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圭、計部君介紹餘記其事。
餘惟學校之設,本以翼聖明倫,進德髅榮顯地哉。
澤深而魚繁,薮蔚而處矣。
學宮,士人之薮澤也。
顧湮頹既久,則士氣弗騰,升掄寖稀,則士心罔奮。
雖堪輿之說,吾儒所不道,要以望景觀蔔,即陰陽流泉,東西、瀍澗之髅,古聖賢率莫能廢。
至于素封之子,亦必诹勝擇吉,以奠厥居。
而況學宮重地,儒先之俎豆,師生之講述,一方英賢之駿發,鹹繇于斯。
苟徒圯陋是安,而令人文遏佚,激勸無賴,咎将誰執焉?昔奚斯作廟,孔曼縣碩,文翁興學。
禮樂肇舉,彼誠以超世之才,豎赫然之績,功與人兩相成也。
挽近長民之吏,斤斤簿書期會間,日弗暇給,既視學校若弁髦,即有浮慕振作之名,亦駕言惜費,舊貫是仍,且辟形家為渺茫,以自解于紛纭之吻,誰肯矢心殚慮,興複既廢之址,為士子徼福将來,以丐靈山川,若劉公者哉? 自此役成,郡潞士卬瞻??眺,規制改觀,舉欣欣相慶,以為文運當隆,而向所怼恚亡聊,沮卻而弗克振者,一旦憬然釋,躍然奮,不敢複有忌委,以自薾其雄心,則此役之為也。
蓋上黨川嶽之氣,不盡宣洩,恒有所停蓄以儲靈。
乃公适值其際,起敝振衰,與潞天行矣,讵偶然乎哉?公守郡初政,此其首伐。
而計部君又為餘言:公政先養士,每對諸縫掖,論說亹亹,皆提躬繕性之方。
而複立文社,按期校之,精其藻鑒,禮其饩廪,所以廣厲申飾之者,不遺餘力。
審爾,則公之功在學校,且有溢于修複之外者。
士生斯時,仰念德意,勉旃淬厲,以無愧前修,何論三晉,将海内讓烈焉。
其他通塞,不足為士輕重矣。
是役也,共事者貳守李君應辰,司理王君愛,而恪襄懿舉,長治尹李君仙品之力為多。
至于掌缗董役,則屬之郡博士張時中,及分教楊芳、賈學仁,固宜費省而成功速也,例得并書焉。
劉公諱複初,号天虞,陜西高陵人,癸未進士。
潞安府儒學奎章閣記 傅新德 潞安府儒學之有奎章閣,自郡守張君始也。
郡之巽方故有台,屹然山立,利之。
無何,既建而随夷以創縣學,故前守劉君于内補之,為台者三,然且逼逼也,弗利。
有頃,縣既徙學,衆議修故台,勿逼乃可,顧鮮克舉者。
會張君至,行學宮,審形勢,察在餘,是在。
餘于是首捐俸羨,其煩齊民也,其費也,太守缗也,無以涉公帑也。
是時沈藩聞而金助者百米稱是。
又所委其人,數月而就,址雖仍舊,規模宏敞,示昔加雄矣。
遂額之曰奎章閣。
韪哉!舉豈唯百年故物,一旦始遷,将俾人文益振,雲漢為昭,五龍百谷,若增而高,其在斯與!郡人憲副周君屬餘宣揚扢碑之。
餘惟郡守養士及民,奚直一砥砺廉隅,勸課農桑之為斤斤。
諸如廣勵學宮,銳意庠序,修舉廢墜,皆局内事耳。
世柰何令文翁擅名,以若張君興起教化為己任,可不謂勤焉!乃諸生其能感君之重勤而思日為章者虖?夫所貴士者,非冀其第能繡鞶飾采,摛詞屬文已也。
藉遇而掇科名,獵通顯,不為章灼,即表豎勳猷,有不足耀日星,光俎豆者,猶然培??,乃垂象示則之謂何,士安所比拟哉? 天之章也以于穆,君子之章也以暗修。
無患不章,患不暗耳。
是故金革之韻,宅于虛,太輿稅轄,脂以俟乘弧,弛也以勁張利刃必衣,鼓鐘于宮,聲聞于外。
夫惟含章故可貞,其庶幾哉!斯文與斯閣相峙,而是條次其始末,而镌諸閣之左。
名廷相,江西金溪人。
前守劉君名複初,陜西高陵人,并萬曆癸未進士。
夏公生祠記 李時 嘉靖六年冬,潞之青羊山劇盜陳卿以亡命阻險,吏浸不能制。
晉之撫臣谕之弗悛,威之弗下。
已而師徒撓敗,仍執命吏,全晉之地震恐,訛言流于京師,謀議蠭起。
天子重用兵,且以事難遙度,遣兵科都給事中今少傅太學士桂洲夏公往相事宜。
公乘傳至潞,遵廟谟,設方略,調兵食,搜才谞,審形勢。
官軍四集,一鼓焚其巢,盜失險自縛。
青羊,絕險也,衆謂兵不能入,既捷,始服公之料敵制勝,炳于幾先雲。
于時将領之勇怯,吏治之殿最,财賦之盈縮,功賞之高下,公一一裁之,莫不诠叙精核,敷奏詳明。
天子悉從公議。
公又議建邑以安其餘黨,衆頗難之。
公曰:寇雖平,險未夷,茲固逋逃薮也,數十年後,必有據之以為亂者。
夫人情欲治而失其所以治,惡危而忘其所以危。
青羊地險民悍,苟不而縣之,害未已也,不暫費者不永甯。
吾請任其役。
奏上之,開縣治焉。
于是剪草萊為公府,夷窟宅為阛阓,易劍戟為鋤犁,刬壁壘為城隍,化呻吟為讴歌。
上命其邑曰平順。
夫茲土之方亂也,公平之,其甫定也,公安之,此國家萬年之慮,而平順百世之澤也。
所謂屍而祝之,社而稷之者,非公誰先耶?乃相與即文廟之巽隅,創為祠宇,生祀公于中,以為無忘公德。
夫公之籌斯邑也,以圖民安耳,非責其後也。
民心之系于公也,亦初未嘗與公期也。
蓋世享其利,則事不謀而勸;人襲其愛,故役不督而成。
民豈有求于公,而公豈有望于民哉?所謂以義起,以信孚也。
祠之制,内外為門,各三楹,翼以左右庑各六楹,中為堂,祠公,而其制特崇,楹亦三焉。
驅我虎豹,奠我井邑,綏我父母,長我子孫,以永我俎豆,此邑人之志也。
餘惟學校之設,本以翼聖明倫,進德髅榮顯地哉。
澤深而魚繁,薮蔚而處矣。
學宮,士人之薮澤也。
顧湮頹既久,則士氣弗騰,升掄寖稀,則士心罔奮。
雖堪輿之說,吾儒所不道,要以望景觀蔔,即陰陽流泉,東西、瀍澗之髅,古聖賢率莫能廢。
至于素封之子,亦必诹勝擇吉,以奠厥居。
而況學宮重地,儒先之俎豆,師生之講述,一方英賢之駿發,鹹繇于斯。
苟徒圯陋是安,而令人文遏佚,激勸無賴,咎将誰執焉?昔奚斯作廟,孔曼縣碩,文翁興學。
禮樂肇舉,彼誠以超世之才,豎赫然之績,功與人兩相成也。
挽近長民之吏,斤斤簿書期會間,日弗暇給,既視學校若弁髦,即有浮慕振作之名,亦駕言惜費,舊貫是仍,且辟形家為渺茫,以自解于紛纭之吻,誰肯矢心殚慮,興複既廢之址,為士子徼福将來,以丐靈山川,若劉公者哉? 自此役成,郡潞士卬瞻??眺,規制改觀,舉欣欣相慶,以為文運當隆,而向所怼恚亡聊,沮卻而弗克振者,一旦憬然釋,躍然奮,不敢複有忌委,以自薾其雄心,則此役之為也。
蓋上黨川嶽之氣,不盡宣洩,恒有所停蓄以儲靈。
乃公适值其際,起敝振衰,與潞天行矣,讵偶然乎哉?公守郡初政,此其首伐。
而計部君又為餘言:公政先養士,每對諸縫掖,論說亹亹,皆提躬繕性之方。
而複立文社,按期校之,精其藻鑒,禮其饩廪,所以廣厲申飾之者,不遺餘力。
審爾,則公之功在學校,且有溢于修複之外者。
士生斯時,仰念德意,勉旃淬厲,以無愧前修,何論三晉,将海内讓烈焉。
其他通塞,不足為士輕重矣。
是役也,共事者貳守李君應辰,司理王君愛,而恪襄懿舉,長治尹李君仙品之力為多。
至于掌缗董役,則屬之郡博士張時中,及分教楊芳、賈學仁,固宜費省而成功速也,例得并書焉。
劉公諱複初,号天虞,陜西高陵人,癸未進士。
潞安府儒學奎章閣記 傅新德 潞安府儒學之有奎章閣,自郡守張君始也。
郡之巽方故有台,屹然山立,利之。
無何,既建而随夷以創縣學,故前守劉君于内補之,為台者三,然且逼逼也,弗利。
有頃,縣既徙學,衆議修故台,勿逼乃可,顧鮮克舉者。
會張君至,行學宮,審形勢,察在餘,是在。
餘于是首捐俸羨,其煩齊民也,其費也,太守缗也,無以涉公帑也。
是時沈藩聞而金助者百米稱是。
又所委其人,數月而就,址雖仍舊,規模宏敞,示昔加雄矣。
遂額之曰奎章閣。
韪哉!舉豈唯百年故物,一旦始遷,将俾人文益振,雲漢為昭,五龍百谷,若增而高,其在斯與!郡人憲副周君屬餘宣揚扢碑之。
餘惟郡守養士及民,奚直一砥砺廉隅,勸課農桑之為斤斤。
諸如廣勵學宮,銳意庠序,修舉廢墜,皆局内事耳。
世柰何令文翁擅名,以若張君興起教化為己任,可不謂勤焉!乃諸生其能感君之重勤而思日為章者虖?夫所貴士者,非冀其第能繡鞶飾采,摛詞屬文已也。
藉遇而掇科名,獵通顯,不為章灼,即表豎勳猷,有不足耀日星,光俎豆者,猶然培??,乃垂象示則之謂何,士安所比拟哉? 天之章也以于穆,君子之章也以暗修。
無患不章,患不暗耳。
是故金革之韻,宅于虛,太輿稅轄,脂以俟乘弧,弛也以勁張利刃必衣,鼓鐘于宮,聲聞于外。
夫惟含章故可貞,其庶幾哉!斯文與斯閣相峙,而是條次其始末,而镌諸閣之左。
名廷相,江西金溪人。
前守劉君名複初,陜西高陵人,并萬曆癸未進士。
夏公生祠記 李時 嘉靖六年冬,潞之青羊山劇盜陳卿以亡命阻險,吏浸不能制。
晉之撫臣谕之弗悛,威之弗下。
已而師徒撓敗,仍執命吏,全晉之地震恐,訛言流于京師,謀議蠭起。
天子重用兵,且以事難遙度,遣兵科都給事中今少傅太學士桂洲夏公往相事宜。
公乘傳至潞,遵廟谟,設方略,調兵食,搜才谞,審形勢。
官軍四集,一鼓焚其巢,盜失險自縛。
青羊,絕險也,衆謂兵不能入,既捷,始服公之料敵制勝,炳于幾先雲。
于時将領之勇怯,吏治之殿最,财賦之盈縮,功賞之高下,公一一裁之,莫不诠叙精核,敷奏詳明。
天子悉從公議。
公又議建邑以安其餘黨,衆頗難之。
公曰:寇雖平,險未夷,茲固逋逃薮也,數十年後,必有據之以為亂者。
夫人情欲治而失其所以治,惡危而忘其所以危。
青羊地險民悍,苟不而縣之,害未已也,不暫費者不永甯。
吾請任其役。
奏上之,開縣治焉。
于是剪草萊為公府,夷窟宅為阛阓,易劍戟為鋤犁,刬壁壘為城隍,化呻吟為讴歌。
上命其邑曰平順。
夫茲土之方亂也,公平之,其甫定也,公安之,此國家萬年之慮,而平順百世之澤也。
所謂屍而祝之,社而稷之者,非公誰先耶?乃相與即文廟之巽隅,創為祠宇,生祀公于中,以為無忘公德。
夫公之籌斯邑也,以圖民安耳,非責其後也。
民心之系于公也,亦初未嘗與公期也。
蓋世享其利,則事不謀而勸;人襲其愛,故役不督而成。
民豈有求于公,而公豈有望于民哉?所謂以義起,以信孚也。
祠之制,内外為門,各三楹,翼以左右庑各六楹,中為堂,祠公,而其制特崇,楹亦三焉。
驅我虎豹,奠我井邑,綏我父母,長我子孫,以永我俎豆,此邑人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