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鉤沈卷五

關燈
城北: 禪虛寺。

     在大夏門禦道西,寺前有閱武場。

     歲終農隙,甲士習戰,千乘萬騎,常在於此。

    羽林馬僧相善觝角戲,擲戟與百尺樹齊等。

    虎賁張車渠擲刀出樓一丈。

    帝亦觀戲在樓,恆令二人對為角戲。

    中朝時,宣武場在大夏門東北,今為光風園,苜蓿出焉。

     〔按〕出字何作在,吳作生,今從禦覽。

     凝玄寺 閹官濟州刺史賈粲所立也。

    在廣莫門外一裡禦道東,所謂永平裡也。

    注即漢太上王廣處。

     遷京之初,創居此裡,直母亾,捨以為寺。

    地形高顯,下臨城闕,房廡精麗,竹柏成林,實是淨行息心之所也。

    王公卿士來遊觀為五言者,不可勝數。

     〔魏書〕賈粲,酒泉人,為光祿大夫。

    靈太後之廢,粲與元乂為黨。

    太後反政,出為濟州刺史,遣刁宣馳驛殺之。

     〔按〕太上王廣疑當作漢太上皇廟。

    又水經注:陽渠水又東徑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南。

    廟在北山上,此記所言,或指此廟,未可知也。

     洛陽城東北有上高裡,殷之頑民所居處也。

    高祖名聞義裡。

     遷京之始,朝士住其中,疊相譏刺,竟皆去之。

    惟有造瓦者止其內,京師瓦器出焉。

    世人歌曰:洛城東北上高裡,殷之頑民昔所止。

    今日百姓造罋子,人皆棄去住者恥。

    唯冠軍將軍郭文遠遊憩其中,堂宇園林,匹於邦君。

    時隴西李元謙樂雙聲語,嘗經文遠宅前過,見其門閥華美,乃曰:是誰第宅過佳婢?春風出曰:郭冠軍家。

    元謙曰:凡婢雙聲。

    春風曰:儜奴慢罵。

    元謙服婢之能,於是京邑翕然傳之。

     聞義裡有敦煌人宋雲宅,雲與惠生俱使西域也。

     神龜元年十一月冬,太後遣崇立寺比邱惠生向西域取經,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初發京師,西行四十日,至赤嶺,即國之西疆也。

    皇魏關防,正在於此。

    赤領者,不生草木,因以為名。

    其山有鳥鼠同穴,異種共類,鳥雄鼠雌,共為陰陽,即所謂鳥鼠同穴。

    發赤領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渾國。

    路中甚寒,多饒風雪,飛沙走礫,舉目皆滿,唯吐谷渾城左右煗於餘處。

    其國有文字,□況同魏。

    風俗政治,多為夷法。

    從吐谷渾西行三千五百裡,至鄯善城。

    其城自立王,為吐谷渾所吞。

    今城內主是吐谷渾第二息甯西將軍,總部落三千,以禦西胡。

    從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裡,至左末城。

    城中居民,可有百家。

    土地無雨,決水種麥,不知用牛,耒耜而田。

    城中圖佛與菩薩,乃無胡貌。

    訪故老,雲是呂光伐胡所作。

    從左末城西行一千二百七十五裡,至末城。

    城?花果似洛陽,唯土屋平頭為異也。

    從末城西行二十二裡,至捍慶城。

    南十五裡,有一大寺,三百餘眾僧。

    有金像一軀,舉高丈六,儀容超絕,相好炳然,面恆東立,不肻西顧。

    父老傳雲:此像本從南方騰空而來,于闐國王親見禮拜,載像歸,中路夜宿,忽然不見。

    遣人尋之,還來本處,即起塔,封四百戶,供灑掃。

    人戶有患,以金箔帖像所患處,即得除愈。

    後人於像邊造丈六像者及諸□塔,乃至數千,懸綵幡葢,亦有萬計,魏國之幡過半矣。

    幅上隸書,多雲大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

    唯有一幅,觀其年號,是姚興時幡。

    從捍慶城西行八百七十八裡,至于闐國。

    王頭著金冠,似雞幘,頭後垂二尺生絹,廣五寸,以為飾。

    威儀有鼓角金鉦,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張,左右帶刀,不過百人。

    其俗,婦人袴衫束帶,乘馬馳走,與丈夫無異。

    死者以火焚燒,收骨葬之,上起浮圖。

    居喪者剪髮剺面,以為哀戚,髮長四寸,即就平常。

    唯王死不燒,置之棺中,遠葬於野,立廟祭祀,以時思之。

    于闐王不信佛法,有商胡將一比邱,名毘盧旃,在城南杏樹下,向王伏罪雲:今輒將異國沙門來,在城南杏樹下。

    王聞忽怒,即往看毘盧旃。

    旃語王曰:如來遣我來,令王造覆罋浮圖一區,使王祚永隆。

    王言:令我見佛,當即從命。

    毘盧旃鳴鐘聲告佛,即遣羅侯羅變形為佛,從空而見真容。

    王五體投地,即於杏樹下置立寺舍,畫作羅侯羅像,忽然自滅。

    于闐王更作精舍籠之,令覆罋之影,恆出屋外,見之者無不回向。

    其中有辟支佛鞾,於今不爛,非皮非綵,莫能審之。

    案于闐國境,東西不過三千餘裡。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