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關燈
年撥往塔爾巴哈台兵二十四名三十年複裁一百四十名現實兵數七百八十六名鐵匠十三名【康熙十八年設五名二十九年增設八名】 熊嶽駐防 副都統一員三品協領一員巴勒瑚佐領一員骁騎校一員佐領一員防禦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骁騎校八員筆帖式四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世襲雲騎尉一員恩騎尉二員屬下舊設滿洲兵八百五十七名蒙古兵九十二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六名共兵一千零五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五十一名現實兵數九百五十四名鐵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設】 小淩河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設】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骁騎校二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二十名漢軍兵一百二十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增設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增設二十名現實兵數二百名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甯遠駐防【康熙十四年設】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漢軍骁騎校二員倉官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世襲恩騎尉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二十名漢軍兵一百二十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八年增設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增設二十名現實兵數二百名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中前所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設】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骁騎校三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二十名漢軍兵一百二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增設兵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增設二十名現實兵數二百名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中後所駐防【康熙十四年設】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骁騎校二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兵及新增兵數與中前所同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廣甯駐防【順治四年設】 四品協領一員佐領三員滿洲蒙古漢軍防禦各一員骁騎校七員【原設六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四十三年增設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三百六十三名蒙古兵七名漢軍兵一百十名共兵四百八十名乾隆六年由 盛京移駐兵二十名二十八年裁四十名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六十名現實兵數四百名鐵匠五名【康熙十八年設】 白旗堡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自山海關移駐】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骁騎校二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三十一名漢軍兵一百零九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增設兵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增設二十名現實兵數二百名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小黑山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設】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骁騎校二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兵數及新增兵數與白旗堡同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闾陽驿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設】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骁騎校二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兵及新增兵數與白旗堡同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義州駐防【康熙十四年設】 城守尉一員滿洲佐領九員骁騎校九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二員】内務府佐領八員【原設十員乾隆四十三年裁二員】骁騎校八員【原設十員乾隆四十三年裁二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步兵二百十四名【乾隆三十年設】舊設滿洲兵六百零四名蒙古兵三十二名漢軍兵六百六十四名共兵一千三百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兵七十名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六十一名三十年複裁二百零二名現實兵數九百六十七名鐵匠十八名【康熙十八年設六名三十八年增設十二名】謹案以上各駐防皆奉天将軍統轄之地自将軍而下其?重且要者則設副都統駐劄次則城守駐防次則佐領骁騎校駐防蓋城守尉隸副都統協領佐領隸城守尉骁騎校等員複隸協領佐領而皆統隸於将軍其設官之數皆準設兵多寡因地異宜以奮武衛固疆圉其各路邊門皆有防禦及兵守之附載於後 興京邊門【在 興京城東南三十裡】 章京一員【於五部司員内揀派二年一更】防禦一員【於将軍所屬防禦内揀派三年一更】屬下舊設滿洲兵六名漢軍兵二十五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由 盛京移駐兵十九名現實兵數五十名 鹹厰邊門【在 興京城南一百四十裡】 章京一員【於五部司員内揀派二年一更】防禦一員【於将軍所屬骁騎校内揀派三年一更】屬下兵數與 興京邊門同 哈哩【國語斜也】山卡路 平頂山卡路 鹻厰營卡路【以上三處卡路俱在鹻厰邊門内每處系遼陽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二月一更每年十月初一日起至四月初一日撤囘】 坎舡溝卡路 大南溝卡路 風馬溝卡路【以上三處卡路俱在鹻厰邊門外每處系遼陽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兩月一更每年四月初一日起至十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