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關燈
防天命六年設】 防守尉掌印章京一員滿洲防禦三員【原設二員乾隆五年由 盛京移駐五員十三年裁四員改設骁騎校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漢軍防禦一員四品協領一員【乾隆十三年增設】骁騎校四員【乾隆十三年增設】筆帖式一員倉官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增設】屬下舊設滿洲兵八十四名蒙古兵十名漢軍兵六十六名共兵一百六十名乾隆六年由 盛京移駐兵二百四十名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二十三名現實兵數三百七十七名鐵匠二名【天聰六年設】 蓋平駐防【天聰七年設原屬奉天将軍乾隆十五年改歸熊嶽副都統就近專轄】 防守尉掌印章京一員防禦三員【原設二員乾隆五年由 盛京移駐五員十三年裁四員改設骁騎校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四品協領一員滿洲骁騎校三員漢軍骁騎校一員【俱乾隆十三年設】筆帖式二員【雍正七年裁一員】倉官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世襲騎都尉一員雲騎尉二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五十名漢軍兵九十七名蒙古兵十三名共兵一百六十名乾隆六年增設兵二百四十名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十五名現實兵數三百八十五名鐵匠二名【天聰七年設】 開原駐防【康熙二十一年設】 城守尉一員佐領一員防禦七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漢軍骁騎校一員滿洲骁騎校七員巴勒瑚佐領一員骁騎校一員倉官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九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八百五十名蒙古兵五十名漢軍兵五十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名共兵一千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九十四名三十年裁兵五十一名現實兵數八百五十五名鐵匠十名【康熙年間陸續增設】 鐵嶺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漢軍防禦三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四十名漢軍兵一百名乾隆二十八年於遼陽錦縣廣甯義州四城兵内撥增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增設二十名現實兵數二百名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複州駐防【康熙二十六年設】 城守尉一員巴勒瑚佐領一員防禦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骁騎校九員【乾隆二十九年撥駐塔爾巴哈台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世襲雲騎尉二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五百六十八名蒙古兵四十八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五名漢軍兵十五名共兵六百八十六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五十二名三十年裁兵三十五名現實兵數五百九十九名鐵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設】 甯海駐防【即金州駐防康駐二十年設】 城守尉一員巴勒瑚佐領一員骁騎校一員漢軍佐領三員骁騎校三員滿洲防禦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骁騎校八員倉官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五百四十五名蒙古兵七十九名巴勒瑚蒙古兵七十五名漢軍兵二百四十一名共兵九百四十名乾隆十二年改隸水師營兵一百名十九年複改如舊制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四十四名三十年裁兵六十六名現實兵數八百三十名鐵匠九名【康熙四十年設】 旅順水師營【康熙五十四年設】 漢軍協領一員佐領二員防禦四員骁騎校八員筆帖式一員屬下舊設漢軍兵五百名乾隆十二年增設一百名十九年裁 岫岩城駐防【康熙二十六年設】 城守尉一員巴勒瑚佐領一員骁騎校一員滿洲防禦八員骁騎校九員【原設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四十三年增設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世襲雲騎尉二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五百七名蒙古兵五十五名巴勒瑚蒙古兵四十二名共兵六百零四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二十八名三十年裁兵二十九名現實兵數五百四十七名鐵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設】 鳳凰城駐防【崇德三年自通遠堡移設】 城守尉一員巴勒瑚領佐一員骁騎校一員滿洲防禦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骁騎校七員蒙古骁騎校一員筆帖式一員委官四員【乾隆二十七年設】朝鮮通事官二員迎送官三員【乾隆三十六年裁缺由本城防禦内揀派】主客官一員【乾隆三十六年裁缺由本城防禦内揀派 以上三項官員專掌高麗入貢之事】屬下舊設滿洲兵五百二十九名蒙古兵九十四名巴勒瑚蒙古兵四十八名漢軍兵三十四名共兵七百零五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四十五名三十年裁兵二十五名現實兵數六百三十五名鐵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設】 錦州府駐防【雍正五年設】 副都統一員三品協領一員佐領十二員【原設十三員乾隆四十三年裁一員】骁騎校十二員【原設十三員乾隆四十三年裁一員】倉官一員筆帖式二員【原設三員乾隆五年裁一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設】世襲恩騎尉二員屬下步兵一百七十四名【乾隆三十年增設】舊設馬兵一千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兵五十名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