,躬為抱持,不避污穢。
學博楊、司訓鄭相繼卒,厚赙之,且助其櫬焉。
曾弘宇 歸化人。
順治戊子,寇掠四郊,弘宇挈家避邃谷。
一日賊至,其妻吳氏為賊刃死,弘宇糾丁壯數人,伏險隘以伺妻。
次日,賊果挾婦女二十餘人過其地。
弘宇手斃三賊,乘勝追擊,賊乃退,奪所掠婦女遣歸,境獲安。
康熙丁醜歲饑,米價湧騰,弘宇發粟,減價平粜,鄉闾德之。
年八十二卒。
同邑周祖,亦有禦寇功。
蕭徽聲 歸化人。
十歲時,生母李氏卧疾支床,晝夜侍湯藥。
及卒,哀毀踰成人。
順治丁酉,膺歲薦,任侯官教谕。
康熙甲寅,耿逆變作,徽聲微服出城,潔身歸裡,人稱明哲。
原文錫 字伯躬,歸化人。
康熙庚申舉人,議建學于龍湖,請于邑清糧差積弊。
授感息、陵水二縣,有政聲。
卒于官。
江 泌 字肅賓,永定人。
孝友樂施,嘗修祖茔、族茔,置田供祀。
母家有貧乏者,推産予之。
雍正丙午歲饑,赈濟多所全活。
謝義臣 連城諸生。
甲寅耿變,負繼母林避難荒山,以米奉母,自采薇蕨而食。
兄遭回祿,以己居讓。
途拾羅子光遺金,追還之。
同邑舉人童有懋、諸生童嘉賓、林其沛、羅友益,亦以孝友聞;餘大穆、謝世英、蔣弼俱有還金功。
江九功 連城人。
父玑患癰,親為之吮;事生母、繼母俱婉順。
設立義塚,瘗族中無祀枯骸;捐置義田,以贍孤寡及士之貧者。
李身本 連城庠生。
母卒,廬墓三年。
奉養繼母尤得歡心。
己疾,不令父知。
同邑吳國章亦親沒廬墓。
童日鼎 連城貢生。
父在浙為人所誣,陷于獄,鬻身以贖。
甲寅耿變,力拒僞職。
任壽甯訓導,張伯行深器重之。
羅兆熊 連城人。
母殁,水漿不入口者七日,三年絕葷。
歲饑,赈活鄉人。
莒溪虎患,捐金募壯士除之。
同邑項惟祿亦赈饑、捕虎,與兆熊匹休。
張國龍 連城人。
父死二旬而國龍始生,既長,痛未識父面,嘗至墓所,哀恸不忍返。
有葉石涯者,以貧鬻妻,贈金贖之。
鄉寇焚掠,力救魏維生得活。
上杭莫君愛,客死于粵,捐資殓之。
壽百歲。
薛應吉 上杭諸生。
先是,山寇張恩選劫掠四鄉,父被執,應吉奔赴贖回,乃矢志滅賊。
會巡撫張學聖駐兵汀郡,應吉請統鄉勇搗賊巢,恩選走平和死,餘黨悉平。
康熙元年,粵寇賴了婆嘯聚,破高梧、蘇姑等鄉。
邑令封珂檄應吉統鄉勇,攻破其穴,斬了婆,奪所掠婦女二百餘口。
十五年,海寇吳淑等謀踞邑城,應吉率衆堅守七門,寇遁去。
事聞,授州判。
範夢虬 上杭諸生。
事親孝,生養死哀,各盡其禮。
初,父為捕盜者株連,夢虬挺身就縛赴漳,鞫拷幽絷,經年冤始白。
總督姚啟聖以此知夢虬,委理糧運。
蕩平後,欲上聞而官之。
夢虬以父母老力辭,人稱其孝。
李 楷 字有端,長汀諸生,考授州同。
幼穎異,即以孝聞,兄弟相師友,學日以笃。
性慷慨,好施予。
康熙間,歲三祲,鹹出粟以赈。
雍正丙午歲又祲,裡有無賴子率衆掠粟,懦者側目聽之。
楷義憤曰:“國家何等休養撫恤,乃敢作此不法事
三畏罄家資數千金,理于當道,八邑俱得免,人鹹德之。
劉 鑒 上杭諸生。
順治間,為山寇所掠,酷刑勒贖,号泣曰:“我死不足惜,父母老何依耶?”賊知其貧,憐其孝,釋之。
母病笃,适學使校士汀郡,師友強之行,鑒曰:“吾母至此,遑計微名乎?”及母痊可,而名遂被黜。
所著有《皈杜樓集》。
李 言 字何言,清流諸生,以薦授兵部職方主事,遷員外郎。
順治戊子歲大饑,鬥米五百錢,富戶居積,無所得籴。
父參政于堅,煮粥濟饑,憂遠方老幼不能遍,仰屋歎息。
言曰:“無慮也,兒尚餘五百石,應減價,鬥米百文,按戶計口以籴。
”複以上、中、下分派。
各富戶亦粜若幹石,至新谷升而止。
他郡饑莩載途,而清流民無菜色,皆李氏父子之功。
王 與 武平人。
甲寅寇起,與率衆禦敵。
又置義田三十畝,以備赈恤。
同時,邑諸生鐘汧、林轉亨亦有禦寇功。
吳濟舟 字鼎黃。
康熙甲寅耿逆之亂,山寇範儀等乘間竊發,盤踞甯化、清流地界。
裡中奸民湯成章父子,潛謀導賊入境,所至村落為墟。
濟舟與其友羅大韶、周日庠謀,立團練,集鄉勇,申約束,擇能者使統領之,首尾聯絡,互相應援,定計誘成章父子殲之。
賊聞,率黨萬餘蜂至,濟舟設奇置伏,分隊疊進,斬賊首千餘級,賊乃引退。
丁醜,餘奇生等嘯聚劫掠,濟舟複團鄉兵守禦。
辛卯歲饑,設法平粜,全活甚衆。
年九十一卒。
陳開運 字而鈞,清流人。
父病,刲股以進。
兄弟八人友愛無間言。
同邑庠生賴用賢,侍母锢疾十年,躬調湯藥,衣不解帶。
母殁,哀毀骨立。
五世同居,人稱“陳賴”。
湯祖相 字簡生,清流諸生,能文,勇敢有膽氣。
土寇攻城,祖相集衆,得三百餘人,出城間道擊之。
賊避去。
蕭文南 歸化人。
順治九年,賊圍姜坊寨。
文南率民兵往救,與賊戰于張源,殺其先鋒,矢斃十餘人。
賊併力格鬥,文南及鄧三九、熊賤皆死之。
邑令嘉其勇烈,為祠于陳珪祠左,置田以祀。
林 鸾 上杭人,順治丁酉舉人。
甲寅耿變,僞将劉應麟威脅從逆,不屈。
應麟怒,械至汀,旋釋歸。
丙辰,大師平複閩疆,應麟兵遁,鸾率衆,據城不納,邑人德之。
李人鳳 字亦凡,長汀諸生。
嘗為其祖母舐癰。
居父喪,不食七日。
弟人彪亦刲股療親疾。
時稱一門兩孝子。
陳燮理 字寅賓,甯化人,善事母。
時土寇竊發,燮理上六議,當事多用之。
後叛師讧變,複捐金勵衆,為驅除計,寇懼而遁。
父母喪,痛毀過甚,不勝哀而死。
著有《慎餘堂詩文集》。
李 亭 字集蘭,清流諸生。
甲寅之變,四郊多寇。
亭撫幾歎曰:“鼠輩猖狂,誓滅此而朝食。
”随請于縣令,招集民兵,開門率衆剿之,至吳地鋪,猝與賊遇,民兵無紀律,臨陣各鳥獸散,賊殺傷三百餘人。
亭被執,至塘背,罵賊不屈而死。
雷世守 字衛天,甯化人。
康熙甲寅,耿藩叛,招緻世守。
或勸其受僞職,為庇族計。
世守叱之曰:“若為賊作說客耶?!”挈家遁入山中。
子鳴高,捐金購祭田,建八宗祠。
相國張廷玉額以“八宗永世”。
鐘葉吉 字惟謙,武平諸生。
父喬捷,事親撫侄,有孝友聲。
康熙二十九年,悍民據赤崗為暴,城中男女驚惶。
葉吉首先捐資,修築城垣,聚衆固守,邑賴以甯。
陳 祚 字常州,歸化拔貢生。
善事親。
父卒,哀毀骨立,以不勝喪而死。
同邑陳士重、朱宗明亦以孝聞。
餘萬春 清流諸生。
母病,刲股調藥;母卒,哀痛,以頭觸柱,絕而複甦。
苫次歠粥、茹素,三年如一日。
同邑貢生餘元宰,亦母病刲股,以孝聞。
賴一德 連城人。
祖延泰,貢生;父超彥,癸卯舉人。
值甲寅耿變,俱不受僞命,潛匿山谷。
後超彥為醴陵令,病歸。
一德侍床笫者二年。
父殁,恸哭五日,不食,思慕郁結,竟得狂疾。
庶母恸告父靈,即日愈。
人以為孝感。
沈友龍 連城諸生。
甲寅耿變,逆黨數逼緻之。
友龍敝衣芒履遁迹深山。
兄友耀,明季亂離,客死于外,友龍千裡尋骸歸葬。
同邑諸生沈士堯、貢生謝獻臣亦力拒僞命,潔身全節。
王名佐 清流人。
當甲寅耿逆之變,群盜四起,逼城郭。
名佐率鄉人與賊戰,邑賴以安。
其子雯,死于陣。
胡逢亨 永定貢生,事親孝。
康熙丁巳歲饑,傾廪施粥。
鄉民黃井生,幼聘詹氏,既而兩姓俱貧,欲離婚。
逢亨捐金周恤,俾克完娶。
海澄有鬻其子者,逢亨知為儒家子,贖歸之。
憫蛟潭河渡覆溺為虞,捐田以給渡工。
又修造下洋、福廣、山和、甯庵等處橋路,為利甚溥。
吳雲芝 永定貢生,以孝友稱。
甲寅逆變,逼受僞職,棄家逃深山。
東關橋水沖激,人病涉,雲芝出三百餘金倡造。
歲饑,捐赈。
複置田數十畝,以給族人圖役之供。
李國蕙 清流人。
年十六孤,居喪盡禮。
值寇起,男婦奔逸,國蕙獨守棺不去。
賊欲火其居,力拒之,刃傷左臂,猶罵賊不休,賊亦感動,不複舉火。
及葬,築廬墓側,日歸奉母,夜出守墳,裡黨欽之。
劉岑棟 連城人。
事母李氏以孝,李年九十餘,棟先卒。
易箦時,囑妻林氏,猶痛切勉其色養。
伍惠民 清流人。
善事母,母疾,侍床席者數旬,形疲骨立,複以哀毀故,後母四日而卒。
何 榛 上杭貢生。
父卒,三日不食,母勸之,始一舉。
叔貧無後,為擇繼嗣,且割腴田養之。
伯兄病瘵,仲叔患痢,躬為抱持,不避污穢。
學博楊、司訓鄭相繼卒,厚赙之,且助其櫬焉。
曾弘宇 歸化人。
順治戊子,寇掠四郊,弘宇挈家避邃谷。
一日賊至,其妻吳氏為賊刃死,弘宇糾丁壯數人,伏險隘以伺妻。
次日,賊果挾婦女二十餘人過其地。
弘宇手斃三賊,乘勝追擊,賊乃退,奪所掠婦女遣歸,境獲安。
康熙丁醜歲饑,米價湧騰,弘宇發粟,減價平粜,鄉闾德之。
年八十二卒。
同邑周祖,亦有禦寇功。
蕭徽聲 歸化人。
十歲時,生母李氏卧疾支床,晝夜侍湯藥。
及卒,哀毀踰成人。
順治丁酉,膺歲薦,任侯官教谕。
康熙甲寅,耿逆變作,徽聲微服出城,潔身歸裡,人稱明哲。
原文錫 字伯躬,歸化人。
康熙庚申舉人,議建學于龍湖,請于邑清糧差積弊。
授感息、陵水二縣,有政聲。
卒于官。
江 泌 字肅賓,永定人。
孝友樂施,嘗修祖茔、族茔,置田供祀。
母家有貧乏者,推産予之。
雍正丙午歲饑,赈濟多所全活。
謝義臣 連城諸生。
甲寅耿變,負繼母林避難荒山,以米奉母,自采薇蕨而食。
兄遭回祿,以己居讓。
途拾羅子光遺金,追還之。
同邑舉人童有懋、諸生童嘉賓、林其沛、羅友益,亦以孝友聞;餘大穆、謝世英、蔣弼俱有還金功。
江九功 連城人。
父玑患癰,親為之吮;事生母、繼母俱婉順。
設立義塚,瘗族中無祀枯骸;捐置義田,以贍孤寡及士之貧者。
李身本 連城庠生。
母卒,廬墓三年。
奉養繼母尤得歡心。
己疾,不令父知。
同邑吳國章亦親沒廬墓。
童日鼎 連城貢生。
父在浙為人所誣,陷于獄,鬻身以贖。
甲寅耿變,力拒僞職。
任壽甯訓導,張伯行深器重之。
羅兆熊 連城人。
母殁,水漿不入口者七日,三年絕葷。
歲饑,赈活鄉人。
莒溪虎患,捐金募壯士除之。
同邑項惟祿亦赈饑、捕虎,與兆熊匹休。
張國龍 連城人。
父死二旬而國龍始生,既長,痛未識父面,嘗至墓所,哀恸不忍返。
有葉石涯者,以貧鬻妻,贈金贖之。
鄉寇焚掠,力救魏維生得活。
上杭莫君愛,客死于粵,捐資殓之。
壽百歲。
薛應吉 上杭諸生。
先是,山寇張恩選劫掠四鄉,父被執,應吉奔赴贖回,乃矢志滅賊。
會巡撫張學聖駐兵汀郡,應吉請統鄉勇搗賊巢,恩選走平和死,餘黨悉平。
康熙元年,粵寇賴了婆嘯聚,破高梧、蘇姑等鄉。
邑令封珂檄應吉統鄉勇,攻破其穴,斬了婆,奪所掠婦女二百餘口。
十五年,海寇吳淑等謀踞邑城,應吉率衆堅守七門,寇遁去。
事聞,授州判。
範夢虬 上杭諸生。
事親孝,生養死哀,各盡其禮。
初,父為捕盜者株連,夢虬挺身就縛赴漳,鞫拷幽絷,經年冤始白。
總督姚啟聖以此知夢虬,委理糧運。
蕩平後,欲上聞而官之。
夢虬以父母老力辭,人稱其孝。
李 楷 字有端,長汀諸生,考授州同。
幼穎異,即以孝聞,兄弟相師友,學日以笃。
性慷慨,好施予。
康熙間,歲三祲,鹹出粟以赈。
雍正丙午歲又祲,裡有無賴子率衆掠粟,懦者側目聽之。
楷義憤曰:“國家何等休養撫恤,乃敢作此不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