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四外紀二
關燈
小
中
大
雍妹因過寺中,取常住物,遂即迷路,數日之內,身變為虎,其前足之上銀纏金釧宛然猶存。
每見鄉人,隔樹與語雲:我盜寺中之物,變身如此,求見其母,托人為言,之母畏之不敢往。
虎來郭外,經年而去。
(《太平廣記》)山南、五溪、黔中皆有毒蛇,烏而反鼻,蟠於草中。
其牙倒勾,去人數步,直來疾如激箭,螫人立死,中手即斷手,中足即斷足,不然則全身腫爛,百無一活,謂蝮蛇也。
有黃喉蛇好在舍上,無毒,不害人,唯善食毒蛇。
食飽垂頭,直下滴沫地,噴起變為沙虱,中人為疾。
額上有大王字,眾蛇之長,常食蛇。
(《太平廣記》)洪武四年,明升以全蜀降,獻良馬十其一,色正白,蓋得之于羅鬼國養龍坑牝馬與龍交而生者,身長十有一尺,首高數尺,足之高比首殺其二尺,有肉隱起項下,約厚五寸廣三寸,餘貫脈絡,腹至尾閭而上,精彩明晃,振鬛一鳴,萬馬為之群易,韉勒不近,則作人立而吼。
上謂天既生此英物,必有神以司之,親撰祝冊,詔有司以牲醪祀于馬祖,然後勅典牧副使高敞囊沙四百斤壓之,人跨囊沙上使之遊行苑中。
久之,性漸柔馴。
適八月癸巳,上將行朔月禮於清涼山壇,於是乘之而出,如躡雲而馳,一塵弗驚,皇情悅豫,賜名飛越峰,覆命禦用監馬晉臣繪其形,藏焉。
(《謨烈輯遺》)漫衍魚龍之戲。
漫衍,即張衡賦雲“巨獸百尋”是也。
“魚龍”者,為舍利之獸。
先戲於庭。
畢,乃入殿前激水霧,比目魚羅水作露。
畢,化黃龍出水戲於庭,因以為巴蜀之戲。
(《綱目注》)貞元初,陳郡袁生嘗任參軍于唐安,罷秩遊巴川,舍逆旅氏。
忽有一夫,白衣來謁,生與語,聰辯敏博,迥出十人,甚奇之,又曰:某善算者,能祈君平生事。
生即訊之,遂述既往事,一一如筆寫,生大驚。
是夕夜,既深密謂袁生曰:我赤水神也。
有祠在新明之南,去歲淫雨數月,居舍盡圮,使我為風日侵,樵牧者欺侮,今我托於子子來歲當調補新明令,倘為我重建祠宇,以時奠祀,幸甚。
生諾。
已又曰:子初至時,屏人獨入廟中,冀盡一言耳。
生曰:謹奉教。
是歲冬,生果補新明令,及至訊之,果有赤水神廟在縣南數裡,旬餘遂詣之。
未至百餘步,屏車吏,獨詣廟中,見其簷宇摧毀,佇望久之,有一白衣自廟後來,即高生也,色甚喜,於是偕行,見階下有老僧桎梏,生問曰:此何為者?神曰:此縣東蘭若道成師,有殃,故吾攝其魄系之一歲矣,旬餘當解之。
神告袁生曰:君幸諾我,建廟可疾圖之。
生曰:不敢忘。
既歸計工,貧無以為資,因念神所系道成,既旬餘當解之。
今假以他語,俾建其廟宇,又安有疑乎?因徑往縣東蘭若問 之,果有道成師病甚,因曰:我能愈師疾,師能以緡貨建赤水神廟乎?道成曰:疾果愈,又安以緡貨為事哉?生因紿語以故,道成曰:敬受教,後旬餘果愈,因召弟子曰:吾少學浮屠今年五,不幸沈疾。
向者袁君謂我曰:師之病,赤水神所為也。
疾愈,可修補其廟。
夫置神廟者,所以祐兆人,祈福應。
今既害于我,安得不除之乎?因與其徒持鐘詣廟,盡去神像及祠宇,無一遺者。
又明日,道成謁袁生,生曰:可疾修赤水廟也,不然且懼為禍。
道成曰:夫神所以賴於人者,以其福可延,戾可弭,旱則雩之以澤潦,則禜之以霽。
故天子詔郡國邑裡必建其祠,用為民福也。
若赤水神無以福人且加害焉,吾已盡毀其廟矣。
袁生且驚且懼,遂謝之道成,氣益豐。
居無何,袁生以事坐徙端溪,行至三峽,忽白衣立于路左,曰:向托君修我祠宇,奈何緻道成毀我之舍、棄我之像,使一旦無所歸,君之罪也!君棄窮荒,亦我報仇耳。
生謝曰:毀君者,道成也。
何為罪我?神曰:道成福盛甚,吾不能動,今君祿與命衰,故我得以報。
言已不見,生惡之。
後數日,竟以疾卒。
(《太平廣記》)黔南軍校姓謇者,不記其初名,性鯁直,貧而樂所居。
鄰宣父廟,家每食必先薦之,如是累年。
鹹通二年,蠻寇侵境,廉使閱兵,擇將未獲。
謇忽夢一人冠服若王者,謂曰:吾則宣父也,君每傾心於吾,吾當助,若仍更名宗儒,自此富貴矣。
既覺,喜而請行,並請易名。
是時人盡難之,忽聞宗儒請行,遂遣之一戰而大破蠻寇,餘孽皆遁。
黔帥上表上其功,授朗州刺史,秩滿,詣京師,累遷司農卿,賜賚複多,數年卒官。
(《南楚新聞》)合州有璧山神,鄉人祭,必以大牢,不爾緻禍。
州裡懼之,毎歲烹宰,不知紀極。
蜀僧善曉,早為州縣官,苦於調選,乃剃削為沙門,堅持戒律,雲水參禮。
行經此廟,乃曰:天地郊社,薦享有儀,斯鬼何得僭於天地。
牛者稼穡之資,爾敢淫其祀,無乃過乎?乃命擊碎土偶數軀,殘一偶,而僧亦力困,稍蘇其氣,方次擊之。
廟祝祈僧曰:此一神從來蔬食,由是止。
軍州驚愕,申聞本道,而僧端然無恙,斯以正理責之,神亦不敢加禍也。
(《北夢瑣言》)成汭鎮荊州,有墊江縣令崔與主簿李矩不協,鄰於水
每見鄉人,隔樹與語雲:我盜寺中之物,變身如此,求見其母,托人為言,之母畏之不敢往。
虎來郭外,經年而去。
(《太平廣記》)山南、五溪、黔中皆有毒蛇,烏而反鼻,蟠於草中。
其牙倒勾,去人數步,直來疾如激箭,螫人立死,中手即斷手,中足即斷足,不然則全身腫爛,百無一活,謂蝮蛇也。
有黃喉蛇好在舍上,無毒,不害人,唯善食毒蛇。
食飽垂頭,直下滴沫地,噴起變為沙虱,中人為疾。
額上有大王字,眾蛇之長,常食蛇。
(《太平廣記》)洪武四年,明升以全蜀降,獻良馬十其一,色正白,蓋得之于羅鬼國養龍坑牝馬與龍交而生者,身長十有一尺,首高數尺,足之高比首殺其二尺,有肉隱起項下,約厚五寸廣三寸,餘貫脈絡,腹至尾閭而上,精彩明晃,振鬛一鳴,萬馬為之群易,韉勒不近,則作人立而吼。
上謂天既生此英物,必有神以司之,親撰祝冊,詔有司以牲醪祀于馬祖,然後勅典牧副使高敞囊沙四百斤壓之,人跨囊沙上使之遊行苑中。
久之,性漸柔馴。
適八月癸巳,上將行朔月禮於清涼山壇,於是乘之而出,如躡雲而馳,一塵弗驚,皇情悅豫,賜名飛越峰,覆命禦用監馬晉臣繪其形,藏焉。
(《謨烈輯遺》)漫衍魚龍之戲。
漫衍,即張衡賦雲“巨獸百尋”是也。
“魚龍”者,為舍利之獸。
先戲於庭。
畢,乃入殿前激水霧,比目魚羅水作露。
畢,化黃龍出水戲於庭,因以為巴蜀之戲。
(《綱目注》)貞元初,陳郡袁生嘗任參軍于唐安,罷秩遊巴川,舍逆旅氏。
忽有一夫,白衣來謁,生與語,聰辯敏博,迥出十人,甚奇之,又曰:某善算者,能祈君平生事。
生即訊之,遂述既往事,一一如筆寫,生大驚。
是夕夜,既深密謂袁生曰:我赤水神也。
有祠在新明之南,去歲淫雨數月,居舍盡圮,使我為風日侵,樵牧者欺侮,今我托於子子來歲當調補新明令,倘為我重建祠宇,以時奠祀,幸甚。
生諾。
已又曰:子初至時,屏人獨入廟中,冀盡一言耳。
生曰:謹奉教。
是歲冬,生果補新明令,及至訊之,果有赤水神廟在縣南數裡,旬餘遂詣之。
未至百餘步,屏車吏,獨詣廟中,見其簷宇摧毀,佇望久之,有一白衣自廟後來,即高生也,色甚喜,於是偕行,見階下有老僧桎梏,生問曰:此何為者?神曰:此縣東蘭若道成師,有殃,故吾攝其魄系之一歲矣,旬餘當解之。
神告袁生曰:君幸諾我,建廟可疾圖之。
生曰:不敢忘。
既歸計工,貧無以為資,因念神所系道成,既旬餘當解之。
今假以他語,俾建其廟宇,又安有疑乎?因徑往縣東蘭若問 之,果有道成師病甚,因曰:我能愈師疾,師能以緡貨建赤水神廟乎?道成曰:疾果愈,又安以緡貨為事哉?生因紿語以故,道成曰:敬受教,後旬餘果愈,因召弟子曰:吾少學浮屠今年五,不幸沈疾。
向者袁君謂我曰:師之病,赤水神所為也。
疾愈,可修補其廟。
夫置神廟者,所以祐兆人,祈福應。
今既害于我,安得不除之乎?因與其徒持鐘詣廟,盡去神像及祠宇,無一遺者。
又明日,道成謁袁生,生曰:可疾修赤水廟也,不然且懼為禍。
道成曰:夫神所以賴於人者,以其福可延,戾可弭,旱則雩之以澤潦,則禜之以霽。
故天子詔郡國邑裡必建其祠,用為民福也。
若赤水神無以福人且加害焉,吾已盡毀其廟矣。
袁生且驚且懼,遂謝之道成,氣益豐。
居無何,袁生以事坐徙端溪,行至三峽,忽白衣立于路左,曰:向托君修我祠宇,奈何緻道成毀我之舍、棄我之像,使一旦無所歸,君之罪也!君棄窮荒,亦我報仇耳。
生謝曰:毀君者,道成也。
何為罪我?神曰:道成福盛甚,吾不能動,今君祿與命衰,故我得以報。
言已不見,生惡之。
後數日,竟以疾卒。
(《太平廣記》)黔南軍校姓謇者,不記其初名,性鯁直,貧而樂所居。
鄰宣父廟,家每食必先薦之,如是累年。
鹹通二年,蠻寇侵境,廉使閱兵,擇將未獲。
謇忽夢一人冠服若王者,謂曰:吾則宣父也,君每傾心於吾,吾當助,若仍更名宗儒,自此富貴矣。
既覺,喜而請行,並請易名。
是時人盡難之,忽聞宗儒請行,遂遣之一戰而大破蠻寇,餘孽皆遁。
黔帥上表上其功,授朗州刺史,秩滿,詣京師,累遷司農卿,賜賚複多,數年卒官。
(《南楚新聞》)合州有璧山神,鄉人祭,必以大牢,不爾緻禍。
州裡懼之,毎歲烹宰,不知紀極。
蜀僧善曉,早為州縣官,苦於調選,乃剃削為沙門,堅持戒律,雲水參禮。
行經此廟,乃曰:天地郊社,薦享有儀,斯鬼何得僭於天地。
牛者稼穡之資,爾敢淫其祀,無乃過乎?乃命擊碎土偶數軀,殘一偶,而僧亦力困,稍蘇其氣,方次擊之。
廟祝祈僧曰:此一神從來蔬食,由是止。
軍州驚愕,申聞本道,而僧端然無恙,斯以正理責之,神亦不敢加禍也。
(《北夢瑣言》)成汭鎮荊州,有墊江縣令崔與主簿李矩不協,鄰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