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四 古蹟【五】 奉天府境内宮殿官署名勝古蹟 承德縣 遼陽州 海城縣 蓋平縣 開原縣 鐵嶺縣 複州 甯海縣 錦州府境内宮殿官署名勝古蹟 錦縣 甯遠州 廣甯縣 義州 吉林境内宮殿官署名勝古蹟 吉林 甯古塔 黑龍江境内宮殿官署名勝古蹟 呼倫布雨爾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四 古蹟【五】 奉天府境内宮殿官署名勝諸古蹟 承德縣 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在城内東南隅元史地理志初平遼東高麗國麟州神騎都領洪福源率西京都護龜州四十餘城來降各立鎮守司設官以撫其民後高麗複叛洪福源引衆來歸授高麗軍民萬戶徙降民散居遼陽渖州初創城郭置司存僑治遼陽故城中統二年改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及高麗舉國内附又以質子淳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分領二千餘戶理渖陽元貞二年并兩司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仍治遼陽故城又渖陽等處怯恰千戶所元至治元年置舊址無考】 廢渖陽中衛署【在奉天府城内明洪武二十年置今廢又撫順千戶所在撫順城蒲河千戶所在蒲河城并明洪武中置俱廢】 遼陽州 安東都護府【舊唐書地理志總章元年李積平高麗初置安東都護府于平壤城上元三年徙遼東郡故城儀鳳二年又徙於新城聖曆元年更名安東都督府神龍元年複都護名開元二年徒于平州天寶二載又徙於遼西故郡城至德後廢 按新唐書志唐高宗平高麗置都督府九新城遼城哥勿衛樂舍利居素越喜去旦建安也州四十二縣百為置安東都護府以統之州縣之名唐史未詳所可知者南蘇蓋牟代邵倉岩磨米積利黎山延津木底安市諸北識利拂湼拜漢十四州而已元明置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亦分十四州新城遼城哥勿建安南蘇木底蓋牟代那倉岩磨米積利黎山延津安市與唐府州大槩相同而以高麗人領其職則亦非複遼東境内矣】 遼東京宮殿【遼史地理志神冊四年葺遼東故城天顯三年升為南京城名天福高三丈重樓橹幅三十裡八門東曰迎陽東南曰韶陽南曰龍原西南曰顯德西曰大順西北曰大遼北曰懷遠東北曰安遠宮城在城東隅高三丈南為三門壯以樓觀四隅有角樓相去各二裡宮牆北有讓國皇帝禦容殿大内建二殿不置宮嫔惟以内省使副判官守之末年廢】 遼東丹王宮【在城東北隅元一統志東丹王故宮在遼陽路 按本路圖冊在府之東北有讓國皇帝禦容殿有大東丹國新建南京碑銘今無可考】 南北市【遼史地理志于都城分南北市中為看樓朝集南市夕集北市街西有金德寺鐵旛竿皆在焉】 金宮殿【在遼陽州城北金史地理志皇統四年立東京新宮寝殿曰保寜宴殿曰嘉會前後正門曰天華曰乾貞又建案廟有孝甯宮七年建禦容殿】 華表柱【在遼陽州城内相傳丁令威化鶴所集明一統志在都司城内鼓樓東舊有石柱今湮沒有道觀久廢為倉丁令威詳見本志仙釋按華表仙莊為遼陽八景之一其二曰龍王晚渡相傳東門外太子河岸舊有龍王廟夜間常有老翁操舟濟人并不取利月中有見其狀貌者頗與龍神相似其三曰神燈孤照城内西街昔時人每夜分見有明燈或一或二隐現不常其四曰白塔晚晴西門外廣佑寺舊有白塔塔間夕輝掩映照人其五曰松柏琴聲西門外西會寺舊有古松一株老幹中空内又生柏樹一株每遇微風松柏相激其聲若琴其六曰靈嶺寶山南門外旗纛廟故址有石阜一處相傳昔時每遇風起其阜石自能卓立今已無驗其七曰首山樵唱城西南十五裡首山昔曾有仙人樵采于山夜聞歌聲曲終不見其八曰玉洞懸珠城東三十裡有駱駝洞石洞中圓石如碗虛懸若珠因名為遼陽八景】 遼海亭【在遼陽州城内金高士談詩殘雪樓台山向背夕陽城郭水東西張解詩晴光搖碧海遠色帶滄洲今故址無考】 蠍台【在遼陽州城内明一統志在古東京城東北隅金大定中修城役夫毀台取土及半得石函啟之中有塊石圓滑天成搖撼作聲破之二大蠍尾梢相鈎見風即死今台址無存】 景遷堂【明一統志在都司城内元權遼陽府事洪革建革有志于學慕慈母三遷之教故名山東周正為記】 釣魚台【在遼陽州南三十裡相傳為渤海遊觀之處】 仙人台【在遼陽州千山香岩寺相傳為仙人對奕之所登者俯瞰滄海如在幾席之下】唐紀功石【在遼陽州駐跸山新唐書高麗傳太宗破高麗間破陣狀勒石紀功】雪庵塔【元僧雪庵殁葬舍利塔在千山香岩寺塔若二石臼相合内注水四時不竭旁一孔可入手探得圓石然不能出也】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四年立今廢又遼陽等處怯恰千戶所至治二年置今廢址無考】 廢都司署【明洪武四年置定遼都衛八年改遼東都指揮使司在城内今廢定遼中衛明洪武十七年置在城内定遼左衛定遼右衛定遼前衛以上三衛俱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