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風 俗

關燈
風導于上,俗成于下。

    風俗之淳漓,庶政之治忽系焉。

    汀鄰江、廣,壤僻而多山,地靈之所融結,地氣之所熏蒸,人多剛果樸直,惟在上之君子,有以率作而整齊之。

    将見輶軒所采,與“兔罝”、“江沱”諸詩比盛焉。

    若夫氣候之殊,歲時之異,則在乎和陰陽而齊習尚者之轉移之已爾。

    志風俗。

     長汀縣 明志雲:人安樸素,士樂詩書,鄉甲半于郡封,闾閻全無機巧。

    天、崇以來,科名星落,城社煙墟,酒食競為奢華,谷屋歸于佌蔌,訟獄繁興,奸宄疊見。

    國朝氣運初回,人心返樸,民趨勤儉。

    仕習詩書,登顯士者,赫有聞人;隐林泉者,恒多端士。

    衣稅食租之子,不出戶庭;力田治山之民,常安本分。

    雖習尚間涉虛華,而人心終還樸素,當亦省風者所色喜也。

     甯化縣 舊志雲:男力稼穑,不為商賈;女業麻苧,少事蠶桑。

    《閩書》雲:田疇鱗次,草木綿蔚,男耕女織,人物富庶,而氣剛愎。

    國朝,民競守财,亦隆氣節。

    士多好古,尤喜文詞,他如潑墨染箋,互相效仿;模山範水,别有師傳。

    譜奕調絲,治病相宅,初無口授,各俱心靈。

    他如喜鬥健訟,拒捕抗租,亦稱強悍難治雲。

     清流縣 明志雲:山水獨秀,人物頗清,士勵詩書,而科甲有人。

    民務耕種,而言動知謹。

    俗稍存乎信義,心尚惑于鬼神。

    《閩書》雲:因山高峻,接竹引水以代汲;即湍駛急,使水轉軸以代舂。

    人家編竹蔽,阖市少遊女。

    民矯健者,刺船建、劍、汀郡間,穿灘出峽,雷轟電轉,最稱能手。

    國朝,俗尚儉約,不事浮華,冠婚喪祭,亦頗近古。

    居鄉以刺船為業,陸而樵、水而漁者,僅足衣食,此外别無土産。

    外貨不至,城鮮貿易,蓋由地瘠民貧之故。

     歸化縣 明志雲:質直好儉,不務浮靡。

    男力耕種而重遷移,女勤織紉而資交易。

    子女不忍輕鬻,貧餒不敢非為。

    縣志雲:民質直無華,男力耕作,女勤織紡。

    舟楫不通,無大商巨賈,率多市販以治生業。

    故鹹習艱難,重犯法,官司易治也。

    國朝,地褊俗陋,善保身,重犯法,市井鮮嚣淩之習,公庭少敲樸之聲。

    惟喪葬誇奢,不循乎禮。

    在司土者所宜風儉也。

     連城縣 明舊志雲:土壤瘠硗,人民貧啬,士知讀書尚禮,俗重登科取名。

    男務勤勞,女安儉樸。

    漳南志雲:士知向學,民多末作。

    縣志雲:閩中僻邑,習尚樸素,士慕詩書,民安稼穑。

    富者僅足于供輸,貧者間免于饑凍。

    途無行貨之婦,市乏賭博之風。

    不通舟楫,而财貨甚少;各務生理,而商賈為多。

    阃範最嚴,婦恥再嫁。

    但土不宜蠶,女職紡織;田不宜麥,農種稻粱。

    豪右好争而少讓,鄉落習武而少文。

    國朝,土瘠民貧,男耕女織,戶多賈販,利盡锱铢。

    士尚文,人習武,族重家規,鮮亂宗之子,室嚴阃範,少再醮之妻。

    窮民甘于負戴,世家恥為衙役。

    固山水之剛氣所鐘,抑習俗之洗除頗力也。

     上杭縣 明志雲:士勤學問,女守貞烈;衣冠文物,頗類大邦;禮樂詩書,實多濟美。

    漳南志雲:尚文近侈。

    邑志雲:士則崇儒重道,民則尚義奉公。

    男耕女織,各安其業。

    婚姻喪葬,鄰保相助。

    國朝,文物類于大邦,科名甲于諸邑,家家建追遠之廟,戶戶置時祭之資,其漸摩于熙朝之德化者,良深也。

     武平縣 明志雲:山峻地僻,俗梗民強,尚武勇足以禦敵,力本業足以營生。

    邑舊志雲:勤勞稼穑,不事商賈,病不服藥而崇鬼,人頗知學而習武。

    俗尚淳直,人知禮義;力本者多,末業者少;貿遷有無,類非土著。

    邑新志雲:疆圉硗瘠,物産稀有,士知務學而敦詩書,民力農事而急賦稅。

    省志雲:專事師巫,不任醫藥,尚武少文。

    國朝,任俠輕财,習文重武;男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