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關燈
一日撤囘】 英莪邊門【在開原城東二百裡】 章京一員【於五部司員内揀派二年一更】防禦一員【於将軍所屬防禦内揀派三年一更】屬下兵數同 花家溝卡路 耿家莊卡路 新台卡路 商家台卡路 【以上四處卡路俱在英莪邊門内每處系開原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兩月一更每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囘】 輝發畢喇昂阿卡路 輝發湖屯卡路 碗口卡路 紅石?子卡路 【以上四處卡路俱在英莪邊門外每處系開原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兩月一更每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囘 輝發以下各語解詳見疆域形勝山川城池各卷不更胪注】 旺清邊門【在 興京城東南三十裡舊設駐防今裁】 馬家寨卡路 三家子卡路 老鷹營卡路 石棚溝卡路 多興阿台卡路 【以上五處卡路俱在旺清邊門内每處系 興京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每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囘】 發畢喇卡路 那哩珲畢喇昂阿卡路 金道和倫卡路 二道黃溝卡路 斡爾敏卡路 畢什哈達卡路 【以上六處卡路俱在旺清邊門外每處系 興京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兩月一更每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囘】 威遠堡邊門【在開原城東北三十裡】 章京一員【於五部司員内揀派二年一更】防禦一員【於将軍所屬防禦内揀派三年一更】屬下兵數同 靉河邊門【在鳳凰城北一百二十裡】 章京一員【於五部司員内揀派二年一更】防禦一員【於将軍所屬骁騎校内揀派三年一更】屬下兵數同 瓜坡子營卡路 邊門卡路 鐵佛寺卡路 湯堡城卡路 【以上四處卡路俱在靉河邊門内每處系鳳凰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一月一更每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回】 長嶺子卡路 棋盤嶺卡路 大江口卡路 【以上三處每處系鳳凰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 三道郎頭卡路 斜哨卡路 【以上兩處每處系熊嶽副都統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 以上五處卡路俱在靉河邊門外官兵皆兩月一更每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囘】 鳳凰城邊門【在城西南十裡】 章京一員【於五部司員内揀派二年一更】屬下兵數同 佛笑島卡路 沙基子卡路 【以上二處卡路俱在鳳凰城邊門内每處系鳳凰城守派官一員兵十名防禦兩月一更每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回】 中江卡路 【在鳳凰城邊門外系鳳凰城守派官一員兵二十名防禦兩月一更每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囘】 以上六邊門俱系 盛京兵部所轄将軍亦兼統焉 發庫邊門【在開原城東北二十裡康熙元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原設筆帖式一員乾隆三十六年奉裁】屬下舊設滿洲兵三名漢軍兵三十名乾隆六年由 盛京移駐兵七名現實兵數四十名 松嶺子邊門【在錦州府西北九十裡康熙十七年設 謹按錦州府西北九十裡舊有長嶺山邊門今裁】 滿洲防禦一員【原設一員乾隆二十九年撥往塔爾巴哈台四十三年複設】屬下舊設滿洲兵三名漢軍兵二十八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由 盛京移駐兵九名現實兵數四十名 新台邊門【在錦州府西一百三十裡順治十一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一名漢軍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增九名現實兵數四十名 梨樹溝邊門【在錦州府西一百四十裡康熙十八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原設門尉二員乾隆五年奉裁改設防禦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一名漢軍兵十九名共兵二十名乾隆六年移增十名現實兵數三十名 白石嘴邊門【在錦州府西南二百十裡康熙十八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一名漢軍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增九名現實兵數四十名 明水塘邊門【在錦州府西南二百九十裡康熙十八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原設門尉二員乾隆五年裁改設防禦一員】屬下舊設兵二十名乾隆六年移增十名現實兵數三十名領催一名【康熙三十八年設】 彰武台邊門【在廣甯縣東北一百七十裡康熙二十六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六名漢軍兵二十五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增九名現實兵數四十名領催三名【康熙二十六年設】 清河邊門【在義州東北五十五裡康熙十五年設】 漢軍防禦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一名漢軍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增九名現實兵數四十名領催一名【康熙十八年設】 白土厰邊門【在義州東北一百三十裡康熙十五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原設門尉二員乾隆五年裁改設防禦一員】屬下兵三十名領催一名【乾隆六年設】 九官台邊門【康熙十五年設】 滿洲防禦一員屬下舊設滿洲兵一名漢軍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增九名現實兵數四十名領催一名【康熙十八年設】 以上各邊門俱系 盛京将軍專轄原俱設筆帖式一員乾隆三十六年 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