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

關燈
姜女望夫處】 桃花島【金史地理志興城隸錦州有桃花島今在州城南海上明初海運泊船處】廢甯遠衛署【在甯遠州城内明宣德三年置全遼志衛與古瑞州錦州接境本廣甯前屯中屯二衛地永樂初大甯淪沒而虹螺山始入外境於是利州之墟荊條之陽戎馬馳驅歲相抄掠總兵巫凱都禦史包懷德上狀乃割二州之地於曹莊湯池之北建衛治賜名甯遠統五千戶所又於城東五十裡别置中左千戶所於城西南三十裡小沙河别置中右千戶所又廢前屯衛在城西南三十裡廢中前千戶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裡廢中後千戶所在城西南八十裡今俱廢】 廣甯縣 明遼王府【在廣寜城内西北隅明洪武二十五年封遼王於此永樂初徙封荊州府久廢按寜獻王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又二年就國大甯右義州之地在喜峯口外今遼】 【宮府遺址又在廣寜城中未詳何時移此】 紫蒙戌【紫蒙晉慕容氏始興之地唐時十 二戌之一屬幽州都督府今廣寜縣北邊】唐壘【明一統志在城南三十二裡唐太宗駐兵之地】 誓台【在城東三十裡相傳唐太宗誓師所築 按唐書高麗傳太宗大享士幽州之南使長孫無忌誓師而廣甯乃營州也則誓師不應在此】 覽秀亭【在醫巫闾山西麓其地高爽可以登覽山河之秀故名】 障鷹台【在闾山西南第一峯】 望海堂【遼東丹王耶律倍所築倍好讀書購書數萬卷築堂闾山之頂額其堂曰望海遺址尚存】 遼人皇王影殿【遼世宗建在闾山之東南遼史地理志大同元年世宗親護人皇王靈駕歸自汴京以人皇王愛醫巫闾山水奇秀因葬焉中作影殿制度極其宏麗今已無存】 凝神殿【在廣甯縣遼史地理志乾州奉景宗乾陵有凝神殿又置奉陵縣括諸落帳戶助營山陵今廢無考】 鎮東堂【在州城内鼔樓西明巡橅王翺建】 廣甯路總管府【元史地理志初立廣甯行帥府事後遷治臨潢立總管府至元六年降為東京路總管府屬郡十五年複分為路行摠管府事】 廢廣甯中衛署【在城内又有左衛右衛俱洪武二十七年置初治大淩河永樂元年徙治於此後皆廢】 義州 遼中京宮殿【遼史地理志聖宗常過七金山土河之濱南望雲氣有郛郭樓阙之狀因議建都擇良工於燕薊董役二歲郛郭宮掖樓閣府庫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統和二十五年号曰中京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廟景宗承天皇後禦容殿城池湫濕多鑿井洩之人以為便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館待新羅使來賓館待夏使金海陵貞元初改遼中京置北京】 釣魚台【在北門外明一統志給事中賀餘築】 鮮卑故庭【三國志魏武帝征遼東涉其地】 松陉【舊志營州西北百裡有松陉】 金甸【遼時其地生金遼史地理志本唐清山縣境置金源縣 按唐金源縣應在喀喇沁右翼界】 三座塔【在城西南一百五十裡建置之年無考】 廢義州衛署【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置今廢】 吉林境内宮殿官署名勝諸古蹟 吉林【古越喜地】 得勝陀【即額特赫噶珊金太祖誓師之地國語額特赫勝也噶珊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原作忽土皚葛蠻今譯改】 芍藥池【在城西南四百餘裡有芍藥一本脊暮花開爛漫相傳乃】 【國初時舊植花池甃磚依稀可辨】 甯古塔 金上京宮殿【大金國志國初城郭散居呼曰皇帝察國相寨太子莊後昇曰會寜府建為上京其遼之上京改作北京城邑宮室無異中原州縣廨宇制度草創又雲皇統六年春三月上以上京會甯舊内太狹役五路工匠撤而新之規模悉仿汴京】 乾元殿【金史地理志天會三年建天眷元年更名皇極殿】 慶元宮【金史地理志天會十三年建殿曰辰居門曰景晖天眷元年安太祖以下禦容為原廟金史本紀熙宗天眷元年八月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甯舊上京為北京十一月以康宗以上畫像工畢奠獻于乾元殿十二月新宮成二年九月初居新宮立太祖原廟於慶元宮皇統三年初立太廟社稷】 朝殿【金史地理志天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門曰延光寝殿曰宵衣書殿曰稽古又有明德宮明德殿熙宗嘗享太宗禦容于此太後所居也】 涼殿【金史地理志皇統二年構門曰延福樓曰五雲殿曰重明東庑南殿曰東華次曰廣仁西庑南殿曰西清次曰明義重明後東殿曰龍壽西殿曰奎文時令殿及其門曰奉元又有泰和殿武德殿薰風殿】 天開殿【金史地理志其行宮有天開殿約羅春水之地也有混同江行宮又太廟社稷皇統三年建正隆二年毀 蒙古語約羅皁鵰也原作爻剌今譯改】 天元殿【金史地理志原廟天眷元年以春亭名天元殿安太祖大宗徽宗及諸後禦容春亭者太祖所嘗禦之所也天眷二年作原廟皇統七年改原廟乾文殿曰世德正隆二年毀大定五年複建太祖廟】 興聖宮【金史地理志德宗所居也天德元年名曰興德宮後更名永?宮睿宗所居也光興宮世宗所居也正隆二年命吏部郎中蕭彥良盡毀宮殿宗廟大族邸第及儲慶寺平其址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