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物 産
關燈
小
中
大
可用镌刻。
邢昺《爾雅疏》曰:梨生山中者名樆。
金荊 《閩中記》曰:木堅有文彩,可為床榻器用。
肥皂莢 樹高大,五六月開白花,結莢肥厚多肉,可用浣衣去垢。
《南史》雲:“黃塵汗人衣,皂莢相料理。
” 苦槠 一作柞,子可食,作屋柱不腐。
柞 俗名鑿子樹,性堅忍,經冬不凋,花碎白,子可啖。
梌杉 似纓絡松,但垂條僅尺許耳,冬亦不凋。
柯木 俗名河木,質堅韌可镌刻。
竹之屬 戴凱之《竹譜》:竹有生日,謂五月十三日,移植最宜;亦謂竹醉,将枯則生花;或雲,或劈竹多用辰日。
山谷詩雲:“夏栽醉竹逾千個”。
又雲,“根須辰日斸。
” 慈竹 吳筠曰:慈竹生必内向,示不離本。
《述異記》:所謂南中有子母竹是也。
又名孝竹。
宋子京《方物贊》曰:根不他引,是得慈名,中實外堅,筍不時萌,末或下垂,苒弱綠榮。
筀竹 性堅,色蒼白,可破絲織器。
《山經注》曰:筀竹大者圍二尺、長四丈。
石介詩:“斷霞半赭燕支木,零露偏留筀竹叢”。
又名防露,言其上密防露,下疏來風。
箭竹 細小而緊實,可為箭幹。
《爾雅》曰“筿箭”。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
自注雲:苦箭大葉,笄箭小葉。
苦竹 《圖經》曰:出閩中者,本極粗大,筍味殊苦。
《齊民要術》有青苦、白苦、紫苦、黃苦。
孟浩然詩“風霜苦竹餘”。
又有苦伏竹,筍冬生,土人以為珍味。
紫竹 質小,生二年色乃變,三年而純紫。
鳳尾竹 梢葉森秀,如鳳尾然。
觀音竹 高僅尺餘,密蓧扶疏,可供盆石之玩。
人面竹 節密而凸,宛如人面,一名佛眼竹。
含竹 大如指,土人以編藩籬者。
貓竹 方言謂之席竹,大者徑七八寸,土人或取其葉以裹角黍。
筍夏生,亦極甘美。
黃竹 小而黃色,一名界金竹,其筍季方生。
江南竹 筍冬生。
粗大而堅直。
斑竹 古傳湘妃灑淚成痕。
又有一種斑如羅紋,疏密相間,蒙以青膜,拂拭之加顯,名小斑竹。
苦油竹 肉厚而葉長闊,可為槍,以中虎即斃。
石竹 節疏而平,可為器用。
筋竹 肉厚而竅小,可為弓弩。
定光杖竹 方竹 外方内圓,可以為杖,筍秋末生。
箬竹 幹小而葉大,其葉可以為鬥篷、船篷。
車竿竹 赤竹 節長可為箭。
花之屬 梅 其品不一,有綠萼梅,色白蒂綠而瓣繁。
有紅梅,漢上林苑所植,朱梅、紫花梅、胭脂梅,皆其種也。
有品梅,一花三實,又曰雙梅。
有千葉梅、鵝梅、山梅及花香如梅。
類女工撚蠟所成者,曰蠟梅。
蘭 黃山谷雲:一幹一花而香有餘者曰蘭,一幹數花而香不足者曰蕙。
朱子《離騷辨證》言:古之香草,必花葉俱香,而燥濕不變,故可刈佩。
今之蘭蕙,但花香而葉乃無氣,質弱易萎,不可刈佩,必非古人所指甚明,不知何時誤也。
今閩人所植,一幹五七花,及紫白二種,皆謂之蘭。
外此蘭稱甚繁。
有賽蘭,一名翠蘭。
楊用修曰:賽蘭小如金粟,香特馥烈,佛經伊蘭即此。
有紫蘭,《詩》所謂士女秉蕳者也。
《埤雅》曰:紫蘭,至秋而紅。
有拜節蘭,色微紫,以歲首開花,一名獨占春,汀俗呼為報春魁。
有風蘭,一名吊蘭,花葉皆藍,裹而懸之,不土自榮。
有素心蘭,瓣無朱絲,心無斑點,色嫩香清,可治難産。
樹蘭 一名木蘭,其花碎圓清香。
王敬美《閩部疏》曰:賽蘭蔓生,樹蘭木生。
玉蘭 即宋人謂迎春也。
夏季而苞,春初苞脫,千幹萬蕊,不葉而花。
木筆 即辛夷,俗名木蓮,一名木蘭,花似玉蘭而紫,發如筆。
岩桂 一名木犀,有丹、黃、白三色,凡色勝則香薄。
四時開者,曰月桂。
醾 蔓生,承之以架,花白而香,春晚極盛。
又有檀心而紫色者尤香。
又有莖葉似醾,而花差小者,曰木香。
山茶 花深紅色,冬盛開。
東坡詩雲:“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鶴頭丹”。
山丹 其花一蒂百餘蕊,狀如繡球,深紅色,一花四英。
東坡所謂“錯落瑪瑙盤”是也。
亦有粉紅者,四月開花,至八月尚爛熳。
又有四時常開者。
茉莉 原出波斯國,移植南海。
稽含《草木狀》作“末利”。
《洛陽名園記》作“抹厲”,佛經作“抹利”,《王十朋集》作“沒利”,《洪邁集》作“末麗”。
楊慎《丹鉛錄》:《晉書》“都人簮素花”,即今末利花也。
是花夜開,惟閩中有之。
有單葉者,有重葉者,又有一種曰蕃茉莉,葉如茉莉,花如素馨,其香差薄。
又有紅色者,曰紅茉莉,穗生,有毒。
素馨 蔓生,夏開白花,露浥愈香。
蔡襄詩:“素馨出南海,萬裡來商舶”。
宋傅伯成詩:“昔日雲鬟鎖翠屏,隻今煙冢伴荒城。
香魂斷絕無人問,空有幽花獨擅名。
”詩注:素馨,漢宮女名。
今廣州花田有宮人斜,其地遍産素馨。
瑞香 枝幹婆娑,柔條厚葉;冬春之交,開花成簇;長三四分,如丁香狀,有黃、白、紫三色。
其種有枇杷葉者,有楊梅葉者,有柯葉者,有球子者,有攣枝者,花紫香烈。
蘇東坡詞曰:“領巾标下瑞香風,驚起谪仙春夢”。
萱 即谖草,可以忘憂。
《詩》曰:“焉得谖草”。
《埤雅》雲:一名鹿蔥。
《風土紀》雲:孕婦佩其花則生男,故《本草》又名宜男。
玉簮 一名白鶴,質素而香,治骨哽。
剪春羅 四時開花,淡紅色,旁如剪刻。
月桂 似荼蘼,其色紅,俗呼為月月紅。
滴滴金 葉露滴地而生,秋開花黃如金色。
陶弼詩雲:“九秋珠露滴成芽”。
紫羅傘 《本草圖經》名鸢尾。
葉似射幹,花色紫碧,不抽高莖。
俗呼紫羅傘。
其根即鸢頭,亦入藥。
玉樓春 一名栀子,花開六出,色白,氣香。
夜合 葉與皂莢、槐等,極細而繁密,至暮而合;花紅白色,瓣上若絲茸然,至秋而實作莢,子極細薄。
一名合歡,一名合昏。
含笑 其香酷烈,開盡則香減,故以含笑名。
有純紫者,有外白内紫者,白者曰牙笑。
木槿 有紅、白、紫數色,純白無間者名舜英,其花朝開暮落。
《詩》雲“顔如舜華”。
杜鵑 一名踯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紅,有深紅、淺紅及紫者。
白居易詩:“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啼得一花開”。
俗傳杜鵑啼血,滴地而成此花,故名。
珍珠 花有單葉者,有千葉者。
許将詩:“蔌蔌圃英淡粉籹,肯随桃李媚春陽。
金刀不到春風外,草密林深隻自香。
” 鳳尾 有二種,大者高丈餘,花穗生,黃心而白英,長竟尺,若鳳尾然。
一種高數尺,花疏而香勝,一名鳳柳,一名七裡香,置書帙中可辟蠧。
禦帶 枝長,花密如帶。
半丈紅 花如禦帶而差大,一名棠棣。
鷹爪 藤生,花淡黃色,末銳似鷹爪,夏開,香如爛瓜氣。
罂粟 花有五色,實如小罂,子如細粟,一名禦米。
禦仙 一曰麗春花,有小罂如小罂粟。
寶相 花類酴釄而秀整過之。
玉屑 藤生,花白,狀如碎玉。
錦竹 一名石竹,叢生,高尺許,花如缬錦。
李太白有“石竹繡羅衣”之句。
俗呼天南竹。
金燈 莖直上,末分數枝。
枝一花,光豔如燈,閩中呼為天蒜花,葉不相見。
指甲 花小如密,色可染指甲,過于鳳仙。
一名七裡香。
漢帝常植于扶荔宮。
鶴頂紅 一莖挺生,花開如鶴頂,鮮紅可愛。
勝春 一名鬥雪紅,又名月季花,如玫瑰,香色次之,四時常芳。
海棠 花如紫錦,又有垂絲海棠,色淡紅而多葉。
菊 有黃、白、紅、紫諸色,季秋開,性宜冷。
一種花深黃色,如滴滴金者,夏開。
木芙蓉 一名拒霜,花紅、白二色,有單瓣者,有重瓣者。
朝開色白,午後漸紅者,曰醉芙蓉。
繡球 一葉衆蕊,團團湊合,如簇球然,初青後白,其大如碗。
又一種花小如盞,開時亦爛熳。
又一種花隻八蕊,簇成一朵者,名八仙花。
薔薇 枝幹有刺,花紅紫色,三月盛開如錦。
亦有黃薔薇,花如棣棠,金色。
有淡黃薔薇,又有野薔薇,香亦清烈。
玫瑰 一名梅槐,似薔薇,有白、紫二色。
紫薇 俗謂之不奈癢花,爪其本則枝葉皆動。
又,自五月開花,至九月尚爛熳,謂之百日紅。
梅聖俞詩:“薄膚癢不勝輕爪,嫩幹生宜近禁廬”。
楊萬裡詩:“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常放半年花”。
紫荊 葉如白楊,枝似來禽,先花後葉,自下至上,皆甲間發花,深紫可愛。
古稱田氏兄弟欲分異,睹三荊同枯,驚歎,複合。
金錢 一名子午花,來自毗屍沙國,花深紅色,圓薄如錢。
金鳳 花如飛鳳,有紅、白、紫、粉紅數種,一名鳳仙,又名小桃紅,又名好女兒花。
張宛邱呼為菊婢,韋後呼為羽客。
老少年 一名秋紅,一名雁來紅,葉初生即純紅。
長春 枝幹有刺,花粉紅色,四時常開,其白者名牙香,又有曉白晚紅者。
淩霄 藤生附大木,其花黃,亦有毒,淩晨仰視,花露滴目則喪明。
古詩雲:“淩霄倚樹生,樹倒淩霄死。
勸君莫倚勢,倚勢亦如此。
” 荳蔻 其苗如蘆,其葉似姜,花開一穗數十蕊,淡紅色。
杜牧之詩“荳蔻梢頭二月初”。
蜀葵 花有深淺紅、黃、白、紫諸色,開時自本漸至末。
顔延之《葵賛》:類麻能直,方葵不傾。
蓋即《爾雅》所謂:菺,戎葵也,花小者名錦葵。
又有一種,葉尖狹,多刻缺,花淡黃,心下有紫色,名黃蜀葵。
水紅花 俗呼大節蓼,即紅蓼也,其花可入藥。
頳桐 葉微似桐,高不逾四尺,青幹繁花,鮮紅如火,為夏秋榮觀,俗呼百日紅,或名貞女花。
玉蝴蝶 葉似菖蒲而大,其花一莖數蕊,與蝴蝶相肖。
雞冠 秋開,紫色如雞冠,亦有白者。
佛書謂之波羅奢,又俗名矮腳雞冠,即壽星雞冠也。
又有名垂絲雞冠者,花最大。
又有秀出五色者,又有水紅者,或雲即後庭花。
燕子花 《溪蠻叢笑》雲:紫花全類燕子,一枝數葩,俗呼鳥子花,閩中呼為紫燕。
芭蕉 一曰芭苴,一曰甘蕉。
卞敬宗《甘蕉贊》:扶疎似樹,質則非木。
高舒垂蔭,異秀延矚。
厥實惟甘,味之無足。
蕉子長者六七寸,味似葡萄,惟廣中蕉有之。
又福州有夷蕉,贛有鳳尾
邢昺《爾雅疏》曰:梨生山中者名樆。
金荊 《閩中記》曰:木堅有文彩,可為床榻器用。
肥皂莢 樹高大,五六月開白花,結莢肥厚多肉,可用浣衣去垢。
《南史》雲:“黃塵汗人衣,皂莢相料理。
” 苦槠 一作柞,子可食,作屋柱不腐。
柞 俗名鑿子樹,性堅忍,經冬不凋,花碎白,子可啖。
梌杉 似纓絡松,但垂條僅尺許耳,冬亦不凋。
柯木 俗名河木,質堅韌可镌刻。
竹之屬 戴凱之《竹譜》:竹有生日,謂五月十三日,移植最宜;亦謂竹醉,将枯則生花;或雲,或劈竹多用辰日。
山谷詩雲:“夏栽醉竹逾千個”。
又雲,“根須辰日斸。
” 慈竹 吳筠曰:慈竹生必内向,示不離本。
《述異記》:所謂南中有子母竹是也。
又名孝竹。
宋子京《方物贊》曰:根不他引,是得慈名,中實外堅,筍不時萌,末或下垂,苒弱綠榮。
筀竹 性堅,色蒼白,可破絲織器。
《山經注》曰:筀竹大者圍二尺、長四丈。
石介詩:“斷霞半赭燕支木,零露偏留筀竹叢”。
又名防露,言其上密防露,下疏來風。
箭竹 細小而緊實,可為箭幹。
《爾雅》曰“筿箭”。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
自注雲:苦箭大葉,笄箭小葉。
苦竹 《圖經》曰:出閩中者,本極粗大,筍味殊苦。
《齊民要術》有青苦、白苦、紫苦、黃苦。
孟浩然詩“風霜苦竹餘”。
又有苦伏竹,筍冬生,土人以為珍味。
紫竹 質小,生二年色乃變,三年而純紫。
鳳尾竹 梢葉森秀,如鳳尾然。
觀音竹 高僅尺餘,密蓧扶疏,可供盆石之玩。
人面竹 節密而凸,宛如人面,一名佛眼竹。
含竹 大如指,土人以編藩籬者。
貓竹 方言謂之席竹,大者徑七八寸,土人或取其葉以裹角黍。
筍夏生,亦極甘美。
黃竹 小而黃色,一名界金竹,其筍季方生。
江南竹 筍冬生。
粗大而堅直。
斑竹 古傳湘妃灑淚成痕。
又有一種斑如羅紋,疏密相間,蒙以青膜,拂拭之加顯,名小斑竹。
苦油竹 肉厚而葉長闊,可為槍,以中虎即斃。
石竹 節疏而平,可為器用。
筋竹 肉厚而竅小,可為弓弩。
定光杖竹 方竹 外方内圓,可以為杖,筍秋末生。
箬竹 幹小而葉大,其葉可以為鬥篷、船篷。
車竿竹 赤竹 節長可為箭。
花之屬 梅 其品不一,有綠萼梅,色白蒂綠而瓣繁。
有紅梅,漢上林苑所植,朱梅、紫花梅、胭脂梅,皆其種也。
有品梅,一花三實,又曰雙梅。
有千葉梅、鵝梅、山梅及花香如梅。
類女工撚蠟所成者,曰蠟梅。
蘭 黃山谷雲:一幹一花而香有餘者曰蘭,一幹數花而香不足者曰蕙。
朱子《離騷辨證》言:古之香草,必花葉俱香,而燥濕不變,故可刈佩。
今之蘭蕙,但花香而葉乃無氣,質弱易萎,不可刈佩,必非古人所指甚明,不知何時誤也。
今閩人所植,一幹五七花,及紫白二種,皆謂之蘭。
外此蘭稱甚繁。
有賽蘭,一名翠蘭。
楊用修曰:賽蘭小如金粟,香特馥烈,佛經伊蘭即此。
有紫蘭,《詩》所謂士女秉蕳者也。
《埤雅》曰:紫蘭,至秋而紅。
有拜節蘭,色微紫,以歲首開花,一名獨占春,汀俗呼為報春魁。
有風蘭,一名吊蘭,花葉皆藍,裹而懸之,不土自榮。
有素心蘭,瓣無朱絲,心無斑點,色嫩香清,可治難産。
樹蘭 一名木蘭,其花碎圓清香。
王敬美《閩部疏》曰:賽蘭蔓生,樹蘭木生。
玉蘭 即宋人謂迎春也。
夏季而苞,春初苞脫,千幹萬蕊,不葉而花。
木筆 即辛夷,俗名木蓮,一名木蘭,花似玉蘭而紫,發如筆。
岩桂 一名木犀,有丹、黃、白三色,凡色勝則香薄。
四時開者,曰月桂。
醾 蔓生,承之以架,花白而香,春晚極盛。
又有檀心而紫色者尤香。
又有莖葉似醾,而花差小者,曰木香。
山茶 花深紅色,冬盛開。
東坡詩雲:“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鶴頭丹”。
山丹 其花一蒂百餘蕊,狀如繡球,深紅色,一花四英。
東坡所謂“錯落瑪瑙盤”是也。
亦有粉紅者,四月開花,至八月尚爛熳。
又有四時常開者。
茉莉 原出波斯國,移植南海。
稽含《草木狀》作“末利”。
《洛陽名園記》作“抹厲”,佛經作“抹利”,《王十朋集》作“沒利”,《洪邁集》作“末麗”。
楊慎《丹鉛錄》:《晉書》“都人簮素花”,即今末利花也。
是花夜開,惟閩中有之。
有單葉者,有重葉者,又有一種曰蕃茉莉,葉如茉莉,花如素馨,其香差薄。
又有紅色者,曰紅茉莉,穗生,有毒。
素馨 蔓生,夏開白花,露浥愈香。
蔡襄詩:“素馨出南海,萬裡來商舶”。
宋傅伯成詩:“昔日雲鬟鎖翠屏,隻今煙冢伴荒城。
香魂斷絕無人問,空有幽花獨擅名。
”詩注:素馨,漢宮女名。
今廣州花田有宮人斜,其地遍産素馨。
瑞香 枝幹婆娑,柔條厚葉;冬春之交,開花成簇;長三四分,如丁香狀,有黃、白、紫三色。
其種有枇杷葉者,有楊梅葉者,有柯葉者,有球子者,有攣枝者,花紫香烈。
蘇東坡詞曰:“領巾标下瑞香風,驚起谪仙春夢”。
萱 即谖草,可以忘憂。
《詩》曰:“焉得谖草”。
《埤雅》雲:一名鹿蔥。
《風土紀》雲:孕婦佩其花則生男,故《本草》又名宜男。
玉簮 一名白鶴,質素而香,治骨哽。
剪春羅 四時開花,淡紅色,旁如剪刻。
月桂 似荼蘼,其色紅,俗呼為月月紅。
滴滴金 葉露滴地而生,秋開花黃如金色。
陶弼詩雲:“九秋珠露滴成芽”。
紫羅傘 《本草圖經》名鸢尾。
葉似射幹,花色紫碧,不抽高莖。
俗呼紫羅傘。
其根即鸢頭,亦入藥。
玉樓春 一名栀子,花開六出,色白,氣香。
夜合 葉與皂莢、槐等,極細而繁密,至暮而合;花紅白色,瓣上若絲茸然,至秋而實作莢,子極細薄。
一名合歡,一名合昏。
含笑 其香酷烈,開盡則香減,故以含笑名。
有純紫者,有外白内紫者,白者曰牙笑。
木槿 有紅、白、紫數色,純白無間者名舜英,其花朝開暮落。
《詩》雲“顔如舜華”。
杜鵑 一名踯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紅,有深紅、淺紅及紫者。
白居易詩:“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啼得一花開”。
俗傳杜鵑啼血,滴地而成此花,故名。
珍珠 花有單葉者,有千葉者。
許将詩:“蔌蔌圃英淡粉籹,肯随桃李媚春陽。
金刀不到春風外,草密林深隻自香。
” 鳳尾 有二種,大者高丈餘,花穗生,黃心而白英,長竟尺,若鳳尾然。
一種高數尺,花疏而香勝,一名鳳柳,一名七裡香,置書帙中可辟蠧。
禦帶 枝長,花密如帶。
半丈紅 花如禦帶而差大,一名棠棣。
鷹爪 藤生,花淡黃色,末銳似鷹爪,夏開,香如爛瓜氣。
罂粟 花有五色,實如小罂,子如細粟,一名禦米。
禦仙 一曰麗春花,有小罂如小罂粟。
寶相 花類酴釄而秀整過之。
玉屑 藤生,花白,狀如碎玉。
錦竹 一名石竹,叢生,高尺許,花如缬錦。
李太白有“石竹繡羅衣”之句。
俗呼天南竹。
金燈 莖直上,末分數枝。
枝一花,光豔如燈,閩中呼為天蒜花,葉不相見。
指甲 花小如密,色可染指甲,過于鳳仙。
一名七裡香。
漢帝常植于扶荔宮。
鶴頂紅 一莖挺生,花開如鶴頂,鮮紅可愛。
勝春 一名鬥雪紅,又名月季花,如玫瑰,香色次之,四時常芳。
海棠 花如紫錦,又有垂絲海棠,色淡紅而多葉。
菊 有黃、白、紅、紫諸色,季秋開,性宜冷。
一種花深黃色,如滴滴金者,夏開。
木芙蓉 一名拒霜,花紅、白二色,有單瓣者,有重瓣者。
朝開色白,午後漸紅者,曰醉芙蓉。
繡球 一葉衆蕊,團團湊合,如簇球然,初青後白,其大如碗。
又一種花小如盞,開時亦爛熳。
又一種花隻八蕊,簇成一朵者,名八仙花。
薔薇 枝幹有刺,花紅紫色,三月盛開如錦。
亦有黃薔薇,花如棣棠,金色。
有淡黃薔薇,又有野薔薇,香亦清烈。
玫瑰 一名梅槐,似薔薇,有白、紫二色。
紫薇 俗謂之不奈癢花,爪其本則枝葉皆動。
又,自五月開花,至九月尚爛熳,謂之百日紅。
梅聖俞詩:“薄膚癢不勝輕爪,嫩幹生宜近禁廬”。
楊萬裡詩:“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常放半年花”。
紫荊 葉如白楊,枝似來禽,先花後葉,自下至上,皆甲間發花,深紫可愛。
古稱田氏兄弟欲分異,睹三荊同枯,驚歎,複合。
金錢 一名子午花,來自毗屍沙國,花深紅色,圓薄如錢。
金鳳 花如飛鳳,有紅、白、紫、粉紅數種,一名鳳仙,又名小桃紅,又名好女兒花。
張宛邱呼為菊婢,韋後呼為羽客。
老少年 一名秋紅,一名雁來紅,葉初生即純紅。
長春 枝幹有刺,花粉紅色,四時常開,其白者名牙香,又有曉白晚紅者。
淩霄 藤生附大木,其花黃,亦有毒,淩晨仰視,花露滴目則喪明。
古詩雲:“淩霄倚樹生,樹倒淩霄死。
勸君莫倚勢,倚勢亦如此。
” 荳蔻 其苗如蘆,其葉似姜,花開一穗數十蕊,淡紅色。
杜牧之詩“荳蔻梢頭二月初”。
蜀葵 花有深淺紅、黃、白、紫諸色,開時自本漸至末。
顔延之《葵賛》:類麻能直,方葵不傾。
蓋即《爾雅》所謂:菺,戎葵也,花小者名錦葵。
又有一種,葉尖狹,多刻缺,花淡黃,心下有紫色,名黃蜀葵。
水紅花 俗呼大節蓼,即紅蓼也,其花可入藥。
頳桐 葉微似桐,高不逾四尺,青幹繁花,鮮紅如火,為夏秋榮觀,俗呼百日紅,或名貞女花。
玉蝴蝶 葉似菖蒲而大,其花一莖數蕊,與蝴蝶相肖。
雞冠 秋開,紫色如雞冠,亦有白者。
佛書謂之波羅奢,又俗名矮腳雞冠,即壽星雞冠也。
又有名垂絲雞冠者,花最大。
又有秀出五色者,又有水紅者,或雲即後庭花。
燕子花 《溪蠻叢笑》雲:紫花全類燕子,一枝數葩,俗呼鳥子花,閩中呼為紫燕。
芭蕉 一曰芭苴,一曰甘蕉。
卞敬宗《甘蕉贊》:扶疎似樹,質則非木。
高舒垂蔭,異秀延矚。
厥實惟甘,味之無足。
蕉子長者六七寸,味似葡萄,惟廣中蕉有之。
又福州有夷蕉,贛有鳳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