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一事紀八
關燈
小
中
大
,大雨驟至,溪漲,壞稻及民舍。
六年八月,浙江布政張清罷。
清,巴人。
曆官布政,奉職廉謹。
非客至,罕禦酒肉人,號為“青菜張”。
以其執法太嚴,又謂之“闆張”。
浙俗侈靡,清一敦之以節儉,同僚多不堪。
巡撫侍郎魯暈奏,竟以老疾罷,人多惜之。
八月,流賊小楊兒焚掠江津。
時縣土城傾圮,賊由中渡突至,義民姜孟嚞率民兵禦之,不克,由塞溪口入,縱火焚少師江淵宅暨諸民舍,大肆劫掠越宿。
散至明年,複放舟入城焚掠,散入大寧地方,尋就擒。
冬十月丙午夜,東方流星,赤色,光明燭地,自昴宿東北行至井宿。
十三年,黔江芝草生。
十四年八月,執巡撫牟俸、翰林學士江淵下錦衣獄。
先是俸巡撫山東時,陳鉞為布政,有隙。
汪直察遼東,鉞令人自廣寧抵上海,諷其居人,候直過,群伏道左右,及至廣寧,鉞更服僕從中,朝夕左右,唯直所命,直大喜相合,因譖馬文升及俸,至是俸議事至京,直還朝,因囑直發之下獄。
朝宗與俸姻俱連系幾半年,至會鞫瑝刑指揮吳綬承汪直意,備極拷掠,訊之皆不實。
俸獨誣服受常熟等縣糧長銀兩,擬受財枉法律,謫戍湖廣鎮遠衛。
朝宗以嘗有事囑俸,調廣東市舶司提舉,俸至戍所,逾年卒。
十五年六月,兵部侍郎馬文升謫戍重慶。
文升撫夷遼東,陳鉞行事方,多被文升更置,積恨文升。
會汪直至遼東,鉞戎裝遠迓,見直即頭,狐趨狗媚。
文升獨與汪直抗禮,奴視其左右,鉞乘間讒毀於直,直還京奏文升妄啟邊隙,謂女直建州諸夷由文升禁,不興農易器,故屢寇塞上,遂逮下錦衣獄,謫戍重慶。
十六年,江津大旱。
八月辛醜夜,西方流星如大盞,赤色,光燭地,自婁宿西北行至霹靂,傍尾跡散。
十七年,增設安居縣,是歲瑞麥秀于龍化山,三本二岐。
十八年,合州火,唯存公署數楹。
十九年九月,都察院李裕等奏複馬文升、江朝宗等,不聽。
時汪直既敗,裕等奏直偏信陳鉞、吳綬,報復私仇,擯斥良善,誣都禦史牟俸謫死,且累翰林學士江朝宗遠調巡視。
侍郎馬文升等俱奏鉞遼東冒功,緻忤直意,謫戍調官。
今直等罪露,前事已明,乞複各官原職召還。
上以事已處分,裕等煩擾,各停俸半年。
十月起,馬文升為左副都禦史,巡撫遼東。
汪直、陳鉞事敗,曰文升之冤,始複其官,緻仕,至是命撫遼東。
二十年,銅梁麥秀兩歧。
二十一年春正月甲申朔,有火自中天西墜,化白氣,複曲折上騰,聲如雷。
逾時,西方有大 星,赤色,自中天西行,近濁,尾跡化白氣,曲曲如蛇形,久之如雷震地。
二十二年九月,命侍郎何喬新勘播州,訴奏事情。
時播州宣慰楊愛以家財不均,為其兄宣撫楊友訐奏愛奢侈、淫暴、妖言等事。
命喬新往勘監候處治,喬新既至,鞫訊得友欲奪愛宣慰,故為誣,罔具以上,請且慮其兄弟仇殺,遷友他郡,邊境以安。
巡撫劉璋安置楊友于保甯府。
璋奉旨革罷楊友宣撫,並其家屬發保甯府。
璋以為安寧道路險遠,城堡堅固,友之弟敏及其所親附夭家、仲家土兵素號勇,而其親屬又有為之謀,主者萬一負固,結黨以叛,未免為地方害。
乃其所奉詔旨,先遣友所親信二人詣安寧,慰撫友家,謂巡撫以宣撫遠出,其弟年少,特遣吾二人護其印信,以防外侮。
又遣能幹土官數人,各領土兵分截安寧所出入之路,又榜示夭家、仲家,諭以逆順禍福。
又揭通衢懸重賞以購為友主謀者。
區畫既定,乃宣示詔旨,詣安寧收其家屬印信,發遣之。
二十三年十月庶吉士鄒智上欽崇天道疏,不報。
智,合州人。
初,計偕道出三原時,大司馬王恕家居,智往見之,且曰:方今小人在位,群邪肆毐智。
此行非但為會試,正欲上疏,使進君子、退小人,則天下其庶幾乎?恕笑而不答。
至是以星變上疏,極論陰陽之理,欲退萬安、劉吉、尹直而用王竑、王恕、彭韶,力詆宦官,複上欽崇天道疏,有任宰相、選諫官、收人望、複祖憲四事,反覆激切,疏入不報。
江津虎患為甚,知縣黃昭為文禱於神,息之。
孝宗弘治元年,大旱,重慶知府毛恭賑濟之。
是歲苦旱,流亡枕籍,出公帑廣糴,平糴大發給民,貧富有差,且曰苟可活民,雖得罪不避,誡屬吏唯活民,毋拘文法。
明年春,給牛給種,招徠轉徙,已又大新學宮,全活甚眾,時有三瑞頌。
二年春二月,謫庶吉士鄒智、廣東石城千戶所吏目禦史湯鼐嘗上疏劾萬安等,會知州劉概考滿赴京,與鼐往返論時政,附內閣者攻發之,劾鼐等妄言朝政下獄。
時劉吉憾智嘗劾已,諷錦衣衛因鼐獄詞連及智,並下之,獄逼俱與鼐等往來,誹謗朝政,欲處以死。
刑部侍郎彭韶辭疾不為判案,獲免,乃謫石城,後二年卒,年二十六。
三年,以劉岌為禮部尚書,掌太常寺。
岌,涪州人。
沉靜簡默,時稱忠厚長者,久宦而家無多積。
無幾,何以疾請歸,上遣中使慰留,辭益懇切,賜馳驛歸。
六年二月,給事中吳世忠乞褒靖難諸臣鄒公瑾等,下禮部,議止之。
十四年夏,安居大旱。
十五年六月,墊江芝草生。
九月,忠州雨黑黍。
知州宋甫有異政,會雨黑黍,白仁可食,時以為德政之感,有昭異錄。
十七年,安居石池產蓮花。
初,成化中,蓮花石池開蓮花數朵,至是複開;越嘉靖戊戌,盛開;己亥,又開;壬子,盛開。
邑人以為文明之兆。
六年八月,浙江布政張清罷。
清,巴人。
曆官布政,奉職廉謹。
非客至,罕禦酒肉人,號為“青菜張”。
以其執法太嚴,又謂之“闆張”。
浙俗侈靡,清一敦之以節儉,同僚多不堪。
巡撫侍郎魯暈奏,竟以老疾罷,人多惜之。
八月,流賊小楊兒焚掠江津。
時縣土城傾圮,賊由中渡突至,義民姜孟嚞率民兵禦之,不克,由塞溪口入,縱火焚少師江淵宅暨諸民舍,大肆劫掠越宿。
散至明年,複放舟入城焚掠,散入大寧地方,尋就擒。
冬十月丙午夜,東方流星,赤色,光明燭地,自昴宿東北行至井宿。
十三年,黔江芝草生。
十四年八月,執巡撫牟俸、翰林學士江淵下錦衣獄。
先是俸巡撫山東時,陳鉞為布政,有隙。
汪直察遼東,鉞令人自廣寧抵上海,諷其居人,候直過,群伏道左右,及至廣寧,鉞更服僕從中,朝夕左右,唯直所命,直大喜相合,因譖馬文升及俸,至是俸議事至京,直還朝,因囑直發之下獄。
朝宗與俸姻俱連系幾半年,至會鞫瑝刑指揮吳綬承汪直意,備極拷掠,訊之皆不實。
俸獨誣服受常熟等縣糧長銀兩,擬受財枉法律,謫戍湖廣鎮遠衛。
朝宗以嘗有事囑俸,調廣東市舶司提舉,俸至戍所,逾年卒。
十五年六月,兵部侍郎馬文升謫戍重慶。
文升撫夷遼東,陳鉞行事方,多被文升更置,積恨文升。
會汪直至遼東,鉞戎裝遠迓,見直即頭,狐趨狗媚。
文升獨與汪直抗禮,奴視其左右,鉞乘間讒毀於直,直還京奏文升妄啟邊隙,謂女直建州諸夷由文升禁,不興農易器,故屢寇塞上,遂逮下錦衣獄,謫戍重慶。
十六年,江津大旱。
八月辛醜夜,西方流星如大盞,赤色,光燭地,自婁宿西北行至霹靂,傍尾跡散。
十七年,增設安居縣,是歲瑞麥秀于龍化山,三本二岐。
十八年,合州火,唯存公署數楹。
十九年九月,都察院李裕等奏複馬文升、江朝宗等,不聽。
時汪直既敗,裕等奏直偏信陳鉞、吳綬,報復私仇,擯斥良善,誣都禦史牟俸謫死,且累翰林學士江朝宗遠調巡視。
侍郎馬文升等俱奏鉞遼東冒功,緻忤直意,謫戍調官。
今直等罪露,前事已明,乞複各官原職召還。
上以事已處分,裕等煩擾,各停俸半年。
十月起,馬文升為左副都禦史,巡撫遼東。
汪直、陳鉞事敗,曰文升之冤,始複其官,緻仕,至是命撫遼東。
二十年,銅梁麥秀兩歧。
二十一年春正月甲申朔,有火自中天西墜,化白氣,複曲折上騰,聲如雷。
逾時,西方有大 星,赤色,自中天西行,近濁,尾跡化白氣,曲曲如蛇形,久之如雷震地。
二十二年九月,命侍郎何喬新勘播州,訴奏事情。
時播州宣慰楊愛以家財不均,為其兄宣撫楊友訐奏愛奢侈、淫暴、妖言等事。
命喬新往勘監候處治,喬新既至,鞫訊得友欲奪愛宣慰,故為誣,罔具以上,請且慮其兄弟仇殺,遷友他郡,邊境以安。
巡撫劉璋安置楊友于保甯府。
璋奉旨革罷楊友宣撫,並其家屬發保甯府。
璋以為安寧道路險遠,城堡堅固,友之弟敏及其所親附夭家、仲家土兵素號勇,而其親屬又有為之謀,主者萬一負固,結黨以叛,未免為地方害。
乃其所奉詔旨,先遣友所親信二人詣安寧,慰撫友家,謂巡撫以宣撫遠出,其弟年少,特遣吾二人護其印信,以防外侮。
又遣能幹土官數人,各領土兵分截安寧所出入之路,又榜示夭家、仲家,諭以逆順禍福。
又揭通衢懸重賞以購為友主謀者。
區畫既定,乃宣示詔旨,詣安寧收其家屬印信,發遣之。
二十三年十月庶吉士鄒智上欽崇天道疏,不報。
智,合州人。
初,計偕道出三原時,大司馬王恕家居,智往見之,且曰:方今小人在位,群邪肆毐智。
此行非但為會試,正欲上疏,使進君子、退小人,則天下其庶幾乎?恕笑而不答。
至是以星變上疏,極論陰陽之理,欲退萬安、劉吉、尹直而用王竑、王恕、彭韶,力詆宦官,複上欽崇天道疏,有任宰相、選諫官、收人望、複祖憲四事,反覆激切,疏入不報。
江津虎患為甚,知縣黃昭為文禱於神,息之。
孝宗弘治元年,大旱,重慶知府毛恭賑濟之。
是歲苦旱,流亡枕籍,出公帑廣糴,平糴大發給民,貧富有差,且曰苟可活民,雖得罪不避,誡屬吏唯活民,毋拘文法。
明年春,給牛給種,招徠轉徙,已又大新學宮,全活甚眾,時有三瑞頌。
二年春二月,謫庶吉士鄒智、廣東石城千戶所吏目禦史湯鼐嘗上疏劾萬安等,會知州劉概考滿赴京,與鼐往返論時政,附內閣者攻發之,劾鼐等妄言朝政下獄。
時劉吉憾智嘗劾已,諷錦衣衛因鼐獄詞連及智,並下之,獄逼俱與鼐等往來,誹謗朝政,欲處以死。
刑部侍郎彭韶辭疾不為判案,獲免,乃謫石城,後二年卒,年二十六。
三年,以劉岌為禮部尚書,掌太常寺。
岌,涪州人。
沉靜簡默,時稱忠厚長者,久宦而家無多積。
無幾,何以疾請歸,上遣中使慰留,辭益懇切,賜馳驛歸。
六年二月,給事中吳世忠乞褒靖難諸臣鄒公瑾等,下禮部,議止之。
十四年夏,安居大旱。
十五年六月,墊江芝草生。
九月,忠州雨黑黍。
知州宋甫有異政,會雨黑黍,白仁可食,時以為德政之感,有昭異錄。
十七年,安居石池產蓮花。
初,成化中,蓮花石池開蓮花數朵,至是複開;越嘉靖戊戌,盛開;己亥,又開;壬子,盛開。
邑人以為文明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