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一
兵防【一】
盛京兵制
奉天将軍所屬各駐防員額兵額
奉天将軍所屬各邊門員額兵額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
兵防
【臣】等謹案遼左為古肅慎國士馬雄勁自唐置安東都護府統隸軍僚迨乎遼金五京鸠材十部分鎮兼設提轄招讨諸司隸兵萬計元時則有乣軍契丹軍女直高麗諸軍蓋地當山海要沖所以簡軍實重鎮撫也我
國家神武開基聲靈赫濯桓桓虎旅燮伐用張洎永
清大定以後設鎮
留都西自呼倫布雨爾北循興安嶺黑龍江而東南跨鴨緑地方五六千裡各因形勢險要列屯置戍以控扼之兵防之制邁於往古我
皇上觐光揚烈
翠華臨莅秋郊猕閲
賞赉有加複
命增設弁兵修繕甲仗誠以講武诘戎不可一日不備也【臣】等詳稽各屬員額兵額及戰艦喀倫之屬謹志兵防第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一
兵防【一】
盛京兵制
洪惟我
太祖高皇帝以一旅滅葉赫九國之師複以勁旅五百破
明兵四十萬衆
神武布昭亦由幹城之士貔虎之材訓練精硏羣宣力以
襄
鴻伐懿考
實録所載軍政如滿洲精卒每三百人立一牛彔五牛彔立一甲喇五甲喇立一固山凡八固山行軍時地廣則八固山并列地狹則合為一路當兵刃相接之際擊刺騎射各用所長威如雷霆勢如風發攻城野戰一鼓而勝用是削平諸郡撫有渖遼於铄王師規模若此其宏遠也我
太宗文皇帝紹衣繼述撫降錦州甯遠等大小七十餘城蒙古察哈爾等部以次内附爰以漢軍蒙古分隸八旗乃有二十四旗之設自正副都統以下各有統轄列汛置營樞政益以詳備逮我
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鼎以
盛京為留都設駐防昂邦章京給總管卬鎮守其地并設各城駐防
聖祖仁皇帝康熙元年改總管為将軍十年墨爾哲勒氏屯長率衆來歸編為墨爾根四十佐領号新滿洲十五年以甯古塔将軍移駐吉林二十一年征剿羅刹始于黑龍江植木為城設将軍副都統轄之二十八年克雅克薩城設兵屯種三十一年建齊齊哈爾白都讷二城以科爾沁獻進之錫伯卦勒察達呼爾壯丁萬四千有奇分駐二城編佐領并添設各城守尉等官分撥旗兵防禦三十八年以黑龍江将軍移駐齊齊哈爾而水師火器諸營亦
相繼設立于是駐防兵制靡不宏備矣
奉天将軍所屬
将軍一員駐
盛京城副都統一員協領共十一員佐領共六十六員骁騎校共三十五員防禦共三十四員筆帖式十一員外郎六員委官二十七員【俱詳載職官卷】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一員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二員騎都尉九員雲騎尉九員恩騎尉二員屬下舊設步兵八百名乾隆三十八年增設三百八十八名現實步兵一千一百八十八名舊設馬兵六千四百二十四名乾隆六年移駐牛莊等處兵六百九十六名二十九年奉
旨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四百四名三十年增設三百二十名三十八年裁三百六十四名現實兵五千二百八十名門軍校八名庫軍校二十名【順治十四年設】看守
禦園領催一名兵九名看守
皇寺兵八名鐵匠六十六名箭匠六十一名夜捕手三十八名【俱康熙雍正年間陸續增設】養育兵三百六十二名【乾隆三十八年增設】
興京駐防【天聰七年設】
城守尉一員防禦四員骁騎校四員筆帖式一員委官四員【乾隆二十七年增設】屬下舊設滿洲兵四百九十四名蒙古兵六十七名漢軍兵三十四名實數兵五百九十五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二十三名三十年增設足額鐵匠八名【康熙三十二年設】
撫順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漢軍防禦三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增設】屬下舊設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十名現實兵數一百三十名鐵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設】
巨流河駐防【康熙二十九年自山海關移駐】
滿洲佐領一員漢軍佐領一員漢軍骁騎校二員委官五員【乾隆二十七年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二十九名漢軍兵一百十一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增設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增設二十名現實兵數二百名鐵匠二名【乾隆二十九年設】
遼陽駐防【天聰六年設】
城守尉一員防禦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巴勒瑚佐領一員滿洲骁騎校八員【乾隆二十九年移駐塔爾巴哈台一員四十三年增設一員】漢軍骁騎校一員筆帖式一員【原設二員雍正七年裁一員】倉官一員外郎二員委官一員【乾隆二十七年增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五百三十二名蒙古兵六十九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五名共六百五十六名乾隆二十八年裁二百名分駐九路二十年移駐塔爾巴哈台兵六十六名三十年增設五十九名現實兵數四百四十九名鐵匠九名【康熙二十八年設八名三十一年增設一名】
海城駐防【即牛莊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