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志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倍海馬。
章魚:韓昌黎雲:『章舉身圓,頭有八腳縮聚。
當中有口,腦上有窩如臼,曆曆成章。
囊中有黑膏及黃膏。
行則手足向下、身向上高舉而疾遊』。
吞霄港有之。
一作章拒。
沙蠶:一名龍蟲。
生海泊沙泥中。
似蠶,中有沙。
味美;曬幹焙食亦佳。
沙蒜:俗呼土筍。
虎頭:巨口、無鱗。
肉嫩,味美。
頗似虎頭。
風魚:身圓、無鱗。
肉有赤、白二種;赤者腥甚。
海烏:一名鲻。
有鱗,味腥。
惟卵則見貴于市,名烏魚春。
蜈魚:俗呼海豎。
「淡水廳志」雲:『蜈魚頭如豬。
躍水面丈餘,噴水如雪。
大者千餘筋,小亦五、六百筋。
漁人見之不祥』。
海和尚:四翅,無鱗。
極似人形。
海狗:頭似狗。
四翅,尾尖。
海馬:四翅。
如馬;頭有鬃。
獲之不祥。
——以上海産。
鲈:口大,肉嫩。
善食魚。
味清美。
鲢:有竹葉、大頭二種。
鱗細,肉腥毒。
草魚:有黑、白二種。
味俱美。
麻虱目:夏、秋盛多,至十月入泥中而死。
烏魚:秋、冬肉肥味美。
甜魚:長不滿尺。
肉多刺,味甘美。
——以上種出海港,畜養塘池。
鯉:有紅、白二種。
鲫:色白,有鱗。
食之益脾。
石貼:無鱗,身細而短。
為醬甚佳。
苗不多有。
白鳗:無鱗,皮膩。
肉嫩,味美。
蘆鳗:無鱗,身有花點。
味亦佳。
羊魟:有鱗。
大者長尺餘。
湖鳅:無鱗。
肥美可食;有小毒。
沙鳅:似湖鳅而小。
身有花點。
肉堅。
■〈魚桀〉:有鱗,色白,長不滿尺。
溪間多見此魚,即占年歲兇歉。
塘虱:即塗虱。
無鱗,頭扁,兩邊有角利如錐。
色黑。
肉嫩、味美,能益脾。
巴哥:有二種:身全白者,骨近軟;身有橫紅紋者,骨硬。
鬥魚:「淡水廳志」雲:『鬥魚一名丁斑。
有花文,尾鮮紅。
善鬥』。
黃鳝:身圓而長。
背略黑、腹黃。
肉堅,無鱗。
狗鮕魠:身短小。
味肥美。
■〈魚嚴〉:似塘虱而色黃。
無角。
——以上溪産。
介屬 鼋:似鼈而大。
白沙墩漁者嘗獲之。
龜:有竹節龜、金龜。
又有靴底龜,能齧人;不可食。
鼈:春、夏出遊溪潭,冬時藏泥中;謂之「春可獻、冬可擉」者,此也。
鲎:「淡水廳志」雲:『鲎殼甚堅,可作杓。
尾長如槍;有足十二,生腹下。
置之水中,雄者浮、雌者沈。
雌常負雄行,雖波濤不解。
失偶,則不能獨活,故号鲎媚;漁人必雙得之。
腹中有子如粟,可腌醬』。
鲮鯉:即穿山甲。
螺:有海螺、田螺、石螺諸種。
田螺味較佳。
蟹:有毛蟹、金蟹、石蟹、沙馬蟹、鬼蟹諸種。
惟毛蟹可食;九、十月肥美多膏。
蟳:産塭中。
「淡水廳志」雲:『膏多于肉曰紅蟳,無膏曰菜蟳。
随潮退殼,一退一長。
殼甚堅』。
蠘:形如螃蟹。
生于海中。
牡蛎:俗呼為蚝。
殼可燒灰。
石決明:見上。
一名九孔。
蛲、蚵 蝦:有軟、硬殼二種。
龍蝦:吞霄,後壟港皆有之。
「赤嵌筆談」雲:『龍蝦昂首奮角如畫龍狀。
甲硬如蟹殼,須長二尺餘,鉗六、七寸;上有芒刺。
尾下,子累累相屬。
又有九節蝦』。
蚌、■〈蟲間〉、蚶 西施舌:似蚌而薄。
肉有舌。
其殼色黑。
塭蝦:出塭中。
可腌食。
夏、秋時最盛。
花蛤 蛤蜊:出山溪沙泥中。
蟲屬 螢:腐草及爛竹根所化。
蚊 蠅:喜暖、惡寒。
一名醜扇。
蜘蛛:善結網。
齊人呼為社公,亦言網公。
蝶:粉翅,有須。
善采花。
盛夏時最多。
蛾 蠶:驚蟄始生。
嗜食桑葉。
苗地少有。
地蠶:泥中生。
螳螂、蝙蝠 蜻蜓:一作蜻蛉。
竈雞、蝤蟲 蟋蟀:似蝗而小。
南楚謂之王孫;或又謂之蜻蛚。
蜾蠃 蜈蚣:有紅、青二種。
蟻、蜂 蜂虎:「淡水廳志」雲:『蜂虎,似燈蛾而大』。
蜜蜂:釀花作蜜。
俗呼糖蜂。
螟蛉、蠅虎、蠹、蚯蚓、蛙、蝦蟆 水鴨母:身薄,有翼、足。
味辣,可治小兒遺溺。
水蛭:俗呼蜈蜞,一名胡蜞。
「淡水廳志」謂:『能■〈蟲匝〉人血。
誤食之,飲酸醋即愈。
俗傳胡蜞入口、入鼻俱能生子,非醋及蜜不為功』。
蛇:種類不一。
「淡水廳志」略雲:有草錦、山辣、草花仔、四足蛇,不傷人;龜殼花、飯匙倩、青竹絲、松柏根、赤尾鮎,簸箕甲、雨傘節數種,齧人最毒。
金石屬 金沙:産内山番界。
巨石: 硯石:可治為硯。
鵝卵石: ■〈石婁〉■〈石國〉石:可燒作灰;視牡蛎而略粗。
貨屬 米(見上) 糖:蔗汁熬成。
常運售北地。
豆(見上) 酒 油:有芝麻、土豆、茶子、樹子、菜子、桕子、萆麻數種。
■〈米凡〉:油粕也。
茶■〈米凡〉可濯垢,土豆■〈米凡〉可糞田。
茶、樟腦 磺油:産貓裡溪頭牛鬥山下。
樟柴、紫荊、櫹榔、茄冬、百日青、楠枋:以上諸木,可制器及造船;内地多來采買(見上)。
藤、煙葉。
鹼:「淡水廳志」雲:『用象齒、公牡等木燒灰和水,濾去渣滓,熬煉成凍,可以資染』。
菁澱:出海邊。
得受鹹煙者為上,出内山者次之。
茄藤皮:可染縧。
梅皮:可染黃。
薯榔:可染網。
桂皮:可以入藥;亦可和滋味。
佛手(見上) 通草:可入藥;亦可作花。
金石斛(見上) 相思炭、牡蛎炭、石灰 石花:生海石上。
:一作麴。
有紅麴、白麴;俱釀酒所需。
魚翅、鹿脯、鹿腿、鹿筋 脯:每至冬時,有售于市。
山豬脯:有肉脯、肝脯。
币屬 麻、苎、鳳來葛(俱見上) 鹿皮、皮、石虎皮、石豹皮、獺皮、七段狸皮。
番仔席:大甲、苑裡等處婦女多善織者。
卓戈文:番女所織之氈。
達戈紋:「淡水廳志」雲:『番女所織之布,以狗毛、苎麻為線,染以茜草;錯雜成文,朱殷奪目』。
磺案(附) 磺油出貓裡溪頭内山。
油浮水面,其味臭。
每日申、酉二時,方可撈取;煎煉之,為用甚廣。
有番割邱苟者,勾引生番殺人,犯案累累;據此溪為己有。
同治三年,初贌與吳姓,每年百餘圓;四年,複改贌寶順洋行,每年千餘圓,遂至互控。
吳姓複糾衆與寶順互争,幾釀巨案。
邱苟屢拿未獲。
同治九年二月,差役購拿到案,一訊具伏;詳請委員覆訊,就地正法。
此地照舊封禁(節舊「廳志」)。
章魚:韓昌黎雲:『章舉身圓,頭有八腳縮聚。
當中有口,腦上有窩如臼,曆曆成章。
囊中有黑膏及黃膏。
行則手足向下、身向上高舉而疾遊』。
吞霄港有之。
一作章拒。
沙蠶:一名龍蟲。
生海泊沙泥中。
似蠶,中有沙。
味美;曬幹焙食亦佳。
沙蒜:俗呼土筍。
虎頭:巨口、無鱗。
肉嫩,味美。
頗似虎頭。
風魚:身圓、無鱗。
肉有赤、白二種;赤者腥甚。
海烏:一名鲻。
有鱗,味腥。
惟卵則見貴于市,名烏魚春。
蜈魚:俗呼海豎。
「淡水廳志」雲:『蜈魚頭如豬。
躍水面丈餘,噴水如雪。
大者千餘筋,小亦五、六百筋。
漁人見之不祥』。
海和尚:四翅,無鱗。
極似人形。
海狗:頭似狗。
四翅,尾尖。
海馬:四翅。
如馬;頭有鬃。
獲之不祥。
——以上海産。
鲈:口大,肉嫩。
善食魚。
味清美。
鲢:有竹葉、大頭二種。
鱗細,肉腥毒。
草魚:有黑、白二種。
味俱美。
麻虱目:夏、秋盛多,至十月入泥中而死。
烏魚:秋、冬肉肥味美。
甜魚:長不滿尺。
肉多刺,味甘美。
——以上種出海港,畜養塘池。
鯉:有紅、白二種。
鲫:色白,有鱗。
食之益脾。
石貼:無鱗,身細而短。
為醬甚佳。
苗不多有。
白鳗:無鱗,皮膩。
肉嫩,味美。
蘆鳗:無鱗,身有花點。
味亦佳。
羊魟:有鱗。
大者長尺餘。
湖鳅:無鱗。
肥美可食;有小毒。
沙鳅:似湖鳅而小。
身有花點。
肉堅。
■〈魚桀〉:有鱗,色白,長不滿尺。
溪間多見此魚,即占年歲兇歉。
塘虱:即塗虱。
無鱗,頭扁,兩邊有角利如錐。
色黑。
肉嫩、味美,能益脾。
巴哥:有二種:身全白者,骨近軟;身有橫紅紋者,骨硬。
鬥魚:「淡水廳志」雲:『鬥魚一名丁斑。
有花文,尾鮮紅。
善鬥』。
黃鳝:身圓而長。
背略黑、腹黃。
肉堅,無鱗。
狗鮕魠:身短小。
味肥美。
■〈魚嚴〉:似塘虱而色黃。
無角。
——以上溪産。
介屬 鼋:似鼈而大。
白沙墩漁者嘗獲之。
龜:有竹節龜、金龜。
又有靴底龜,能齧人;不可食。
鼈:春、夏出遊溪潭,冬時藏泥中;謂之「春可獻、冬可擉」者,此也。
鲎:「淡水廳志」雲:『鲎殼甚堅,可作杓。
尾長如槍;有足十二,生腹下。
置之水中,雄者浮、雌者沈。
雌常負雄行,雖波濤不解。
失偶,則不能獨活,故号鲎媚;漁人必雙得之。
腹中有子如粟,可腌醬』。
鲮鯉:即穿山甲。
螺:有海螺、田螺、石螺諸種。
田螺味較佳。
蟹:有毛蟹、金蟹、石蟹、沙馬蟹、鬼蟹諸種。
惟毛蟹可食;九、十月肥美多膏。
蟳:産塭中。
「淡水廳志」雲:『膏多于肉曰紅蟳,無膏曰菜蟳。
随潮退殼,一退一長。
殼甚堅』。
蠘:形如螃蟹。
生于海中。
牡蛎:俗呼為蚝。
殼可燒灰。
石決明:見上。
一名九孔。
蛲、蚵 蝦:有軟、硬殼二種。
龍蝦:吞霄,後壟港皆有之。
「赤嵌筆談」雲:『龍蝦昂首奮角如畫龍狀。
甲硬如蟹殼,須長二尺餘,鉗六、七寸;上有芒刺。
尾下,子累累相屬。
又有九節蝦』。
蚌、■〈蟲間〉、蚶 西施舌:似蚌而薄。
肉有舌。
其殼色黑。
塭蝦:出塭中。
可腌食。
夏、秋時最盛。
花蛤 蛤蜊:出山溪沙泥中。
蟲屬 螢:腐草及爛竹根所化。
蚊 蠅:喜暖、惡寒。
一名醜扇。
蜘蛛:善結網。
齊人呼為社公,亦言網公。
蝶:粉翅,有須。
善采花。
盛夏時最多。
蛾 蠶:驚蟄始生。
嗜食桑葉。
苗地少有。
地蠶:泥中生。
螳螂、蝙蝠 蜻蜓:一作蜻蛉。
竈雞、蝤蟲 蟋蟀:似蝗而小。
南楚謂之王孫;或又謂之蜻蛚。
蜾蠃 蜈蚣:有紅、青二種。
蟻、蜂 蜂虎:「淡水廳志」雲:『蜂虎,似燈蛾而大』。
蜜蜂:釀花作蜜。
俗呼糖蜂。
螟蛉、蠅虎、蠹、蚯蚓、蛙、蝦蟆 水鴨母:身薄,有翼、足。
味辣,可治小兒遺溺。
水蛭:俗呼蜈蜞,一名胡蜞。
「淡水廳志」謂:『能■〈蟲匝〉人血。
誤食之,飲酸醋即愈。
俗傳胡蜞入口、入鼻俱能生子,非醋及蜜不為功』。
蛇:種類不一。
「淡水廳志」略雲:有草錦、山辣、草花仔、四足蛇,不傷人;龜殼花、飯匙倩、青竹絲、松柏根、赤尾鮎,簸箕甲、雨傘節數種,齧人最毒。
金石屬 金沙:産内山番界。
巨石: 硯石:可治為硯。
鵝卵石: ■〈石婁〉■〈石國〉石:可燒作灰;視牡蛎而略粗。
貨屬 米(見上) 糖:蔗汁熬成。
常運售北地。
豆(見上) 酒 油:有芝麻、土豆、茶子、樹子、菜子、桕子、萆麻數種。
■〈米凡〉:油粕也。
茶■〈米凡〉可濯垢,土豆■〈米凡〉可糞田。
茶、樟腦 磺油:産貓裡溪頭牛鬥山下。
樟柴、紫荊、櫹榔、茄冬、百日青、楠枋:以上諸木,可制器及造船;内地多來采買(見上)。
藤、煙葉。
鹼:「淡水廳志」雲:『用象齒、公牡等木燒灰和水,濾去渣滓,熬煉成凍,可以資染』。
菁澱:出海邊。
得受鹹煙者為上,出内山者次之。
茄藤皮:可染縧。
梅皮:可染黃。
薯榔:可染網。
桂皮:可以入藥;亦可和滋味。
佛手(見上) 通草:可入藥;亦可作花。
金石斛(見上) 相思炭、牡蛎炭、石灰 石花:生海石上。
:一作麴。
有紅麴、白麴;俱釀酒所需。
魚翅、鹿脯、鹿腿、鹿筋 脯:每至冬時,有售于市。
山豬脯:有肉脯、肝脯。
币屬 麻、苎、鳳來葛(俱見上) 鹿皮、皮、石虎皮、石豹皮、獺皮、七段狸皮。
番仔席:大甲、苑裡等處婦女多善織者。
卓戈文:番女所織之氈。
達戈紋:「淡水廳志」雲:『番女所織之布,以狗毛、苎麻為線,染以茜草;錯雜成文,朱殷奪目』。
磺案(附) 磺油出貓裡溪頭内山。
油浮水面,其味臭。
每日申、酉二時,方可撈取;煎煉之,為用甚廣。
有番割邱苟者,勾引生番殺人,犯案累累;據此溪為己有。
同治三年,初贌與吳姓,每年百餘圓;四年,複改贌寶順洋行,每年千餘圓,遂至互控。
吳姓複糾衆與寶順互争,幾釀巨案。
邱苟屢拿未獲。
同治九年二月,差役購拿到案,一訊具伏;詳請委員覆訊,就地正法。
此地照舊封禁(節舊「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