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吳江縣
關燈
小
中
大
歲示元旦詠雪詩和韻】
忘年學道者何人?隔斷紅塵禮玉真。
一室香煙同歲暮,半瓢詩草異庚申。
寒梅笑我花無主,鐵笛聞伊月有賓。
仙筆畫圖和墨淡,微風吹雪物皆春。
北林,在北門外,俗名新浜。
〈明萬曆間趙氏廢,後開浚。
〉崇祯間史玄弱翁隐居之地,〈弱翁為天啟甲子舉人,遺直公子。
〉所刻有《史弱翁詩集》、《河行注》、《瓯東唱和集》、〈刻竣。
〉《鹽法志》,〈刻未竣。
四種闆存梅裡友人,遷居失。
〉所著有《吳江耆舊傅》、〈潘力田借去失。
〉《梅西雜志》、〈戊戌冬汝兵過失。
〉《史弱翁文集》、〈原稿托存王寬明。
〉《舊京遺事》。
〈留玉峰東海。
〉再北為趙氏,嵩業師伯益、〈諱廣。
〉少文〈諱渙。
〉兩先生喬梓,皆居于此。
史弱翁·【秋霁題北林敝廬】 郊墅秋陰後,平橋路末通。
寒林經晚翠,早稻出香紅。
歲衤┪依殘帙,年侵愧轉蓬。
雙峰門外對,野興似村翁。
【齋中詠樹上女蘿】 感爾不遐棄,茅齋相對深。
出群離蔓草,托體在高林。
似與雲霞族,能同薜荔心。
棘叢不可道,幽意戀庭陰。
【永嘉歸後口号題壁】 千峰盤路盡,歸息舊林坪。
暝樹見山色,暗田聞水聲。
小妻初罷杼,弱女乍吹笙。
公府趨庭久,閑來愧客卿。
【歸北林】 〈餘舊紫,三十年于此。
〉卒卒鬓毛新,窮途久失辰。
十年疏故舊,三歲别山蓁。
無策将愁換,羞人借口陳。
歸田雖有日,花事已多春。
【歸】 舊居别業在江城,偶未忘名愧此生。
幾度出門傷道路,明朝歸去聽倉庚。
【齋居思舊】 〈為潘無隐、湯俊民作。
〉憂生頻下淚,今日黯沾衣。
良友同時去,馀年安所歸?江山空漠漠,莺燕自飛飛。
一吊終親戚,馀情獨掩扉。
【春風】 自歎春風更幾回,今年重似去年來。
紅檐樹久黃莺認,錦屋巢多紫燕猜。
客坐高樓驚遠望,人歸江水動離哀。
故園柳色時嘗在,折盡郡條送酒杯。
【夏日郊居】 叢竹新成篁粉多,柴扉不閉燕相遇。
北窗自傲羲皇夢,枕簟冰涼挂笠蓑。
【過舊宅】 偶過家鄉看舊春,十年梁苑不歸秦。
門前樹老今千尺,花落何曾問主人? 【北林蜀葵花歌】 蜀葵花開光爛爛,紅英綴眼庭前玩。
青青直幹葉扶疏,一株四照花零亂。
此花繇來紛吐日,下枝閱盡上枝出。
籬邊階下種易生,五月六月肯蕭索?華與爾顔色并,花身各異心無争。
露井之葵亦同名,蜀則有花偏亭亭。
菖蒲筵上插紫莖,天中飲酒精潔清。
成都玉壘新被兵,巫夔帶甲環軍聲。
蜀材祀梓皆不下,見爾花開愁緒萦。
【春感】 世亂西行後,人荒業又貧。
勞生如夢寐,晚意在山榛。
草綠湖南色,風歸雁北春。
所思為升鬥,鬓白不防身。
【又】 日晴朝霧暖,病裡強尋人。
故舊誰相念?猜嫌如失身。
燕知春信晚,風惜柳條新。
塵世徜徉久,窮途總畏真。
【又】 秀色江城舊,今來瓦礫平。
春風吹綠浦,芳草不能生。
甲第青蘿繞,空林黃鳥鳴。
若逢明月夜,橫笛作邊聲。
【又】 自愛衡門隐,躬耕采綠薇。
兩年逢世變,一飯覺難依。
百舌山園早,五更風雨違。
春愁無計住,桃李失芳菲。
徐嵩·【過弱翁先生北林值雨】 草堂臨竹徑,高士卧秋風。
論古懷深隐,成書慰固窮。
有文堪就正,無事且相同。
更得疏林雨,聲聲笑語中。
沈自鋋·【夏日訪弱翁先生宅】 共有相期好,難忘高士心。
風多清暑意,柳細靜蟬吟。
濟世空文業,譚經隐北林。
往來頻不厭,懷抱盡虛襟。
東湖草堂,在柳胥。
吳日生易所居,〈易,崇祯癸未進士,官兵職方司。
〉與史先生弱翁、趙師少文有《東湖三子唱和集》。
史弱翁·【種松歌為吳日生賦】 吳生新栽有五松,軀幹雖小形勢工。
一株著葉翠羽蓋,一株倒影翔飛龍。
其馀三株盡殊特,五株合種生長風。
風來置我嵩嶽下,笙歌夜半聞虛空。
怪底東湖水波闊,巅崖孤木滄洲奪。
自從松樹開野堂,遂使湖山等深活。
吾為吳生起作歌,古來此趣良不多。
初聞孔明植老柏,嵯峨千尺盤高柯。
又聞四松移子美,覽物哀多亦可喜。
根株未過三尺強,疏枝秀發珊瑚比。
愛君閑靜營草堂,清風谡谡偃蓋張。
酒酣情重托懷抱,黛色與爾蟠穹蒼。
吳易·【東湖雜詩二十首之四】 大澤千年在,英雄一戰場。
魚罾出古戟,磷火聚頹塘。
沙走三江白,風驅百渎黃。
恐濤東到海,流恨總興亡。
【又】 百代傷心地,風煙莽不收。
江山一吊望,吳越幾春秋?鴻雁青楓渚,芙蓉白露洲。
霸才今寂寞,何處問扁舟? 【又】 浩蕩晴波遠,森疏古岸秋。
沙明矜獨鶴,風淡悅群鷗。
此日五湖長,浮雲萬戶侯。
臨淵尋片石,真欲老披裘。
【又】 柴門閑獨嘯,史趙日經過。
四海煙塵半,三人涕淚多。
富強書共論,出處事如何?為歎龐公隐,仙雲掩薜蘿。
靈真道院,〈俗稱旱聖堂。
〉在仙裡橋南。
元至正十三年,裡人張玄通慕陳昉仙迹,舍宅建。
明永樂十四年,裡人吳道榮重建。
〈嵩幼時乳名聖寵,先君華國先生率嵩拜,挂長幡于此。
〉 徐嵩【過靈真道院】 舍宅誰将佑聖傳?欲同陳昉列真仙。
不知橋下從何洞,曾是壺中更有天。
白石翼成魚放後,紫虛旗授雁來前。
至今記得孩提事,繡字長幡著地懸。
關帝廟,在西南城外隔水圩尖上。
萬曆乙酉,邑令徐元建。
〈徐自有記。
〉其左橋易木為石,裡人張鳳儀因名令公橋。
〈張亦有詩記碣,砌廟壁。
〉 徐嵩兩橋夾沙尖,神祠向東起。
晨晖射神帷,波光蕩神幾。
試問建者誰?令公實為之。
既名令公橋,應為令公祠。
留珠庵,在卓墓村。
宋建炎元年僧德一建。
〈建炎初,德一為金人所擒,遁居卓墓,結草庵以居,每歲夏日施茗,既卒阇毗,其徒法才于烈焰中得所持珠數枚,因名其庵曰留珠。
元天目洪喬祖追記,趙孟俯書篆。
〉明宣德三年僧惠全修。
〈崇祯初,先君華國先生愛趙松雪書法,特命工拓其碑以歸習之。
〉 吳簡【寄題留珠庵】 太湖之陰沙作,招提遠接菰蒲川。
水上骊珠照明月,門前翠竹搖駒煙。
山僧讀書不出戶,野老聽經還傍船。
我來八月秋尚暑,記得醉眠楊柳邊。
吳培纓·【華國姊丈拓碑留珠庵】 書家獨愛趙王孫,為拓殘碑到水村。
玉潤珠圓君頗似,燈窗遺墨至今存。
徐嵩·【過練聚橋有懷先君華國先生拓碑留珠庵感賦】 高僧幸爾脫金囚,結得茅庵地更幽。
清茗久依橋畔施,素珠偏向火中留。
寄題吳簡詩仍載,追記王孫字獨遒。
常念先人耽墨妙,屢經練聚駐扁舟。
黃容·【和松之先生留珠庵韻】 湖渚招提傍古丘,金元閱曆至今留。
高僧定力珠光燦,學士風流書法遒。
雙勒硬黃垂轶事,一編竹素記前修。
臨摹獨有徐元直,憑吊經過獨系舟。
萬善庵,在四都坍阙口。
〈有毛之炖《天燈碑記》。
〉 徐嵩入城猶半道,中飯一停槎。
雁下平湖遠,雞鳴晚日斜。
尼僧遺菜甲,稚子摘??花。
所貴懸燈夜,舟行自不差。
普明庵,在龐山湖濱。
元至正中建。
〈夜則懸燈于竿,以指行舟。
明永樂中,裡人陳讓捐田三畝,以為燈費。
〉嘉靖三年,知縣王紀更名指明亭。
徐嵩 刹竿高建讵無因?為指茫茫失路人。
旦誦琉璃清課畢,昏燃蠟炬善功真。
明燈盡見懸林杪,小港才知入葦濱。
客艇總遭風雨夜,長年終不堕迷津。
錢泾,在廿六都九裡湖濱。
崇祯戊寅,因沈文将購居遷此,栽台盤田,值早蝗歲,家遂落,辛巳還江南。
徐嵩·【湖上田家】 出門臨大湖,湖光照墟裡。
老農念耕種,努力戒孫子。
高田及西成,胼胝無彼此。
縱不免夏畦,勝彼從軍死。
所賴牛苦辛,晨驅牧坡裡。
勤動窮歲年,終必遇豐祉。
放歌何論聲,濁酒聊複爾。
水中自采菱,舍側山亦紫。
為國足茨粱,萬年歌樂祇。
【除草】 草稼本不同,覆培當用早。
曷為蒼天早,害稼生荒草?兩葉成斧柯,養惡戒如搗。
其根何處來?紛然郁懷抱。
況此階庭間,君子所由道。
安忍草茁生,礙我風月好。
連蔓庇蟲蛇,春生秋複槁。
獨于炎盛時,得露愈難掃。
感念在必除,呼童肆鋤讨。
斯須眼忽開,廣庭方浩浩。
【闵蝗詩】 今歲遇大旱,震動民如蜩。
野農更無倚,筋力竭禾苗。
人苦苗亦播,秋至庶有聊。
何此早氣甚?災診潛相招。
本是稼穑地,郁然新蝗飄。
邊關正多事,天子急征徭。
愚賤固不惜,如何答王朝?顧此深感歎,努力為誰驕? 沈自鋋·【寒夜宿松之村舍】 蕭蕭風月清,更靜氣轉肅。
空堂動夜杵,細語燈光綠。
此時客興高,置酒呼童仆。
霜嚴衣裾單,慘冽入茅屋。
雲雷方見屯,高論相與勖。
憂心盡前觞,吾道正羁束。
徐礦·【寒夜宿松之村舍】 水凍郊原寂,天寒風雨繁。
對君宜靜夜,避俗且南村。
楓浦多歸雁,江臯宿草根。
有懷恒不寐,燈火續高論。
極樂庵,在曹村西二裡,與南浔接壤。
明萬曆間建,内勒舍田衆姓碑。
〈左有真武、右有關帝二祠,左水中有分水龍王墩。
〉 徐嵩【極樂庵贈止公公在昭慶曾聞詩于屈翁山魏雪窦】 招提咫尺即南浔,憩錫蕭然有道村。
問我故人曾受教?看君新詠竟知音。
喧呼鳥雀雲初暝,澄澈煙波月乍沉。
誰向蓮花為白社?衆香國裡共幽尋。
【題分水墩】 巍然一閣水中央,陸往舟來道路長。
古佛當前誰識得?盡言極樂在西方。
嚴墓,因漢嚴忌墓名,在震澤南十馀裡,以農桑為業。
〈按:忌,漢武帝時人,中大夫嚴助之父,以詞賦為梁孝王客。
《史記》所稱司馬相如、鄒陽、枚乘、莊忌,是也。
漢避明帝諱,改莊為嚴。
志雲:忌,吳人,墓在新城北。
是地适當其處。
今禾郡天甯寺後,别有漢将軍嚴助墓,茲為忌墓無疑。
《楚辭》有忌《哀時命》一篇,不著仕籍。
墓在東楓蕩水中,明萬曆三十六年大水淹沒。
崇祯四年,裡人吳肇元修築。
明末,吳氏人文為盛。
〉 徐嵩·【集賢村田莊有感】 荻蘆零亂水淪漣,詞賦名傳墓亦傳。
嚴助天甯茔不遠,汾陽上谷廟何緣?人家亂後多空舍,我父生前有薄田。
猶憶集賢村畔柳,少時常系雪灘船。
蘆墟,在二十九都,〈離縣治東南五十裡。
〉有巡司。
〈去南十八裡,即嘉善西塘鎮。
〉 徐嵩·【過蘆墟】 蕩闊村稀小市孤,蒹葭處處受風多。
釣船那用蒲帆使,祇把篙頭挂綠蓑。
黃家溪,即孫吳青草灘,唐宋名合路村。
宋慶曆中,尚書黃由築别業于此,後子孫蕃衍,以穆和溪之尾,遂名黃家溪。
地儉三裡,居民二千馀家,俱業機杼,明時最盛。
古迹有寨湖、〈吳赤烏初,司馬領濠寨,盛斌建渭作田結寨于此,周圍裡許,中有五嶼,溪之勝處也。
〉青草灘、〈為寨湖之南嶼,俗稱莊上,地儉三四十畝。
西有飲馬池,周匝荻蘆,幽寂閑曠。
唐開元中進士屈突辭建昌宰歸休于此,自稱青草灘主人,内有明府廳。
〉睡龍灣,〈相傳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駐跸于此,有泉騰躍禦舟高三四尺,回波散彩,帝憑視,大喜,留駐三日,命以亭臨其上,刻當時扈跸諸臣姓名于石。
〉園第有史西村、釣遊處,梵刹有蓮花庵、喻指庵、積慶講寺。
沈周 一水自西東,春流浩蕩通。
樓台倒明月,舟楫坐長空。
草舍漁隈合,柔桑蠶戶同。
作文須記勝,要自太湖翁。
張甯·【史明古隐居處】 黃家溪上杜陵莊,數頃山田半裡塘。
種蕙新開楚人畝,采蓮重買越州航。
松橋轉徑斜通谷,石濑分流曲繞牆。
世路功名如此遠,直須耕釣學柴桑。
桑泉,在莺湖東南水中,以其近桑盤土地祠之後,故名。
下有巨潭,淨滑無泥,水面周廣二三丈,洄旋清駛。
〈裡人釀酒者,乘無風時湖平如鏡,此泉上湧如烹,水铛内蟹眼四散,即汲取之,不獨味甚甘洌,每擔比旁水重六斤。
昔周懷虛先生每郵此泉,而沈潛有“桑泉湛湛淨無沙,此獨安流少浪花”之句。
〉 徐嵩湖明如鏡碧如天,況近桑盤更有泉。
水面潆洄将幾丈,潭心湧出自多年。
輕舠載取思周祖,好句題成愛沈潛。
今日問誰為韻事?中泠雖在也徒然。
莺脰湖,以其形色似莺脰,故名。
周十馀裡,全納爛溪、荻塘諸水,潴而為湖。
鎮臨湖,為荻塘要道。
若東南風急,舟行下浪,最為危險,故俗呼莺鐵面。
趙時遠 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宮占斷水雲鄉。
四圍煙樹浪濤闊,六月橋亭風露涼。
遠近征帆歸别浦,高低魚網挂斜陽。
翠微深處一聲笛,驚起眠沙鷗鹭行。
陳一初 聞記莺湖舊得名,飛湍瀉碧響春聲。
纖鱗雪貼銀花細,大舶風生竹葉輕。
西塞玄真留勝迹,東林白社樂閑情。
我來半日溪亭坐,吟得新詩七字成。
吳億 樹色煙光兩岸分,棹歌聲裡散鷗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對東風酒易醺。
翠袖不須花下舞,洞箫還待月中聞。
仙遊釣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雲。
張淮 白鳥眠沙夢不驚,寒生水國半陰晴。
酒涵春色花邊過,船載湖光鏡裡行。
南浦愁連芳草綠,東風歌送落梅聲。
那堪日暮臨岐别,更聽湖橋柳上莺? 董份·【泊舟莺湖适王昆侖山人至】 共同初秋夜,來遊大澤傍。
舟中載馀暑,水上長新涼。
氣與天同爽,波将月并光。
何當王子晉,來此聽笙簧?徐嵩莺湖當積雨,沖水忽潺。
繞市雙溪急,思家一棹還。
帆收平望驿,日落洞庭山。
且宿沽村酒,兵荒路尚艱。
【又】 鐵面莺湖似錦川,洗天浴日寺門前。
東南風信波如雪,咫尺風波絕渡船。
【莺湖寄闵毅夫】 一自莺湖别,時時夢往還。
花開秋雨後,雁過水雲間。
發白心猶壯,才多日未閑。
煩君揮健筆,垂露滴松關。
吳磐·【懷松之】 飄飄雲氣倚天來,知是騷人句所裁。
莺湖邊原不遠,和酬須向洞庭回。
闵聲·【次答徐臞庵】 一别曆寒暑,衡陽雁已還。
交情千古後,意氣十年間。
多爾憐同調,愁馀俗未閑。
何時偕老衲,日日閉禅關?朱彜尊莺脰湖邊水,臨流好結廬。
桑麻懷杜曲,犬似秦馀。
紅葉三秋樹,銀花二寸魚。
買田應可得,陽羨定何如? 釋圓明·【秋日莺湖曉泛】 我愛莺湖好,新涼趁曉遊。
彩霞浮水面,殘月挂船頭。
興逐蘇公棹,情深宋玉秋。
雙莺何處覓?獨見數群鷗。
釋寂朗傍晚相攜向荻塘,還看野色入蒼茫。
沿溪衰柳仍馀綠,隔浦香橙已盡黃。
古道行人猶踯躅,暮煙飛鳥尚翺翔。
浮雲天半歸何處?無數閑情在夕陽。
平波台,在莺脰湖中。
明天啟四年,道人周妙圓築。
釋通門·【草蕩遇風】 無端風雨一時來,舟系蘆叢莫敢開。
促膝篷窗看白浪,中流何處釣魚台? 釋廣溢·【遊平波台】 水國俄成非偶然,築堤疊石幾多年?地懸隔岸千家市,影破明河一色天。
柳岸可藏青雀舫,苔矶還狎白鷗眠。
月明夜半軒窗靜,卧聽漁歌斷複連。
顧氏香久 盈盈湖上柳花飛,繞岸莺聲送落晖。
望去平波台不遠,羨他白鳥一雙歸。
問莺館,在驿後,傍臨莺脰湖。
明成化十七年,巡按劉魁建。
弘治九年,進士徐忱再建。
嘉靖間毀。
萬曆壬寅,忱孫應魁改建玄壇廟。
瞿衡 懶于蓬底閱青編,來坐亭前一鏡天。
識我鷗閑如舊日,問人莺鬥莫知年。
半竿落日收魚網,幾柳春風系客船。
邂逅花邊須酌酒,囊中剩有賣詩錢。
望仙亭,一名平望亭,在殊勝寺前。
相傳宋時建。
明成化間,寺僧宗式重建。
〈張公玉泉書“洗天浴日”、“鸢飛魚躍”二扁,榜于亭,萬曆末僧改外山門,今存者非公筆矣。
嵩按:張志和,金華人,歸隐大冶西塞山,故有“西塞山前白鹭飛”之句。
考正史,并無飛升之事,但平生與顔真卿善。
真卿刺湖州,往來于此有之,其水嬉莺脰,好事者為之也。
〉 孫銳【泊平望懷玄真子】 仙非勝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靈。
古今絕勝天下景,多為羽客梯雲軿。
松江之南平望驿,千古佳名垂載籍。
遺基廢井雖不存,依舊湖光接天碧。
我聞在昔張玄真,平生活計一釣綸。
浮家泛宅戲人世,龜魚為友蒹葭鄰。
故人分符刺苕水,東遊曆遍溪山美。
翩然聯璧至此鄉,回視塵寰如敝屣。
酒酣水戲身甚輕,席行水面同舟聲。
祥雲瑞鶴翩然至,從此淩空歸太清。
西塞山邊飛白鹭,其間盡有朝元路。
綠蓑平日恣遨遊,何忍臨岐弗相顧?争知萬頃玻璃中,清都紫府遙相通。
故來成此一奇事,欲将名姓傳無窮。
風帆過後沙鷗墜,靈迹雖存人不記。
白??紅蓼自争妍,誰識此為真福地?何人好事能揮金,結廬繪像湖之陰?寒泉一盞薦秋菊,往來不負詩人心。
玄真今在天何處?獨立河梁望飙馭。
丹台玉籍若相容,攜手乘風共歸去。
張大純·【望仙亭】 平湖曠野接遙天,誰起空亭古殿前?謂是此間堪眺遠,祇應伫立待遊仙。
爛溪,自烏戍至平川七十馀裡。
吳億·【寓爛溪留别】 春水沒江堤,舟行覺路迷。
雲橫孤島外,花發小橋西。
綠酒歸人醉,青山落日低。
傷心南浦别,芳草正萋萋。
宋伯仁幾家籬落傍溪居,祇看青山盡自如。
隔岸有橋多賣酒,小籃無處不提魚。
何時茆屋人同住,旋買瓜田手自鋤。
寄語牧童休笑我,多緣錯讀半生書。
周用我屋城南隅,密近青溪流。
日薄野樹亂,沙細群魚遊。
時時問親戚,泛泛行虛舟。
平地望一雨,深竹鳴雙鸠。
農事貴及時,實與公私謀。
長官尚平恕,緩征待茲秋。
【又】 異俗誰相慰?孤蓬野水濱。
濕煙炊白稻,細雨濯紅鱗。
越樹秋風晚,吳江暮雨頻。
窮年行役者,應愧杜門人。
王叔承·【八月十五夜爛溪草堂觀新采吳珠】 溪蚌開明月,吳珠出素秋。
色凝寒水滴,光動曙星流。
玉鏡懸相照,嫦娥笑欲留。
一杯吾酹汝,五彩莫輕投。
【自爛溪出莺脰湖】 岸奔溪水急,帆正野船平。
翡翠窺魚立,藤蘿就樹生。
煙知湖市到,火得曉炊成。
忽憶玄貞子,浮雲去更輕。
釋通門蘆葦蕭蕭送冷風,隔溪漁網早霞紅。
怪來雙眼空無物,萬頃晴波寫我胸。
張網孫·【宿爛溪小蕩】 斜日爛溪闊,維舟小蕩孤。
背雲一水鹳,落樹幾樯烏。
倚楫捎青柳,炊煙映綠蒲。
時危還浪迹,痛飲起長籲。
嚴祗敬尚書精舍闆橋東,十裡溪光面面同。
無數青林黃葉裡,可能容我白頭翁? 【又】 蕭蕭蘆荻水如煙,白鹭群飛散野田。
唱徹菱歌人不見,夕陽争上渡頭船。
〈楊萬裡上湖名是實全非,祇合松江雁骛池。
若與五湖通譜系,澹台湖是太湖兒。
〉 僧善住 雲日舒晴破曉寒,碧灘清淺浪彌漫。
漁翁自樂心無事,笑數眠鷗雪幾團? 長漾,〈一名牛娘湖。
〉在震澤鎮北。
東西長一十八裡,中有張家墩,〈好事者附會張志和垂釣處。
〉墩有浮玉庵,明末抱璞蓮禅師退于此。
〈有《浮玉庵倡和詩集》。
〉 徐嵩【長漾曉發】 十裡煙波幾點星,一身殘夢暗揚舲。
雞鳴始覺前村曙,兩兩漁家橘樹青。
【晚過長漾望張墩】 蒲帆橫渡帶遙岑,落日浮光幾萬尋。
卻怪盈盈西望遠,菁蔥一點出波心。
【又】 不是仙壇是道場,一竿風月釣牛娘。
自從抱璞蓮亡後,閑煞龍池曲錄床。
快風閣,在龐山湖濱。
萬曆間知縣馮任建。
〈閣供文昌。
閣後有池,池上有橋,以通出入。
〉閣傍隙地,建官廳三間。
〈為使客缙紳宴遊之地。
〉邑人複建大樓五間,為馮公書院。
〈上亦供文昌,下供馮公像,邑中士子常會課于此。
〉崇祯間知縣唐階泰重修。
康熙初知縣劉定國複修。
己未春,雷擊毀。
〈馮字重夫,慈溪人,邑紳某邀馮載酒泛湖,移舟至此,馮曰:“平湖如鏡,遠山若黛,若此地建一文昌閣,邑中科第不絕矣。
”因遂捐俸倡建。
〉 周永年【登快風閣兼懷舊邑侯慈溪馮重夫中丞】 高阜平臯澤氣蒸,想因此地号松陵。
土宜瓜菜清晨鬻,水長菰蘆逐歲增。
天際有山邀日落,帆前獨鳥引風乘。
登臨轉憶南樓興,棠樹陰中曲檻憑。
甯祖武萬裡長風六月涼,淩霄飛閣燦文光。
平湖一片雲千頃,不羨潇湘與嶽陽。
朱旦·【登快風閣】 湖光如練接長天,鷗骛齊飛紅蓼邊。
樹杪遙山晴積翠,村中小舍濕炊煙。
窗虛不礙雲來去,簾卷惟容月往還。
此際臨風思隐計,莼鲈佳話自應傳。
史弱翁·【曉行龐山湖望快風閣】 勝絕登臨處,悲逢代廢中。
台留沙岸在,榱折燕巢空。
曉樹分煙出,春山卷霧濃。
桃花殊不謝,暖渚日溶溶。
沈虬·【同友飲快風閣】 秋風落日共登台,極目煙波檻外開。
天際孤帆盤樹去,西山疊翠繞城來。
他年心事看流水,故國交遊付酒杯。
為語主人情正切,玉壺頻倒不須催。
朱鶴齡 萬頃波瀾一望收,披襟頓豁古今愁。
繞廊樹影連遙溆,迎檻山光湧碧流。
夾浦雲歸漁市晚,松江雪滿荻花秋。
憑欄不盡咀州興,便欲蒲帆上釣舟。
吳與湛 高閣峻嶒勢插天,下臨吳地繞潺湲。
風翻巨浪千層雪,雨洗遙山一帶煙。
虛檻柳濃聞鳥語,孤村花暖傍漁船。
獨來憑眺堪惆怅,祇有閑雲伴我眠。
徐嵩·【登快風閣因憶幼時随先大父屏石公聚飲于此】 年年祭掃返同川,子姓追随共一船。
渺渺龐湖光溢野,晶晶馮閣勢參天。
緣灘葭莢遮溪密,傍岸桃花照水鮮。
每憶幼時先大父,酒肴齊列坐階前。
【春日率内人子婦登快風閣】 東湖偶爾放扁舟,最近無如閣上頭。
六月披襟真曠爽,三春挈伴足淹留。
成群水鳥雙雙去,引子池魚隊隊遊。
指點江南都在望,遠山黛色映城樓。
徐恬 文星臨澤國,棟宇入晴空。
接水天光遠,憑高地勢雄。
漁歌殘照裡,雁字月明中。
獨倚危欄望,蕭蕭隔岸楓。
蔣鑨·【登快風閣同徐松之】 日想披襟處,龐山得大觀。
浮雲連水闊,高閣倚天寬。
來往舟無定,登臨客到難。
何年學老圃,常此共憑欄? 【己未正月十二日與松之同遊軒窗豁目歸紀以詩讵意元夕雷震其柱越七日焚既因作快風閣災一絕以吊之】 我來登眺未十日,電掣灰飛成瓦礫。
湖上從今劇可憐,蕭蕭蘆畔吹漁笛。
甘泉祠,在石塘第四橋北,即水中之址,立屋以飨龍,稱甘泉龍王之神。
邑有水旱,必禱之。
明太祖登祀典。
〈程伊川先生曰:龍,獸也,豈可被人衣冠?衣冠既不可被,豈可加以王爵?但稱甘泉龍神可也。
〉 陳一初【分題得甘泉送華嚴寺僧印心海】 江流湛湛淨無沙,中有名泉過客誇。
綠沁靈湫凝秀色,紅酣春雨漲桃花。
清香拟接曹溪派,甘洌曾烹魯望茶。
最喜老禅來咒缽,龍光如月滿袈裟。
張達明·【甘泉】 橋下四翁水,人間八品泉。
松陵無魯望,山茗為誰煎? 倪瓒·【正月十四日過吳江第四橋大風浪中貯水一瓢而去賦此】 松陵第四橋前水,風急猶須貯一瓢。
敲火煮茶歌白苎,怒濤翻雪小停桡。
王逢·【吳江第四橋阻風】 虹梁雪灘光滅明,風著岸脅水鱗生。
空郵天晚亂木葉,太湖日寒多雁聲。
馬周鬥酒足自慰,龜蒙扁舟有馀清。
囊中青錢不滿百,聊買小鮮來就烹。
徐嵩 葭莢蒼蒼笠澤東,龐湖在左石塘通。
名傳第四橋邊水,為有甘泉出此中。
【又】 雖長鱗蟲亦獸形,伊川言理太拘經。
衣冠既被加工爵,祈禱于人敢不靈? 萬蓮庵,在南門内。
崇祯初,兵部呂純如夫人張氏建。
徐嵩·【贈明徹上人】 蕭然老衲稱幽栖,恰似青蓮覆水齊。
草長綠浮春雨後,花開香遍古城西。
分蜂出戶新能聚,乳燕營巢舊不迷。
但得支公多壽在,諸方頻過禮經題。
彙澤亭,在長橋東南堍。
底定亭,在長橋西南堍。
俱元泰定元年判官張顯祖建。
陶振 吳淞江上望垂虹,曆曆山川似畫中。
泉脈分甘天目近,湖翻底定海門通。
蒹葭蒼翠秋光淨,禾黍青黃歲事豐。
澤國交遊幾人在?寄書無便托征鴻。
南蒲亭,在石塘。
元至元二年知州那海建。
錢仙芝 擊汰茫茫上接湖,漁人潇灑占鄉居。
乘秋張翰思歸國,垂老龜蒙逼着書。
子鯉肥來莼已熟,胎蝦得少網全疏。
前汀鷗鹭追飛起,知有煙帆入浦初。
笠澤亭,在南門外,宋建。
劉嘉谟 荷笠扁舟上,持綸巨澤中。
無勞問名字,便是此亭公。
鮑朝孺 笠澤亭前聊縱目,平湖萬頃一橋橫。
遠山沒處青煙合,洪浪翻時曉日生。
岸柳枝寒絲未綠,水蘆根暖筍初萌。
春風為送征帆遠,何啻通衢快馬行? 朱文奎 一篷涼雨晚初晴,野水蒼茫落日明。
菱葉荷花偏入眼,溪??自同盟。
釣竿定覓玄真子,紗帽還從漉酒生。
笠澤留連宜十日,祇因此地有莼羹。
醉眠亭。
〈未詳其處。
〉 蘇轍【題吳江李行中醉眠亭】 已向閑中作地仙,更于酒裡得天全。
從教世路風波穩,賀監偏工水上眠。
【又】 孝先風味也堪憐,肯為周公晝日眠?枕曲先生猶笑汝,枉将空腹貯遺篇。
【又】 是非一醉了無馀,惟有胸中萬卷書。
已把人生比蘧傳,誰将江浦作階除?欲眠賓客從教去,倒卧氍毹豈暇舒?京洛舊遊真夢裡,秋風無複憶鲈魚。
麋王墓,在廿六都麋塔村。
〈麋王與越王戰,越王殺之。
今有麋王土地廟。
〉 莫禮 積雨閑庭春草長,空齋不語坐焚香。
階前蝼蟻輸糧急,花底山蜂課蜜忙。
處士祇應如靖節,将軍誰複數麋芳?絕憐二月三吳路,無數東風開野棠。
庉村,在同裡鎮東五裡,有前後二村,多鐵工。
西有報恩亭。
僧北澗·【宿庉村】 秋風寄衰柳,此景亦蕭然。
月落牛方飲,舟行雁未眠。
蓑衣無吏習,茆屋有詩禅。
村僻人家少,煙空水接天。
俞南史·【過庉村有懷楊鐵崖顧仲瑛倪元鎮黃子久謝應芳諸公】 水國茫茫帶柳煙,高人于此共流連。
當年蹤迹堪相憶,祇在斜陽古寺逼。
報恩禅寺,唐大中元年,顧文通舍宅建。
宋慶曆中,僧玄實重建。
明宣德中,僧良璹再建。
萬曆末,金流延僧道成重建大殿。
崇祯間,僧明岩重建石佛〈相傳自海浮來。
〉殿,敦請濟宗浮石賢禅師開法。
〈師,平湖趙氏子,俗名重光,号浮石。
寺内舊有古佛重光及浮來瑞像二額,以師應谶,特延開法。
後諸門弟子繼席,遂為師祖庭焉。
〉 朱存理【宿庉村報恩僧院】 野樹荒煙暮色蒼,偶來一宿照公房。
秋深客裡知何夕,年少僧中有此郎。
漫說江鄉鲈正美,試行籬落菊初芳。
安排詩句歸航上,白鳥滄波引興長。
高啟、張憲【報恩寺風雨聯句】 盲風簌天興,〈張。
〉凍雨翻海瀉。
魚蝦落半空,〈高。
〉蛟龍鬥中野。
勢吞九河黃,〈張。
〉功潤千裡赭。
怒疑決沙囊,〈高。
〉振訝摧屋瓦。
橫行天兵駛,〈張。
〉大笑電女哆。
乾坤發生多,〈高。
〉道路暍死寡。
潦漲湧濤川,〈張。
〉旱去滅煙野。
谷号竟誰噓,〈高。
〉木撼不自把。
神靈真恍惚,〈張。
〉造化非苟且。
初占月離畢,〈高。
〉又駭泗沒社。
必變其聖乎,〈張。
〉弗迷惟舜也。
陰岑氣如炊,〈高。
〉高葉聲若打。
陽烏韬不見,〈張。
〉乾鵲噤皆啞。
重翳晦複明,〈高。
〉馀點歇還灑。
雖悅灌園人,〈張。
〉應愁渡江者。
侍王笑楚賦,〈高。
〉及我慚周雅。
避思泰山巅,〈張。
〉戰憶昆陽下。
既沾想大田,〈高。
〉廣庇思巨廈。
桔槔向晚停,〈張。
〉纨扇未秋舍。
亂号官私蛙,〈高。
〉莫辨來去馬。
卧驚浪聒耳,〈張。
〉歸恐泥沒踝。
忽憂卷茅屋,〈高。
〉且喜憩蘭若。
民期歲有登,〈張。
〉國荷天錫嘏。
沛澤宜載歌,〈高。
〉斯篇試姑寫。
〈張。
〉 陳王道【秋夜集報恩寺玩月】 清梵林中隔上方,僧房無事盡焚香。
雲連樹色侵蘿磴,風度松聲響石床。
地僻最宜塵界遠,徑深偏愛水亭涼。
談玄竟夕淹歸思,身世浮名坐裡忘。
釋真可一棹到禅居,溪山春雨初。
宿雲橫古砌,遺像卧荒墟。
斷碣迷唐額,空梁得宋書。
同遊皆法侶,誰可振門闾? 釋通賢·【戊子秋次答徐松之】 高槐一帶水雲深,月白風清雨露心。
多少到門誰會旨?無端磬裡聽潮音。
【壬寅冬次答松之】 潦倒何堪理殿台?檀家不意強招回。
兩重大水如山杳,幸有松之把徑開。
釋行浚·【甲辰秋和答徐松之】 懷想高風已數年,江村一晤笑嫣然。
話殘片石三生夢,幻破千秋半偈緣。
靜對香雲聯古榻,閑憑花月步空禅。
分明日用平常句,祇在寒筇水樹邊。
釋行溢·【前題】 相逢林下識芝顔,身住荒村似住山。
楓落吳江多好句,誰知遣韻自松間?釋行灏萬頃湖光一葉舟,疏林遙見舊山樓。
霜鐘話斷情無已,憶昔前身白社遊。
釋行滿今年莫話去年冬,病裡相逢末是逢。
半夜談心十年事,一天寒雨落疏鐘。
釋行助荻水思溪好比鄰,當年支許最相親。
今朝把手楓林下,翻使傷心泣故人。
釋行溧别君歸隐向維揚,一棹南來疏雨涼。
相對數聲清磬後,又聞好鳥喚斜陽。
釋行澧金風拂拂動新寒,菊蕊籬邊帶雨看。
此日逢君成一笑,重湖沙草泛層瀾。
沈雄·【同汪枚張赤孫祚隆和松之韻】 幾度行吟到石台,一行斜雁伴人來。
臨風重聽南能偈,落葉階前掃複開。
徐嵩·【戊子八月十八日過報恩谒浮老人】 一村楓樹寺門深,葉落湖流不住心。
今日偶來逢令節,祖堂磬裡聽潮音。
【壬寅十月望日谒浮老人】 三年不過此香台,為谒瞿昙渡水來。
白發那堪遮不得?一天晴月鏡奁開。
【古卓和尚從淮南置巨鼓架報恩大殿内聞而來觀者日不絕且有試其聲者因作】 椎擊重教眼目開,逢逢直到地頭來。
行人多少空看過,觸著才驚響似雷。
【過報恩寺】 地僻重湖斷,村荒一寺幽。
水雲飛入夜,沙草色連秋。
野店懸農器,橋亭舣客舟。
卻因禅侶在,乘暇每來遊。
【甲辰仲冬初旬過報恩同浮老人看彗星作】 窮居意不适,逍遙企林泉。
扁舟過湖寺,衆僧同安禅。
黃昏忽仰視,彗星明當天。
其光則東指,隐見浮雲連。
老人亦聞之,策杖出庭前。
咄咄有何事?經月複中懸。
年衰畏風露,惆怅繩床眠。
黎裡鎮,在平川東十裡。
其古迹有花園港、〈褚學士所居。
〉鬼頭潭、〈俘埋越兵首級,故名。
〉禦兒混。
〈越伐吳,禦于此。
〉寺院有羅漢寺,梵光院,寶綸、珍珠、瑪瑙諸庵,全真道院。
〈中有文昌閣。
天順間,秦登置田祭之,自撰碑記,其侄秦道一書。
天昔間,梅堰人朱公天麟出家于此,中崇祯戊辰進士,有扁額。
〉 徐衍 月出東林外,居人始暮歸。
衡門欣有托,林鳥故相依。
草徑蛙聲聚,松窗螢火飛。
裁詩強排悶,自覺世情違。
毛瑩·【村居雜詠】 高樹成行槿作屏,柴門寂寂晝長扃。
家開史局修花譜,名列騷壇習酒經。
北裡人遙書已達,東林衲老偈堪聽。
無端更學延年術,菜圃都将種茯苓。
【又】 蒲團坐軟衲衣溫,敝帚從今不複存。
客去攤書摹鳥迹,春來删竹養龍孫。
豈無泉石供詩料,那有風波入酒尊?子女嫁婚吾較懶,敢将家累托諸昆。
徐幹學·【家臞庵索壽老儒孫期】 野外得幽栖,看花一杖藜。
夕陽茅屋暖,春水闆橋低。
沈宋肩堪比,松喬手共攜。
開筵逾七秩,何惜醉如泥? 徐嵩·【嵩四歲時先君華國先生授徒黎川之撒網港王氏光景如昨感賦】 黎裡人家盡水鄉,誰家聚族此推王。
農夫歲苦低田浸,漁子時探赤鯉長。
場上積薪高過屋,港邊曬網半沿牆。
趨庭設绛尋常事,卻怪孩提尚未忘。
【乙卯正月十七日曉發南津往黎川作】 桂楫出津南,風正片帆起。
須臾雲荊異,月光漾春水。
日月兩邊映,蘭桡在中湖。
船前橫玉柱,船後浮金鋪。
寶綸庵,在黎川西栅。
〈後即淩尚寶信葬處。
宣德間,淩以庠生薦舉,任尚寶司丞,至成化辛卯敕葬,有兩碑:一墓銘,一封诰。
相傳嵩先祖妣黎川淩氏,即其裔也。
〉明成化間,淩尚寶葬時建。
至順治辛醜,僧清遠重建。
蕭雲鵬 香火庵扉對水開,殘碑古冢沒蒿萊。
周遭總藉僧家護,憑吊徒令過客哀。
徐嵩·【吊淩尚賓墓】 莫謂庵居小,門東駐戍兵。
名緣淩尚寶,額為勒恩綸。
綠字碑填壁,黃茅土覆茔。
萏能守此,幸爾未鋤平。
雙楊,西至震澤鎮四裡。
西有仁安橋,〈嵩外祖敏庵吳公諱,邑庠生;舅氏湘蟾先生諱培纓,歸安增廣生所居。
因幼時常随先母就傅于此,故出外皆疑有苕音,以地接浔溪不過二十馀裡也。
〉中有塘橋,橋南有奉先寺,寺西有戚家聖堂、〈每年三月三日,遠近男婦沿溪念佛,名千人會。
〉曹王土地廟。
寺東二裡許有永樂寺,皆傍北麻漾。
漾東即秋澤村。
雙楊東塘五裡許有華光亭,亭東北有廟溪。
〈吳氏聚族于此。
〉 崔激 暮入雙楊路,村深煙霧迷。
迎人一犬吠,争樹亂鴉栖。
影漏鄰船火,夢驚遙店雞。
明朝醒玻栱,猶自改前題。
吳培纓·【庭前牡丹先叔同凡公所植對之有感并示松之】 三十年前幾朵春,如今爛熳更娛人。
種花人已歸何處?剩有清魂與作鄰。
【又】 離亂回思昔日來,不施錦幔不傾杯。
村邊戎馬紛紛過,祇趁東風相向開。
吳宗潛·【過家湘蟾兄時值牡丹盛開】 忽忽吾生老,茫茫客路賒。
今朝閑倚棹,此地複看花。
村柳春波綠,官橋夕照斜。
柴門如晝掩,何異卧煙霞? 淩思黝·【訪松翁于柳塘吳氏宅兼看牡丹】 老屋臨塘門晝掩,小橋停棹水西來。
今朝不獨尋良友,又遇名花爛熳開。
王錫闡·【過湘蟾業師村居看牡丹】 柳塘三裡近,步驟幾回過?為道名花放,春光去已多。
徐嵩·【柳塘八景】 溪南溪北任清遊,野水村家處處秋。
良夜試從橋上立,無邊月色望中收。
〈柳塘夜月。
〉??花菱葉水雲鄉,寂寞誰興古道場?惟有幾聲鐘送遠,每驚春露與秋霜。
〈奉先鐘聲。
〉上巳侵晨古殿開,聯翩鄉媪數千來。
焚香為結來生願,卻向雙橋轉幾回?〈聖堂轉佛。
〉喧喧笑語聽巫歌,裡社祈神父老多。
椒酒繡袍三獻壽,圍看盡道醉顔酡。
〈神祠獻壽。
〉點點漁燈映水汀,誰嗟敝笱浸三星?吳歌唱罷炊煙起,沽得村醪醉未醒。
〈橫啄漁燈。
〉一水帆飛客艇過,東西來往旅人多。
此中恐有玄真子,日逐樵風揚綠蓑。
〈船場晚泊。
〉北來碧水夾村流,綠樹微風雨岸幽。
最是雨晴新漲後,橋門月出玉輸浮。
〈雙溪碧流。
〉幾泓潭沼似林園,雨後春看蝌蚪翻。
到此日生濠濮想,幽人攜杖采??蘩。
〈三潭水榭。
〉 【過柳塘舅氏宅】 我來尋舅氏,誦古正追攀。
竹密冬生筍,門開霁見山。
少孤家難遍,多病事機閑。
不有同心者,誰居隽秀問? 【柳塘月夜偶成】 東林月出映溪流,賈客船稀據店幽。
牧雨犁雲村外隴,買魚沽酒市邊樓。
柴門明滅波光動,碧浪依微樹影浮。
何處散人饒野興?一聲橫笛起高秋。
【秋前一日舅氏湘蟾先生招過啖面值雨志喜和舅氏韻】 〈時寓奉先寺。
〉招尋至再豈容辭,飽啖中廚更欲誰?大雨恰當耘耔後,涼風仍值嘯歌時。
湖天隐隐看虹現,柳岸青青似露滋。
珍重牢之情未已,筆花零亂又題詩。
【乙卯十日同平六遊聖祠見諸孝尼有藝且織者感賦】 野廟村橋一水分,閑行何處覓鷗群?末山猶複耕兼織,摩诘何妨酒與文?斷瓦頹垣堆落葉,微風細雨過浮雲。
莫言方外堪疏懶,休息終輸冥漠君。
柳塘橋,〈初建無考。
〉康熙十八年,奉先寺僧恒水宗重修。
〈有金太傅之俊、吳進士??疏引。
〉 吳祖命·【恒水禅兄募修橋成賦贈】 憶自情親鬓各蒼,羨君五體禮慈王。
不嫌城市持蓮缽,得就津梁在柳塘。
鬥室深談多墨客,一囊閑綴小詩章。
品題雅望誰能似?應許前身是姓湯。
奉先教寺,在雙楊泾。
唐鹹亨中,僧雲居建。
宋紹興初,僧志京修。
明正統中,僧志璩重建。
史鑒·【宿奉亢寺】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
地迥諸天近,樓高片月明。
爐香清作供,漏水凍消聲。
愛此無生話,留連過二更。
吳培纓·【月夜同松之散步至奉先寺】 倘徉柳岸稱閑情,尚有輕帆入夜行。
溪寺煙籠連野樹,村橋草滿接柴荊。
月移暗影牆頭出,風送微波水面生。
不覺寂寥秋思起,忽聞階下蟪蛄鳴。
徐嵩·【過奉先寺隐凡上人房值庭蓮一朵大開同楚卿小酌對之恒水請馀題詩因賦】 水寺庭蓮放,來看日已西。
香原同玉井,愛豈獨濂溪?的的先成果,亭亭不染泥。
短言難詠盡,書此作經題。
【六月五日宿奉先寺喜晴似靈一恒水德音廬山諸上人】 晚雷雲散一溪晴,倒映檐前北鬥明。
昨夜雨聲愁已歇,隔窗煮茗聽吹笙。
【寓奉先寺寄懷黃長文】 日暮溪村倚寺樓,斷雲零雨作新秋。
欲尋叔度無由見,惟對汪汪碧水流。
【乙巳寒日望奉先寺有感】 隔村遙見古招提,每送鐘聲到水西。
庭下落花春雨細,溪邊芳草野煙迷。
緣蓑挂網浮漁艇,短屐穿林曳杖藜。
欲薦??蘩何處是?櫻桃樹下子規啼。
吳??【贈恒水師】 卧雲精舍柳橋偏,住有名僧似皎然。
趺坐喜于山水近,高吟長與鼓鐘懸。
淡齑甜筍能留客,布襪青鞋不縛禅。
若得西來序詩派,一燈永供杼山前。
釋達宗·【冬日奉先禅房懷徐臞翁】 萬水蕭條溪水寒,風吹落葉聽來幹。
臘梅花影月移榻,天竺子紅燈照闌。
短鬓漸從愁裡變,孤心常向靜中看。
荒村僻處無人問,祇有新詩寄雪灘。
永樂禅寺,在奉先寺東二裡。
宋淳佑七年,裡人周樂剛舍地,僧實際建。
〈柳貫記。
〉明宣德七年,僧煥重建。
成化中,僧覺明增建。
〈禦史黃著記。
智潮,字貫一,嘗參抱樸蓮禅師,曾住天目山,能詩。
〉 陳緝·【柬吳中永樂寺住恐鼎虛中】 梵王樓閣冠吳中,雲繞諸天會法官。
寶藏夜明珠出海,花台煙暖雨随風。
庭松回指思玄奘,壟月迎人識贊公。
劫後相看情倍好,詩成須寄具區東。
高啟 發随鶴羽總秋零,幾日江行思渺冥。
夜卧客舟聞詠史,朝過僧榻共談經。
河洲雨足莼初紫,林塢霜遲橘尚青。
後欲尋公曾到處,留詩應在竹間亭。
徐嵩·【永樂寺和高季迪先生韻】 蔓草鳴蛩宿露零,鴻飛遠渚影冥冥。
堂空獨對麻湖水,衲老閑翻竺氏經。
曉月疏鐘村舍白,秋天古木野田青。
昔遊勝迹今何在?渡口征帆過小亭。
【乙巳秋日訪貫一法師于永樂退居】 偶乘輕棹便,訪泊日才西。
結侶遊精舍,逢僧出舊題。
籬邊秋色滿,岸側水痕齊。
更俟晴晖久,湖村一杖藜。
釋智潮·【步高太史過永樂寺韻】 古殿危廊風露零,依然河水是滄溟。
鳥窺食下聞鳴磬,龍帶雲歸解聽經。
晝寂雨花常點點,秋深庭樹祇青青。
竹間仍有煙霞句,不似楊雄問字亭。
【秋日徐翁過訪永樂退居】 昔聞高士自南州,剝啄聲前分已投。
十載洞庭君半面,一灣荻水我埋頭。
涼收井幹梧桐雨,靜掩茅茨蟋蟀秋。
話到塵消情盡處,白雲青嶂許同遊。
法喜教寺,在九裡村。
唐武德中,僧西遇建。
後唐長興九年,統軍趙某重建,名崇福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
明景泰元年,僧甯再建。
成化六
一室香煙同歲暮,半瓢詩草異庚申。
寒梅笑我花無主,鐵笛聞伊月有賓。
仙筆畫圖和墨淡,微風吹雪物皆春。
北林,在北門外,俗名新浜。
〈明萬曆間趙氏廢,後開浚。
〉崇祯間史玄弱翁隐居之地,〈弱翁為天啟甲子舉人,遺直公子。
〉所刻有《史弱翁詩集》、《河行注》、《瓯東唱和集》、〈刻竣。
〉《鹽法志》,〈刻未竣。
四種闆存梅裡友人,遷居失。
〉所著有《吳江耆舊傅》、〈潘力田借去失。
〉《梅西雜志》、〈戊戌冬汝兵過失。
〉《史弱翁文集》、〈原稿托存王寬明。
〉《舊京遺事》。
〈留玉峰東海。
〉再北為趙氏,嵩業師伯益、〈諱廣。
〉少文〈諱渙。
〉兩先生喬梓,皆居于此。
史弱翁·【秋霁題北林敝廬】 郊墅秋陰後,平橋路末通。
寒林經晚翠,早稻出香紅。
歲衤┪依殘帙,年侵愧轉蓬。
雙峰門外對,野興似村翁。
【齋中詠樹上女蘿】 感爾不遐棄,茅齋相對深。
出群離蔓草,托體在高林。
似與雲霞族,能同薜荔心。
棘叢不可道,幽意戀庭陰。
【永嘉歸後口号題壁】 千峰盤路盡,歸息舊林坪。
暝樹見山色,暗田聞水聲。
小妻初罷杼,弱女乍吹笙。
公府趨庭久,閑來愧客卿。
【歸北林】 〈餘舊紫,三十年于此。
〉卒卒鬓毛新,窮途久失辰。
十年疏故舊,三歲别山蓁。
無策将愁換,羞人借口陳。
歸田雖有日,花事已多春。
【歸】 舊居别業在江城,偶未忘名愧此生。
幾度出門傷道路,明朝歸去聽倉庚。
【齋居思舊】 〈為潘無隐、湯俊民作。
〉憂生頻下淚,今日黯沾衣。
良友同時去,馀年安所歸?江山空漠漠,莺燕自飛飛。
一吊終親戚,馀情獨掩扉。
【春風】 自歎春風更幾回,今年重似去年來。
紅檐樹久黃莺認,錦屋巢多紫燕猜。
客坐高樓驚遠望,人歸江水動離哀。
故園柳色時嘗在,折盡郡條送酒杯。
【夏日郊居】 叢竹新成篁粉多,柴扉不閉燕相遇。
北窗自傲羲皇夢,枕簟冰涼挂笠蓑。
【過舊宅】 偶過家鄉看舊春,十年梁苑不歸秦。
門前樹老今千尺,花落何曾問主人? 【北林蜀葵花歌】 蜀葵花開光爛爛,紅英綴眼庭前玩。
青青直幹葉扶疏,一株四照花零亂。
此花繇來紛吐日,下枝閱盡上枝出。
籬邊階下種易生,五月六月肯蕭索?華與爾顔色并,花身各異心無争。
露井之葵亦同名,蜀則有花偏亭亭。
菖蒲筵上插紫莖,天中飲酒精潔清。
成都玉壘新被兵,巫夔帶甲環軍聲。
蜀材祀梓皆不下,見爾花開愁緒萦。
【春感】 世亂西行後,人荒業又貧。
勞生如夢寐,晚意在山榛。
草綠湖南色,風歸雁北春。
所思為升鬥,鬓白不防身。
【又】 日晴朝霧暖,病裡強尋人。
故舊誰相念?猜嫌如失身。
燕知春信晚,風惜柳條新。
塵世徜徉久,窮途總畏真。
【又】 秀色江城舊,今來瓦礫平。
春風吹綠浦,芳草不能生。
甲第青蘿繞,空林黃鳥鳴。
若逢明月夜,橫笛作邊聲。
【又】 自愛衡門隐,躬耕采綠薇。
兩年逢世變,一飯覺難依。
百舌山園早,五更風雨違。
春愁無計住,桃李失芳菲。
徐嵩·【過弱翁先生北林值雨】 草堂臨竹徑,高士卧秋風。
論古懷深隐,成書慰固窮。
有文堪就正,無事且相同。
更得疏林雨,聲聲笑語中。
沈自鋋·【夏日訪弱翁先生宅】 共有相期好,難忘高士心。
風多清暑意,柳細靜蟬吟。
濟世空文業,譚經隐北林。
往來頻不厭,懷抱盡虛襟。
東湖草堂,在柳胥。
吳日生易所居,〈易,崇祯癸未進士,官兵職方司。
〉與史先生弱翁、趙師少文有《東湖三子唱和集》。
史弱翁·【種松歌為吳日生賦】 吳生新栽有五松,軀幹雖小形勢工。
一株著葉翠羽蓋,一株倒影翔飛龍。
其馀三株盡殊特,五株合種生長風。
風來置我嵩嶽下,笙歌夜半聞虛空。
怪底東湖水波闊,巅崖孤木滄洲奪。
自從松樹開野堂,遂使湖山等深活。
吾為吳生起作歌,古來此趣良不多。
初聞孔明植老柏,嵯峨千尺盤高柯。
又聞四松移子美,覽物哀多亦可喜。
根株未過三尺強,疏枝秀發珊瑚比。
愛君閑靜營草堂,清風谡谡偃蓋張。
酒酣情重托懷抱,黛色與爾蟠穹蒼。
吳易·【東湖雜詩二十首之四】 大澤千年在,英雄一戰場。
魚罾出古戟,磷火聚頹塘。
沙走三江白,風驅百渎黃。
恐濤東到海,流恨總興亡。
【又】 百代傷心地,風煙莽不收。
江山一吊望,吳越幾春秋?鴻雁青楓渚,芙蓉白露洲。
霸才今寂寞,何處問扁舟? 【又】 浩蕩晴波遠,森疏古岸秋。
沙明矜獨鶴,風淡悅群鷗。
此日五湖長,浮雲萬戶侯。
臨淵尋片石,真欲老披裘。
【又】 柴門閑獨嘯,史趙日經過。
四海煙塵半,三人涕淚多。
富強書共論,出處事如何?為歎龐公隐,仙雲掩薜蘿。
靈真道院,〈俗稱旱聖堂。
〉在仙裡橋南。
元至正十三年,裡人張玄通慕陳昉仙迹,舍宅建。
明永樂十四年,裡人吳道榮重建。
〈嵩幼時乳名聖寵,先君華國先生率嵩拜,挂長幡于此。
〉 徐嵩【過靈真道院】 舍宅誰将佑聖傳?欲同陳昉列真仙。
不知橋下從何洞,曾是壺中更有天。
白石翼成魚放後,紫虛旗授雁來前。
至今記得孩提事,繡字長幡著地懸。
關帝廟,在西南城外隔水圩尖上。
萬曆乙酉,邑令徐元建。
〈徐自有記。
〉其左橋易木為石,裡人張鳳儀因名令公橋。
〈張亦有詩記碣,砌廟壁。
〉 徐嵩兩橋夾沙尖,神祠向東起。
晨晖射神帷,波光蕩神幾。
試問建者誰?令公實為之。
既名令公橋,應為令公祠。
留珠庵,在卓墓村。
宋建炎元年僧德一建。
〈建炎初,德一為金人所擒,遁居卓墓,結草庵以居,每歲夏日施茗,既卒阇毗,其徒法才于烈焰中得所持珠數枚,因名其庵曰留珠。
元天目洪喬祖追記,趙孟俯書篆。
〉明宣德三年僧惠全修。
〈崇祯初,先君華國先生愛趙松雪書法,特命工拓其碑以歸習之。
〉 吳簡【寄題留珠庵】 太湖之陰沙作,招提遠接菰蒲川。
水上骊珠照明月,門前翠竹搖駒煙。
山僧讀書不出戶,野老聽經還傍船。
我來八月秋尚暑,記得醉眠楊柳邊。
吳培纓·【華國姊丈拓碑留珠庵】 書家獨愛趙王孫,為拓殘碑到水村。
玉潤珠圓君頗似,燈窗遺墨至今存。
徐嵩·【過練聚橋有懷先君華國先生拓碑留珠庵感賦】 高僧幸爾脫金囚,結得茅庵地更幽。
清茗久依橋畔施,素珠偏向火中留。
寄題吳簡詩仍載,追記王孫字獨遒。
常念先人耽墨妙,屢經練聚駐扁舟。
黃容·【和松之先生留珠庵韻】 湖渚招提傍古丘,金元閱曆至今留。
高僧定力珠光燦,學士風流書法遒。
雙勒硬黃垂轶事,一編竹素記前修。
臨摹獨有徐元直,憑吊經過獨系舟。
萬善庵,在四都坍阙口。
〈有毛之炖《天燈碑記》。
〉 徐嵩入城猶半道,中飯一停槎。
雁下平湖遠,雞鳴晚日斜。
尼僧遺菜甲,稚子摘??花。
所貴懸燈夜,舟行自不差。
普明庵,在龐山湖濱。
元至正中建。
〈夜則懸燈于竿,以指行舟。
明永樂中,裡人陳讓捐田三畝,以為燈費。
〉嘉靖三年,知縣王紀更名指明亭。
徐嵩 刹竿高建讵無因?為指茫茫失路人。
旦誦琉璃清課畢,昏燃蠟炬善功真。
明燈盡見懸林杪,小港才知入葦濱。
客艇總遭風雨夜,長年終不堕迷津。
錢泾,在廿六都九裡湖濱。
崇祯戊寅,因沈文将購居遷此,栽台盤田,值早蝗歲,家遂落,辛巳還江南。
徐嵩·【湖上田家】 出門臨大湖,湖光照墟裡。
老農念耕種,努力戒孫子。
高田及西成,胼胝無彼此。
縱不免夏畦,勝彼從軍死。
所賴牛苦辛,晨驅牧坡裡。
勤動窮歲年,終必遇豐祉。
放歌何論聲,濁酒聊複爾。
水中自采菱,舍側山亦紫。
為國足茨粱,萬年歌樂祇。
【除草】 草稼本不同,覆培當用早。
曷為蒼天早,害稼生荒草?兩葉成斧柯,養惡戒如搗。
其根何處來?紛然郁懷抱。
況此階庭間,君子所由道。
安忍草茁生,礙我風月好。
連蔓庇蟲蛇,春生秋複槁。
獨于炎盛時,得露愈難掃。
感念在必除,呼童肆鋤讨。
斯須眼忽開,廣庭方浩浩。
【闵蝗詩】 今歲遇大旱,震動民如蜩。
野農更無倚,筋力竭禾苗。
人苦苗亦播,秋至庶有聊。
何此早氣甚?災診潛相招。
本是稼穑地,郁然新蝗飄。
邊關正多事,天子急征徭。
愚賤固不惜,如何答王朝?顧此深感歎,努力為誰驕? 沈自鋋·【寒夜宿松之村舍】 蕭蕭風月清,更靜氣轉肅。
空堂動夜杵,細語燈光綠。
此時客興高,置酒呼童仆。
霜嚴衣裾單,慘冽入茅屋。
雲雷方見屯,高論相與勖。
憂心盡前觞,吾道正羁束。
徐礦·【寒夜宿松之村舍】 水凍郊原寂,天寒風雨繁。
對君宜靜夜,避俗且南村。
楓浦多歸雁,江臯宿草根。
有懷恒不寐,燈火續高論。
極樂庵,在曹村西二裡,與南浔接壤。
明萬曆間建,内勒舍田衆姓碑。
〈左有真武、右有關帝二祠,左水中有分水龍王墩。
〉 徐嵩【極樂庵贈止公公在昭慶曾聞詩于屈翁山魏雪窦】 招提咫尺即南浔,憩錫蕭然有道村。
問我故人曾受教?看君新詠竟知音。
喧呼鳥雀雲初暝,澄澈煙波月乍沉。
誰向蓮花為白社?衆香國裡共幽尋。
【題分水墩】 巍然一閣水中央,陸往舟來道路長。
古佛當前誰識得?盡言極樂在西方。
嚴墓,因漢嚴忌墓名,在震澤南十馀裡,以農桑為業。
〈按:忌,漢武帝時人,中大夫嚴助之父,以詞賦為梁孝王客。
《史記》所稱司馬相如、鄒陽、枚乘、莊忌,是也。
漢避明帝諱,改莊為嚴。
志雲:忌,吳人,墓在新城北。
是地适當其處。
今禾郡天甯寺後,别有漢将軍嚴助墓,茲為忌墓無疑。
《楚辭》有忌《哀時命》一篇,不著仕籍。
墓在東楓蕩水中,明萬曆三十六年大水淹沒。
崇祯四年,裡人吳肇元修築。
明末,吳氏人文為盛。
〉 徐嵩·【集賢村田莊有感】 荻蘆零亂水淪漣,詞賦名傳墓亦傳。
嚴助天甯茔不遠,汾陽上谷廟何緣?人家亂後多空舍,我父生前有薄田。
猶憶集賢村畔柳,少時常系雪灘船。
蘆墟,在二十九都,〈離縣治東南五十裡。
〉有巡司。
〈去南十八裡,即嘉善西塘鎮。
〉 徐嵩·【過蘆墟】 蕩闊村稀小市孤,蒹葭處處受風多。
釣船那用蒲帆使,祇把篙頭挂綠蓑。
黃家溪,即孫吳青草灘,唐宋名合路村。
宋慶曆中,尚書黃由築别業于此,後子孫蕃衍,以穆和溪之尾,遂名黃家溪。
地儉三裡,居民二千馀家,俱業機杼,明時最盛。
古迹有寨湖、〈吳赤烏初,司馬領濠寨,盛斌建渭作田結寨于此,周圍裡許,中有五嶼,溪之勝處也。
〉青草灘、〈為寨湖之南嶼,俗稱莊上,地儉三四十畝。
西有飲馬池,周匝荻蘆,幽寂閑曠。
唐開元中進士屈突辭建昌宰歸休于此,自稱青草灘主人,内有明府廳。
〉睡龍灣,〈相傳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駐跸于此,有泉騰躍禦舟高三四尺,回波散彩,帝憑視,大喜,留駐三日,命以亭臨其上,刻當時扈跸諸臣姓名于石。
〉園第有史西村、釣遊處,梵刹有蓮花庵、喻指庵、積慶講寺。
沈周 一水自西東,春流浩蕩通。
樓台倒明月,舟楫坐長空。
草舍漁隈合,柔桑蠶戶同。
作文須記勝,要自太湖翁。
張甯·【史明古隐居處】 黃家溪上杜陵莊,數頃山田半裡塘。
種蕙新開楚人畝,采蓮重買越州航。
松橋轉徑斜通谷,石濑分流曲繞牆。
世路功名如此遠,直須耕釣學柴桑。
桑泉,在莺湖東南水中,以其近桑盤土地祠之後,故名。
下有巨潭,淨滑無泥,水面周廣二三丈,洄旋清駛。
〈裡人釀酒者,乘無風時湖平如鏡,此泉上湧如烹,水铛内蟹眼四散,即汲取之,不獨味甚甘洌,每擔比旁水重六斤。
昔周懷虛先生每郵此泉,而沈潛有“桑泉湛湛淨無沙,此獨安流少浪花”之句。
〉 徐嵩湖明如鏡碧如天,況近桑盤更有泉。
水面潆洄将幾丈,潭心湧出自多年。
輕舠載取思周祖,好句題成愛沈潛。
今日問誰為韻事?中泠雖在也徒然。
莺脰湖,以其形色似莺脰,故名。
周十馀裡,全納爛溪、荻塘諸水,潴而為湖。
鎮臨湖,為荻塘要道。
若東南風急,舟行下浪,最為危險,故俗呼莺鐵面。
趙時遠 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宮占斷水雲鄉。
四圍煙樹浪濤闊,六月橋亭風露涼。
遠近征帆歸别浦,高低魚網挂斜陽。
翠微深處一聲笛,驚起眠沙鷗鹭行。
陳一初 聞記莺湖舊得名,飛湍瀉碧響春聲。
纖鱗雪貼銀花細,大舶風生竹葉輕。
西塞玄真留勝迹,東林白社樂閑情。
我來半日溪亭坐,吟得新詩七字成。
吳億 樹色煙光兩岸分,棹歌聲裡散鷗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對東風酒易醺。
翠袖不須花下舞,洞箫還待月中聞。
仙遊釣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雲。
張淮 白鳥眠沙夢不驚,寒生水國半陰晴。
酒涵春色花邊過,船載湖光鏡裡行。
南浦愁連芳草綠,東風歌送落梅聲。
那堪日暮臨岐别,更聽湖橋柳上莺? 董份·【泊舟莺湖适王昆侖山人至】 共同初秋夜,來遊大澤傍。
舟中載馀暑,水上長新涼。
氣與天同爽,波将月并光。
何當王子晉,來此聽笙簧?徐嵩莺湖當積雨,沖水忽潺。
繞市雙溪急,思家一棹還。
帆收平望驿,日落洞庭山。
且宿沽村酒,兵荒路尚艱。
【又】 鐵面莺湖似錦川,洗天浴日寺門前。
東南風信波如雪,咫尺風波絕渡船。
【莺湖寄闵毅夫】 一自莺湖别,時時夢往還。
花開秋雨後,雁過水雲間。
發白心猶壯,才多日未閑。
煩君揮健筆,垂露滴松關。
吳磐·【懷松之】 飄飄雲氣倚天來,知是騷人句所裁。
莺湖邊原不遠,和酬須向洞庭回。
闵聲·【次答徐臞庵】 一别曆寒暑,衡陽雁已還。
交情千古後,意氣十年間。
多爾憐同調,愁馀俗未閑。
何時偕老衲,日日閉禅關?朱彜尊莺脰湖邊水,臨流好結廬。
桑麻懷杜曲,犬似秦馀。
紅葉三秋樹,銀花二寸魚。
買田應可得,陽羨定何如? 釋圓明·【秋日莺湖曉泛】 我愛莺湖好,新涼趁曉遊。
彩霞浮水面,殘月挂船頭。
興逐蘇公棹,情深宋玉秋。
雙莺何處覓?獨見數群鷗。
釋寂朗傍晚相攜向荻塘,還看野色入蒼茫。
沿溪衰柳仍馀綠,隔浦香橙已盡黃。
古道行人猶踯躅,暮煙飛鳥尚翺翔。
浮雲天半歸何處?無數閑情在夕陽。
平波台,在莺脰湖中。
明天啟四年,道人周妙圓築。
釋通門·【草蕩遇風】 無端風雨一時來,舟系蘆叢莫敢開。
促膝篷窗看白浪,中流何處釣魚台? 釋廣溢·【遊平波台】 水國俄成非偶然,築堤疊石幾多年?地懸隔岸千家市,影破明河一色天。
柳岸可藏青雀舫,苔矶還狎白鷗眠。
月明夜半軒窗靜,卧聽漁歌斷複連。
顧氏香久 盈盈湖上柳花飛,繞岸莺聲送落晖。
望去平波台不遠,羨他白鳥一雙歸。
問莺館,在驿後,傍臨莺脰湖。
明成化十七年,巡按劉魁建。
弘治九年,進士徐忱再建。
嘉靖間毀。
萬曆壬寅,忱孫應魁改建玄壇廟。
瞿衡 懶于蓬底閱青編,來坐亭前一鏡天。
識我鷗閑如舊日,問人莺鬥莫知年。
半竿落日收魚網,幾柳春風系客船。
邂逅花邊須酌酒,囊中剩有賣詩錢。
望仙亭,一名平望亭,在殊勝寺前。
相傳宋時建。
明成化間,寺僧宗式重建。
〈張公玉泉書“洗天浴日”、“鸢飛魚躍”二扁,榜于亭,萬曆末僧改外山門,今存者非公筆矣。
嵩按:張志和,金華人,歸隐大冶西塞山,故有“西塞山前白鹭飛”之句。
考正史,并無飛升之事,但平生與顔真卿善。
真卿刺湖州,往來于此有之,其水嬉莺脰,好事者為之也。
〉 孫銳【泊平望懷玄真子】 仙非勝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靈。
古今絕勝天下景,多為羽客梯雲軿。
松江之南平望驿,千古佳名垂載籍。
遺基廢井雖不存,依舊湖光接天碧。
我聞在昔張玄真,平生活計一釣綸。
浮家泛宅戲人世,龜魚為友蒹葭鄰。
故人分符刺苕水,東遊曆遍溪山美。
翩然聯璧至此鄉,回視塵寰如敝屣。
酒酣水戲身甚輕,席行水面同舟聲。
祥雲瑞鶴翩然至,從此淩空歸太清。
西塞山邊飛白鹭,其間盡有朝元路。
綠蓑平日恣遨遊,何忍臨岐弗相顧?争知萬頃玻璃中,清都紫府遙相通。
故來成此一奇事,欲将名姓傳無窮。
風帆過後沙鷗墜,靈迹雖存人不記。
白??紅蓼自争妍,誰識此為真福地?何人好事能揮金,結廬繪像湖之陰?寒泉一盞薦秋菊,往來不負詩人心。
玄真今在天何處?獨立河梁望飙馭。
丹台玉籍若相容,攜手乘風共歸去。
張大純·【望仙亭】 平湖曠野接遙天,誰起空亭古殿前?謂是此間堪眺遠,祇應伫立待遊仙。
爛溪,自烏戍至平川七十馀裡。
吳億·【寓爛溪留别】 春水沒江堤,舟行覺路迷。
雲橫孤島外,花發小橋西。
綠酒歸人醉,青山落日低。
傷心南浦别,芳草正萋萋。
宋伯仁幾家籬落傍溪居,祇看青山盡自如。
隔岸有橋多賣酒,小籃無處不提魚。
何時茆屋人同住,旋買瓜田手自鋤。
寄語牧童休笑我,多緣錯讀半生書。
周用我屋城南隅,密近青溪流。
日薄野樹亂,沙細群魚遊。
時時問親戚,泛泛行虛舟。
平地望一雨,深竹鳴雙鸠。
農事貴及時,實與公私謀。
長官尚平恕,緩征待茲秋。
【又】 異俗誰相慰?孤蓬野水濱。
濕煙炊白稻,細雨濯紅鱗。
越樹秋風晚,吳江暮雨頻。
窮年行役者,應愧杜門人。
王叔承·【八月十五夜爛溪草堂觀新采吳珠】 溪蚌開明月,吳珠出素秋。
色凝寒水滴,光動曙星流。
玉鏡懸相照,嫦娥笑欲留。
一杯吾酹汝,五彩莫輕投。
【自爛溪出莺脰湖】 岸奔溪水急,帆正野船平。
翡翠窺魚立,藤蘿就樹生。
煙知湖市到,火得曉炊成。
忽憶玄貞子,浮雲去更輕。
釋通門蘆葦蕭蕭送冷風,隔溪漁網早霞紅。
怪來雙眼空無物,萬頃晴波寫我胸。
張網孫·【宿爛溪小蕩】 斜日爛溪闊,維舟小蕩孤。
背雲一水鹳,落樹幾樯烏。
倚楫捎青柳,炊煙映綠蒲。
時危還浪迹,痛飲起長籲。
嚴祗敬尚書精舍闆橋東,十裡溪光面面同。
無數青林黃葉裡,可能容我白頭翁? 【又】 蕭蕭蘆荻水如煙,白鹭群飛散野田。
唱徹菱歌人不見,夕陽争上渡頭船。
〈楊萬裡上湖名是實全非,祇合松江雁骛池。
若與五湖通譜系,澹台湖是太湖兒。
〉 僧善住 雲日舒晴破曉寒,碧灘清淺浪彌漫。
漁翁自樂心無事,笑數眠鷗雪幾團? 長漾,〈一名牛娘湖。
〉在震澤鎮北。
東西長一十八裡,中有張家墩,〈好事者附會張志和垂釣處。
〉墩有浮玉庵,明末抱璞蓮禅師退于此。
〈有《浮玉庵倡和詩集》。
〉 徐嵩【長漾曉發】 十裡煙波幾點星,一身殘夢暗揚舲。
雞鳴始覺前村曙,兩兩漁家橘樹青。
【晚過長漾望張墩】 蒲帆橫渡帶遙岑,落日浮光幾萬尋。
卻怪盈盈西望遠,菁蔥一點出波心。
【又】 不是仙壇是道場,一竿風月釣牛娘。
自從抱璞蓮亡後,閑煞龍池曲錄床。
快風閣,在龐山湖濱。
萬曆間知縣馮任建。
〈閣供文昌。
閣後有池,池上有橋,以通出入。
〉閣傍隙地,建官廳三間。
〈為使客缙紳宴遊之地。
〉邑人複建大樓五間,為馮公書院。
〈上亦供文昌,下供馮公像,邑中士子常會課于此。
〉崇祯間知縣唐階泰重修。
康熙初知縣劉定國複修。
己未春,雷擊毀。
〈馮字重夫,慈溪人,邑紳某邀馮載酒泛湖,移舟至此,馮曰:“平湖如鏡,遠山若黛,若此地建一文昌閣,邑中科第不絕矣。
”因遂捐俸倡建。
〉 周永年【登快風閣兼懷舊邑侯慈溪馮重夫中丞】 高阜平臯澤氣蒸,想因此地号松陵。
土宜瓜菜清晨鬻,水長菰蘆逐歲增。
天際有山邀日落,帆前獨鳥引風乘。
登臨轉憶南樓興,棠樹陰中曲檻憑。
甯祖武萬裡長風六月涼,淩霄飛閣燦文光。
平湖一片雲千頃,不羨潇湘與嶽陽。
朱旦·【登快風閣】 湖光如練接長天,鷗骛齊飛紅蓼邊。
樹杪遙山晴積翠,村中小舍濕炊煙。
窗虛不礙雲來去,簾卷惟容月往還。
此際臨風思隐計,莼鲈佳話自應傳。
史弱翁·【曉行龐山湖望快風閣】 勝絕登臨處,悲逢代廢中。
台留沙岸在,榱折燕巢空。
曉樹分煙出,春山卷霧濃。
桃花殊不謝,暖渚日溶溶。
沈虬·【同友飲快風閣】 秋風落日共登台,極目煙波檻外開。
天際孤帆盤樹去,西山疊翠繞城來。
他年心事看流水,故國交遊付酒杯。
為語主人情正切,玉壺頻倒不須催。
朱鶴齡 萬頃波瀾一望收,披襟頓豁古今愁。
繞廊樹影連遙溆,迎檻山光湧碧流。
夾浦雲歸漁市晚,松江雪滿荻花秋。
憑欄不盡咀州興,便欲蒲帆上釣舟。
吳與湛 高閣峻嶒勢插天,下臨吳地繞潺湲。
風翻巨浪千層雪,雨洗遙山一帶煙。
虛檻柳濃聞鳥語,孤村花暖傍漁船。
獨來憑眺堪惆怅,祇有閑雲伴我眠。
徐嵩·【登快風閣因憶幼時随先大父屏石公聚飲于此】 年年祭掃返同川,子姓追随共一船。
渺渺龐湖光溢野,晶晶馮閣勢參天。
緣灘葭莢遮溪密,傍岸桃花照水鮮。
每憶幼時先大父,酒肴齊列坐階前。
【春日率内人子婦登快風閣】 東湖偶爾放扁舟,最近無如閣上頭。
六月披襟真曠爽,三春挈伴足淹留。
成群水鳥雙雙去,引子池魚隊隊遊。
指點江南都在望,遠山黛色映城樓。
徐恬 文星臨澤國,棟宇入晴空。
接水天光遠,憑高地勢雄。
漁歌殘照裡,雁字月明中。
獨倚危欄望,蕭蕭隔岸楓。
蔣鑨·【登快風閣同徐松之】 日想披襟處,龐山得大觀。
浮雲連水闊,高閣倚天寬。
來往舟無定,登臨客到難。
何年學老圃,常此共憑欄? 【己未正月十二日與松之同遊軒窗豁目歸紀以詩讵意元夕雷震其柱越七日焚既因作快風閣災一絕以吊之】 我來登眺未十日,電掣灰飛成瓦礫。
湖上從今劇可憐,蕭蕭蘆畔吹漁笛。
甘泉祠,在石塘第四橋北,即水中之址,立屋以飨龍,稱甘泉龍王之神。
邑有水旱,必禱之。
明太祖登祀典。
〈程伊川先生曰:龍,獸也,豈可被人衣冠?衣冠既不可被,豈可加以王爵?但稱甘泉龍神可也。
〉 陳一初【分題得甘泉送華嚴寺僧印心海】 江流湛湛淨無沙,中有名泉過客誇。
綠沁靈湫凝秀色,紅酣春雨漲桃花。
清香拟接曹溪派,甘洌曾烹魯望茶。
最喜老禅來咒缽,龍光如月滿袈裟。
張達明·【甘泉】 橋下四翁水,人間八品泉。
松陵無魯望,山茗為誰煎? 倪瓒·【正月十四日過吳江第四橋大風浪中貯水一瓢而去賦此】 松陵第四橋前水,風急猶須貯一瓢。
敲火煮茶歌白苎,怒濤翻雪小停桡。
王逢·【吳江第四橋阻風】 虹梁雪灘光滅明,風著岸脅水鱗生。
空郵天晚亂木葉,太湖日寒多雁聲。
馬周鬥酒足自慰,龜蒙扁舟有馀清。
囊中青錢不滿百,聊買小鮮來就烹。
徐嵩 葭莢蒼蒼笠澤東,龐湖在左石塘通。
名傳第四橋邊水,為有甘泉出此中。
【又】 雖長鱗蟲亦獸形,伊川言理太拘經。
衣冠既被加工爵,祈禱于人敢不靈? 萬蓮庵,在南門内。
崇祯初,兵部呂純如夫人張氏建。
徐嵩·【贈明徹上人】 蕭然老衲稱幽栖,恰似青蓮覆水齊。
草長綠浮春雨後,花開香遍古城西。
分蜂出戶新能聚,乳燕營巢舊不迷。
但得支公多壽在,諸方頻過禮經題。
彙澤亭,在長橋東南堍。
底定亭,在長橋西南堍。
俱元泰定元年判官張顯祖建。
陶振 吳淞江上望垂虹,曆曆山川似畫中。
泉脈分甘天目近,湖翻底定海門通。
蒹葭蒼翠秋光淨,禾黍青黃歲事豐。
澤國交遊幾人在?寄書無便托征鴻。
南蒲亭,在石塘。
元至元二年知州那海建。
錢仙芝 擊汰茫茫上接湖,漁人潇灑占鄉居。
乘秋張翰思歸國,垂老龜蒙逼着書。
子鯉肥來莼已熟,胎蝦得少網全疏。
前汀鷗鹭追飛起,知有煙帆入浦初。
笠澤亭,在南門外,宋建。
劉嘉谟 荷笠扁舟上,持綸巨澤中。
無勞問名字,便是此亭公。
鮑朝孺 笠澤亭前聊縱目,平湖萬頃一橋橫。
遠山沒處青煙合,洪浪翻時曉日生。
岸柳枝寒絲未綠,水蘆根暖筍初萌。
春風為送征帆遠,何啻通衢快馬行? 朱文奎 一篷涼雨晚初晴,野水蒼茫落日明。
菱葉荷花偏入眼,溪??自同盟。
釣竿定覓玄真子,紗帽還從漉酒生。
笠澤留連宜十日,祇因此地有莼羹。
醉眠亭。
〈未詳其處。
〉 蘇轍【題吳江李行中醉眠亭】 已向閑中作地仙,更于酒裡得天全。
從教世路風波穩,賀監偏工水上眠。
【又】 孝先風味也堪憐,肯為周公晝日眠?枕曲先生猶笑汝,枉将空腹貯遺篇。
【又】 是非一醉了無馀,惟有胸中萬卷書。
已把人生比蘧傳,誰将江浦作階除?欲眠賓客從教去,倒卧氍毹豈暇舒?京洛舊遊真夢裡,秋風無複憶鲈魚。
麋王墓,在廿六都麋塔村。
〈麋王與越王戰,越王殺之。
今有麋王土地廟。
〉 莫禮 積雨閑庭春草長,空齋不語坐焚香。
階前蝼蟻輸糧急,花底山蜂課蜜忙。
處士祇應如靖節,将軍誰複數麋芳?絕憐二月三吳路,無數東風開野棠。
庉村,在同裡鎮東五裡,有前後二村,多鐵工。
西有報恩亭。
僧北澗·【宿庉村】 秋風寄衰柳,此景亦蕭然。
月落牛方飲,舟行雁未眠。
蓑衣無吏習,茆屋有詩禅。
村僻人家少,煙空水接天。
俞南史·【過庉村有懷楊鐵崖顧仲瑛倪元鎮黃子久謝應芳諸公】 水國茫茫帶柳煙,高人于此共流連。
當年蹤迹堪相憶,祇在斜陽古寺逼。
報恩禅寺,唐大中元年,顧文通舍宅建。
宋慶曆中,僧玄實重建。
明宣德中,僧良璹再建。
萬曆末,金流延僧道成重建大殿。
崇祯間,僧明岩重建石佛〈相傳自海浮來。
〉殿,敦請濟宗浮石賢禅師開法。
〈師,平湖趙氏子,俗名重光,号浮石。
寺内舊有古佛重光及浮來瑞像二額,以師應谶,特延開法。
後諸門弟子繼席,遂為師祖庭焉。
〉 朱存理【宿庉村報恩僧院】 野樹荒煙暮色蒼,偶來一宿照公房。
秋深客裡知何夕,年少僧中有此郎。
漫說江鄉鲈正美,試行籬落菊初芳。
安排詩句歸航上,白鳥滄波引興長。
高啟、張憲【報恩寺風雨聯句】 盲風簌天興,〈張。
〉凍雨翻海瀉。
魚蝦落半空,〈高。
〉蛟龍鬥中野。
勢吞九河黃,〈張。
〉功潤千裡赭。
怒疑決沙囊,〈高。
〉振訝摧屋瓦。
橫行天兵駛,〈張。
〉大笑電女哆。
乾坤發生多,〈高。
〉道路暍死寡。
潦漲湧濤川,〈張。
〉旱去滅煙野。
谷号竟誰噓,〈高。
〉木撼不自把。
神靈真恍惚,〈張。
〉造化非苟且。
初占月離畢,〈高。
〉又駭泗沒社。
必變其聖乎,〈張。
〉弗迷惟舜也。
陰岑氣如炊,〈高。
〉高葉聲若打。
陽烏韬不見,〈張。
〉乾鵲噤皆啞。
重翳晦複明,〈高。
〉馀點歇還灑。
雖悅灌園人,〈張。
〉應愁渡江者。
侍王笑楚賦,〈高。
〉及我慚周雅。
避思泰山巅,〈張。
〉戰憶昆陽下。
既沾想大田,〈高。
〉廣庇思巨廈。
桔槔向晚停,〈張。
〉纨扇未秋舍。
亂号官私蛙,〈高。
〉莫辨來去馬。
卧驚浪聒耳,〈張。
〉歸恐泥沒踝。
忽憂卷茅屋,〈高。
〉且喜憩蘭若。
民期歲有登,〈張。
〉國荷天錫嘏。
沛澤宜載歌,〈高。
〉斯篇試姑寫。
〈張。
〉 陳王道【秋夜集報恩寺玩月】 清梵林中隔上方,僧房無事盡焚香。
雲連樹色侵蘿磴,風度松聲響石床。
地僻最宜塵界遠,徑深偏愛水亭涼。
談玄竟夕淹歸思,身世浮名坐裡忘。
釋真可一棹到禅居,溪山春雨初。
宿雲橫古砌,遺像卧荒墟。
斷碣迷唐額,空梁得宋書。
同遊皆法侶,誰可振門闾? 釋通賢·【戊子秋次答徐松之】 高槐一帶水雲深,月白風清雨露心。
多少到門誰會旨?無端磬裡聽潮音。
【壬寅冬次答松之】 潦倒何堪理殿台?檀家不意強招回。
兩重大水如山杳,幸有松之把徑開。
釋行浚·【甲辰秋和答徐松之】 懷想高風已數年,江村一晤笑嫣然。
話殘片石三生夢,幻破千秋半偈緣。
靜對香雲聯古榻,閑憑花月步空禅。
分明日用平常句,祇在寒筇水樹邊。
釋行溢·【前題】 相逢林下識芝顔,身住荒村似住山。
楓落吳江多好句,誰知遣韻自松間?釋行灏萬頃湖光一葉舟,疏林遙見舊山樓。
霜鐘話斷情無已,憶昔前身白社遊。
釋行滿今年莫話去年冬,病裡相逢末是逢。
半夜談心十年事,一天寒雨落疏鐘。
釋行助荻水思溪好比鄰,當年支許最相親。
今朝把手楓林下,翻使傷心泣故人。
釋行溧别君歸隐向維揚,一棹南來疏雨涼。
相對數聲清磬後,又聞好鳥喚斜陽。
釋行澧金風拂拂動新寒,菊蕊籬邊帶雨看。
此日逢君成一笑,重湖沙草泛層瀾。
沈雄·【同汪枚張赤孫祚隆和松之韻】 幾度行吟到石台,一行斜雁伴人來。
臨風重聽南能偈,落葉階前掃複開。
徐嵩·【戊子八月十八日過報恩谒浮老人】 一村楓樹寺門深,葉落湖流不住心。
今日偶來逢令節,祖堂磬裡聽潮音。
【壬寅十月望日谒浮老人】 三年不過此香台,為谒瞿昙渡水來。
白發那堪遮不得?一天晴月鏡奁開。
【古卓和尚從淮南置巨鼓架報恩大殿内聞而來觀者日不絕且有試其聲者因作】 椎擊重教眼目開,逢逢直到地頭來。
行人多少空看過,觸著才驚響似雷。
【過報恩寺】 地僻重湖斷,村荒一寺幽。
水雲飛入夜,沙草色連秋。
野店懸農器,橋亭舣客舟。
卻因禅侶在,乘暇每來遊。
【甲辰仲冬初旬過報恩同浮老人看彗星作】 窮居意不适,逍遙企林泉。
扁舟過湖寺,衆僧同安禅。
黃昏忽仰視,彗星明當天。
其光則東指,隐見浮雲連。
老人亦聞之,策杖出庭前。
咄咄有何事?經月複中懸。
年衰畏風露,惆怅繩床眠。
黎裡鎮,在平川東十裡。
其古迹有花園港、〈褚學士所居。
〉鬼頭潭、〈俘埋越兵首級,故名。
〉禦兒混。
〈越伐吳,禦于此。
〉寺院有羅漢寺,梵光院,寶綸、珍珠、瑪瑙諸庵,全真道院。
〈中有文昌閣。
天順間,秦登置田祭之,自撰碑記,其侄秦道一書。
天昔間,梅堰人朱公天麟出家于此,中崇祯戊辰進士,有扁額。
〉 徐衍 月出東林外,居人始暮歸。
衡門欣有托,林鳥故相依。
草徑蛙聲聚,松窗螢火飛。
裁詩強排悶,自覺世情違。
毛瑩·【村居雜詠】 高樹成行槿作屏,柴門寂寂晝長扃。
家開史局修花譜,名列騷壇習酒經。
北裡人遙書已達,東林衲老偈堪聽。
無端更學延年術,菜圃都将種茯苓。
【又】 蒲團坐軟衲衣溫,敝帚從今不複存。
客去攤書摹鳥迹,春來删竹養龍孫。
豈無泉石供詩料,那有風波入酒尊?子女嫁婚吾較懶,敢将家累托諸昆。
徐幹學·【家臞庵索壽老儒孫期】 野外得幽栖,看花一杖藜。
夕陽茅屋暖,春水闆橋低。
沈宋肩堪比,松喬手共攜。
開筵逾七秩,何惜醉如泥? 徐嵩·【嵩四歲時先君華國先生授徒黎川之撒網港王氏光景如昨感賦】 黎裡人家盡水鄉,誰家聚族此推王。
農夫歲苦低田浸,漁子時探赤鯉長。
場上積薪高過屋,港邊曬網半沿牆。
趨庭設绛尋常事,卻怪孩提尚未忘。
【乙卯正月十七日曉發南津往黎川作】 桂楫出津南,風正片帆起。
須臾雲荊異,月光漾春水。
日月兩邊映,蘭桡在中湖。
船前橫玉柱,船後浮金鋪。
寶綸庵,在黎川西栅。
〈後即淩尚寶信葬處。
宣德間,淩以庠生薦舉,任尚寶司丞,至成化辛卯敕葬,有兩碑:一墓銘,一封诰。
相傳嵩先祖妣黎川淩氏,即其裔也。
〉明成化間,淩尚寶葬時建。
至順治辛醜,僧清遠重建。
蕭雲鵬 香火庵扉對水開,殘碑古冢沒蒿萊。
周遭總藉僧家護,憑吊徒令過客哀。
徐嵩·【吊淩尚賓墓】 莫謂庵居小,門東駐戍兵。
名緣淩尚寶,額為勒恩綸。
綠字碑填壁,黃茅土覆茔。
萏能守此,幸爾未鋤平。
雙楊,西至震澤鎮四裡。
西有仁安橋,〈嵩外祖敏庵吳公諱,邑庠生;舅氏湘蟾先生諱培纓,歸安增廣生所居。
因幼時常随先母就傅于此,故出外皆疑有苕音,以地接浔溪不過二十馀裡也。
〉中有塘橋,橋南有奉先寺,寺西有戚家聖堂、〈每年三月三日,遠近男婦沿溪念佛,名千人會。
〉曹王土地廟。
寺東二裡許有永樂寺,皆傍北麻漾。
漾東即秋澤村。
雙楊東塘五裡許有華光亭,亭東北有廟溪。
〈吳氏聚族于此。
〉 崔激 暮入雙楊路,村深煙霧迷。
迎人一犬吠,争樹亂鴉栖。
影漏鄰船火,夢驚遙店雞。
明朝醒玻栱,猶自改前題。
吳培纓·【庭前牡丹先叔同凡公所植對之有感并示松之】 三十年前幾朵春,如今爛熳更娛人。
種花人已歸何處?剩有清魂與作鄰。
【又】 離亂回思昔日來,不施錦幔不傾杯。
村邊戎馬紛紛過,祇趁東風相向開。
吳宗潛·【過家湘蟾兄時值牡丹盛開】 忽忽吾生老,茫茫客路賒。
今朝閑倚棹,此地複看花。
村柳春波綠,官橋夕照斜。
柴門如晝掩,何異卧煙霞? 淩思黝·【訪松翁于柳塘吳氏宅兼看牡丹】 老屋臨塘門晝掩,小橋停棹水西來。
今朝不獨尋良友,又遇名花爛熳開。
王錫闡·【過湘蟾業師村居看牡丹】 柳塘三裡近,步驟幾回過?為道名花放,春光去已多。
徐嵩·【柳塘八景】 溪南溪北任清遊,野水村家處處秋。
良夜試從橋上立,無邊月色望中收。
〈柳塘夜月。
〉??花菱葉水雲鄉,寂寞誰興古道場?惟有幾聲鐘送遠,每驚春露與秋霜。
〈奉先鐘聲。
〉上巳侵晨古殿開,聯翩鄉媪數千來。
焚香為結來生願,卻向雙橋轉幾回?〈聖堂轉佛。
〉喧喧笑語聽巫歌,裡社祈神父老多。
椒酒繡袍三獻壽,圍看盡道醉顔酡。
〈神祠獻壽。
〉點點漁燈映水汀,誰嗟敝笱浸三星?吳歌唱罷炊煙起,沽得村醪醉未醒。
〈橫啄漁燈。
〉一水帆飛客艇過,東西來往旅人多。
此中恐有玄真子,日逐樵風揚綠蓑。
〈船場晚泊。
〉北來碧水夾村流,綠樹微風雨岸幽。
最是雨晴新漲後,橋門月出玉輸浮。
〈雙溪碧流。
〉幾泓潭沼似林園,雨後春看蝌蚪翻。
到此日生濠濮想,幽人攜杖采??蘩。
〈三潭水榭。
〉 【過柳塘舅氏宅】 我來尋舅氏,誦古正追攀。
竹密冬生筍,門開霁見山。
少孤家難遍,多病事機閑。
不有同心者,誰居隽秀問? 【柳塘月夜偶成】 東林月出映溪流,賈客船稀據店幽。
牧雨犁雲村外隴,買魚沽酒市邊樓。
柴門明滅波光動,碧浪依微樹影浮。
何處散人饒野興?一聲橫笛起高秋。
【秋前一日舅氏湘蟾先生招過啖面值雨志喜和舅氏韻】 〈時寓奉先寺。
〉招尋至再豈容辭,飽啖中廚更欲誰?大雨恰當耘耔後,涼風仍值嘯歌時。
湖天隐隐看虹現,柳岸青青似露滋。
珍重牢之情未已,筆花零亂又題詩。
【乙卯十日同平六遊聖祠見諸孝尼有藝且織者感賦】 野廟村橋一水分,閑行何處覓鷗群?末山猶複耕兼織,摩诘何妨酒與文?斷瓦頹垣堆落葉,微風細雨過浮雲。
莫言方外堪疏懶,休息終輸冥漠君。
柳塘橋,〈初建無考。
〉康熙十八年,奉先寺僧恒水宗重修。
〈有金太傅之俊、吳進士??疏引。
〉 吳祖命·【恒水禅兄募修橋成賦贈】 憶自情親鬓各蒼,羨君五體禮慈王。
不嫌城市持蓮缽,得就津梁在柳塘。
鬥室深談多墨客,一囊閑綴小詩章。
品題雅望誰能似?應許前身是姓湯。
奉先教寺,在雙楊泾。
唐鹹亨中,僧雲居建。
宋紹興初,僧志京修。
明正統中,僧志璩重建。
史鑒·【宿奉亢寺】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
地迥諸天近,樓高片月明。
爐香清作供,漏水凍消聲。
愛此無生話,留連過二更。
吳培纓·【月夜同松之散步至奉先寺】 倘徉柳岸稱閑情,尚有輕帆入夜行。
溪寺煙籠連野樹,村橋草滿接柴荊。
月移暗影牆頭出,風送微波水面生。
不覺寂寥秋思起,忽聞階下蟪蛄鳴。
徐嵩·【過奉先寺隐凡上人房值庭蓮一朵大開同楚卿小酌對之恒水請馀題詩因賦】 水寺庭蓮放,來看日已西。
香原同玉井,愛豈獨濂溪?的的先成果,亭亭不染泥。
短言難詠盡,書此作經題。
【六月五日宿奉先寺喜晴似靈一恒水德音廬山諸上人】 晚雷雲散一溪晴,倒映檐前北鬥明。
昨夜雨聲愁已歇,隔窗煮茗聽吹笙。
【寓奉先寺寄懷黃長文】 日暮溪村倚寺樓,斷雲零雨作新秋。
欲尋叔度無由見,惟對汪汪碧水流。
【乙巳寒日望奉先寺有感】 隔村遙見古招提,每送鐘聲到水西。
庭下落花春雨細,溪邊芳草野煙迷。
緣蓑挂網浮漁艇,短屐穿林曳杖藜。
欲薦??蘩何處是?櫻桃樹下子規啼。
吳??【贈恒水師】 卧雲精舍柳橋偏,住有名僧似皎然。
趺坐喜于山水近,高吟長與鼓鐘懸。
淡齑甜筍能留客,布襪青鞋不縛禅。
若得西來序詩派,一燈永供杼山前。
釋達宗·【冬日奉先禅房懷徐臞翁】 萬水蕭條溪水寒,風吹落葉聽來幹。
臘梅花影月移榻,天竺子紅燈照闌。
短鬓漸從愁裡變,孤心常向靜中看。
荒村僻處無人問,祇有新詩寄雪灘。
永樂禅寺,在奉先寺東二裡。
宋淳佑七年,裡人周樂剛舍地,僧實際建。
〈柳貫記。
〉明宣德七年,僧煥重建。
成化中,僧覺明增建。
〈禦史黃著記。
智潮,字貫一,嘗參抱樸蓮禅師,曾住天目山,能詩。
〉 陳緝·【柬吳中永樂寺住恐鼎虛中】 梵王樓閣冠吳中,雲繞諸天會法官。
寶藏夜明珠出海,花台煙暖雨随風。
庭松回指思玄奘,壟月迎人識贊公。
劫後相看情倍好,詩成須寄具區東。
高啟 發随鶴羽總秋零,幾日江行思渺冥。
夜卧客舟聞詠史,朝過僧榻共談經。
河洲雨足莼初紫,林塢霜遲橘尚青。
後欲尋公曾到處,留詩應在竹間亭。
徐嵩·【永樂寺和高季迪先生韻】 蔓草鳴蛩宿露零,鴻飛遠渚影冥冥。
堂空獨對麻湖水,衲老閑翻竺氏經。
曉月疏鐘村舍白,秋天古木野田青。
昔遊勝迹今何在?渡口征帆過小亭。
【乙巳秋日訪貫一法師于永樂退居】 偶乘輕棹便,訪泊日才西。
結侶遊精舍,逢僧出舊題。
籬邊秋色滿,岸側水痕齊。
更俟晴晖久,湖村一杖藜。
釋智潮·【步高太史過永樂寺韻】 古殿危廊風露零,依然河水是滄溟。
鳥窺食下聞鳴磬,龍帶雲歸解聽經。
晝寂雨花常點點,秋深庭樹祇青青。
竹間仍有煙霞句,不似楊雄問字亭。
【秋日徐翁過訪永樂退居】 昔聞高士自南州,剝啄聲前分已投。
十載洞庭君半面,一灣荻水我埋頭。
涼收井幹梧桐雨,靜掩茅茨蟋蟀秋。
話到塵消情盡處,白雲青嶂許同遊。
法喜教寺,在九裡村。
唐武德中,僧西遇建。
後唐長興九年,統軍趙某重建,名崇福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
明景泰元年,僧甯再建。
成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