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纂淮關統志 卷十一文告
關燈
小
中
大
同該員應完稅銀,一并征收,相應咨覆。
為此,咨呈貴部堂,請煩查照施行。
咨覆總漕部院文伊齡阿 為照會事。
本年五月初一日,準貴院照會内開,因江廣漕船裝載土宜、木植,吃水過重,必須清江以上即行起剝,免其報納等因。
準此,查定例:漕船北上,報納抽分錢糧,分設七口,歲有比較。
其分設之口,又以清江、天妃一帶,為商販彙集交易之所。
貨一離船,即滋隐射之弊。
是以向來定例,于此地起卸上岸者,俱應遵例報納,以衛稅課。
且此際黃、運交暢,與宿遷一帶情形大不相同。
若此時一開此端,不特本年抽分無着,且下年複援照本年之例,沿路攜帶木牌,堆積貨物卸賣,不但難以稽察,勢将無所底止。
此亦司其事者所不得不熟籌者也。
為此,詳查水勢、卸賣情形,據實咨呈。
祈請貴督院俯念漕運、關務,俱關緊要。
既可兩便,似無庸更張成例,緻啟釁端,實為公便施行。
咨覆總漕部院文 為照會事。
本月二十五日,準貴督院照會内開,本年回空幫船,甚為遲滞,嚴督催儧,全頼前後跟稍,方免遲誤。
今據标下中軍副将禀報,草壩空船,俱系銜尾。
惟淮關查稅,因奸丁納稅延挨,似覺稍遲。
有力完納者,自必急公報納,乏丁竟有一時無措,必緻停延阻誤。
可否将查稅單注明後,幫船過竣,咨院饬令糧道扣解,庶漕船得以迅速前進等情,到本督院。
據此,查該将所禀,似亦迅速回空之意。
除通饬在後各幫一體遵照候示外,請煩查照轉饬管關員役,凡遇空船到關,即查明逾額貨物,應完稅銀若幹,據實注明稅單,俟空船過竣,移咨送院。
以憑分饬各道,照數解還,俾免阻誤。
仍祈見覆等因。
準此,為查本年回空糧船,本關久經嚴饬,查船丁役按幫迎至清江,分頭迅速查報。
如有應納貨稅錢糧,當即收納,并不許片刻耽延。
現計過關者六十七幫,計三千四百九十九隻,俱系随到随查随放,并無一船稽阻。
今據該将所禀,如有實在無銀完稅者,許将檢查貨單彙送貴督院,轉饬糧道,按照旗丁姓名扣解等情。
但恐一船既準挂欠,而衆船效尤。
所載客貨,事關錢糧,且淮關如是辦理,下遊各關應否一體辦理?本監督未敢擅行,更張成例。
前準督閣部堂咨會,當即據實聲覆在案。
今準照會,除再饬查船丁役,俟回空糧船抵關,遵照前饬,随到随查随放,毋許片刻停留外,拟合咨呈貴督院,請煩查照施行。
咨呈兩江督院文寅著 為請禁繞越之弊以足稅額事。
為照設關征稅,南北往來貨物,俱有一定經由之路。
所以各處關口,亦有一定稅額。
此國家立法征課之本意也。
若商販任情繞越,巧為逃避,則是故違(功)[公]令,虧绌國帑。
法在必懲,難容曲宥。
查淮關設于運河口地方,為南北往來扼要之區。
凡自西北豫、東兩省南下之貨,及南河安徽鳳、颍往南貨載,俱應由淮關南下,所以向定額稅二十餘萬。
雍正年間,盈餘至二十三萬。
如有虧短,例幹議處着賠。
今本關自上年十月十二日接征起,至今八個月,較比上年月日已短绌五萬餘兩。
若較雍正十三年,已绌至八萬有奇。
國課攸關,所系匪細。
即經專差丁役,前往各路查訪繞道走漏之處。
茲據覆稱,鳳陽澗溪口有奸牙猾販,由崎岖山路安設站鋪,包裝包卸,由盱眙往南至河稍橋、古城鎮至三岔河、鎮市至浦口馬頭下江,不由洪澤湖至淮,以避淮關之路。
又由河稍橋至澗溪、自來橋到來安縣至施官集,亦至三岔河。
又由自來橋至白塔鎮,系盱眙縣地方,至竹鎮,亦達三岔河,俱可下江。
又自盱眙東行由汊(江)[澗]至天長縣馬頭下江。
亦有由支河到儀征下江而去。
俱被繞越淮關。
其安徽鳳、颍南來雜貨,本亦由洪澤湖過淮,今被奸牙勾引,亦俱由各處馬頭盤山往北。
又固始等縣與鳳、颍接壤,棉花、藥材等貨,亦由該處潛越,實系淮關之漏巵等情。
據此,查澗溪原系鳳陽口岸,有峻嶺阻隔,不通大道。
前因奸牙勾串商販盤山逾越,于康熙年間,即經各前任咨請督、撫兩院,通行示禁有案。
今奸牙竟敢開出山徑,設立站鋪,勾串商販盤山繞越,有自浦口下江,亦有自天長下江,或由六合支河直達儀征下江。
各處皆有船埠馬頭,貨載絡繹。
其鳳、颍等屬與豫省接壤,西河之釘鐵、棉花、礬堿等貨,亦由澗溪盤山往南,實為淮關之漏巵。
若不請嚴行示禁,必緻額稅大虧,國課攸關,難容緘默。
相應呈請閣督部堂俯賜即饬各該地方官,嚴禁奸牙,毋許勾串客販,盤山繞越,規避淮關稅課。
倘有不遵,照例懲治。
一切轉運貨物,俱由正道而行。
則額課可以無虧,而奸牙猾販亦可以知儆矣。
咨呈總漕部院文伊齡阿 為咨會事。
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四日,準貴部院咨開,據鎮江府禀稱,竊照江、浙各幫漕船經由徒陽運河,每虞淤淺,是以按年分别勘估挑浚。
然必俟各幫回空受兌之船全數過竣後,始可築壩興挑。
若回空稍遲,則為期促迫。
應請嚴饬幫弁督令旗丁行抵淮、揚二關,除例帶土宜外,若有多裝貨物,例應按則完稅。
向來總俟通幫貨物查畢稅銀完足,然後放行,不無守候。
應請幫船到關查明貨物,如有應完稅銀,着留各本船丁舵在關交納,将幫船先為放行,庶免遲滞等情。
拟合咨會,請煩查酌,可否轉饬守關員役,俟各幫空船一經抵關,即賜随到随查,随即催令開行。
如有應完稅銀,酌留丁舵數名在關交納,毋任全幫株守遲誤,仍祈見覆等因。
準此,案查每年各幫回空漕船于進口下閘時,據投幫丁花名到關,本關即饬預派丁役,一俟該船抵關,逐船扡查。
除例免土宜外,如有應稅貨物,即令照則輸納,催令開行。
雖在昏暮夜半,亦必啟關饬放,不許逗遛。
關上曆年稽催辦理,均無延誤。
惟查各幫回空漕船所載貨物,或系丁舵攜帶,或向客販攬裝。
若于該船放關之後,僅留丁舵,恐緻客貨無着,錢糧難以征收。
将來惟有再行嚴饬本關員役,一俟幫船抵關,即刻扡查。
如有應稅貨物,立饬報納開行,不許片刻稽滞,緻誤漕限。
并請貴部院轉饬押運員弁并催漕汛弁,一體查照催儧,毋任藉延。
似此則漕務、關稅均有裨益矣。
行海州文 為繞越有憑等事。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八日,據該州莞渎鎮民人王大德呈稱,身于乾隆四十年曾将奸牙勾包棍販繞越汛官,護送出洋等情節,冒昧呈首,原圖裕課利民,不意(返)[反]遭陷害,緻入囹圄。
後蒙釋放,而其害未除,含冤難瞑。
今查響水口有大伊山鎮人吳公盛,并住海州之陸雲峰等六家,朋充寫船行包載出口。
身已于九月二十六日在雙港地方獲得駁船二隻,一名唐明遠,一名周永盛,舵工何萬國,客系海州沈姓。
更見卞家堡泊有豆船數十隻,現未開行。
似此船載分明繞越屬實,若不叩查究禁,則海、贛、沭、安之貨盡從洋去,必緻賦額有虧。
身情願協差查拿,以見虛實等情。
據此,查海、沭、贛、安等處,出産豆麥雜糧,有并不經由淮關設口地方往來售賣者,向聽民便,從無概令赴關納稅之例。
即或果有奸牙,勾串南下貨物繞越偷漏情事,本關部早已照例稽察,不容輕縱,何煩局外民人協差查拿?且查該民人前因攔截客載,訛詐多事,曾經該州查訊,收禁責懲。
何得不知改悔,仍複肆行妄渎,并牽扯舊案多人,希圖拖累洩忿,刁頑已極。
除批饬該犯速宜安分,毋幹重究外,第響水口與卞家堡,均系出洋要道,該處果否實有奸牙,勾誘南下大載貨船,繞越出海,抑或止系本地零星出産雜糧往來銷售,一任棍徒巧借關稅名目,任意訛索滋事,殊幹未便。
合行饬知,為此牌仰該州官吏即便遵照确查,有無本應來關輸稅之貨,竟為奸牙勾串出海,據實具報察奪。
如系本地運行土産,亦不得任聽棍徒滋事,擾累商民,毋違須牌。
示谕 禁擾行鋪杜琳 為曉谕事。
照得本部欽奉敕簡榷理淮關,本部性甘淡薄,所有日用一應薪水等物,俱發現銀,照依時價平買,并無短少絲毫。
誠恐買辦人役,借倚本部名色,在外賒取行鋪貨物,或扣克短少價值,俱未可定。
合行出示曉谕。
為此示仰行鋪人等知悉:嗣後如有前項等弊,許即指名具禀本部,以憑立拿嚴究枷示,決不姑宥。
特示。
通行棹船 為曉谕事。
照得橋船之設,原系随時啟閉,以杜偷漏貨物。
今查淮河一線,上自清江,下自淮城,小船往來,若俟開關,不無等候,合行曉谕。
為此示仰士民人等知悉:凡南北往來乘座小棹船隻,如果止裝人載,即于小關橋内往來,關役驗明,無貨即過。
如有貨物,着令自報錢糧。
需索分文,察出重究不貸。
戒饬家人 為曉谕事。
照得本部家法素嚴,一應僮仆,無不兢兢守法,猶恐在外賭博宿娼,酗酒生事,賒騙酒食财物,俱未可定。
合行曉谕。
為此示仰商民人等知悉:凡有前項事情,許即扭禀本部,以憑立斃杖下。
爾民慎勿畏懼容隐。
如果禀報得實,定行優賞。
清查冗役 為清查冗役事。
照得衙門人役,自有定例,豈容濫冒?本部莅任以來,矢志清厘,合行查察。
為此示谕本關各役知悉:如有前任内犯事革出,及已經報憲裁汰者,不許改名易姓,複入衙門。
其現在人役,限三日内,各具花名,彙冊呈遞,伺候本部親點,酌留差遣。
如有隐占鑽充,指稱關役名目,在外招搖,一經察出,定行嚴懲不貸。
嚴禁白棍 為嚴禁白棍以肅關政事。
照得本部新膺簡命,莅任淮榷,惟以惠商愛民為心。
一切應稅貨物,自當照例征輸。
其淮地驢駝肩負,不過零星食粟,任其往來,并無羁阻。
近訪有等白棍假冒巡役,肆意索詐,魚肉鄉愚,殊幹法紀。
除一面訪拿嚴究外,合行示仰商販人等知悉:嗣後驢駝肩負零星食粟,本部寬爾輸稅,任其往來。
倘有前項棍徒假冒索詐,或被鳴禀,或經訪聞,定行嚴拿,立斃杖下,決不姑貸。
慎之。
嚴禁鑽刺讨關 為嚴禁鑽刺讨關以裕國課事。
照得淮關額課,全賴南北商艘輸納鈔稅。
近有無籍棍徒,在于河口裡外地方,哄誘商賈。
凡有貨船到淮,或勾引各衙門假借批牌,或串通各執要捏稱己物,鑽謀讨關,希圖侵蝕分肥。
相習成風,殊幹法紀。
本部素性愚直,不趨權要。
況敕書開載,不許王公大人倚勢讨關。
煌煌天語,炳如星日,敢不凜遵。
且爾商賈,聽其愚誘,鑽謀情面,希圖省減,未免膽怯心惶,日擔驚畏。
及本部不準情面,照例批納,而讨關者又借言貨物原多,更加索取。
況一切火耗陋規宿弊,久經禁革。
爾等皆當仰體本部寬恤商賈至意。
凡有貨船竟赴關輸納,既無羁滞,又無驚恐。
除一面密訪拿究外,合行出示嚴禁。
為此示仰商船人等知悉:嗣後,如有前項棍徒勾引,說合讨關,本部定行按法拿究,詳解内部。
在奸棍希圖蝕課,自幹受法,爾商賈攜資貿易,毫無所省,反受拖累,噬臍何及?法在必行,各宜凜遵。
嚴禁包攬 為嚴禁包攬國課以疏商路事。
照得本部承乏淮關,兢兢夙夜。
竊念國賦之盈虧,視商船之多寡。
商賈之通塞,在利弊之興厘。
在商攜資覓利,食風宿水,抛離鄉井,跋涉道路,閱曆如許艱辛,止為蠅頭之計。
乃關津為利之薮,實亦為蠹之叢。
凡有商船到關,即有不法棍徒簧言攬誘,或稱打點,或稱線索。
将多報少,以細作粗。
一入彀中,視為奇貨,茕茕孤旅,莫敢誰何。
更有白棍假冒巡役,凡到隘口,勒索飯錢,不知是真是假,居
為此,咨呈貴部堂,請煩查照施行。
咨覆總漕部院文伊齡阿 為照會事。
本年五月初一日,準貴院照會内開,因江廣漕船裝載土宜、木植,吃水過重,必須清江以上即行起剝,免其報納等因。
準此,查定例:漕船北上,報納抽分錢糧,分設七口,歲有比較。
其分設之口,又以清江、天妃一帶,為商販彙集交易之所。
貨一離船,即滋隐射之弊。
是以向來定例,于此地起卸上岸者,俱應遵例報納,以衛稅課。
且此際黃、運交暢,與宿遷一帶情形大不相同。
若此時一開此端,不特本年抽分無着,且下年複援照本年之例,沿路攜帶木牌,堆積貨物卸賣,不但難以稽察,勢将無所底止。
此亦司其事者所不得不熟籌者也。
為此,詳查水勢、卸賣情形,據實咨呈。
祈請貴督院俯念漕運、關務,俱關緊要。
既可兩便,似無庸更張成例,緻啟釁端,實為公便施行。
咨覆總漕部院文 為照會事。
本月二十五日,準貴督院照會内開,本年回空幫船,甚為遲滞,嚴督催儧,全頼前後跟稍,方免遲誤。
今據标下中軍副将禀報,草壩空船,俱系銜尾。
惟淮關查稅,因奸丁納稅延挨,似覺稍遲。
有力完納者,自必急公報納,乏丁竟有一時無措,必緻停延阻誤。
可否将查稅單注明後,幫船過竣,咨院饬令糧道扣解,庶漕船得以迅速前進等情,到本督院。
據此,查該将所禀,似亦迅速回空之意。
除通饬在後各幫一體遵照候示外,請煩查照轉饬管關員役,凡遇空船到關,即查明逾額貨物,應完稅銀若幹,據實注明稅單,俟空船過竣,移咨送院。
以憑分饬各道,照數解還,俾免阻誤。
仍祈見覆等因。
準此,為查本年回空糧船,本關久經嚴饬,查船丁役按幫迎至清江,分頭迅速查報。
如有應納貨稅錢糧,當即收納,并不許片刻耽延。
現計過關者六十七幫,計三千四百九十九隻,俱系随到随查随放,并無一船稽阻。
今據該将所禀,如有實在無銀完稅者,許将檢查貨單彙送貴督院,轉饬糧道,按照旗丁姓名扣解等情。
但恐一船既準挂欠,而衆船效尤。
所載客貨,事關錢糧,且淮關如是辦理,下遊各關應否一體辦理?本監督未敢擅行,更張成例。
前準督閣部堂咨會,當即據實聲覆在案。
今準照會,除再饬查船丁役,俟回空糧船抵關,遵照前饬,随到随查随放,毋許片刻停留外,拟合咨呈貴督院,請煩查照施行。
咨呈兩江督院文寅著 為請禁繞越之弊以足稅額事。
為照設關征稅,南北往來貨物,俱有一定經由之路。
所以各處關口,亦有一定稅額。
此國家立法征課之本意也。
若商販任情繞越,巧為逃避,則是故違(功)[公]令,虧绌國帑。
法在必懲,難容曲宥。
查淮關設于運河口地方,為南北往來扼要之區。
凡自西北豫、東兩省南下之貨,及南河安徽鳳、颍往南貨載,俱應由淮關南下,所以向定額稅二十餘萬。
雍正年間,盈餘至二十三萬。
如有虧短,例幹議處着賠。
今本關自上年十月十二日接征起,至今八個月,較比上年月日已短绌五萬餘兩。
若較雍正十三年,已绌至八萬有奇。
國課攸關,所系匪細。
即經專差丁役,前往各路查訪繞道走漏之處。
茲據覆稱,鳳陽澗溪口有奸牙猾販,由崎岖山路安設站鋪,包裝包卸,由盱眙往南至河稍橋、古城鎮至三岔河、鎮市至浦口馬頭下江,不由洪澤湖至淮,以避淮關之路。
又由河稍橋至澗溪、自來橋到來安縣至施官集,亦至三岔河。
又由自來橋至白塔鎮,系盱眙縣地方,至竹鎮,亦達三岔河,俱可下江。
又自盱眙東行由汊(江)[澗]至天長縣馬頭下江。
亦有由支河到儀征下江而去。
俱被繞越淮關。
其安徽鳳、颍南來雜貨,本亦由洪澤湖過淮,今被奸牙勾引,亦俱由各處馬頭盤山往北。
又固始等縣與鳳、颍接壤,棉花、藥材等貨,亦由該處潛越,實系淮關之漏巵等情。
據此,查澗溪原系鳳陽口岸,有峻嶺阻隔,不通大道。
前因奸牙勾串商販盤山逾越,于康熙年間,即經各前任咨請督、撫兩院,通行示禁有案。
今奸牙竟敢開出山徑,設立站鋪,勾串商販盤山繞越,有自浦口下江,亦有自天長下江,或由六合支河直達儀征下江。
各處皆有船埠馬頭,貨載絡繹。
其鳳、颍等屬與豫省接壤,西河之釘鐵、棉花、礬堿等貨,亦由澗溪盤山往南,實為淮關之漏巵。
若不請嚴行示禁,必緻額稅大虧,國課攸關,難容緘默。
相應呈請閣督部堂俯賜即饬各該地方官,嚴禁奸牙,毋許勾串客販,盤山繞越,規避淮關稅課。
倘有不遵,照例懲治。
一切轉運貨物,俱由正道而行。
則額課可以無虧,而奸牙猾販亦可以知儆矣。
咨呈總漕部院文伊齡阿 為咨會事。
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四日,準貴部院咨開,據鎮江府禀稱,竊照江、浙各幫漕船經由徒陽運河,每虞淤淺,是以按年分别勘估挑浚。
然必俟各幫回空受兌之船全數過竣後,始可築壩興挑。
若回空稍遲,則為期促迫。
應請嚴饬幫弁督令旗丁行抵淮、揚二關,除例帶土宜外,若有多裝貨物,例應按則完稅。
向來總俟通幫貨物查畢稅銀完足,然後放行,不無守候。
應請幫船到關查明貨物,如有應完稅銀,着留各本船丁舵在關交納,将幫船先為放行,庶免遲滞等情。
拟合咨會,請煩查酌,可否轉饬守關員役,俟各幫空船一經抵關,即賜随到随查,随即催令開行。
如有應完稅銀,酌留丁舵數名在關交納,毋任全幫株守遲誤,仍祈見覆等因。
準此,案查每年各幫回空漕船于進口下閘時,據投幫丁花名到關,本關即饬預派丁役,一俟該船抵關,逐船扡查。
除例免土宜外,如有應稅貨物,即令照則輸納,催令開行。
雖在昏暮夜半,亦必啟關饬放,不許逗遛。
關上曆年稽催辦理,均無延誤。
惟查各幫回空漕船所載貨物,或系丁舵攜帶,或向客販攬裝。
若于該船放關之後,僅留丁舵,恐緻客貨無着,錢糧難以征收。
将來惟有再行嚴饬本關員役,一俟幫船抵關,即刻扡查。
如有應稅貨物,立饬報納開行,不許片刻稽滞,緻誤漕限。
并請貴部院轉饬押運員弁并催漕汛弁,一體查照催儧,毋任藉延。
似此則漕務、關稅均有裨益矣。
行海州文 為繞越有憑等事。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八日,據該州莞渎鎮民人王大德呈稱,身于乾隆四十年曾将奸牙勾包棍販繞越汛官,護送出洋等情節,冒昧呈首,原圖裕課利民,不意(返)[反]遭陷害,緻入囹圄。
後蒙釋放,而其害未除,含冤難瞑。
今查響水口有大伊山鎮人吳公盛,并住海州之陸雲峰等六家,朋充寫船行包載出口。
身已于九月二十六日在雙港地方獲得駁船二隻,一名唐明遠,一名周永盛,舵工何萬國,客系海州沈姓。
更見卞家堡泊有豆船數十隻,現未開行。
似此船載分明繞越屬實,若不叩查究禁,則海、贛、沭、安之貨盡從洋去,必緻賦額有虧。
身情願協差查拿,以見虛實等情。
據此,查海、沭、贛、安等處,出産豆麥雜糧,有并不經由淮關設口地方往來售賣者,向聽民便,從無概令赴關納稅之例。
即或果有奸牙,勾串南下貨物繞越偷漏情事,本關部早已照例稽察,不容輕縱,何煩局外民人協差查拿?且查該民人前因攔截客載,訛詐多事,曾經該州查訊,收禁責懲。
何得不知改悔,仍複肆行妄渎,并牽扯舊案多人,希圖拖累洩忿,刁頑已極。
除批饬該犯速宜安分,毋幹重究外,第響水口與卞家堡,均系出洋要道,該處果否實有奸牙,勾誘南下大載貨船,繞越出海,抑或止系本地零星出産雜糧往來銷售,一任棍徒巧借關稅名目,任意訛索滋事,殊幹未便。
合行饬知,為此牌仰該州官吏即便遵照确查,有無本應來關輸稅之貨,竟為奸牙勾串出海,據實具報察奪。
如系本地運行土産,亦不得任聽棍徒滋事,擾累商民,毋違須牌。
示谕 禁擾行鋪杜琳 為曉谕事。
照得本部欽奉敕簡榷理淮關,本部性甘淡薄,所有日用一應薪水等物,俱發現銀,照依時價平買,并無短少絲毫。
誠恐買辦人役,借倚本部名色,在外賒取行鋪貨物,或扣克短少價值,俱未可定。
合行出示曉谕。
為此示仰行鋪人等知悉:嗣後如有前項等弊,許即指名具禀本部,以憑立拿嚴究枷示,決不姑宥。
特示。
通行棹船 為曉谕事。
照得橋船之設,原系随時啟閉,以杜偷漏貨物。
今查淮河一線,上自清江,下自淮城,小船往來,若俟開關,不無等候,合行曉谕。
為此示仰士民人等知悉:凡南北往來乘座小棹船隻,如果止裝人載,即于小關橋内往來,關役驗明,無貨即過。
如有貨物,着令自報錢糧。
需索分文,察出重究不貸。
戒饬家人 為曉谕事。
照得本部家法素嚴,一應僮仆,無不兢兢守法,猶恐在外賭博宿娼,酗酒生事,賒騙酒食财物,俱未可定。
合行曉谕。
為此示仰商民人等知悉:凡有前項事情,許即扭禀本部,以憑立斃杖下。
爾民慎勿畏懼容隐。
如果禀報得實,定行優賞。
清查冗役 為清查冗役事。
照得衙門人役,自有定例,豈容濫冒?本部莅任以來,矢志清厘,合行查察。
為此示谕本關各役知悉:如有前任内犯事革出,及已經報憲裁汰者,不許改名易姓,複入衙門。
其現在人役,限三日内,各具花名,彙冊呈遞,伺候本部親點,酌留差遣。
如有隐占鑽充,指稱關役名目,在外招搖,一經察出,定行嚴懲不貸。
嚴禁白棍 為嚴禁白棍以肅關政事。
照得本部新膺簡命,莅任淮榷,惟以惠商愛民為心。
一切應稅貨物,自當照例征輸。
其淮地驢駝肩負,不過零星食粟,任其往來,并無羁阻。
近訪有等白棍假冒巡役,肆意索詐,魚肉鄉愚,殊幹法紀。
除一面訪拿嚴究外,合行示仰商販人等知悉:嗣後驢駝肩負零星食粟,本部寬爾輸稅,任其往來。
倘有前項棍徒假冒索詐,或被鳴禀,或經訪聞,定行嚴拿,立斃杖下,決不姑貸。
慎之。
嚴禁鑽刺讨關 為嚴禁鑽刺讨關以裕國課事。
照得淮關額課,全賴南北商艘輸納鈔稅。
近有無籍棍徒,在于河口裡外地方,哄誘商賈。
凡有貨船到淮,或勾引各衙門假借批牌,或串通各執要捏稱己物,鑽謀讨關,希圖侵蝕分肥。
相習成風,殊幹法紀。
本部素性愚直,不趨權要。
況敕書開載,不許王公大人倚勢讨關。
煌煌天語,炳如星日,敢不凜遵。
且爾商賈,聽其愚誘,鑽謀情面,希圖省減,未免膽怯心惶,日擔驚畏。
及本部不準情面,照例批納,而讨關者又借言貨物原多,更加索取。
況一切火耗陋規宿弊,久經禁革。
爾等皆當仰體本部寬恤商賈至意。
凡有貨船竟赴關輸納,既無羁滞,又無驚恐。
除一面密訪拿究外,合行出示嚴禁。
為此示仰商船人等知悉:嗣後,如有前項棍徒勾引,說合讨關,本部定行按法拿究,詳解内部。
在奸棍希圖蝕課,自幹受法,爾商賈攜資貿易,毫無所省,反受拖累,噬臍何及?法在必行,各宜凜遵。
嚴禁包攬 為嚴禁包攬國課以疏商路事。
照得本部承乏淮關,兢兢夙夜。
竊念國賦之盈虧,視商船之多寡。
商賈之通塞,在利弊之興厘。
在商攜資覓利,食風宿水,抛離鄉井,跋涉道路,閱曆如許艱辛,止為蠅頭之計。
乃關津為利之薮,實亦為蠹之叢。
凡有商船到關,即有不法棍徒簧言攬誘,或稱打點,或稱線索。
将多報少,以細作粗。
一入彀中,視為奇貨,茕茕孤旅,莫敢誰何。
更有白棍假冒巡役,凡到隘口,勒索飯錢,不知是真是假,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