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物 産
關燈
小
中
大
三歲而有子。
”《詩》:“有蕡其實”。
江文通頌曰:“惟園有實,惟山有叢,丹蘤擎露,紫雲繞風。
” 李 《爾雅翼》曰:李,木之多子者。
故從子。
其品不一,有朱李、粉李、清水李、胭脂李、夫人李、真珠李。
楊梅 木似荔枝,葉細陰青,競歲如翠林。
《邑記》曰:青時極酸,熟則如蜜。
閩産以建安為佳。
今汀亦有紅、白二種。
栗 外刺如猬,熟則□折。
《夏小正》曰:“八月,栗零零者降也。
” 梨 初種以山梨小本,用佳梨種接之。
舊志雲:出武平、連城者佳,今甯化泉上香水梨、長汀南寨梨亦佳。
香橼 《本草》作枸橼。
《南方草木狀》曰:枸橼,皮似橙而金色,氣極芳香,肉厚白如蘆菔,汀人呼為香橼,為氣緣襲人衣也。
近有佛指香橼,又名佛手柑,種自福州來。
葡萄 一名馬乳。
西漢時,其種自西域來,有青、紫二種,今但有青者。
性不能自舉,作架承之;葉密陰厚,可以避暑。
昌黎詩:“剩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
” 枇杷 葉大騾耳,四時不凋,冬花夏實,子如彈丸。
菱 芰葉浮水上,花黃白色,實生漸向水中。
《埤雅》曰:楚謂之芰,秦謂之茩。
《武陵記》雲: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菱。
古者采菱作歌,相和甚盛。
柯子 榛之類,一名椎,饑乃熟。
通志雲:似栗而絕小。
棗 大者棗,小者棘,于文重“朿”為棗,并“朿”為棘。
《詩》曰:“八月剝棗”;郭璞贊曰:“赤心耿直。
” 柑 葉厚色青,花白而香,俱冬熟,其品不一。
橙 亦柑類,大似佛酥柑而皮光,實味酸甜。
柚 亦名香柑,葉重台而大,花五瓣而卷,氣甚香冽,實金黃色,皮厚肉小,味甘酸。
橘 樹如柑而葉差小,花白而香,冬熟,其品亦不一。
柿 有數種,為赤實果。
《酉陽雜俎》曰: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華可玩、六佳實、七落葉肥大。
椑 他柿至熟則黃赤,惟此雖熟亦青黑色,搗碎浸汁,謂之柿油,可糊扇、傘諸物。
橄榄 木端直而高,味先苦後甘。
《本草》謂之谏果。
出上杭。
有自福州來者,差小,名丁香榄,尤佳。
蓮 花有紅、白二種。
藕及房、蒂、須、葉皆可入藥。
石榴 夏花秋實。
《酉陽雜俎》:甜者曰天漿;千葉者,花紅豔不實。
查子 汀人取之為查糕。
雞頭 《埤雅》雲:蓬蹲似雞首。
故名。
木瓜 春末開花,深紅色,實可食又可入藥,能治腳氣。
甘蔗 赤者曰崑崙蔗,白者曰荻蔗。
土人搗取其汁,以為沙糖。
楊桃 楊字亦作洋。
《異物志》雲:楊桃色青黃,有五瓣,或謂之五瓣子。
銀杏 即白果,又名鴨腳子,葉似鴨掌,故名。
落花生 種出西國,俗名番豆。
種宜沙土,豆蔓生數尺,黃花開時,随以沙土壓之,即于土中結實,冬後掘土取實。
藥之屬 薏苡 春生苗,葉如黍,開紅白花,結實如珠。
一名米,謂堅硬有如贑強之意;一名回回米,一名屋葵,一名薏珠子。
久服之,輕身益氣。
黃精 産山谷中,其莖葉類姜。
《本草》謂,久服輕身。
食法須九蒸九曝,不則戟喉。
菖蒲 荃也,一名荪。
其本芳辛,葉長數尺,有脊如劍,性益聰。
切之為菹,謂之昌歜,生石上者為石菖蒲。
地黃 葉生布地上,有皺紋;根如手指,通黃色。
郭璞曰:“一名地髓。
” 天門冬 《山海經》所謂冬。
《爾雅》曰:“髦颠棘”。
郭璞曰:“細葉有刺蔓”。
麥門冬 《爾雅翼》曰:葉如韭,四季不凋,根生連珠,形似穬麥。
《本草》謂,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半夏 《本草》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莖端三葉,色頗似竹葉而光,皮黃肉白,采根以灰浥之,湯洗曝幹。
豨莶 俗呼大炊草。
張詠知益州,進豨莶丸。
艾 《爾雅翼》曰:庶草治病,各有所宜,惟艾可灸百疾,故名醫草。
葉有大、小二種。
天南星 苗似荷梗,高尺許,葉以蒟蒻,兩枝相抱,花似蛇頭,結子作穗,根似芋而圓。
益母草 《詩》謂之蓷,《本草》謂之充蔚。
郭璞雲:葉似荏,方莖白花,花生節間。
今園圃、田野多産之。
葉莖皆如郭說,但花色淡紅小異耳。
香附子 即莎根,一名雀頭香。
金櫻子 生郊野中,似薔薇有刺,開白花,實如小石榴。
香薷 似白蘇而葉細,一作香葇。
生山谷石上者尤佳。
金銀花 即忍冬藤花,一名老翁須,黃白花相對,又名鴛鴦草。
治毒最效。
何首烏 本名交藤,因何氏服之疾愈而發不白,故名。
有雌雄兩種,赤者雄,白者雌。
蓖麻子 子大如豆,去斑殼,仁有油。
此藥外用多奇效,内服不可輕率。
千裡及 《本草》曰:藤生,道旁籬落間有之,葉細而厚。
骨碎補 一名猿姜,附榕木而生。
《本草》曰:引根成條,短葉附之,又有大葉成枝。
唐明皇以主折傷,甚驗。
羊蹄草 俗名秃菜。
陸玑曰:《詩》言“采其蘧”,即此物也。
葉狹長,色深綠,莖節間紫赤。
采根醋磨,塗癬速效。
茯苓 深山有大松處皆有之,是多年松脂流入土中變成者,自作塊,不附着根上,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
茯苓千年,又化為琥珀。
薄荷 有大小二種,葉尖,冬不死,夏、秋采莖葉曝幹,性清涼。
剪刀草 按《本草圖經》,生近水沙碛中,葉如剪刀,苗最軟嫩,色深青綠,開小白色四瓣,蕊深黃色。
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杏枝,色白而瑩滑。
一名慈菰,一名白地粟,一名河凫茨,采其根葉,治癰腫。
紫蘇 葉下紫色甚香,夏采莖葉,秋采實,俱入藥。
茱萸 夏開花黃色,秋結實如珠,性溫,補腎利氣。
重九日,人采以泛酒。
山栀子 即黃栀子,一作支子,其實七棱,亦名越桃,可入藥。
楮實子 初生時可用蜜煎。
車前子 即芣苡也,大葉長穗,好生道旁。
柏子 其色黃,其皮最涼。
桃仁 碎桃核取之。
香茅 苗葉如葇而香,可煮湯作浴,辟邪氣。
南藤 生依南木故名。
莖如馬鞭,有節紫褐色。
一名丁公藤。
萆 俗名硬飯頭。
吉鈎藤 其根入地,融結成香,即降真香也。
木之屬 松 有五鬣,有三鬣,花上黃粉名松黃,其節名松光,皮上綠藓衣名艾納香,和諸香爇之,其煙不散。
柏 葉有圓、扁、刺三種,性堅而香。
樊宗師園诏謂,柏為倉官。
其子香而可爇。
又有葉側向而生者為側柏。
葉如側柏。
椤 木可為器,最耐久遠。
檺 亦可為棟宇,然久則蠧腐,不及杉遠矣。
其皮白,最刺撓人。
或煮其汁,合諸毒藥以射虎。
楓 似白楊,葉圓而岐,有三尖,經霜則色丹,取其脂可以為香。
桐 有四種。
花葉不相見,花不結子,材中琴瑟。
《禹貢》“峄陽孤桐”,即岡桐也。
葉有三權,結子如胡椒可食者,即《爾雅》所謂梧桐。
一名榮桐,又名榇梧也。
二月開淡紅色,子可壓油者,謂油桐。
不花不子,與油桐相類曰白桐。
桧 柏葉松身,一名栝。
《禹貢》曰:栝,物之堅緻者。
杉 一名沙木,類松而勁直,葉附枝生,若刺針然。
土人作宮室、棺槨,以此木為上。
桑柘 與桑異種,皆可飼蠶,其絲作琴瑟弦,清亮異常,亦可為弓幹。
槐 虛星之精,性暢茂多陰。
《埤雅》曰:槐棘醜喬,桑柳醜條。
檀 葉似槐,性堅實,有黃、白二種,又有至夏始生葉者,俗呼為傲春檀。
水綿 類杉,修幹而細葉。
郡城内外,凡濱水處多植之。
《玉篇》無此字,鄉人讀如睹音。
其樹頗高大,葉略似桂,其子如苦槠,圓而稍長,去其殼而磨之,作凍可食。
黃蓮茶 木高二三丈,葉似槐而尖長,春初芽始生,可治以代茗,亦可為茹,其味香美,俗又呼涼茶樹。
加條 《閩中記》:其葉可用以磨犀角、象牙,即道家降真香,又名美龍藤。
樸 葉如加條差小,皮鱗皺而厚。
羅漢松 葉長而狹,色蒼秀可愛,淩冬不凋。
鐵樹 葉紅而幹如鐵。
柳 葉細長而青,枝幹柔脆,縱橫倒颠倒植之,皆生。
榉 皮如槐、檀,葉如樗而狹長,生水側,名榉柳。
烏桕 花黃子白,葉可染皂,子可壓油,即桕油也。
棕榈 俗名棕,亦曰栟榈,葉大如車輪,其毛可用,子嫩未吐者可采充茹,曰棕魚。
樟 即豫章,生七年乃可知者也。
《水經注》謂,其枝葉扶疏,垂陰數畝,葉似柟而尖長,其氣極辛烈。
為大舟及諸器皿多用之。
禽鳥含種所生曰鳥樟。
梓 似桐而葉小、葉紫。
《齊民要術》曰:白色有角者為梓。
《埤雅》曰:梓為木王。
柟 即楠木也。
宋子京曰:讓木即柟,其木直上,柯葉不相妨。
《山海經》曰:柟負霜騰翠。
蓋今古以為美林。
柽 俗名西河柳。
《爾雅》謂“河柳”。
《翼》曰:“葉細如絲,婀娜可愛。
天将雨,柽先起氣應之,故名雨師。
”夏着花粉紅如蓼。
榕樹 《海物異名記》曰:榕作槦,言材不中梓人也。
或曰:陰覆寬廣,故謂之容。
垂須入地,辄複生根,常有一樹作十餘幹。
相傳,千年榕樹上生奇南香。
黃楊 《埤雅》曰: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退一寸。
蘇子瞻詩:“山中草木随時長,惟有黃楊厄閏年”。
《酉陽雜俎》曰:世重黃楊,以其無火,伐必以陰晦夜,不見一星,則不裂。
楮 《詩》謂之榖。
生子如楊梅,皮可織為布,亦可搗作紙。
《爾雅翼》曰:皮斑者是楮,白者是榖;有瓣者曰楮,無瓣者曰構。
冬青 其葉常青,四時不改,肌理白文如象齒。
韓子蒼雲“萬年枝也”。
許渾詩:“未秋紅實淺,經夏綠陰寒”。
一名女貞。
《典術》雲:少陰之精,淩冬青翠。
俗呼為蠟樹,有蟲出其樹而成白蠟。
或雲,葉微團而子赤者為冬青,葉長而子黑為女貞。
椿 木之壽者,質實而葉香。
方春,其芽可啖。
楝 《爾雅翼》曰:木高丈餘,葉密如槐而尖,實如小鈴,謂之苦楝子。
《東臯雜錄》:江南自春至夏,有二十四風信,梅花最先,楝花最後。
唐詩雲:“楝花開後風光好”。
山樆 結實似梨,小而酸澀,其木理細膩堅緻,
”《詩》:“有蕡其實”。
江文通頌曰:“惟園有實,惟山有叢,丹蘤擎露,紫雲繞風。
” 李 《爾雅翼》曰:李,木之多子者。
故從子。
其品不一,有朱李、粉李、清水李、胭脂李、夫人李、真珠李。
楊梅 木似荔枝,葉細陰青,競歲如翠林。
《邑記》曰:青時極酸,熟則如蜜。
閩産以建安為佳。
今汀亦有紅、白二種。
栗 外刺如猬,熟則□折。
《夏小正》曰:“八月,栗零零者降也。
” 梨 初種以山梨小本,用佳梨種接之。
舊志雲:出武平、連城者佳,今甯化泉上香水梨、長汀南寨梨亦佳。
香橼 《本草》作枸橼。
《南方草木狀》曰:枸橼,皮似橙而金色,氣極芳香,肉厚白如蘆菔,汀人呼為香橼,為氣緣襲人衣也。
近有佛指香橼,又名佛手柑,種自福州來。
葡萄 一名馬乳。
西漢時,其種自西域來,有青、紫二種,今但有青者。
性不能自舉,作架承之;葉密陰厚,可以避暑。
昌黎詩:“剩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
” 枇杷 葉大騾耳,四時不凋,冬花夏實,子如彈丸。
菱 芰葉浮水上,花黃白色,實生漸向水中。
《埤雅》曰:楚謂之芰,秦謂之茩。
《武陵記》雲: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菱。
古者采菱作歌,相和甚盛。
柯子 榛之類,一名椎,饑乃熟。
通志雲:似栗而絕小。
棗 大者棗,小者棘,于文重“朿”為棗,并“朿”為棘。
《詩》曰:“八月剝棗”;郭璞贊曰:“赤心耿直。
” 柑 葉厚色青,花白而香,俱冬熟,其品不一。
橙 亦柑類,大似佛酥柑而皮光,實味酸甜。
柚 亦名香柑,葉重台而大,花五瓣而卷,氣甚香冽,實金黃色,皮厚肉小,味甘酸。
橘 樹如柑而葉差小,花白而香,冬熟,其品亦不一。
柿 有數種,為赤實果。
《酉陽雜俎》曰: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華可玩、六佳實、七落葉肥大。
椑 他柿至熟則黃赤,惟此雖熟亦青黑色,搗碎浸汁,謂之柿油,可糊扇、傘諸物。
橄榄 木端直而高,味先苦後甘。
《本草》謂之谏果。
出上杭。
有自福州來者,差小,名丁香榄,尤佳。
蓮 花有紅、白二種。
藕及房、蒂、須、葉皆可入藥。
石榴 夏花秋實。
《酉陽雜俎》:甜者曰天漿;千葉者,花紅豔不實。
查子 汀人取之為查糕。
雞頭 《埤雅》雲:蓬蹲似雞首。
故名。
木瓜 春末開花,深紅色,實可食又可入藥,能治腳氣。
甘蔗 赤者曰崑崙蔗,白者曰荻蔗。
土人搗取其汁,以為沙糖。
楊桃 楊字亦作洋。
《異物志》雲:楊桃色青黃,有五瓣,或謂之五瓣子。
銀杏 即白果,又名鴨腳子,葉似鴨掌,故名。
落花生 種出西國,俗名番豆。
種宜沙土,豆蔓生數尺,黃花開時,随以沙土壓之,即于土中結實,冬後掘土取實。
藥之屬 薏苡 春生苗,葉如黍,開紅白花,結實如珠。
一名米,謂堅硬有如贑強之意;一名回回米,一名屋葵,一名薏珠子。
久服之,輕身益氣。
黃精 産山谷中,其莖葉類姜。
《本草》謂,久服輕身。
食法須九蒸九曝,不則戟喉。
菖蒲 荃也,一名荪。
其本芳辛,葉長數尺,有脊如劍,性益聰。
切之為菹,謂之昌歜,生石上者為石菖蒲。
地黃 葉生布地上,有皺紋;根如手指,通黃色。
郭璞曰:“一名地髓。
” 天門冬 《山海經》所謂冬。
《爾雅》曰:“髦颠棘”。
郭璞曰:“細葉有刺蔓”。
麥門冬 《爾雅翼》曰:葉如韭,四季不凋,根生連珠,形似穬麥。
《本草》謂,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半夏 《本草》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莖端三葉,色頗似竹葉而光,皮黃肉白,采根以灰浥之,湯洗曝幹。
豨莶 俗呼大炊草。
張詠知益州,進豨莶丸。
艾 《爾雅翼》曰:庶草治病,各有所宜,惟艾可灸百疾,故名醫草。
葉有大、小二種。
天南星 苗似荷梗,高尺許,葉以蒟蒻,兩枝相抱,花似蛇頭,結子作穗,根似芋而圓。
益母草 《詩》謂之蓷,《本草》謂之充蔚。
郭璞雲:葉似荏,方莖白花,花生節間。
今園圃、田野多産之。
葉莖皆如郭說,但花色淡紅小異耳。
香附子 即莎根,一名雀頭香。
金櫻子 生郊野中,似薔薇有刺,開白花,實如小石榴。
香薷 似白蘇而葉細,一作香葇。
生山谷石上者尤佳。
金銀花 即忍冬藤花,一名老翁須,黃白花相對,又名鴛鴦草。
治毒最效。
何首烏 本名交藤,因何氏服之疾愈而發不白,故名。
有雌雄兩種,赤者雄,白者雌。
蓖麻子 子大如豆,去斑殼,仁有油。
此藥外用多奇效,内服不可輕率。
千裡及 《本草》曰:藤生,道旁籬落間有之,葉細而厚。
骨碎補 一名猿姜,附榕木而生。
《本草》曰:引根成條,短葉附之,又有大葉成枝。
唐明皇以主折傷,甚驗。
羊蹄草 俗名秃菜。
陸玑曰:《詩》言“采其蘧”,即此物也。
葉狹長,色深綠,莖節間紫赤。
采根醋磨,塗癬速效。
茯苓 深山有大松處皆有之,是多年松脂流入土中變成者,自作塊,不附着根上,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
茯苓千年,又化為琥珀。
薄荷 有大小二種,葉尖,冬不死,夏、秋采莖葉曝幹,性清涼。
剪刀草 按《本草圖經》,生近水沙碛中,葉如剪刀,苗最軟嫩,色深青綠,開小白色四瓣,蕊深黃色。
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杏枝,色白而瑩滑。
一名慈菰,一名白地粟,一名河凫茨,采其根葉,治癰腫。
紫蘇 葉下紫色甚香,夏采莖葉,秋采實,俱入藥。
茱萸 夏開花黃色,秋結實如珠,性溫,補腎利氣。
重九日,人采以泛酒。
山栀子 即黃栀子,一作支子,其實七棱,亦名越桃,可入藥。
楮實子 初生時可用蜜煎。
車前子 即芣苡也,大葉長穗,好生道旁。
柏子 其色黃,其皮最涼。
桃仁 碎桃核取之。
香茅 苗葉如葇而香,可煮湯作浴,辟邪氣。
南藤 生依南木故名。
莖如馬鞭,有節紫褐色。
一名丁公藤。
萆 俗名硬飯頭。
吉鈎藤 其根入地,融結成香,即降真香也。
木之屬 松 有五鬣,有三鬣,花上黃粉名松黃,其節名松光,皮上綠藓衣名艾納香,和諸香爇之,其煙不散。
柏 葉有圓、扁、刺三種,性堅而香。
樊宗師園诏謂,柏為倉官。
其子香而可爇。
又有葉側向而生者為側柏。
葉如側柏。
椤 木可為器,最耐久遠。
檺 亦可為棟宇,然久則蠧腐,不及杉遠矣。
其皮白,最刺撓人。
或煮其汁,合諸毒藥以射虎。
楓 似白楊,葉圓而岐,有三尖,經霜則色丹,取其脂可以為香。
桐 有四種。
花葉不相見,花不結子,材中琴瑟。
《禹貢》“峄陽孤桐”,即岡桐也。
葉有三權,結子如胡椒可食者,即《爾雅》所謂梧桐。
一名榮桐,又名榇梧也。
二月開淡紅色,子可壓油者,謂油桐。
不花不子,與油桐相類曰白桐。
桧 柏葉松身,一名栝。
《禹貢》曰:栝,物之堅緻者。
杉 一名沙木,類松而勁直,葉附枝生,若刺針然。
土人作宮室、棺槨,以此木為上。
桑柘 與桑異種,皆可飼蠶,其絲作琴瑟弦,清亮異常,亦可為弓幹。
槐 虛星之精,性暢茂多陰。
《埤雅》曰:槐棘醜喬,桑柳醜條。
檀 葉似槐,性堅實,有黃、白二種,又有至夏始生葉者,俗呼為傲春檀。
水綿 類杉,修幹而細葉。
郡城内外,凡濱水處多植之。
《玉篇》無此字,鄉人讀如睹音。
其樹頗高大,葉略似桂,其子如苦槠,圓而稍長,去其殼而磨之,作凍可食。
黃蓮茶 木高二三丈,葉似槐而尖長,春初芽始生,可治以代茗,亦可為茹,其味香美,俗又呼涼茶樹。
加條 《閩中記》:其葉可用以磨犀角、象牙,即道家降真香,又名美龍藤。
樸 葉如加條差小,皮鱗皺而厚。
羅漢松 葉長而狹,色蒼秀可愛,淩冬不凋。
鐵樹 葉紅而幹如鐵。
柳 葉細長而青,枝幹柔脆,縱橫倒颠倒植之,皆生。
榉 皮如槐、檀,葉如樗而狹長,生水側,名榉柳。
烏桕 花黃子白,葉可染皂,子可壓油,即桕油也。
棕榈 俗名棕,亦曰栟榈,葉大如車輪,其毛可用,子嫩未吐者可采充茹,曰棕魚。
樟 即豫章,生七年乃可知者也。
《水經注》謂,其枝葉扶疏,垂陰數畝,葉似柟而尖長,其氣極辛烈。
為大舟及諸器皿多用之。
禽鳥含種所生曰鳥樟。
梓 似桐而葉小、葉紫。
《齊民要術》曰:白色有角者為梓。
《埤雅》曰:梓為木王。
柟 即楠木也。
宋子京曰:讓木即柟,其木直上,柯葉不相妨。
《山海經》曰:柟負霜騰翠。
蓋今古以為美林。
柽 俗名西河柳。
《爾雅》謂“河柳”。
《翼》曰:“葉細如絲,婀娜可愛。
天将雨,柽先起氣應之,故名雨師。
”夏着花粉紅如蓼。
榕樹 《海物異名記》曰:榕作槦,言材不中梓人也。
或曰:陰覆寬廣,故謂之容。
垂須入地,辄複生根,常有一樹作十餘幹。
相傳,千年榕樹上生奇南香。
黃楊 《埤雅》曰: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退一寸。
蘇子瞻詩:“山中草木随時長,惟有黃楊厄閏年”。
《酉陽雜俎》曰:世重黃楊,以其無火,伐必以陰晦夜,不見一星,則不裂。
楮 《詩》謂之榖。
生子如楊梅,皮可織為布,亦可搗作紙。
《爾雅翼》曰:皮斑者是楮,白者是榖;有瓣者曰楮,無瓣者曰構。
冬青 其葉常青,四時不改,肌理白文如象齒。
韓子蒼雲“萬年枝也”。
許渾詩:“未秋紅實淺,經夏綠陰寒”。
一名女貞。
《典術》雲:少陰之精,淩冬青翠。
俗呼為蠟樹,有蟲出其樹而成白蠟。
或雲,葉微團而子赤者為冬青,葉長而子黑為女貞。
椿 木之壽者,質實而葉香。
方春,其芽可啖。
楝 《爾雅翼》曰:木高丈餘,葉密如槐而尖,實如小鈴,謂之苦楝子。
《東臯雜錄》:江南自春至夏,有二十四風信,梅花最先,楝花最後。
唐詩雲:“楝花開後風光好”。
山樆 結實似梨,小而酸澀,其木理細膩堅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