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營志卷六雜記叙傳
關燈
小
中
大
窘。
未刻抵湯吉升行。
餘雇車二輛,每輛十二兩六錢。
初五日癸巳晴,風稍微,巳刻開車渡鹽河。
邑人吳昆田《漱六山房劄記》雲:去秋,按:謂鹹豐十一年也。
萬邑侯莅任,始議築圍。
工未及半,新帥抵任,駐節于斯。
不十日而撚賊來,招集人夫晝夜興築,汰黃堤上新土尺餘,而撚賊大至,十六日直逼王營。
大帥親督兵勇,于石馬頭固守,賊馬縱橫在目,而人無去志。
時兵馬不過二千耳。
二月六日,賊渡鹽河來犯,我軍迎擊之于黃河灘。
七日,賊回竄衆興。
以上壬(戍)[戌]。
十二月初八日,賊于夜半沖漆家渡,過六塘南走,天明已至五裡莊,乃敗賊也,不過千餘人耳。
自漆家渡至王營,六十餘裡長,四五裡寬,放火十數處。
日落探之,賊已過王營矣。
丁卯。
明人詩文,鮮及王家營事,入清已後,顧炎武、陳維崧、查慎行、張問陶、吳諸家詩詞集中,不乏題壁紀行之制。
顧、陳、張三家詩詞已見前,查詩見下。
吳《王家營曉發》詩:“十年息轍忽行行,理策赢糧事事生。
曉霧報知風信劇,初陽照見酒簾明。
時清本鮮登車志,夢續偏聞喚渡聲。
廢寺老僧猶識我,道旁一笑與将迎。
”慎行于康熙中往來最頻,自丙子至辛巳,三過三題壁。
慎行《丙子王家營旅店遲楊次也、家東亭不至》詩雲:“已過江淮半月期,一行雁羽尚參差。
勞人相傍負同伴,熟路頻經漸少詩。
急景欲回西日笑,輕裝那免北風欺。
鯉魚信斷河冰合,悶極寒燈照影時。
”又《庚辰秋杪重至王家營次楊次也壁間韻》雲:“十日征程滞故鄉”雲雲,見“禮俗”篇注。
又《辛巳中秋後三日渡河題王家營旅壁》雲:“潦退河壖與岸平,舊題詩壁半欹傾。
北裝莫笑今年蚤,頭白羞偕計吏行。
”辛巳過此,入旅店而雨,作詩排悶。
慎行《舟過寶應,喬無功以家釀見饷,今日旅舍悶坐,聞楊次也在清江浦,欲邀與共飲,而為風雨所阻》詩雲:“故人贻我喬家白,欲喚楊郎共醉眠。
生被大河橫截斷,雨昏風惡渡無船。
”久淹雨霁,又作詩志喜。
慎行《客舍喜睛》詩雲:“茅舍欣初霁,征途悶久淹。
河聲秋易壯,日氣午仍炎。
異俗全家駭,空囊十口嫌。
兒孫頻問事,繞膝挽吟髯。
”觀諸孫無忌興祖騎驢,又戲作短歌。
歌長不錄。
馬王廟前戲台,體勢飛動,神人所營。
故老相傳,梁間有魯般斧焉。
閑行其下,忽若有睹,指點向人,便失所在。
又謂清時信州張真人嘗來觀劇,故夏不生蚊,場能容衆。
王營盛時,車騾商嘗招武林大鳳台班演戲于此。
爾時戲價,每本百六十五貫,自六月二十三日起,盡次年六月,諸家更番搬演。
其後車行傭力,尚演三本,飲騾夫尚演五本。
此道、鹹間事耳。
王營旅店,舊推蔣三義為盛。
其家有聽事七,欲上應鬥宿,有外掌櫃以治賓旅,有保家以戒不虞。
張海籌嘗為三義外掌櫃。
保家皆健兒,李惠人為著。
達官多止宿焉。
或資斧匮竭,千金相假,以是交通貴人,力過吏勢。
相傳有制府某,與蔣相識,嘗約為兄弟,同治中謝事入京,留連積日。
清河令玉亮署闆請見,制府以亮素輕蔣三,拒之,使家丁戴昇語令曰:“欲面大帥,宜有先容。
”亮請于蔣,乃得見。
姜順興,亦逆旅之著者。
相傳乾、嘉間,張真人主其家,臨去,姜求授以保富之訣。
真人曰:“子生有自來,宜能起其家也。
然百歲後須懸柩别室,勿使親土,庶後嗣可長享。
”從之。
及撚入王營,疑中有藏镪,毀其室。
亂定,家人乃穴地瘞焉。
今圩中東北隅,廢堵猶存。
王營圩未築前,東市為盛。
有街直抵鮑家大汪,有旅店三家,曰鮑、湯、紀。
鹹豐時尚存。
紀,章邱人,某歲裡中作清明會,驺從避雨其家,冥官入宅,相訝不祥,未幾竟中落雲。
自鮑家馬頭上堤,有市廛,女闾所集,稱“菜花堤”。
其東近驿有夜市,二鼓開門,夕飲者趨之。
錢肆居奇,兌錢者以九八徽錢與之,客不較也。
西市則饞勞巷,有回漢酒寮,凡八家。
餅肆尤多,曉見炊餅山積,未午即罄。
其北胡老爺巷,澗橋司署在焉,亦稱鬧市。
清世河北好事者結擡天會,多異人。
王營有湯六括,勇亦殊倫,能背水超清江閘而過。
六括世業轎車廠,稱“東湯”。
相傳嘗接客揚州,忤土豪,決鬥平山堂,擊殺豪,突圍來奔,盡一日抵清江閘,會閘版撤,追衆且及。
六括背水大呼,掠閘面而北,一市皆驚。
爰為之語曰:“湯六括背跳大閘。
”其妻擅點穴功,合字營兵不敢樵蘇其側。
所謂湯四奶奶。
又有楊天福者,能以一腿卻多人。
天福為車騾廠總司賬,号“楊家錢櫃”。
而小營趙士傑,以蛇鬚鎲聞于北道。
士傑居小營,值撚難,舉室他避。
士傑獨留扞賊,凡鎲殺百餘人。
賊知非敵,乃縱火,火起,士傑驚,步驟偶疏,遂戕于賊。
未刻抵湯吉升行。
餘雇車二輛,每輛十二兩六錢。
初五日癸巳晴,風稍微,巳刻開車渡鹽河。
邑人吳昆田《漱六山房劄記》雲:去秋,按:謂鹹豐十一年也。
萬邑侯莅任,始議築圍。
工未及半,新帥抵任,駐節于斯。
不十日而撚賊來,招集人夫晝夜興築,汰黃堤上新土尺餘,而撚賊大至,十六日直逼王營。
大帥親督兵勇,于石馬頭固守,賊馬縱橫在目,而人無去志。
時兵馬不過二千耳。
二月六日,賊渡鹽河來犯,我軍迎擊之于黃河灘。
七日,賊回竄衆興。
以上壬(戍)[戌]。
十二月初八日,賊于夜半沖漆家渡,過六塘南走,天明已至五裡莊,乃敗賊也,不過千餘人耳。
自漆家渡至王營,六十餘裡長,四五裡寬,放火十數處。
日落探之,賊已過王營矣。
丁卯。
明人詩文,鮮及王家營事,入清已後,顧炎武、陳維崧、查慎行、張問陶、吳諸家詩詞集中,不乏題壁紀行之制。
顧、陳、張三家詩詞已見前,查詩見下。
吳《王家營曉發》詩:“十年息轍忽行行,理策赢糧事事生。
曉霧報知風信劇,初陽照見酒簾明。
時清本鮮登車志,夢續偏聞喚渡聲。
廢寺老僧猶識我,道旁一笑與将迎。
”慎行于康熙中往來最頻,自丙子至辛巳,三過三題壁。
慎行《丙子王家營旅店遲楊次也、家東亭不至》詩雲:“已過江淮半月期,一行雁羽尚參差。
勞人相傍負同伴,熟路頻經漸少詩。
急景欲回西日笑,輕裝那免北風欺。
鯉魚信斷河冰合,悶極寒燈照影時。
”又《庚辰秋杪重至王家營次楊次也壁間韻》雲:“十日征程滞故鄉”雲雲,見“禮俗”篇注。
又《辛巳中秋後三日渡河題王家營旅壁》雲:“潦退河壖與岸平,舊題詩壁半欹傾。
北裝莫笑今年蚤,頭白羞偕計吏行。
”辛巳過此,入旅店而雨,作詩排悶。
慎行《舟過寶應,喬無功以家釀見饷,今日旅舍悶坐,聞楊次也在清江浦,欲邀與共飲,而為風雨所阻》詩雲:“故人贻我喬家白,欲喚楊郎共醉眠。
生被大河橫截斷,雨昏風惡渡無船。
”久淹雨霁,又作詩志喜。
慎行《客舍喜睛》詩雲:“茅舍欣初霁,征途悶久淹。
河聲秋易壯,日氣午仍炎。
異俗全家駭,空囊十口嫌。
兒孫頻問事,繞膝挽吟髯。
”觀諸孫無忌興祖騎驢,又戲作短歌。
歌長不錄。
馬王廟前戲台,體勢飛動,神人所營。
故老相傳,梁間有魯般斧焉。
閑行其下,忽若有睹,指點向人,便失所在。
又謂清時信州張真人嘗來觀劇,故夏不生蚊,場能容衆。
王營盛時,車騾商嘗招武林大鳳台班演戲于此。
爾時戲價,每本百六十五貫,自六月二十三日起,盡次年六月,諸家更番搬演。
其後車行傭力,尚演三本,飲騾夫尚演五本。
此道、鹹間事耳。
王營旅店,舊推蔣三義為盛。
其家有聽事七,欲上應鬥宿,有外掌櫃以治賓旅,有保家以戒不虞。
張海籌嘗為三義外掌櫃。
保家皆健兒,李惠人為著。
達官多止宿焉。
或資斧匮竭,千金相假,以是交通貴人,力過吏勢。
相傳有制府某,與蔣相識,嘗約為兄弟,同治中謝事入京,留連積日。
清河令玉亮署闆請見,制府以亮素輕蔣三,拒之,使家丁戴昇語令曰:“欲面大帥,宜有先容。
”亮請于蔣,乃得見。
姜順興,亦逆旅之著者。
相傳乾、嘉間,張真人主其家,臨去,姜求授以保富之訣。
真人曰:“子生有自來,宜能起其家也。
然百歲後須懸柩别室,勿使親土,庶後嗣可長享。
”從之。
及撚入王營,疑中有藏镪,毀其室。
亂定,家人乃穴地瘞焉。
今圩中東北隅,廢堵猶存。
王營圩未築前,東市為盛。
有街直抵鮑家大汪,有旅店三家,曰鮑、湯、紀。
鹹豐時尚存。
紀,章邱人,某歲裡中作清明會,驺從避雨其家,冥官入宅,相訝不祥,未幾竟中落雲。
自鮑家馬頭上堤,有市廛,女闾所集,稱“菜花堤”。
其東近驿有夜市,二鼓開門,夕飲者趨之。
錢肆居奇,兌錢者以九八徽錢與之,客不較也。
西市則饞勞巷,有回漢酒寮,凡八家。
餅肆尤多,曉見炊餅山積,未午即罄。
其北胡老爺巷,澗橋司署在焉,亦稱鬧市。
清世河北好事者結擡天會,多異人。
王營有湯六括,勇亦殊倫,能背水超清江閘而過。
六括世業轎車廠,稱“東湯”。
相傳嘗接客揚州,忤土豪,決鬥平山堂,擊殺豪,突圍來奔,盡一日抵清江閘,會閘版撤,追衆且及。
六括背水大呼,掠閘面而北,一市皆驚。
爰為之語曰:“湯六括背跳大閘。
”其妻擅點穴功,合字營兵不敢樵蘇其側。
所謂湯四奶奶。
又有楊天福者,能以一腿卻多人。
天福為車騾廠總司賬,号“楊家錢櫃”。
而小營趙士傑,以蛇鬚鎲聞于北道。
士傑居小營,值撚難,舉室他避。
士傑獨留扞賊,凡鎲殺百餘人。
賊知非敵,乃縱火,火起,士傑驚,步驟偶疏,遂戕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