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一事紀八

關燈
、齊東知縣鄭敏等十人先後坐事逮獄,至是其民俱列各官善政詣闕以請,上嘉之,賜彥誠等襲衣靴鈥,遣還仍給耆民道裡費。

    二十一年五月丙辰,平茶長官司土酋楊欽入朝,貢方物。

    庚辰,置重慶及播州宣撫司茶倉。

    時修成都、保甯、重慶等倉四所,命布政司移文天全六番招討司將歲收茶課,仍收碉門茶課司,餘地方就送新倉收貯,聽商人交易,及與西番市馬。

    閏五月辛卯,以中書舍人蹇義為吏部右侍郎。

    義,巴人,初名瑢。

    洪武十八年進士,初奏事稱旨,太祖書義字賜易名,命滿九載且用之。

    時建文即位,知太祖欲用義超拜吏部右侍郎,與夏元吉、齊泰、黃子澄預參國事。

    建文元年正月敕修高皇帝實錄,以鬍子昭為纂修官。

    子昭,大足人。

    時敕修實錄,以禮部侍郎董倫總裁,子昭為漢中府學教授,與國子博士王紳、齊府審理楊士奇同充纂修官,明乍進刑部侍郎。

    二年十二月,以鄒公瑾為大理寺右丞。

    瑾,巴人。

    洪武中以明經行修舉,至是拜大理右丞,四年六月,靖難師入金川門,鄒公瑾死之。

    靖難至金川門時有約開門迎降者,公瑾與禦史魏冕率同僚十八人即殿前,毆之幾死。

    其日以兵亂輟朝,公瑾及冕大呼請速加誅臣等,義不與此賊同生,不聽。

    及靖難兵入,或勸其歸附,二人叱曰:使吾等改臣節,明君必所不用。

    汝奸臣也,何來凂我?因共搖擊之,皆自盡。

    刑部侍郎鬍子昭以召見,不屈死之。

    時子昭與戶部侍郎郭任、盧逈等十五人俱召見,不屈殺之,臨刑有“兩間正氣歸天壤,一點丹心在帝鄉”之句。

    八月,以蹇義為吏部尚書、夏原吉戶部、黃福工部,皆尚書。

    成祖永樂四年閏七月,命工部尚書宋禮提督采木。

    六年五月,播州宣慰司楊升遣人貢馬,賜賚有差。

    八月丙申夜,有星大如盞,青白色,尾跡有光,出西方,西南行入遊氣。

    七年閏四月,敕蹇義等輔皇子監國。

    九年二月,戶部奏開涪州武隆縣鹽井,從之。

    時戶部言涪州武隆縣石床灘有龍泉鹽井近河,夏秋為水所沒,春冬煎鹽可二十七萬二千二百三十斤,宜以屬鬱山鹽井課司,提督開煎,從之。

    四月庚子,播州楊升入朝,貢馬及方物,賀萬壽聖節,賜賚有差。

    五月甲戌,酉陽宣撫司冉興及九姓長官司土官任福各遣人貢馬,俱賜鈔幣。

    十年正月甲辰,播州楊升遣兄亮貢馬,以白金文綺賜之。

    五月,按察司副使周南奏以涪州長壽縣兼支貴州衛所糧,從之。

    南言涪州並長壽縣見積倉糧五萬餘石,約可支十年,今貴州各衛所俸糧俱于重慶民倉支給,如將涪州、長壽倉新舊兼支,可免朽腐,從之。

    十二月壬子,覆命工部尚書宋禮采木。

    十二年,江津大旱,民采木皮為食。

    十三年,榮昌大旱,民多移徙。

    十八年,江津旱。

    二十二年九月戊戌,賜少傅蹇義“繩愆糾繆”銀圖書。

    仁宗洪熙元年四月甲辰,敕都禦史戈謙巡視四川。

    先是有中官采木四川貪橫□民者,上聞之召謙諭曰:爾素清直,其往為朕躬治之,朕自知,爾勿懷疑畏。

    賜鈔千貫,降敕往川。

    宣宗宣德五年,榮昌旱。

    六年夏四月,有星孛于東井。

    以蔣勉為刑部右侍郎,勉涪州人。

    十年春正月甲戌,少師吏部尚書蹇義卒。

    義為人孝友質實,和厚簡默,處人有量,未嘗一語傷人。

    曆事六朝,凡五十年,貴而能謙,富而能約。

    上前所言,未嘗退以語人。

    在吏部尤慎擇郡守,考察明恕,不縱不苛,論者謂其有大臣之風焉,卒贈太師,諡忠定。

    英宗正統元年,榮昌大旱。

    四年,革播州茶倉。

    五年,榮昌大旱。

    六年,榮昌大旱。

    八年,黔江麥秀兩岐。

    時黔令謝牧有德政,又產嘉瓜並蒂、白燕來巢,邑人以為循良之應。

    十四年八月,尹鋐、蹇芳從征土木死之。

    芳,義之子,與鋐俱巴人。

    時鋐為監察禦史,芳以蔭補官。

    上征土木從之,上北狩,鋐與芳俱挺身而死,事聞,各贈官,蔭子有差。

    景帝景泰元年六月戊子,以李實為禮部侍郎奉勒使虜。

    實,合州人,時上皇北狩,也先遣使赴京請和,禮部議奏奉迎上皇,不許,廷臣屢請,實任禮科都給事中,上命內監興安傳旨,欲遣使虜中,如何?實曰:臣雖才識不周,適朝廷多事之秋,安敢辭諒?亦不辱君命,興因入覆命,遂升實侍郎,以羅綺為右少卿副之,同使虜。

    七月庚申,李實使虜還,請遣大臣奉迎上皇,未許。

    初實至虜營見上皇,與也先反覆議迎上皇,以八月初五日如約,及還,備奏之,且雲:違期失約,彼此猜疑,和議不成,則上皇終不可複,幹戈終不可息,邊鄙終不可寧,臣頗悉虜情,故不懼斧鉞。

    命俟都禦使楊善來再定奪。

    八月,以刑部侍郎江淵兼翰林學士直文淵閣。

    淵,江津人。

    初,也先入寇,敕總中外諸軍,與都督孫鏜、昌平伯楊洪等整飭邊備,捍禦有功,故有是命。

    一年六月,草塘賊為寇,巡撫李匡率兵討敗之。

    英宗天順元年正月,逮太子少師、工部尚書江淵于獄,謫戍遼東。

    初,景帝不豫。

    大學士王文與太監王誠謀取襄王世子立為東宮,未果。

    大學士徐有貞與 石亨謀奪門迎上復辟。

    上即位,有貞等遂嗾給事中王鎮誣劾于謙、王文迎立外藩,文緻獄,案擬謙文謀逆,極典淵與陳循等俱坐之情系獄,尋各謫戍邊。

    憲宗成化元年,詔釋江淵等,還複其官。

    夏,大足大旱,米價踴貴,道殣相望。

    三年,榮昌旱。

    五年,大足春三月不雨,至五月三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