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鉤沈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龜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入朱駒波國。
人民山居,五穀甚豐,食則麥麩,不立屠殺,食肉者以自死肉。
風俗言音與于闐相似,文字與波羅門同。
其國疆界可五日行徧。
八月初,入漢盤陁國界。
西行六日,登蔥領山。
復西行三日,至鉢盂城。
三日,至不可依山。
其處甚寒,冬夏積雪。
山中有池,毒龍居之。
昔有商人止宿池側,值龍忿怒,咒殺商人。
盤陀王聞之,舍位與子,向烏萇國學婆羅門咒,四年之中,盡得其術。
還復王位,就池咒龍,龍變為人,悔過向王,王即徙之。
蔥領山去此池二千餘裡,今日國王十三世祖。
自此以西,山路欹側,危坂千裡,懸崖萬仞,極天之阻,實在於斯。
太行、孟門,匹茲匪險;崤關、隴坂,方此則夷。
自發蔥領,步步漸高,如此四日,乃得至領,依約中下,實半天矣。
漢盤陀國正在山頂。
自蔥領以西,水皆西流入西海。
世人雲:是天地之中,人民決水而種。
聞中國田待雨而種,笑曰:天何由可與期也!城東有孟津河,東北流向沙勒。
蔥領高峻,不生草木。
是時八月,天氣已寒,北風驅雁,飛雪千裡。
九月中旬,入鉢和國。
高山深谷,嶮道如常。
國王所住,因山為城。
人民服飾,惟有氈衣。
地土甚寒,窟穴而居。
風雪勁切,人畜相依。
國之南界有大雪山,朝融夕結,望若玉峰。
十月初旬,入厭達國。
土田庶衍,山澤彌望,居無城郭,遊軍而治。
以氈為屋,隨逐水草,夏則隨涼,冬則就溫。
鄉土不識文字,禮教俱闕,陰陽運轉,莫知其度。
年無盈閏,月無大小,用十二月為一歲。
受諸國貢獻。
南至牒羅,北盡敕勒,東被于闐,西及波斯,四十餘國鹹來朝貢。
王居大氈帳,方四十步,周囘以氍毹為壁。
王著錦衣,坐金牀,以金鳳皇為牀腳。
見大魏使人,再拜跪受詔書。
至於設會,一人唱則客前,後唱則罷會。
唯有此法,不見音樂。
嚈噠國王妃亦著錦衣,長八尺,垂地三尺,使人擎之。
頭戴一角,長八尺,奇長三尺,以玫瑰五色裝飾其上。
王妃出則輿之,入坐金牀,以六牙白象、四獅子為牀腳。
自餘大臣妻皆隨傘。
頭亦佀有角,團圓下垂,狀佀寶葢。
觀其貴賤,亦有服章。
四夷之中,最為強大。
不信佛法,多事外神。
殺生血食,器用七寶。
諸夷奉獻,甚饒珍異。
按嚈噠國去京二萬餘裡。
十一月初,入波斯國。
境土甚狹,七日行過。
人民山居,資業窮煎。
風俗兇慢,見王無禮。
國王出入,從者數人。
其國有水,昔日甚淺,後山崩絕流,變為二池,毒龍居之,多有災異。
夏喜暴雨,冬則積雪,行人由之,多緻艱難。
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閉目,茫然無見。
祭祀龍王,然後平復。
十一月中旬,入賒彌國,漸出蔥領。
土田嶢埆,民多貧困,峻路危道,人馬僅通。
一直一道,從鉢盧國向烏場國,鐵鎖為橋,懸虛為渡,下不見底,?無挽捉,倏忽之閒,投軀萬仞,是以行者望風謝路耳。
十二月初,入烏傷國。
北接蔥領,南連天竺。
土氣和煗,地方數千裡。
民物殷阜,匹臨淄之神州;原田膴膴,等鹹陽之上土。
鞞羅施兒之所,薩埵投身之地。
舊俗雖遠,土風猶存。
國王精進,菜食長齋,晨夜禮佛,擊鼓吹貝,琵琶、箜篌、笙、簫備有。
日中以後,始治國事。
假有死罪,不立刑殺,唯徙空山,任其飲啄。
事涉疑佀,以藥服之,清濁則驗,隨事輕重,當時即決。
土田肥美,人物豐饒,百穀盡登,五果繁熟。
夜則聞鐘,遍滿世界。
土饒異花,冬夏相接。
道俗採之,上佛供養。
國王見大魏使宋雲來拜受詔書,聞太後崇奉佛法,即面東合掌,遙心頂禮,遣解魏語人問宋雲曰:卿是日出人也?宋雲答曰:我國東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實如來旨。
王又問曰:彼國出聖人否?宋雲具說周、孔、莊、老之德次序。
蓬萊山上,銀堂金闕,神仙聖人,竝在其上。
說管輅善蔔,華陁治病,左慈方術。
如此之事,分別說之。
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國。
我當命終,願生彼國。
宋雲於是與惠生出城外,尋如來教跡。
水東有佛曬衣處。
初,如來在烏傷國行化,龍王瞋怒,興大風雨,佛僧伽棃,表裏通溼。
雨止,佛在石下,東面而坐,曬袈裟。
年歲雖久,彪炳若新,非直條縫明見,至於細縷亦彰。
乍往觀之,如似未徹,假令刮削,其文轉明。
佛坐處及曬衣所,竝
人民山居,五穀甚豐,食則麥麩,不立屠殺,食肉者以自死肉。
風俗言音與于闐相似,文字與波羅門同。
其國疆界可五日行徧。
八月初,入漢盤陁國界。
西行六日,登蔥領山。
復西行三日,至鉢盂城。
三日,至不可依山。
其處甚寒,冬夏積雪。
山中有池,毒龍居之。
昔有商人止宿池側,值龍忿怒,咒殺商人。
盤陀王聞之,舍位與子,向烏萇國學婆羅門咒,四年之中,盡得其術。
還復王位,就池咒龍,龍變為人,悔過向王,王即徙之。
蔥領山去此池二千餘裡,今日國王十三世祖。
自此以西,山路欹側,危坂千裡,懸崖萬仞,極天之阻,實在於斯。
太行、孟門,匹茲匪險;崤關、隴坂,方此則夷。
自發蔥領,步步漸高,如此四日,乃得至領,依約中下,實半天矣。
漢盤陀國正在山頂。
自蔥領以西,水皆西流入西海。
世人雲:是天地之中,人民決水而種。
聞中國田待雨而種,笑曰:天何由可與期也!城東有孟津河,東北流向沙勒。
蔥領高峻,不生草木。
是時八月,天氣已寒,北風驅雁,飛雪千裡。
九月中旬,入鉢和國。
高山深谷,嶮道如常。
國王所住,因山為城。
人民服飾,惟有氈衣。
地土甚寒,窟穴而居。
風雪勁切,人畜相依。
國之南界有大雪山,朝融夕結,望若玉峰。
十月初旬,入厭達國。
土田庶衍,山澤彌望,居無城郭,遊軍而治。
以氈為屋,隨逐水草,夏則隨涼,冬則就溫。
鄉土不識文字,禮教俱闕,陰陽運轉,莫知其度。
年無盈閏,月無大小,用十二月為一歲。
受諸國貢獻。
南至牒羅,北盡敕勒,東被于闐,西及波斯,四十餘國鹹來朝貢。
王居大氈帳,方四十步,周囘以氍毹為壁。
王著錦衣,坐金牀,以金鳳皇為牀腳。
見大魏使人,再拜跪受詔書。
至於設會,一人唱則客前,後唱則罷會。
唯有此法,不見音樂。
嚈噠國王妃亦著錦衣,長八尺,垂地三尺,使人擎之。
頭戴一角,長八尺,奇長三尺,以玫瑰五色裝飾其上。
王妃出則輿之,入坐金牀,以六牙白象、四獅子為牀腳。
自餘大臣妻皆隨傘。
頭亦佀有角,團圓下垂,狀佀寶葢。
觀其貴賤,亦有服章。
四夷之中,最為強大。
不信佛法,多事外神。
殺生血食,器用七寶。
諸夷奉獻,甚饒珍異。
按嚈噠國去京二萬餘裡。
十一月初,入波斯國。
境土甚狹,七日行過。
人民山居,資業窮煎。
風俗兇慢,見王無禮。
國王出入,從者數人。
其國有水,昔日甚淺,後山崩絕流,變為二池,毒龍居之,多有災異。
夏喜暴雨,冬則積雪,行人由之,多緻艱難。
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閉目,茫然無見。
祭祀龍王,然後平復。
十一月中旬,入賒彌國,漸出蔥領。
土田嶢埆,民多貧困,峻路危道,人馬僅通。
一直一道,從鉢盧國向烏場國,鐵鎖為橋,懸虛為渡,下不見底,?無挽捉,倏忽之閒,投軀萬仞,是以行者望風謝路耳。
十二月初,入烏傷國。
北接蔥領,南連天竺。
土氣和煗,地方數千裡。
民物殷阜,匹臨淄之神州;原田膴膴,等鹹陽之上土。
鞞羅施兒之所,薩埵投身之地。
舊俗雖遠,土風猶存。
國王精進,菜食長齋,晨夜禮佛,擊鼓吹貝,琵琶、箜篌、笙、簫備有。
日中以後,始治國事。
假有死罪,不立刑殺,唯徙空山,任其飲啄。
事涉疑佀,以藥服之,清濁則驗,隨事輕重,當時即決。
土田肥美,人物豐饒,百穀盡登,五果繁熟。
夜則聞鐘,遍滿世界。
土饒異花,冬夏相接。
道俗採之,上佛供養。
國王見大魏使宋雲來拜受詔書,聞太後崇奉佛法,即面東合掌,遙心頂禮,遣解魏語人問宋雲曰:卿是日出人也?宋雲答曰:我國東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實如來旨。
王又問曰:彼國出聖人否?宋雲具說周、孔、莊、老之德次序。
蓬萊山上,銀堂金闕,神仙聖人,竝在其上。
說管輅善蔔,華陁治病,左慈方術。
如此之事,分別說之。
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國。
我當命終,願生彼國。
宋雲於是與惠生出城外,尋如來教跡。
水東有佛曬衣處。
初,如來在烏傷國行化,龍王瞋怒,興大風雨,佛僧伽棃,表裏通溼。
雨止,佛在石下,東面而坐,曬袈裟。
年歲雖久,彪炳若新,非直條縫明見,至於細縷亦彰。
乍往觀之,如似未徹,假令刮削,其文轉明。
佛坐處及曬衣所,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