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

關燈
武四年置為千戶所十年陞為衛在城内今并廢定遼後衛明洪武四年初置衛治于得利嬴城八年改移城内今亦廢東甯衛明洪武十九年置轄六千戶所亦在城内今廢址無存】 廢行太仆寺【明洪武十三年建在都司治西南今廢】 廢苑馬寺【明永樂五年建在都司治西今廢】 廢自在州署【明永樂七年置初在開原城内後徙都司城内今廢】 海城縣 煉丹台【相傳仙人白仲理煉神丹之處在城西二十裡四台子】 洗馬澗【相傳唐尉遲?洗馬於此即城南八裡河】 搠戟泉【相傳唐薛仁貴搠戟於此泉水湧出在城西南二十五裡】 管公屯【相傳管甯依公孫度時寓此在城西北五十五裡新台子】 蓋蘇屯【唐高麗蓋蘇文所居故名在城西北三十裡耿家莊】 鄧家台【建置年月未詳】 遼澤【新唐書高麗傳李積圍遼東城帝次遼澤诏瘗隋将士露骼】 廢海州衛署【明洪武元年置今廢在縣城南】 蓋平縣 元菟亭【漢王莽置年月無考】 廢蓋州衛署【元延佑五年置蓋州等處怯怡千戶所明洪武九年廢所置蓋州衛在城内北隅今并廢】 開原縣 黃龍塞【唐書契丹傳逃之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遼史地理志上京北帶潢水南控黃龍慕容皝登之南望柳城北齊高寶甯據以拒隋并其處也唐時置黃龍戌今謂之黃龍岡去城北三十裡】 花露台【有二一在縣南四十裡一三十裡相傳邑中有姻家以華麗相尚各築一台自矜建置之年無考 案漢時遼東有華麗縣所謂花露台疑即華麗縣遺址露麗音相似遂緻訛誤而後人益加附會不詳其本耳】 廢三萬衛署【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在城内今廢明一統志渤海為上京龍泉府金改上京會甯府 按渤海上京在吉林烏拉界内開原在渤海時為扶餘府金會甯府在今吉林烏拉之東明時衛治以雅克薩山為界明一統志誤】 廢遼海衛署【在開原縣城内故三萬衛治東北明洪武二十一年置初治牛家莊二十六年徙治于此】 廢安樂州署【明永樂七年置在城内今廢又開原等處怯恰千戶所元至治元年置今并廢】 鐵嶺縣 漢牧師官【鐄嶺本襄平縣地於此置牧官】 唐王營【在帽峯山東南地平如掌相傳唐征高麗安營於此】 廢鐵嶺衛署【明初置鐵嶺衛於今縣城東五百裡洪武二十六年徙今城内今廢又懿路千戶所在城南六十裡懿路城内明洪武二十九年調鐵嶺左右二千戶所於懿路城永樂八年調中千戶所於懿路城又範河千戶所在城西南三十裡明正統年設中左千戶所今廢】複州 永甯監【在複州北明永樂五年設遼東苑馬寺七年建永寜監城置監於此全遼志明初遼東設監六曰畀平新昌遼河長平安市永甯苑二十四曰甘泉安山河陰古城夾河龍台耀州駝山黃山沙河馬鞍石城平川新安廣安平山南豐高平長川名山複州龍潭清河深河後俱廢維存永甯一監清河深河複州名山四苑】 廢複州衛署【明洪武十四年置在城内今廢】 甯海縣【即金州】 哈斯罕關【今在甯海縣南十八裡元至元二十六年分京師應役新附軍一千人屯田哈斯罕關東荒地即指此 哈斯罕明安原作合斯罕猛安今譯改并詳郡縣注】 鴻胪井【唐鴻胪卿崔忻所鑿在旅順口黃山之麓刻字於石上】 旅順古井【南近海井中有鐵索懸樹上不詳所始】 廢金州衛署【明置在城東北隅又中右千戶所明置今俱廢】 錦州府境内宮殿官署名勝諸古蹟 錦縣【即古孤竹國】 令氏亭【舊志稱孤竹國有孤竹城令支城令氏亭建置何代無考】 和龍宮【在錦州西十六國春秋慕容皝作龍城時有二龍合在一山交首嬉翔皝見之大悅改所築宮曰和龍宮】 白雀園【十六國春秋慕容盛時有異雀素身緑首栖翔東園因改其園曰白雀以表其瑞】甘露殿【十六國春秋慕容皝築龍城慕容熙複於龍城建甘露殿及景雲山逍遙宮連房數百觀閣相交鑿渠引水為曲光海清涼池】 五柳戌【唐時所設在營州南】 梳妝樓【在城西北三十裡了八石相傳遼蕭太後建山上九石柱猶存】 花兒樓【在城東北四十裡所建未詳】 漢西部都尉治【舊志稱古山戎國為漢西部都尉治】 廢廣甯中屯衛署【在城内明洪武二十四年改州置衛初治東關驿二十五年移置於此又廣甯左屯衛在府治西亦洪武二十四年置各領五千戶所今俱廢】 廢廣甯右屯衛署【在錦縣東南七十裡俗訛為牛頭衛本元闾陽縣之臨海郷明洪武二十六年置廣甯右屯衛於十三山堡明年移此葺公主塞故址以為衛治永樂中築城周四裡有奇門三又廢大淩河千戶所在城東四十裡廢松山千戶所在城南十八裡廢塔山千戶所在城西南六十裡俱明宣德三年置今廢】 甯遠州 長壍【相傳即秦時長城故址又有高麗長城新唐書太宗使長孫卿毀京觀高麗王建武懼乃築長城起扶餘西南屬之海】 望夫台【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