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府續志卷二

關燈
倫堂,棟宇一新。

    五年間,汪公以事按縣,親詣其堂,慰勉諸生。

    以時事多艱,聖殿難就,暫祀先師于堂。

    康熙九年三月,本府教授王公侯聘攝庠篆,朔望與縣令劉公祖向拜谒先師,每病其陋,各捐俸倡首于十月内創建兩庑為左右翼。

    适本府督糧柳公文标,來署縣事。

    遂與諸生講學明倫堂,以儀門未建,殊不冠冕,即捐俸二十兩,欲鼎新之。

    嗣縣主王公吉甫下車而谒文廟,誨谕諸生,見其興工聿振,欣捐資伍拾金,與學師張公之楚營畫相度,丹垩其龛若堂,鋪砌其階若墀,有展拜之地矣。

    泰崇祯甲戍年,諸生立一詞,祀教谕雷用龍于學門内之右,北向??山。

    學署三,西一,東二。

    西為教谕衙齊。

    因前谕周之夔南宮捷去,遂以地靈所鐘,故就其地改創文昌閣。

    東署二,一前一後,舊俱為訓導衙齊,今後署改祀無名,亦曰講堂。

    獨前署如舊,猶為學師齊舍而居之焉。

    清順治甲午年,令王譽命于西齊後巍豎一閣,為尊經閣,并飾殿宇諸門。

    譽命有記,在縣志中。

    建甯縣儒學在縣治南百步。

    萬曆三十年壬寅,民居火,毀及聖宮。

    先是聖宮後橫大街,前逼湍流,屢議遷入,礙于民居,未果。

    至是俱毀,乃決遷以學田易丁姓地,以學右之地易吳地,聖殿居左,明倫堂居右。

    既改之後,學中諸士辄罹災變,論者謂聖廟過高,賓山粗惡,方向弗宜。

    且陰導黃泉水入泮池,故諸士多夭折之害。

    天啟三年癸亥,諸生佥名具呈于按院喬公,蒙批該縣酌議。

    然而縣官新舊之交奉之,猶豫未行。

    至天啟五年乙醜,知縣王公都始決意與諸生集謀改創,以謂舊向已亥非吉,宜照宋時基址改向祭丁,以聖殿居右,明倫堂居左,建尊經閣于明倫堂後儀門外左為教谕署,殿門右為訓導廨,儀門外左折文為訓導廨,為講堂,為土地祠。

    祠前另建文昌閣,倚城臨溪,以昂青龍之首,可謂周匝無遺矣。

    但此十餘年中,曆經兵燹,廟貌非故,兩庑傾圯,舊歲護庑之牆,忽文頹倒。

    康熙九年庚戍三月,署縣本府通判柳公發锾若幹買磚,學師林公正升協助紏工,整葺完好。

     武署 國初設邵武衛守備、千總、經曆等員,管理屯田饷務。

    未幾奉裁,屯饷歸縣征解。

    總鎮府鼎革初,即以邵武衛為之。

    順治十四年,堂屋焚毀,鎮将馬士秀重建。

    協鎮兵饷,自設防以來,每年兌解肆縣銀貳萬陸千柒拾肆兩有零。

    邵原無營房,所以兵民雜處。

    康熙八年内,總督劉有廣咨利弊之檄,汪公詳久率廳縣官員、紳衿裡民,擇間空善地,捐助創建,計八百四十餘間,以為之居。

    詳文附見。

    □ 一、兵住民房,釁端易起,則捐建營房之策,宜亟行也。

    查得文武協和,兵民相安,為今日地方第一要務。

    但邵郡城基褊小,民居湫隘。

    鼎革之初,城民多避徒于四鄉,兵馬突來,悉入民房安插。

    迨至甯靖之後,城民思歸複業,兵已占住,力豈能袪?隻得隐忍容留,或一房而前後分居,或分左右合處,保無民甘魚肉,兵肆刀俎者乎?可怪彼時地方官不肯即為畫策,後來城守将領,惟顧兵丁安便,因循異視,相沿至今。

    甚而民間中冓難道鬥歐時,聞以弱民與強兵同居,勢若伴虎,朝夕生畏,是大不便于民。

    即有守法之兵,與弱民共栖,終非姻戚,釁端易作,文大不便于兵。

    雖守令日加诰誡,營将時申紀律,能其顯而不能杜其微,能懲其前而不能毖其後。

    職畫夜籌思,欲令兵民兩便,莫若查擇空地,倡議捐赀,另建營房,撥兵分住,以為久安長便之計。

    第締造經營,為力不易,伏乞憲台錫以明示,久令會同協鎮議妥興建移撥,此實安緝兵民之大要也。

    奉總督浙閩部院劉批:如捐建營房之議,從來兵住民房,不惟鵲巢而鸠居,民欲歸而無地。

    且兵民共處,強弱相雜,誠有羊伴虎眠之勢,則營房之建,似難緩于旦夕者也。

    惟是該府實駐之兵若幹名,應建之房若幹間,工料之資若幹數,詳中尚未聲明。

    該府仍會同協鎮通盤計算,作何捐助,詳細開呈本部院察行可也。

     壇廟 府城隍廟康熙元年火,僅存儀門,守陳相文重建。

    儀門外東增觀音堂,西增三官殿,自為碑記。

    天啟元年,邑令商公周祚以縣城隍附祀于府城隍未便,于是用鄉之義士鄒文慶董其事,鼎建于南隅之下水寨。

    後商公巡撫福建,以文慶賢而有功,旌以扁,仍令歲時司其香火。

    新關帝廟在迎春坊大街。

    順治甲午年遊府李元善建,侯佺重修殿宇。

    老關帝廟後殿荒殘,司農柳公見而憫之,隋請郡守汪公、軍廳高公各捐助重新。

    文昌祠在府學棂星橋。

    明崇祯十五年,諸生徐世樵、楊翰、危衍盛等首倡捐饩新建。

    邵公祠在亨泰坊儒學對門。

    邵諱德久,萬曆年間任邵武守,居官清正,士民望像立祠,春秋緻祭。

    及祠宇損壞,郡守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