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縣志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有詩,裡人龔理子中次其韻日:山水窟宅江之南,搜奇抉勝味飽谙。
朱方招隐最超絕,樹作玉蕊珠濺潭。
然則招隐未嘗無此花也。
玉蘭出馬迹山紫府觀,其花表裡瑩白如玉,香如蘭,不根而植,不莅而花,開時多于春暮,遇者以為瑞。
宋淳祐問忽開,郡守李迪作詩歌之,見鹹淳志。
陳輔之有玉蘭詩二首,見京口集。
牡丹,人家園亭中多種之,其品不一。
王彥昭鶴林故居,千葉者号淺妝紅,有詩,見京口集。
芍藥,土人謂之草牡丹。
府治舊有芍藥亭。
山茶紅白二種。
有千葉者,名寶珠海棠、鐵梗、垂絲、西府、祝家棠凡四種。
又一種草本秋生,名秋海棠。
岩桂,俗名木犀,有黃白二色,紅者名丹桂。
水木犀叢生,其花大類木犀,頗香而不甚遠。
臘梅有三種,圓瓣如白梅者佳,尖辦者名狗蠅為下。
月季俗名月月紅。
案薇俗名怕癢花,又名百日紅。
辛夷亦名迎春木筆、豬心薔薇,有紅、紫、黃白數色,名日醉西施、猗欄、嬌紅。
木禾又有野者,生籬落間,采蒸露,可為粉澤。
木槿,一名木蘭,花種不朝開暮洛,土人多以編籬。
二種。
花瑩白,中心無紫色者,名蕣英,詩雲:顔如蕣華,是也。
八仙狀如瓊花。
八蝶簇心有簇聚如碧玉者,曰玉蝴蝶。
玫瑰紅白二種,紅者香甚,可同糖蜜制食。
栀子其花六出,其實七棱,可為藥。
草經謂之木丹,方書謂之越桃,釋氏謂薝蔔花。
又三種,千葉者,不結實。
木香黃白二色,各種叢生,白而紫心者尤香。
金沙花萼有大小二種。
大者開遲而色鮮明,小者四早而色殷重。
酴醾白色、蜜色二種。
此錦帶元之易名海儒。
春類素馨。
晏同叔詩雲:淺豔侔莺羽,纖條結兔絲。
瑞香蘇文忠公有刁景純家賞喘香憶先朝侍宴詩,見京口集。
其花黃紫二種,有紫辦而綠金者。
廬山僧于石上假寐,夢中聞異香紛郁,覺而逐香氣,尋之,得此花,故又名睡香。
其大者名錦薰籠。
素馨,龜山志雲:舊名那悉茗。
昔劉王有侍女名素馨,其塳上生此花,因以得名。
閩中人以之薰香。
然此土之所産,色黃而無香,而閩中所産者,則花蕊稍大,色白而香,但枝葉甚相類,當别是二種也。
罂粟又名玉米,花,紅白二色,有雙葉、單葉二種。
一名象谷,三名米囊。
張祐有詩雲: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
麗春土人呼為百般嬌。
山礬三名鄭花,一名七裡香。
黃魯直山礬花詩序雲:江南野中有三種,小白花,本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謂之鄭花。
王荊公嘗欲作詩,而陋其名,予請名曰山礬,謂其可以染也。
按周益公玉蕊花辯證跋引南史劉杳傳雲:杳在任昉坐,有人饷昉格酒,而作拟字。
昉問杳:此字是否?答曰:葛洪。
字苑作木房格音陣字。
嘗得醞法,芳烈異常。
山谷似不以杳傳為據,而狥俗訛格作鄭。
于是創山礬之名。
玉繡毬三帶,而衆花攢聚,圓白如流酥,故名。
俞德鄰佩韋集有賦楊提舉南園玉繡毬花詩。
真珠三名玉屑。
木芙蓉蘇子瞻易名拒霜。
有夏、秋二種,山谷中多有之。
春花者為蘭,夏花者為蕙,名品甚多,大紅為上,本草謂之節垂。
系五物産年葵,類木槿,心随日轉,花覆其根。
種黃者,子可治産難。
荪即菖蒲也,亦名荃。
文官花鎮江範氏所植,唐時惟學士院有之。
胡翰有贊,見文衡。
水仙本自南方來,冬深始芳,非培植之勤則不花。
蓋此土近淮,氣候稍寒故也。
玉簪三名白鶴,又一種花葉小,色淺紫,名紫鶴。
荀草三名鹿蔥、鹿食九種。
解毒草萱其二也,又名忘憂,孕婦侃共花生男,又名宜男,北人以為茹,名黃花菜。
金燈即山慈菰。
石竹名綿竹,霄附喬木直上,高數丈,色紅,花盛開,紛如列錦,花氣觸鼻,易于傷人。
金鳳一名鳳仙,又曰鳳兒。
宋慈懿李後小名鳳娘,六宮避其諱,呼為好女兒花。
本草名急性子,治産難。
紫笑舊丹徒縣圃。
有此花,春開亭名紫香,取此。
見鹹淳志。
山木瓜劉言史有王侍禦莊看山木瓜詩,見潤州類集。
雞冠花色有數種,以其形似得名。
子止腸風瀉血。
石菊千層為石竹,色紅,單葉似洛陽,花白合。
本草雲:補中益氣,定心志。
蒸煮食之,和肉更佳。
?粉作面食,最益人。
郁李,即詩之棠棣,繭雅謂之移,其花或赤或白,反而後合。
剪春羅高尺許,花色黃,其辦類剪刀痕。
剪秋紗叢生,高五六尺,花绯紅,亦如剪刀狀,又名漢宮秋。
長春花金黃色,花似單辦菊,簇起如盂,四季俱開。
僧鞋菊,以其形似得葉為三檻。
九月開花。
蜜友 紅黃色,千葉。
歐陽公牡丹記作槱字。
黃雀兒 土人用以編籬落。
花可薦茶。
金梅 紫山丹 地棠 結香 佛見笑 水紅花 滴滴金 金錢 笑靥 天燭 碧蟬 牽牛 番菊 十姊妹 草屬 大麻 俗名火麻。
皮可緝布。
苧 府屬績其皮為布。
晉樂志:白纻舞纻,本吳地所出。
鴨跖 俗名淡竹葉,夏開花,青碧可愛,畫家取汁用之如黛。
龍葵呼老鴉眼晴草葉如蓼,作畦種之。
菘藍可為澱,蓼藍可為碧。
又有紅藍,土人謂之紅花,可染紅。
茜俗名過山龍,亦日血。
見愁萍,土人呼為浮漂。
小雅幼勸鹿鳴,食野之恭。
蘋乃所蒿,陸仙指為此萍,誤也。
蘋葉浮水面,四葉相合,中折十字,土人呼為田字草,亦曰四葉菜。
行亦作荇。
與尊三類二種。
葉似馬蹄而圓者,莼也;微尖長者,荇也。
莼俗呼馬蹄卿。
藻有二種:水藻葉長二三寸,兩兩對生,亦曰馬藻。
聚藻,葉細如絲及魚鰓狀,節節連生,亦曰水蘊。
俗名鲲草,又名牛尾蘊菰。
菰曰蓬,今謂之菱。
爾雅日:齧雕蓬,薦黍範。
雕蓬者,米茭也。
秋結實,謂之雕胡,米可作飯,故曰齧。
杜甫詩波漂菰米沉。
雲黑黍薩者,野茭也,不能結實,惟堪薦藉,故曰薦。
鴈來紅俗名老少年。
芭蕉紫鳳尾、虎耳、萬年青、占祥草蘆亦箬檾苔苞屬毛竹。
李大澄詩:毛木岩深藏羽客,柯山日晷更舒長。
李清叟詩雲藏毛竹深深洞,煙起香爐枭袅風。
今作茅及貓者,非。
慈竹。
任助述異記:南中生母子竹、慈竹是也。
酉陽雜俎:惡竹夏雨滴汁入地而生牙,筍,味至美,而質白如象牙,故名。
筆竹有早竹、晚竹、緜竹。
陳輔之有詠慈雲院斑竹詩注:慈雲因此謂之斑竹院,見京口集。
筋竹,羅浮山疏曰:筋竹堅利,南土以為矛。
筍未竹時,堪為弩弦。
紫竹、水竹、候竹、石竹、苦竹、淡竹、燕竹竹、鳳尾竹、潇湘竹。
木屬 松種有三:紹聖間,通判夏侯元栽松記,刻長山白龍王廟中。
柏種有二:陳輔之有柏詩,見京口集。
桧唐李衛公手植雙桧于北固山,火後不存。
又京口集載梅聖俞、刁經臣緜桧詩雲:翠色淩寒豈易衰,柔條堪結更葳蕤。
松身柏葉能相似,勁援緣何不自持。
楸俗以立秋日采其葉戴之,又煎湯洗浴。
槐又有身壅腫,枝下乖如蓋者,名矮槐。
柳。
晉志:山多赤柳,故名丹楊,非潤之丹陽。
舊志引之,誤也。
俗名楊柳。
三種,枝弱而下乖者,名乖楊。
種名西河柳,即柽也。
采上人以充薪。
實曰橡。
顧況書堂銘曰:橡栗袅險,猿猿相争。
許渾霜肥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楮,土人名構谷樹石楠。
李白詩:水春雲母碓,風掃石梢花。
魏王花木志:石楠樹野生,二月花開,冬葉尤可愛。
張祐新居詩:架倚薔薇立,籬因枳毂編。
系東五物産稷欄,花黃白色,未出時,剖皮得之,狀如魚子。
東坡所謂木魚槲與機類。
實名象鬥。
二種,小而叢生,士人呼為字。
落葉以之充薪。
安羅七葉并生,一名七葉樹。
府治内舊有娑羅亭。
梓尚書大傳:木實而俯,子道也。
柳雅雲:梓為水王作室,必以為梁。
檀。
有黃檀、白檀,性堅實。
詩雲:爰有樹棺,榆,先生葉,後生莢,三月落英如小錢,取策與皮合漬之,即蕪荑。
物志曰:食份榆則眠不欲覺。
合歡即夜合,俗名禮樹。
丹徒縣志。
五物
朱方招隐最超絕,樹作玉蕊珠濺潭。
然則招隐未嘗無此花也。
玉蘭出馬迹山紫府觀,其花表裡瑩白如玉,香如蘭,不根而植,不莅而花,開時多于春暮,遇者以為瑞。
宋淳祐問忽開,郡守李迪作詩歌之,見鹹淳志。
陳輔之有玉蘭詩二首,見京口集。
牡丹,人家園亭中多種之,其品不一。
王彥昭鶴林故居,千葉者号淺妝紅,有詩,見京口集。
芍藥,土人謂之草牡丹。
府治舊有芍藥亭。
山茶紅白二種。
有千葉者,名寶珠海棠、鐵梗、垂絲、西府、祝家棠凡四種。
又一種草本秋生,名秋海棠。
岩桂,俗名木犀,有黃白二色,紅者名丹桂。
水木犀叢生,其花大類木犀,頗香而不甚遠。
臘梅有三種,圓瓣如白梅者佳,尖辦者名狗蠅為下。
月季俗名月月紅。
案薇俗名怕癢花,又名百日紅。
辛夷亦名迎春木筆、豬心薔薇,有紅、紫、黃白數色,名日醉西施、猗欄、嬌紅。
木禾又有野者,生籬落間,采蒸露,可為粉澤。
木槿,一名木蘭,花種不朝開暮洛,土人多以編籬。
二種。
花瑩白,中心無紫色者,名蕣英,詩雲:顔如蕣華,是也。
八仙狀如瓊花。
八蝶簇心有簇聚如碧玉者,曰玉蝴蝶。
玫瑰紅白二種,紅者香甚,可同糖蜜制食。
栀子其花六出,其實七棱,可為藥。
草經謂之木丹,方書謂之越桃,釋氏謂薝蔔花。
又三種,千葉者,不結實。
木香黃白二色,各種叢生,白而紫心者尤香。
金沙花萼有大小二種。
大者開遲而色鮮明,小者四早而色殷重。
酴醾白色、蜜色二種。
此錦帶元之易名海儒。
春類素馨。
晏同叔詩雲:淺豔侔莺羽,纖條結兔絲。
瑞香蘇文忠公有刁景純家賞喘香憶先朝侍宴詩,見京口集。
其花黃紫二種,有紫辦而綠金者。
廬山僧于石上假寐,夢中聞異香紛郁,覺而逐香氣,尋之,得此花,故又名睡香。
其大者名錦薰籠。
素馨,龜山志雲:舊名那悉茗。
昔劉王有侍女名素馨,其塳上生此花,因以得名。
閩中人以之薰香。
然此土之所産,色黃而無香,而閩中所産者,則花蕊稍大,色白而香,但枝葉甚相類,當别是二種也。
罂粟又名玉米,花,紅白二色,有雙葉、單葉二種。
一名象谷,三名米囊。
張祐有詩雲: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
麗春土人呼為百般嬌。
山礬三名鄭花,一名七裡香。
黃魯直山礬花詩序雲:江南野中有三種,小白花,本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謂之鄭花。
王荊公嘗欲作詩,而陋其名,予請名曰山礬,謂其可以染也。
按周益公玉蕊花辯證跋引南史劉杳傳雲:杳在任昉坐,有人饷昉格酒,而作拟字。
昉問杳:此字是否?答曰:葛洪。
字苑作木房格音陣字。
嘗得醞法,芳烈異常。
山谷似不以杳傳為據,而狥俗訛格作鄭。
于是創山礬之名。
玉繡毬三帶,而衆花攢聚,圓白如流酥,故名。
俞德鄰佩韋集有賦楊提舉南園玉繡毬花詩。
真珠三名玉屑。
木芙蓉蘇子瞻易名拒霜。
有夏、秋二種,山谷中多有之。
春花者為蘭,夏花者為蕙,名品甚多,大紅為上,本草謂之節垂。
系五物産年葵,類木槿,心随日轉,花覆其根。
種黃者,子可治産難。
荪即菖蒲也,亦名荃。
文官花鎮江範氏所植,唐時惟學士院有之。
胡翰有贊,見文衡。
水仙本自南方來,冬深始芳,非培植之勤則不花。
蓋此土近淮,氣候稍寒故也。
玉簪三名白鶴,又一種花葉小,色淺紫,名紫鶴。
荀草三名鹿蔥、鹿食九種。
解毒草萱其二也,又名忘憂,孕婦侃共花生男,又名宜男,北人以為茹,名黃花菜。
金燈即山慈菰。
石竹名綿竹,霄附喬木直上,高數丈,色紅,花盛開,紛如列錦,花氣觸鼻,易于傷人。
金鳳一名鳳仙,又曰鳳兒。
宋慈懿李後小名鳳娘,六宮避其諱,呼為好女兒花。
本草名急性子,治産難。
紫笑舊丹徒縣圃。
有此花,春開亭名紫香,取此。
見鹹淳志。
山木瓜劉言史有王侍禦莊看山木瓜詩,見潤州類集。
雞冠花色有數種,以其形似得名。
子止腸風瀉血。
石菊千層為石竹,色紅,單葉似洛陽,花白合。
本草雲:補中益氣,定心志。
蒸煮食之,和肉更佳。
?粉作面食,最益人。
郁李,即詩之棠棣,繭雅謂之移,其花或赤或白,反而後合。
剪春羅高尺許,花色黃,其辦類剪刀痕。
剪秋紗叢生,高五六尺,花绯紅,亦如剪刀狀,又名漢宮秋。
長春花金黃色,花似單辦菊,簇起如盂,四季俱開。
僧鞋菊,以其形似得葉為三檻。
九月開花。
蜜友 紅黃色,千葉。
歐陽公牡丹記作槱字。
黃雀兒 土人用以編籬落。
花可薦茶。
金梅 紫山丹 地棠 結香 佛見笑 水紅花 滴滴金 金錢 笑靥 天燭 碧蟬 牽牛 番菊 十姊妹 草屬 大麻 俗名火麻。
皮可緝布。
苧 府屬績其皮為布。
晉樂志:白纻舞纻,本吳地所出。
鴨跖 俗名淡竹葉,夏開花,青碧可愛,畫家取汁用之如黛。
龍葵呼老鴉眼晴草葉如蓼,作畦種之。
菘藍可為澱,蓼藍可為碧。
又有紅藍,土人謂之紅花,可染紅。
茜俗名過山龍,亦日血。
見愁萍,土人呼為浮漂。
小雅幼勸鹿鳴,食野之恭。
蘋乃所蒿,陸仙指為此萍,誤也。
蘋葉浮水面,四葉相合,中折十字,土人呼為田字草,亦曰四葉菜。
行亦作荇。
與尊三類二種。
葉似馬蹄而圓者,莼也;微尖長者,荇也。
莼俗呼馬蹄卿。
藻有二種:水藻葉長二三寸,兩兩對生,亦曰馬藻。
聚藻,葉細如絲及魚鰓狀,節節連生,亦曰水蘊。
俗名鲲草,又名牛尾蘊菰。
菰曰蓬,今謂之菱。
爾雅日:齧雕蓬,薦黍範。
雕蓬者,米茭也。
秋結實,謂之雕胡,米可作飯,故曰齧。
杜甫詩波漂菰米沉。
雲黑黍薩者,野茭也,不能結實,惟堪薦藉,故曰薦。
鴈來紅俗名老少年。
芭蕉紫鳳尾、虎耳、萬年青、占祥草蘆亦箬檾苔苞屬毛竹。
李大澄詩:毛木岩深藏羽客,柯山日晷更舒長。
李清叟詩雲藏毛竹深深洞,煙起香爐枭袅風。
今作茅及貓者,非。
慈竹。
任助述異記:南中生母子竹、慈竹是也。
酉陽雜俎:惡竹夏雨滴汁入地而生牙,筍,味至美,而質白如象牙,故名。
筆竹有早竹、晚竹、緜竹。
陳輔之有詠慈雲院斑竹詩注:慈雲因此謂之斑竹院,見京口集。
筋竹,羅浮山疏曰:筋竹堅利,南土以為矛。
筍未竹時,堪為弩弦。
紫竹、水竹、候竹、石竹、苦竹、淡竹、燕竹竹、鳳尾竹、潇湘竹。
木屬 松種有三:紹聖間,通判夏侯元栽松記,刻長山白龍王廟中。
柏種有二:陳輔之有柏詩,見京口集。
桧唐李衛公手植雙桧于北固山,火後不存。
又京口集載梅聖俞、刁經臣緜桧詩雲:翠色淩寒豈易衰,柔條堪結更葳蕤。
松身柏葉能相似,勁援緣何不自持。
楸俗以立秋日采其葉戴之,又煎湯洗浴。
槐又有身壅腫,枝下乖如蓋者,名矮槐。
柳。
晉志:山多赤柳,故名丹楊,非潤之丹陽。
舊志引之,誤也。
俗名楊柳。
三種,枝弱而下乖者,名乖楊。
種名西河柳,即柽也。
采上人以充薪。
實曰橡。
顧況書堂銘曰:橡栗袅險,猿猿相争。
許渾霜肥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楮,土人名構谷樹石楠。
李白詩:水春雲母碓,風掃石梢花。
魏王花木志:石楠樹野生,二月花開,冬葉尤可愛。
張祐新居詩:架倚薔薇立,籬因枳毂編。
系東五物産稷欄,花黃白色,未出時,剖皮得之,狀如魚子。
東坡所謂木魚槲與機類。
實名象鬥。
二種,小而叢生,士人呼為字。
落葉以之充薪。
安羅七葉并生,一名七葉樹。
府治内舊有娑羅亭。
梓尚書大傳:木實而俯,子道也。
柳雅雲:梓為水王作室,必以為梁。
檀。
有黃檀、白檀,性堅實。
詩雲:爰有樹棺,榆,先生葉,後生莢,三月落英如小錢,取策與皮合漬之,即蕪荑。
物志曰:食份榆則眠不欲覺。
合歡即夜合,俗名禮樹。
丹徒縣志。
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