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一 孝 義
關燈
小
中
大
坪。
會食,賊潛入執其兵器,外環攻之。
玑等猶手刃數十輩。
賊縱火焚廬舍,遂遇害。
邑人立祠以祀。
曾 轲 甯化人,有異術。
嘉靖中,廣寇顧子傳突至,轲率男婦百餘人屯北門山樹下。
賊至,若無覩者。
知縣神其事,委之禦寇。
時賊乏食,四出抄掠。
轲募壯丁黎永達、雷某二人設伏,誘賊首子傳出,擒之,餘悉遁。
事聞,當事嘉永達勇,欲辟為中軍。
永達曰:“向者之役,吾為地方纾一時之急耳。
”辭不就。
而轲亦病目,旋卒。
陳 珪 歸化人,與猶子铎俱以膂力聞。
嘉靖初,流寇攻城,屢建禦寇功。
後賊劫沂洲,邑令敦請珪、铎讨之。
既陣,殺十餘人,賊敗走,追之,官兵不前,戰死。
馬 榮 長汀人,嘉靖中禦寇,死焉。
子如龍,亦以孝聞。
揭 雀 歸化人,家貧母老,采薪供養。
母病笃,思肉,不能市,割股以進,母病尋愈。
李日杭 上杭人。
嘉靖二十年,盜寇臨境,與戰死。
林 铎 武平人。
嘉靖間,賊過白鶴嶺,铎挺身殺賊,乘勝深入,賊攢槍刺之,猶手刃數賊而死。
劉 皓 武平人。
嘉靖丁巳,廣寇出劫,被掠不屈,死之。
劉金綸 武平人。
嘉靖丁巳,廣寇出劫,時金綸以鄉長領兵,至小溪口,與戰死。
劉 僑 武平人。
嘉靖戊午,寇經白鶴嶺,率義兵迎戰,死之。
練廷相 武平國學生,嘉靖丁巳以擒賊功授冠帶。
戊午,奉調漳、泉征倭,已獻馘受賞,兵駐南安。
倭蜂集,廷相率衆力戰,孤軍無援,矢盡失道,赴水死。
奉勅建祠立像,春秋祀焉。
吳毓嘉 長汀人,性孝友。
繼母鐘氏目盲,以舌舐之。
父因食榴卒,見榴辄感泣不忍食。
生母賴氏柩被盜匿去,毓嘉跌足籲天,披荊曆險,獲歸安厝。
以歲貢授來安司訓,升湖口教谕。
歲饑,所得俸悉分貧士,空囊而歸。
林上元 甯化人。
嘉靖間,繼母為廣寇所掠,上元奮不顧身,持槍殺寇,奪母而歸。
童志德 連城貢生。
流寇攻城,志德偕邑紳謝魁、李元泰畫計退之,城賴以全。
後羅袍賊起,複有戰功,授永豐丞,升義甯令,以終養歸。
周效良 上杭人。
嘉靖間,廣寇梁甯等劫掠四鄉,效良應募往禦,戰敗被執。
賊脅之使從,大罵曰:“我死必作厲鬼,盡殺爾等,乃望我相助乎?”賊怒裂其屍。
從死者數人。
李嘉言 字憲章,上杭諸生。
嘉靖季,山寇李占春既降,複鼓衆謀反。
嘉言應巡道金淛命往撫,為賊所脅,厲聲罵賊曰:“甯碎吾身,不負吾心。
”賊支解之。
童邦傑 字子龍,連城人。
嘉靖間,寇羅袍、賴賜、楊舜等犯汀,會巡撫移鎮汀城。
傑詣軍門,領招安檄,直入賊巢。
時賴賜原屬脅從,傑察其情,乘間谕以禍福,因合謀置酒,席間縛羅袍、楊舜以獻,餘黨悉散。
廖顯玢 永定人。
嘉靖四十一年賊至。
母耄而盲,負母逃難,遇賊見殺。
賊聞其素行,悔之,收屍殡殓。
李世顯 連城人,與鄉人林廷友善。
嘉靖間,有廣寇百人駐營陳屋坪。
世顯往護,賊黨驚散。
世顯中槍,因歎曰:“既全鄰家,一身何恤。
”遂死。
羅世禮 連城人。
嘉靖間,流寇告警,世禮踞旗石寨,率子福、裕、祯、祥、祉、袵撫禦之。
時避亂,人多糧少,世禮開倉分給,衆賴以全。
林羽宏 連城人,周歲失怙,奉節母李氏極孝。
好周急,厚于宗族,凡婚娶不備者助之,死喪不足者給之。
哭母喪明。
有“燃燈苦憶孤燈夜,執杖追思泣杖時”之句。
鄒時泰 字士亨,清流人。
隆慶元年舉人,授華容令,有惠政。
去之日,空道遮留。
性孝義,居喪,築室哀思,作《筠廬記》。
裡中待舉火者數十家。
著有《秉燭集》。
弟時豐,字有年,登萬曆戊午賢書,有文名。
羅孟春 上杭人。
萬曆六年,草寇猖獗,孟春罄家資助饷,募鄉勇守城,邑賴以全。
歲荒,民乏食,孟春盡散廪粟,為粥赈饑,親族貧乏者計口給米,全活甚衆。
十四年,邑大水,漂溺居民,孟春施棺三百具,雇工掩埋。
又嘗捐赀于舊縣修路築橋,以通徒旅。
藍、丁兩姓妻女,一逼于寇,一逼于貸,捐金代贖,全其室家。
汀河有拔頭磜,怪石怒浪,舟行多覆,孟春出赀,鑿石濬河,期年工竣,舟無覆溺之虞。
伍壽高 清流人,父福露,外遊不返,壽高鬻産辭妻子,偏訪二十載,始獲聚首,人稱孝焉。
賴一相 字時望,永定諸生。
博學孝友。
嘗讓産于弟,躬自舌耕餬口。
事繼母甚孝,繼母化之。
嘗入粵歸,遇賊舟次,呼曰:“天乎!賴一相生平為人,豈宜至此。
”盜聞其名,遂解去。
劉 榮 永定諸生,性孝友。
同知謬宗堯延為縣師表。
值上杭賊賴榮昌、劉元亨等猖獗,榮設計緝捕,地方以甯。
以功授惠州通判,卒于官。
邱文岐 長汀人,早孤家貧,事孀母孝。
侍母病,衣不解帶,疾劇嘗糞、割股。
既葬,廬墓三年。
鐘 孝 武平人,天性笃孝,事寡母甚謹。
母病頻危,屏人焚香兩臂以禱,刲股肉進之,母尋愈。
後以子籲隽貴,贈黃梅知縣。
熊正宗 号複齋,永定人。
早失怙,廬墓三年,喪葬盡禮。
性孝義,樂施與,敦友于。
上杭令黃希禮親至其鄉旌之,時稱孝子裡。
胡汝橋 字瑞虹,長汀諸生。
性至孝,母殁,哀毀過情,廬墓金鬥山。
父得噎病閱四月,父進一粥,則己進一粥;父噎,己亦痛不食。
父殁,躃踴骨立而死。
伍可缙 甯化人,家貧,賣漿為活。
曲順父志,得其歡心。
父喜博,數負。
可缙肩販取直以償之,父感化易行。
母嘗患癰潰,可缙吮之而愈。
直指行部,表其門。
曾 喬 甯化人。
父饒于赀,旋中落,喬躬負薪資養。
母時有怨言,喬多方慰悅。
母瘋廢,不能屍饔,喬嘗運米數十裡外,蘊火為午餐,刻期必返。
或日短不時至,父辄杖之,跪受不敢怨。
有憫其勞苦私飯之者,必舍肉懷歸以奉父母。
四十年如一日,辛苦積赀二十金貸人,人負之,喬亦不取,竟不能娶,食力終身。
詹恒高 上杭諸生,性孝友。
父商于外,祖柩厝南岡,洪水驟浸。
時恒高年十三,即号哭倩人移柩。
柩甫移,水已沒所厝矣。
居喪哀毀骨立。
有友某館永定者病沒,恒高徒步往,經紀其喪,輿榇歸,時分束脯,贍其遺孤,人鹹稱之。
王 道 連城人,父早喪。
道賈粵東歸,母适遘疾,醫藥罔效,号泣曰:“古有割股療親,苟得母痊,子身何恤。
”遂秉刀刲股,昏絕複甦,調湯藥以進,母疾旋愈。
梁一騰 武平人。
天啟七年,賊入田橑坊,一騰率鄉兵迎敵,死之。
從祀忠烈祠。
李聯春 甯化人,光祿署丞。
年弱冠,以母巫氏病,持素終身,并修百裡外津梁道路,以延母年。
又自萬曆至崇祯年赈饑七次,計赈谷五千餘石,一時貧民鹹倚為命。
弟試春,亦協赈,鄰裡多受其惠。
馬懋德 長汀人。
值山寇肆掠,與侄乾分禦漁滄隘,汀人恃以無患;乾禦牛嶺隘,失援遇害,邑人祠祀之。
乾妻黃氏亦殉節死。
賴思養 上杭人。
崇祯元年,流寇圍縣,思養破産募精銳,殺賊四百餘人,授把總。
四年,賊複起,思養率族人賴君選等,與戰于高吳,死之。
廖希顔 武平人。
崇祯元年三月,寇圍縣,希顔從守備徐必登拒戰,至藍塘,官兵潰,與必登俱力戰死。
巡道曾撄予優恤,從祀忠烈祠。
林大疆 武平人。
崇祯初,賊往來江廣間,必經其地,大疆率兄弟截擊,俘獲頗多。
賊銜之,圍其居,脔肉幾盡而死。
同時劉嘉興亦與賊力戰死。
林大弘 武平人,崇祯初以邀擊賊衆,傷七刃,匍匐而歸,得不死。
縣給冠帶旌之。
林大僐 武平人。
崇祯元年,邑令巢之梁,奉檄單騎詣賊壘招谕,募壯士與俱。
大僐請以身從,上下山阪凡兩日夜,經數十穴而歸。
及賊圍上杭,當事下令搗穴搜捕。
大僐窺畫各穴情形,了如指掌。
因是賊首窮蹙,俘獲百餘,皆其密謀之功。
陳元泰 武平人。
崇祯二年,從征山寇,奮勇先登,谕功受賞。
三年春,山寇複發,以滅賊自期,屢奏奇績。
賊恨之,設伏遭擒,不屈而死。
鐘運捷 武平人,團練把總。
時流寇犯境,運捷捐資招募義勇,偕胞弟元捷、雲捷統衆追擊至永平寨,沖鋒陷陣,兄弟血戰而死。
邑令義之,祀忠烈祠。
時有程可正者,武平哨長,亦以永平寨陣亡,受旌。
黎有綱 長汀人,有文名。
崇祯間,流寇犯境,有綱破産募兵,郡恃無恐,當事皆式廬延禮之。
著有《篁嘯齋詩》、《北樓文稿》。
危台宿 武平諸生。
崇祯初,寇圍城急,台宿與王士信缒城出,陳說
會食,賊潛入執其兵器,外環攻之。
玑等猶手刃數十輩。
賊縱火焚廬舍,遂遇害。
邑人立祠以祀。
曾 轲 甯化人,有異術。
嘉靖中,廣寇顧子傳突至,轲率男婦百餘人屯北門山樹下。
賊至,若無覩者。
知縣神其事,委之禦寇。
時賊乏食,四出抄掠。
轲募壯丁黎永達、雷某二人設伏,誘賊首子傳出,擒之,餘悉遁。
事聞,當事嘉永達勇,欲辟為中軍。
永達曰:“向者之役,吾為地方纾一時之急耳。
”辭不就。
而轲亦病目,旋卒。
陳 珪 歸化人,與猶子铎俱以膂力聞。
嘉靖初,流寇攻城,屢建禦寇功。
後賊劫沂洲,邑令敦請珪、铎讨之。
既陣,殺十餘人,賊敗走,追之,官兵不前,戰死。
馬 榮 長汀人,嘉靖中禦寇,死焉。
子如龍,亦以孝聞。
揭 雀 歸化人,家貧母老,采薪供養。
母病笃,思肉,不能市,割股以進,母病尋愈。
李日杭 上杭人。
嘉靖二十年,盜寇臨境,與戰死。
林 铎 武平人。
嘉靖間,賊過白鶴嶺,铎挺身殺賊,乘勝深入,賊攢槍刺之,猶手刃數賊而死。
劉 皓 武平人。
嘉靖丁巳,廣寇出劫,被掠不屈,死之。
劉金綸 武平人。
嘉靖丁巳,廣寇出劫,時金綸以鄉長領兵,至小溪口,與戰死。
劉 僑 武平人。
嘉靖戊午,寇經白鶴嶺,率義兵迎戰,死之。
練廷相 武平國學生,嘉靖丁巳以擒賊功授冠帶。
戊午,奉調漳、泉征倭,已獻馘受賞,兵駐南安。
倭蜂集,廷相率衆力戰,孤軍無援,矢盡失道,赴水死。
奉勅建祠立像,春秋祀焉。
吳毓嘉 長汀人,性孝友。
繼母鐘氏目盲,以舌舐之。
父因食榴卒,見榴辄感泣不忍食。
生母賴氏柩被盜匿去,毓嘉跌足籲天,披荊曆險,獲歸安厝。
以歲貢授來安司訓,升湖口教谕。
歲饑,所得俸悉分貧士,空囊而歸。
林上元 甯化人。
嘉靖間,繼母為廣寇所掠,上元奮不顧身,持槍殺寇,奪母而歸。
童志德 連城貢生。
流寇攻城,志德偕邑紳謝魁、李元泰畫計退之,城賴以全。
後羅袍賊起,複有戰功,授永豐丞,升義甯令,以終養歸。
周效良 上杭人。
嘉靖間,廣寇梁甯等劫掠四鄉,效良應募往禦,戰敗被執。
賊脅之使從,大罵曰:“我死必作厲鬼,盡殺爾等,乃望我相助乎?”賊怒裂其屍。
從死者數人。
李嘉言 字憲章,上杭諸生。
嘉靖季,山寇李占春既降,複鼓衆謀反。
嘉言應巡道金淛命往撫,為賊所脅,厲聲罵賊曰:“甯碎吾身,不負吾心。
”賊支解之。
童邦傑 字子龍,連城人。
嘉靖間,寇羅袍、賴賜、楊舜等犯汀,會巡撫移鎮汀城。
傑詣軍門,領招安檄,直入賊巢。
時賴賜原屬脅從,傑察其情,乘間谕以禍福,因合謀置酒,席間縛羅袍、楊舜以獻,餘黨悉散。
廖顯玢 永定人。
嘉靖四十一年賊至。
母耄而盲,負母逃難,遇賊見殺。
賊聞其素行,悔之,收屍殡殓。
李世顯 連城人,與鄉人林廷友善。
嘉靖間,有廣寇百人駐營陳屋坪。
世顯往護,賊黨驚散。
世顯中槍,因歎曰:“既全鄰家,一身何恤。
”遂死。
羅世禮 連城人。
嘉靖間,流寇告警,世禮踞旗石寨,率子福、裕、祯、祥、祉、袵撫禦之。
時避亂,人多糧少,世禮開倉分給,衆賴以全。
林羽宏 連城人,周歲失怙,奉節母李氏極孝。
好周急,厚于宗族,凡婚娶不備者助之,死喪不足者給之。
哭母喪明。
有“燃燈苦憶孤燈夜,執杖追思泣杖時”之句。
鄒時泰 字士亨,清流人。
隆慶元年舉人,授華容令,有惠政。
去之日,空道遮留。
性孝義,居喪,築室哀思,作《筠廬記》。
裡中待舉火者數十家。
著有《秉燭集》。
弟時豐,字有年,登萬曆戊午賢書,有文名。
羅孟春 上杭人。
萬曆六年,草寇猖獗,孟春罄家資助饷,募鄉勇守城,邑賴以全。
歲荒,民乏食,孟春盡散廪粟,為粥赈饑,親族貧乏者計口給米,全活甚衆。
十四年,邑大水,漂溺居民,孟春施棺三百具,雇工掩埋。
又嘗捐赀于舊縣修路築橋,以通徒旅。
藍、丁兩姓妻女,一逼于寇,一逼于貸,捐金代贖,全其室家。
汀河有拔頭磜,怪石怒浪,舟行多覆,孟春出赀,鑿石濬河,期年工竣,舟無覆溺之虞。
伍壽高 清流人,父福露,外遊不返,壽高鬻産辭妻子,偏訪二十載,始獲聚首,人稱孝焉。
賴一相 字時望,永定諸生。
博學孝友。
嘗讓産于弟,躬自舌耕餬口。
事繼母甚孝,繼母化之。
嘗入粵歸,遇賊舟次,呼曰:“天乎!賴一相生平為人,豈宜至此。
”盜聞其名,遂解去。
劉 榮 永定諸生,性孝友。
同知謬宗堯延為縣師表。
值上杭賊賴榮昌、劉元亨等猖獗,榮設計緝捕,地方以甯。
以功授惠州通判,卒于官。
邱文岐 長汀人,早孤家貧,事孀母孝。
侍母病,衣不解帶,疾劇嘗糞、割股。
既葬,廬墓三年。
鐘 孝 武平人,天性笃孝,事寡母甚謹。
母病頻危,屏人焚香兩臂以禱,刲股肉進之,母尋愈。
後以子籲隽貴,贈黃梅知縣。
熊正宗 号複齋,永定人。
早失怙,廬墓三年,喪葬盡禮。
性孝義,樂施與,敦友于。
上杭令黃希禮親至其鄉旌之,時稱孝子裡。
胡汝橋 字瑞虹,長汀諸生。
性至孝,母殁,哀毀過情,廬墓金鬥山。
父得噎病閱四月,父進一粥,則己進一粥;父噎,己亦痛不食。
父殁,躃踴骨立而死。
伍可缙 甯化人,家貧,賣漿為活。
曲順父志,得其歡心。
父喜博,數負。
可缙肩販取直以償之,父感化易行。
母嘗患癰潰,可缙吮之而愈。
直指行部,表其門。
曾 喬 甯化人。
父饒于赀,旋中落,喬躬負薪資養。
母時有怨言,喬多方慰悅。
母瘋廢,不能屍饔,喬嘗運米數十裡外,蘊火為午餐,刻期必返。
或日短不時至,父辄杖之,跪受不敢怨。
有憫其勞苦私飯之者,必舍肉懷歸以奉父母。
四十年如一日,辛苦積赀二十金貸人,人負之,喬亦不取,竟不能娶,食力終身。
詹恒高 上杭諸生,性孝友。
父商于外,祖柩厝南岡,洪水驟浸。
時恒高年十三,即号哭倩人移柩。
柩甫移,水已沒所厝矣。
居喪哀毀骨立。
有友某館永定者病沒,恒高徒步往,經紀其喪,輿榇歸,時分束脯,贍其遺孤,人鹹稱之。
王 道 連城人,父早喪。
道賈粵東歸,母适遘疾,醫藥罔效,号泣曰:“古有割股療親,苟得母痊,子身何恤。
”遂秉刀刲股,昏絕複甦,調湯藥以進,母疾旋愈。
梁一騰 武平人。
天啟七年,賊入田橑坊,一騰率鄉兵迎敵,死之。
從祀忠烈祠。
李聯春 甯化人,光祿署丞。
年弱冠,以母巫氏病,持素終身,并修百裡外津梁道路,以延母年。
又自萬曆至崇祯年赈饑七次,計赈谷五千餘石,一時貧民鹹倚為命。
弟試春,亦協赈,鄰裡多受其惠。
馬懋德 長汀人。
值山寇肆掠,與侄乾分禦漁滄隘,汀人恃以無患;乾禦牛嶺隘,失援遇害,邑人祠祀之。
乾妻黃氏亦殉節死。
賴思養 上杭人。
崇祯元年,流寇圍縣,思養破産募精銳,殺賊四百餘人,授把總。
四年,賊複起,思養率族人賴君選等,與戰于高吳,死之。
廖希顔 武平人。
崇祯元年三月,寇圍縣,希顔從守備徐必登拒戰,至藍塘,官兵潰,與必登俱力戰死。
巡道曾撄予優恤,從祀忠烈祠。
林大疆 武平人。
崇祯初,賊往來江廣間,必經其地,大疆率兄弟截擊,俘獲頗多。
賊銜之,圍其居,脔肉幾盡而死。
同時劉嘉興亦與賊力戰死。
林大弘 武平人,崇祯初以邀擊賊衆,傷七刃,匍匐而歸,得不死。
縣給冠帶旌之。
林大僐 武平人。
崇祯元年,邑令巢之梁,奉檄單騎詣賊壘招谕,募壯士與俱。
大僐請以身從,上下山阪凡兩日夜,經數十穴而歸。
及賊圍上杭,當事下令搗穴搜捕。
大僐窺畫各穴情形,了如指掌。
因是賊首窮蹙,俘獲百餘,皆其密謀之功。
陳元泰 武平人。
崇祯二年,從征山寇,奮勇先登,谕功受賞。
三年春,山寇複發,以滅賊自期,屢奏奇績。
賊恨之,設伏遭擒,不屈而死。
鐘運捷 武平人,團練把總。
時流寇犯境,運捷捐資招募義勇,偕胞弟元捷、雲捷統衆追擊至永平寨,沖鋒陷陣,兄弟血戰而死。
邑令義之,祀忠烈祠。
時有程可正者,武平哨長,亦以永平寨陣亡,受旌。
黎有綱 長汀人,有文名。
崇祯間,流寇犯境,有綱破産募兵,郡恃無恐,當事皆式廬延禮之。
著有《篁嘯齋詩》、《北樓文稿》。
危台宿 武平諸生。
崇祯初,寇圍城急,台宿與王士信缒城出,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