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志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
射幹:即蛱蝶花頭。
向天盞、龍吐珠、五爪龍、七層塔、千裡光、七枝蓮、一枝香、柴胡、鈎藤、芡實枳實 陳皮:即柑皮。
穿山龍 田烏草:有烏、紅二種。
鐵馬鞭 急性子:即鳳仙花子。
金鎖匙 荊芥:能除風。
山蒲荊 蒼耳草:一名羊帶歸。
扁畜:似豬母菜而小。
桃仁:破血。
鹽酸草、白花草、山芙蓉 龍獻須:葉大而圓。
紅骨蛇:能去細毒。
蒲公英、木鼈子、珠子草、豬母菜、大丁黃、虎耳草、狗耳草、羊耳草 金石榴:花紅。
蔓桃花、紅背草、柿蒂、葛根、蛇草 毛藤:葉多毛,可治蛇毒。
谷精子 紗帽翅:一莖數十花,色黃。
葉可治癬。
百合 肉桂:出内山。
馬尾絲:「淡水廳志」雲:『有大、小二種。
生濕地。
葉細長,花紅小;根如荔枝。
核黃色,多細絲如發。
不拘鮮幹,可治蛇、蜂諸毒』。
——以上草木、藤蔓諸類。
鹿茸、鹿鞭、鹿目香、鹿角膠、鹿角霜、鹿肚石、鹿肚草、麋茸、山羊血、熊膽、牛膽、牛癀、豹骨膠、猴骨膠、夜明砂、望月砂、鳳凰胎(即雞卵經出子者) ——以上毛羽類。
蚌珠、石決明、蜂蜜、龍衣、蟬蛻、海螵蛸、穿山甲、鼈甲、龜闆 ——以上蟲魚類。
毛屬 牛:有青、赤、黃、白、黑諸色。
青者俗稱水牛,餘者通稱赤牛;而水牛亦間有白者。
羊:色黑。
豬、狗 貓:有長、短尾二種。
目睛能随時轉移;故俗雲:貓眼可定時。
月月兔:有黃、白、黑三種。
喜食地瓜、竹葉。
肉近膩,味與山兔異。
西洋鼠:種出西洋。
——以上居民畜類。
熊:有豬熊、狗熊二種。
出内山。
麋:色淡青。
鹿:似麋而小。
色赤,有白花點。
麖:色赤。
善走。
味清。
兔:肉粗,味清。
猴:善升木,過樹如飛。
獺:有油獺、糠獺。
油獺皮可避露。
善捕食生魚。
春時,深溪岸上嘗見多魚陳列,即「月令」所謂獺祭魚也。
鼠:種類不一:有飛鼠、竹鼠、水鼠、田鼠、芒頭鼠、碰尾鼠。
最大者,芒頭鼠,有重至三、四斤者;嗜食芒頭,故名。
山羊:似羊而角細。
善行石壁崎岖之路。
火焰山有之。
山豬:即野彘。
有赤、白肉二種。
白者味轉佳。
穿地龍:形似鼠,毛短而潤。
行由泥底;所到處,泥噴寸許。
性靈,聽人聲即遁;鮮有能掩捕者。
山貓:形似貓而聲異。
七段狸:即「淡水廳志」所謂「山貓」者也。
耳短、口尖而異于貓。
毛可作筆;又或作筆貓。
果子狸:略似七段狸。
有白鼻、赤面二種。
善升木食果。
「廳志」作果子貓。
田螺狗:嗜食田螺。
肉腥不可食。
石虎:頭似貓,尾長,有花文。
能升木。
重不滿十斤。
威振,犬莫敢近。
石豹:尾長于身,骨圓。
深山有重至八、九十斤者。
性猛過于石虎。
羽屬 雞:有黃雞、白雞、黑雞、花文雞。
又有胡須雞。
性類屬木。
「周禮」雲:『秋行犢麛膳膏腥』。
膏腥,即雞膏。
魏莊渠曰:『雞木畜,秋金旺,以助養肝』。
俗多雲:雞性熱,蓋食不因時,木能生火也。
鴨:有田鴨、番鴨,又有土鴨。
番鴨大,土鴨次之,田鴨又次之。
鵝:有白鵝、花鵝。
形俱大,有重至八、九筋者。
俗傳花鵝有小毒。
鴿:有青、赤、白三種。
「格物論」雲:『鴿亦鸠類,有數種;皆兩兩相匹而不雜交』。
居民多畜之。
白鳳雞 白鸠:「淡水廳志」雲:『來自咬■〈口留〉吧;或呼為洋鴿。
能知氣候,每交一時即鳴』。
——以上居民畜類。
雉:身有文彩燦爛。
山雞:有黑、赤二種。
嘴紅。
竹雞:身有花點。
重不滿筋。
田雞 凫:俗稱凫鴨。
鸠:有青鸠、斑鸠、火鸠。
又有金鸠;身綠,嘴、腳皆紅。
鴛鴦 水鴨:類鴨而小。
重不滿筋。
海鵝:類鵝。
有重至十餘筋者。
鸢鵙:即伯勞。
能多變其聲。
布谷 烏鶖:色黑,尾長;嘴尖,善捕鷹鹞。
又能知更遞換。
其巢之高低,俗傳可為風兆。
畫眉:有黑、白眉二種。
釣魚翁:翠色。
穴岩土為巢。
烏鴉:色黑,嘴扁。
其聲哀鳴,能占人不祥。
夜挂鳥:爪、足俱長,善捕食生魚。
日宿夜飛,一作夜光鳥。
八哥:即鸜鹆。
身黑,嘴、足俱紅。
削舌,能作人言。
「負暄雜錄」雲:『南唐李主諱煜,改鸜鹆為八哥』。
内山有之。
長尾三娘:俗稱三鵲。
「淡水廳志」雲:『長尾三娘,一名練雀。
朱嘴、翠翼,光彩照人』。
鷹:俗稱鹞母。
圓頭:色黃,一名黃頭。
善鬥。
鹞:重不滿筋;有雞三、四筋者,其翼能撲殺。
俗傳鸠卵有三粒即生一鹞,未知是否。
鸇:似鹞。
凡鳥聞其聲,即潛伏于地。
「列子」謂:『鹞之為鸇,久複為鹞』。
「埤雅」謂:『敺爵者鸇』;即此是也。
俗呼為鳥虎。
——以上山林畜類。
紫燕:春來人家梁間綴泥為巢,每年卵育一次。
「淡水廳志」雲:『自咬■〈口留〉吧來,一年一度』。
瓦雀:有赤、白二種。
于檐瓦間隙處為巢。
常聚群數十。
鱗屬 鲳:身短,有鱗。
馬鲛:骨軟,無鱗。
塗魠:似馬鲛而大。
自十月至清明時多有。
鳓魚:遍身多刺。
貼沙:上紫、下白,細鱗。
即比目魚。
扁魚:似貼沙而薄。
白帶魚、銀魚、金錢花、鐵甲、鸢錘、飛烏、烏毛 鲨:「淡水廳志」雲:『有白鲨、胡鲨、雙髻鲨。
最佳者,皮有黑白圈文,曰龍文鲨;翅尤美』。
墨魚:即烏鰂魚,俗名墨鬥。
「淡水廳志」雲:『墨魚,噴墨衛其身,大魚不得近。
中有骨如小舟,名海螵蛸』。
鳅:即泥鳅。
肉可醡油。
鳝、魽 ■〈魚毒〉:大如掌,皮粗。
曬幹,可磨木器。
青鱗:鱗厚;長五、六寸。
黃魚 紅紗:鱗細;皮如塗朱。
赤翼、龍尖、狗母 泥龍:身長,有暗刺。
牛尾:似牛尾。
青箭:色青。
口尖。
其行如箭。
金梭:金鱗。
身軟。
鱦:一作鮸。
鰮 鮡:大如指。
身有花白紋。
前兩足善跳,故俗呼花鮡。
烏鵊:身短而潤。
沙梭:長四、五寸,如梭。
黃翅:略似烏鵊。
味清。
獅刀:腹、背扁如刀。
鎖管:「淡水廳志」雲:『身圓直如鎖。
首有小骨,即鲛魚;插入管中如鎖須。
味甘脆』。
石頭鲈:鱗淡紅,頭有細石。
海龍:長不經尺。
首尾似龍,無爪。
入藥功
射幹:即蛱蝶花頭。
向天盞、龍吐珠、五爪龍、七層塔、千裡光、七枝蓮、一枝香、柴胡、鈎藤、芡實枳實 陳皮:即柑皮。
穿山龍 田烏草:有烏、紅二種。
鐵馬鞭 急性子:即鳳仙花子。
金鎖匙 荊芥:能除風。
山蒲荊 蒼耳草:一名羊帶歸。
扁畜:似豬母菜而小。
桃仁:破血。
鹽酸草、白花草、山芙蓉 龍獻須:葉大而圓。
紅骨蛇:能去細毒。
蒲公英、木鼈子、珠子草、豬母菜、大丁黃、虎耳草、狗耳草、羊耳草 金石榴:花紅。
蔓桃花、紅背草、柿蒂、葛根、蛇草 毛藤:葉多毛,可治蛇毒。
谷精子 紗帽翅:一莖數十花,色黃。
葉可治癬。
百合 肉桂:出内山。
馬尾絲:「淡水廳志」雲:『有大、小二種。
生濕地。
葉細長,花紅小;根如荔枝。
核黃色,多細絲如發。
不拘鮮幹,可治蛇、蜂諸毒』。
——以上草木、藤蔓諸類。
鹿茸、鹿鞭、鹿目香、鹿角膠、鹿角霜、鹿肚石、鹿肚草、麋茸、山羊血、熊膽、牛膽、牛癀、豹骨膠、猴骨膠、夜明砂、望月砂、鳳凰胎(即雞卵經出子者) ——以上毛羽類。
蚌珠、石決明、蜂蜜、龍衣、蟬蛻、海螵蛸、穿山甲、鼈甲、龜闆 ——以上蟲魚類。
毛屬 牛:有青、赤、黃、白、黑諸色。
青者俗稱水牛,餘者通稱赤牛;而水牛亦間有白者。
羊:色黑。
豬、狗 貓:有長、短尾二種。
目睛能随時轉移;故俗雲:貓眼可定時。
月月兔:有黃、白、黑三種。
喜食地瓜、竹葉。
肉近膩,味與山兔異。
西洋鼠:種出西洋。
——以上居民畜類。
熊:有豬熊、狗熊二種。
出内山。
麋:色淡青。
鹿:似麋而小。
色赤,有白花點。
麖:色赤。
善走。
味清。
兔:肉粗,味清。
猴:善升木,過樹如飛。
獺:有油獺、糠獺。
油獺皮可避露。
善捕食生魚。
春時,深溪岸上嘗見多魚陳列,即「月令」所謂獺祭魚也。
鼠:種類不一:有飛鼠、竹鼠、水鼠、田鼠、芒頭鼠、碰尾鼠。
最大者,芒頭鼠,有重至三、四斤者;嗜食芒頭,故名。
山羊:似羊而角細。
善行石壁崎岖之路。
火焰山有之。
山豬:即野彘。
有赤、白肉二種。
白者味轉佳。
穿地龍:形似鼠,毛短而潤。
行由泥底;所到處,泥噴寸許。
性靈,聽人聲即遁;鮮有能掩捕者。
山貓:形似貓而聲異。
七段狸:即「淡水廳志」所謂「山貓」者也。
耳短、口尖而異于貓。
毛可作筆;又或作筆貓。
果子狸:略似七段狸。
有白鼻、赤面二種。
善升木食果。
「廳志」作果子貓。
田螺狗:嗜食田螺。
肉腥不可食。
石虎:頭似貓,尾長,有花文。
能升木。
重不滿十斤。
威振,犬莫敢近。
石豹:尾長于身,骨圓。
深山有重至八、九十斤者。
性猛過于石虎。
羽屬 雞:有黃雞、白雞、黑雞、花文雞。
又有胡須雞。
性類屬木。
「周禮」雲:『秋行犢麛膳膏腥』。
膏腥,即雞膏。
魏莊渠曰:『雞木畜,秋金旺,以助養肝』。
俗多雲:雞性熱,蓋食不因時,木能生火也。
鴨:有田鴨、番鴨,又有土鴨。
番鴨大,土鴨次之,田鴨又次之。
鵝:有白鵝、花鵝。
形俱大,有重至八、九筋者。
俗傳花鵝有小毒。
鴿:有青、赤、白三種。
「格物論」雲:『鴿亦鸠類,有數種;皆兩兩相匹而不雜交』。
居民多畜之。
白鳳雞 白鸠:「淡水廳志」雲:『來自咬■〈口留〉吧;或呼為洋鴿。
能知氣候,每交一時即鳴』。
——以上居民畜類。
雉:身有文彩燦爛。
山雞:有黑、赤二種。
嘴紅。
竹雞:身有花點。
重不滿筋。
田雞 凫:俗稱凫鴨。
鸠:有青鸠、斑鸠、火鸠。
又有金鸠;身綠,嘴、腳皆紅。
鴛鴦 水鴨:類鴨而小。
重不滿筋。
海鵝:類鵝。
有重至十餘筋者。
鸢鵙:即伯勞。
能多變其聲。
布谷 烏鶖:色黑,尾長;嘴尖,善捕鷹鹞。
又能知更遞換。
其巢之高低,俗傳可為風兆。
畫眉:有黑、白眉二種。
釣魚翁:翠色。
穴岩土為巢。
烏鴉:色黑,嘴扁。
其聲哀鳴,能占人不祥。
夜挂鳥:爪、足俱長,善捕食生魚。
日宿夜飛,一作夜光鳥。
八哥:即鸜鹆。
身黑,嘴、足俱紅。
削舌,能作人言。
「負暄雜錄」雲:『南唐李主諱煜,改鸜鹆為八哥』。
内山有之。
長尾三娘:俗稱三鵲。
「淡水廳志」雲:『長尾三娘,一名練雀。
朱嘴、翠翼,光彩照人』。
鷹:俗稱鹞母。
圓頭:色黃,一名黃頭。
善鬥。
鹞:重不滿筋;有雞三、四筋者,其翼能撲殺。
俗傳鸠卵有三粒即生一鹞,未知是否。
鸇:似鹞。
凡鳥聞其聲,即潛伏于地。
「列子」謂:『鹞之為鸇,久複為鹞』。
「埤雅」謂:『敺爵者鸇』;即此是也。
俗呼為鳥虎。
——以上山林畜類。
紫燕:春來人家梁間綴泥為巢,每年卵育一次。
「淡水廳志」雲:『自咬■〈口留〉吧來,一年一度』。
瓦雀:有赤、白二種。
于檐瓦間隙處為巢。
常聚群數十。
鱗屬 鲳:身短,有鱗。
馬鲛:骨軟,無鱗。
塗魠:似馬鲛而大。
自十月至清明時多有。
鳓魚:遍身多刺。
貼沙:上紫、下白,細鱗。
即比目魚。
扁魚:似貼沙而薄。
白帶魚、銀魚、金錢花、鐵甲、鸢錘、飛烏、烏毛 鲨:「淡水廳志」雲:『有白鲨、胡鲨、雙髻鲨。
最佳者,皮有黑白圈文,曰龍文鲨;翅尤美』。
墨魚:即烏鰂魚,俗名墨鬥。
「淡水廳志」雲:『墨魚,噴墨衛其身,大魚不得近。
中有骨如小舟,名海螵蛸』。
鳅:即泥鳅。
肉可醡油。
鳝、魽 ■〈魚毒〉:大如掌,皮粗。
曬幹,可磨木器。
青鱗:鱗厚;長五、六寸。
黃魚 紅紗:鱗細;皮如塗朱。
赤翼、龍尖、狗母 泥龍:身長,有暗刺。
牛尾:似牛尾。
青箭:色青。
口尖。
其行如箭。
金梭:金鱗。
身軟。
鱦:一作鮸。
鰮 鮡:大如指。
身有花白紋。
前兩足善跳,故俗呼花鮡。
烏鵊:身短而潤。
沙梭:長四、五寸,如梭。
黃翅:略似烏鵊。
味清。
獅刀:腹、背扁如刀。
鎖管:「淡水廳志」雲:『身圓直如鎖。
首有小骨,即鲛魚;插入管中如鎖須。
味甘脆』。
石頭鲈:鱗淡紅,頭有細石。
海龍:長不經尺。
首尾似龍,無爪。
入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