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之意,實契高帝之心。
最皎者若方周、黃練,其餘抱赤衷,蹈白刃者尚多也。
今于襄垣而得一人焉,其監察禦史連公乎?公名楹,字子聰,别号棟宇,占籍襄垣,世居縣之陽澤村。
祖肇,以麟經舉至元進士,曆潞城、汾州教官,轉阿都大尉府參軍者試山東,後贈集賢院學士。
其文章行業,在縣志可考。
父基業,公早逝,母李氏教之學。
公即敏于學,日誦千言不辍,凡所撰述,揮毫立就。
性沉靜,築屋于後河楊窕之谷,讀書其中,日炊米一杓為常,無問寒暑,其刻厲每如引。
一日歸省其母,母憫其苦,殺雞食之。
公問其故,曰:吾願兒之勉旃也。
公曰:門祚簿,兒恨不能奮翼雲霄,以承先人之志,慰母氏之懷,敢不免旃!從此益奮勵,舉洪武壬子科鄉薦,由國子生授承務郎,遷翰林院左春坊太子贊讀,啟沃良多。
高皇帝以公性鍘方,堪彈劾之職,特轉福建道監察禦史,巡城、巡倉、操江,曆俸十有餘年。
每考績奏最,上欲重用之,固久其任。
迨文皇靖難兵起,公與禦史姚镛相誓以死報國,察群臣有攜二者,辄露章彈奏之,群寮肅然。
會金川門不守,公在文皇前抗詞谏曰:以臣篡君,可謂忠乎?以叔殘侄,可謂仁乎?背先帝分封之制,可謂孝乎?名分紀法蕩然,懼不可以訓天下後世。
指天示日,詞色不少屈。
文皇怒,命左右殺之,公從容引頸受刃,有白氣沖于天,屍僵立不仆,色如平生焉。
當時文皇于抗節諸臣,多赤其族,公血屬連巨等懼訴,各亡失。
後禁弛,稍稍複業,斂衣冠而葬,封而樹之矣。
鳴呼!當時死事者,忠于建文,即忠于高皇帝也。
幹文皇之靖難,蓋并行不悖。
觀其語群臣:使練子甯若在,吾當用之,則文皇之心可知。
矣。
後皇劯浩蕩,屢用言言以加□崇,足以昭天理民彜之不容泯。
公自是得從祀鄉賢焉。
餘領郡符,司理上黨,行部至襄垣,邑人姚大參九功于餘言用此事,餘未嘗不撫節歎也。
公之裔孫連大綱、連教,持公之行狀谒餘于公署,謂公之行實巳編入實錄,公之墓不可不表章之,以慰忠魂于地下,昭龜鑒于将來,願乞一言,以垂諸箴銘。
餘遂為之記其曆履如此。
複曰:正大之氣,流行于天地間,不擇地而生端人正士。
獨山右風氣剛勁,固所鐘毓獨多。
即襄垣一小邑,前有豫讓,今複有公,何前後照耀如是也?豫讓嘗日将以媿人臣之懷二心者。
今觀公之始末,視豫讓,真不愧哉!不愧哉! 李光祿挽詩序 閻禹錫 節義,天下之大閑。
士而無此,猶鐵雜瓦礫,木埋糞壤,而無以立于天地之間;上不旌此,猶玉委泥沙,劍棄沼沚,而無以勵天下之善。
此士之操守,上之表異,必于節義焉取也。
玉而不水,劍而不鐵,吾于李公見之。
公諱昱,字文昭,号慎齋,上黨人。
白少砥砺名節,山郡庠生,中立德乙卯鄉舉,屢試南宮,未第,卒業成均,曆政秋台,擢光祿略丞。
正統巳巳,扈從北狩,毅然委軀命,以符難動級津鬧,感從長樂。
朝廷憫之,乃下诏褒曰:人孰不死,惟死于國事者乃為榮也。
進階征仕郎,贈父如其官,母妻俱封贈為孺人,又令一子入監,以崇節義。
鳴呼!李公之死,全此節義也;朝廷之褒崇此節義也,宜諸公之作挽詩,長篇短章,輝燦光後,皆發于情華,極其心實,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誠所謂情往會悲,文來引泣者也。
令嗣淳,即蒙恩入監者,從予習舉子業,擢河南汝甯推官。
今丁母夫人憂阕,谒選來京師,裒集成帙,谒予引于首,且曰:每痛不共戴天之雠,未能雪終身之恨。
予又以知李氏父忠于君,子孝于父者也。
忠孝之慶,讵有艾乎?籲!李公節義炳煥,在人耳目,不必待文而後傳也。
但百夫莫贖,黃鳥賦詩,亦詩人之遺響耳。
後之觀者,油然興起,為玉而不埋糞壤,為劍而不雜瓦礫,尚當有感于斯文。
四貞祠記 崔銑 正德辛未,賊劫西火,虜掠婦女,不辱,□害者四人焉,曰趙氏,曰袁氏,□程氏,曰平氏。
賊去,所司以聞,诏給赙樹阙如制。
越十有一年辛巳,潞守請于禦史,立祠祀之,有堂有垣,出入有門,祀用春秋,蔔日蠲羞,侑祝以帛。
嗟乎!往時可言者四貞而巳乎!餘聞之,政始于怠,極于廢,樂始于逸,流于荒;官始于得,放于亂邦。
嗟乎,可不痛哉!自閹人谷大用八人,思蠱君以極其欲,而燕遊啟。
八人又進劉瑾,使攝廷論而上禍怵。
自論者欲司馬。
劉公之為宰,而攻馬公,而黨與分。
自瑾遂少師劉公,而相權失;自杖言官而言路塞。
遷秩免患,以賂而利門肆。
朱甯進而閹寵衰,江彬入而巡幸興,官輕而頹,民窮而盜傑。
夫思亂驕藩,伺隙而生心矣。
當瑾時,禍烈如焚,怨韓司徒、李夢陽剌骨矣,衆謂其必死也而免。
羅僑之谏,吳廷舉之論劾,謂其必死也而免。
何塘之長揖。
知縣王勳之不賂也而見重。
瑾敗而永繼,永敗而甯彬繼命亂至矣。
劉少傅之辟位,傅尚書之抗奏,甯濠叛矣,胡世甯、曹琥之持法,孫璲、許逵之死義。
嗟乎!懿哉若人,政奚底于壤哉!是故開辱之女,可以觀性,秉節之臣,可以觀學。
時若亭記 栗應宏 時若亭者,崇事以表征也。
亭在五龍神祠西北隅。
昔在司馬晉時,五氣炫集,耀于茲山,應祈庇民,秩在祀曲。
凡公私豋止,必有所。
是亭者,固茲山之偉麗,景行之攸跻,靈驗之盛迹也。
始于元人,軒曰觀稼,君子稽事考緻,弗越于時,厥觌異矣。
我明天子嘉靖庶邦,诏以潞巨郡,升州為府,擢新城宋公于南部,首主政理。
遒逾二載,協于神人,氣髅允叙。
今茲癸巳仲春七日,有事于龍山。
先是霡霂滃蒙,沾被土膏,至日□懸,萬松發霭,暾曙載豁遒徹享,舉觞于亭,猶又與又若遊物之外者。
于是覽斯新亭,命以時若,而屬宏記之。
天時若之說,其昉于箕疇乎?庶征之義,大哉微矣!夫通站上下者,惟一元氣,盡斯氣之變者,惟虛實二端。
若化若形,沨又雍又,流而不息,不知其極,逾久而不感。
又有主者,率其綱而有應,維期運而無勞,其實則有彜,其虛則有期,是之謂道。
遒若粒然,其實可食,其虛可生,其有弗臧者,則稿朽之矣,其逆乃出,是之謂質。
合道與質者,一而巳。
夫三極之道,疇□之矣。
五征以言乎天,五行以言乎地,五事以言乎人,三五之義不同,同于一也。
是故鬼神至備,有無至變,山川人物至迹,形異而氣同,名異而實同,事異而感同,是故惟肖時若,否則恒若,其義微矣。
夫中和建極,以為民紀,盡人以聽天者,天子之職也。
秉心孫施,殚竭弗冒,緣上以惠下者,百官有司之分也。
勤事弗怠,獲弗可強,畢力以基時者,群居野人之業也。
今天子道德衣被,臣工承之。
若我郡公之治以中正,創革孔靖,崇誼黜慝。
嘉會稱典,明直惟濟,百度允孚,率是五常,道以敷皇之極,和地之紀,協天之休。
氣之所至有弗隔,德之所感有弗限,匹夫可以格天,窮谷可以騰陽,而況郡侯大夫之貴,莅茲郡,上黨,太行樞要,顧皇化預宣,休征首被者也。
惟茲龍山,五氣感應,民用和同,亭曰時若,其義甚實。
昔漢劉氏傳論五紀,拘執使人惑不信,非聖人意。
山海經所稱諸山珍奇怪異之迹,鹹無可睹識,其失也,誣且誕矣。
今郡公于茲山亭之義無是獘,宜書之聖,以示永久。
鮑宣墓如記 阮勤 縣東十餘裡,有漢司隸校尉鮑公宣墓。
公字子都,渤海高城人,因摧辱權幸,徙上黨,家于長子。
新莽秉政,風州郡以罪法案誅豪傑及忠直不附巳者。
公死,遂葬斯地。
世祖即位,褒表子孫皆通顯,立祠于墓以祀之。
曆漢、唐、宋涉元,滄桑變易,祠盡廢,而墓猶巍然。
我朝列聖相承,念先代忠臣祠墓,累命有司封樹護守。
景泰甲戌,予舉進士,上命纂修山西方志,躬曆上黨,檢舊志,僅有公墓名,而行實阙焉。
予稍加節要,而墓日榛蕪,為人樵牧舊矣。
弘治庚戌冬,監察禦史周公琰巡行至縣,閱志,屬知州馬侯暾葺之。
侯詣墓,鋤其榛荊,禁樵牧,缭以牆垣,祀公于郡學鄉賢祠。
士子夏,禦史蔣公勳繼來按治,
最皎者若方周、黃練,其餘抱赤衷,蹈白刃者尚多也。
今于襄垣而得一人焉,其監察禦史連公乎?公名楹,字子聰,别号棟宇,占籍襄垣,世居縣之陽澤村。
祖肇,以麟經舉至元進士,曆潞城、汾州教官,轉阿都大尉府參軍者試山東,後贈集賢院學士。
其文章行業,在縣志可考。
父基業,公早逝,母李氏教之學。
公即敏于學,日誦千言不辍,凡所撰述,揮毫立就。
性沉靜,築屋于後河楊窕之谷,讀書其中,日炊米一杓為常,無問寒暑,其刻厲每如引。
一日歸省其母,母憫其苦,殺雞食之。
公問其故,曰:吾願兒之勉旃也。
公曰:門祚簿,兒恨不能奮翼雲霄,以承先人之志,慰母氏之懷,敢不免旃!從此益奮勵,舉洪武壬子科鄉薦,由國子生授承務郎,遷翰林院左春坊太子贊讀,啟沃良多。
高皇帝以公性鍘方,堪彈劾之職,特轉福建道監察禦史,巡城、巡倉、操江,曆俸十有餘年。
每考績奏最,上欲重用之,固久其任。
迨文皇靖難兵起,公與禦史姚镛相誓以死報國,察群臣有攜二者,辄露章彈奏之,群寮肅然。
會金川門不守,公在文皇前抗詞谏曰:以臣篡君,可謂忠乎?以叔殘侄,可謂仁乎?背先帝分封之制,可謂孝乎?名分紀法蕩然,懼不可以訓天下後世。
指天示日,詞色不少屈。
文皇怒,命左右殺之,公從容引頸受刃,有白氣沖于天,屍僵立不仆,色如平生焉。
當時文皇于抗節諸臣,多赤其族,公血屬連巨等懼訴,各亡失。
後禁弛,稍稍複業,斂衣冠而葬,封而樹之矣。
鳴呼!當時死事者,忠于建文,即忠于高皇帝也。
幹文皇之靖難,蓋并行不悖。
觀其語群臣:使練子甯若在,吾當用之,則文皇之心可知。
矣。
後皇劯浩蕩,屢用言言以加□崇,足以昭天理民彜之不容泯。
公自是得從祀鄉賢焉。
餘領郡符,司理上黨,行部至襄垣,邑人姚大參九功于餘言用此事,餘未嘗不撫節歎也。
公之裔孫連大綱、連教,持公之行狀谒餘于公署,謂公之行實巳編入實錄,公之墓不可不表章之,以慰忠魂于地下,昭龜鑒于将來,願乞一言,以垂諸箴銘。
餘遂為之記其曆履如此。
複曰:正大之氣,流行于天地間,不擇地而生端人正士。
獨山右風氣剛勁,固所鐘毓獨多。
即襄垣一小邑,前有豫讓,今複有公,何前後照耀如是也?豫讓嘗日将以媿人臣之懷二心者。
今觀公之始末,視豫讓,真不愧哉!不愧哉! 李光祿挽詩序 閻禹錫 節義,天下之大閑。
士而無此,猶鐵雜瓦礫,木埋糞壤,而無以立于天地之間;上不旌此,猶玉委泥沙,劍棄沼沚,而無以勵天下之善。
此士之操守,上之表異,必于節義焉取也。
玉而不水,劍而不鐵,吾于李公見之。
公諱昱,字文昭,号慎齋,上黨人。
白少砥砺名節,山郡庠生,中立德乙卯鄉舉,屢試南宮,未第,卒業成均,曆政秋台,擢光祿略丞。
正統巳巳,扈從北狩,毅然委軀命,以符難動級津鬧,感從長樂。
朝廷憫之,乃下诏褒曰:人孰不死,惟死于國事者乃為榮也。
進階征仕郎,贈父如其官,母妻俱封贈為孺人,又令一子入監,以崇節義。
鳴呼!李公之死,全此節義也;朝廷之褒崇此節義也,宜諸公之作挽詩,長篇短章,輝燦光後,皆發于情華,極其心實,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誠所謂情往會悲,文來引泣者也。
令嗣淳,即蒙恩入監者,從予習舉子業,擢河南汝甯推官。
今丁母夫人憂阕,谒選來京師,裒集成帙,谒予引于首,且曰:每痛不共戴天之雠,未能雪終身之恨。
予又以知李氏父忠于君,子孝于父者也。
忠孝之慶,讵有艾乎?籲!李公節義炳煥,在人耳目,不必待文而後傳也。
但百夫莫贖,黃鳥賦詩,亦詩人之遺響耳。
後之觀者,油然興起,為玉而不埋糞壤,為劍而不雜瓦礫,尚當有感于斯文。
四貞祠記 崔銑 正德辛未,賊劫西火,虜掠婦女,不辱,□害者四人焉,曰趙氏,曰袁氏,□程氏,曰平氏。
賊去,所司以聞,诏給赙樹阙如制。
越十有一年辛巳,潞守請于禦史,立祠祀之,有堂有垣,出入有門,祀用春秋,蔔日蠲羞,侑祝以帛。
嗟乎!往時可言者四貞而巳乎!餘聞之,政始于怠,極于廢,樂始于逸,流于荒;官始于得,放于亂邦。
嗟乎,可不痛哉!自閹人谷大用八人,思蠱君以極其欲,而燕遊啟。
八人又進劉瑾,使攝廷論而上禍怵。
自論者欲司馬。
劉公之為宰,而攻馬公,而黨與分。
自瑾遂少師劉公,而相權失;自杖言官而言路塞。
遷秩免患,以賂而利門肆。
朱甯進而閹寵衰,江彬入而巡幸興,官輕而頹,民窮而盜傑。
夫思亂驕藩,伺隙而生心矣。
當瑾時,禍烈如焚,怨韓司徒、李夢陽剌骨矣,衆謂其必死也而免。
羅僑之谏,吳廷舉之論劾,謂其必死也而免。
何塘之長揖。
知縣王勳之不賂也而見重。
瑾敗而永繼,永敗而甯彬繼命亂至矣。
劉少傅之辟位,傅尚書之抗奏,甯濠叛矣,胡世甯、曹琥之持法,孫璲、許逵之死義。
嗟乎!懿哉若人,政奚底于壤哉!是故開辱之女,可以觀性,秉節之臣,可以觀學。
時若亭記 栗應宏 時若亭者,崇事以表征也。
亭在五龍神祠西北隅。
昔在司馬晉時,五氣炫集,耀于茲山,應祈庇民,秩在祀曲。
凡公私豋止,必有所。
是亭者,固茲山之偉麗,景行之攸跻,靈驗之盛迹也。
始于元人,軒曰觀稼,君子稽事考緻,弗越于時,厥觌異矣。
我明天子嘉靖庶邦,诏以潞巨郡,升州為府,擢新城宋公于南部,首主政理。
遒逾二載,協于神人,氣髅允叙。
今茲癸巳仲春七日,有事于龍山。
先是霡霂滃蒙,沾被土膏,至日□懸,萬松發霭,暾曙載豁遒徹享,舉觞于亭,猶又與又若遊物之外者。
于是覽斯新亭,命以時若,而屬宏記之。
天時若之說,其昉于箕疇乎?庶征之義,大哉微矣!夫通站上下者,惟一元氣,盡斯氣之變者,惟虛實二端。
若化若形,沨又雍又,流而不息,不知其極,逾久而不感。
又有主者,率其綱而有應,維期運而無勞,其實則有彜,其虛則有期,是之謂道。
遒若粒然,其實可食,其虛可生,其有弗臧者,則稿朽之矣,其逆乃出,是之謂質。
合道與質者,一而巳。
夫三極之道,疇□之矣。
五征以言乎天,五行以言乎地,五事以言乎人,三五之義不同,同于一也。
是故鬼神至備,有無至變,山川人物至迹,形異而氣同,名異而實同,事異而感同,是故惟肖時若,否則恒若,其義微矣。
夫中和建極,以為民紀,盡人以聽天者,天子之職也。
秉心孫施,殚竭弗冒,緣上以惠下者,百官有司之分也。
勤事弗怠,獲弗可強,畢力以基時者,群居野人之業也。
今天子道德衣被,臣工承之。
若我郡公之治以中正,創革孔靖,崇誼黜慝。
嘉會稱典,明直惟濟,百度允孚,率是五常,道以敷皇之極,和地之紀,協天之休。
氣之所至有弗隔,德之所感有弗限,匹夫可以格天,窮谷可以騰陽,而況郡侯大夫之貴,莅茲郡,上黨,太行樞要,顧皇化預宣,休征首被者也。
惟茲龍山,五氣感應,民用和同,亭曰時若,其義甚實。
昔漢劉氏傳論五紀,拘執使人惑不信,非聖人意。
山海經所稱諸山珍奇怪異之迹,鹹無可睹識,其失也,誣且誕矣。
今郡公于茲山亭之義無是獘,宜書之聖,以示永久。
鮑宣墓如記 阮勤 縣東十餘裡,有漢司隸校尉鮑公宣墓。
公字子都,渤海高城人,因摧辱權幸,徙上黨,家于長子。
新莽秉政,風州郡以罪法案誅豪傑及忠直不附巳者。
公死,遂葬斯地。
世祖即位,褒表子孫皆通顯,立祠于墓以祀之。
曆漢、唐、宋涉元,滄桑變易,祠盡廢,而墓猶巍然。
我朝列聖相承,念先代忠臣祠墓,累命有司封樹護守。
景泰甲戌,予舉進士,上命纂修山西方志,躬曆上黨,檢舊志,僅有公墓名,而行實阙焉。
予稍加節要,而墓日榛蕪,為人樵牧舊矣。
弘治庚戌冬,監察禦史周公琰巡行至縣,閱志,屬知州馬侯暾葺之。
侯詣墓,鋤其榛荊,禁樵牧,缭以牆垣,祀公于郡學鄉賢祠。
士子夏,禦史蔣公勳繼來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