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四

關燈
人物十 方伎 晉崔懿之屯留人,精于相鑒,與崔遊友善。

    或曰:同族劉元海遊上黨,懿之見而驚顧無巳,語遊曰:此人非常,大貴不遠。

    元海聞其善相,引至别所,斛衣視當心有三赤毫,長三尺六寸。

    懿之拜曰:須與此齊,則表裡相應,大貴逼矣。

    及僭位,辟懿之,起家中書監。

    南北朝李棄興,長子人,本通儒,見群材不可以方伎律,然曆數超越一代,又不可不為裘之著。

    子崇祖、遵祖。

    皆以星曆著名,唐韓凝禮,上黨人。

    明易學,揲耆奇中。

    玄宗如京,命凝禮揲一蓍,翅立,三起三偃。

    凝禮曰:此龍飛。

    潞飛之象,未占有孚,應在仲冬,一陽動,當登大位。

    後果驗凝禮起家五品,潘炎有賦:惟彼神蓍,生而有知。

    用知不測,明以稽疑。

    擢九尺之纖幹,伏千年之寶龜。

    德圓而神兮,無幽不及;其生三百兮其用五十。

    惟聖人之觀象,乃神動而鬼入。

    列八卦以效變,翹孤莖而子立。

    數彰得一,命乃自天。

    同大橫之有夏,表或躍而在田。

    其察也深,其功也大。

    稱美名于神物,齊妙用于神蔡。

    是曰元後,茲為筮從。

    氣受陰陽,夜分而彩露兼涵;幽替天地,朝覆而輕雲數重。

    耆而有靈,立定天保。

    可謂神助。

    用光天造,功深莫善。

    仲尼且許以鈎深,屈于不知,太公徒言乎腐草。

    著之立兮發其祥,吾君得之尊。

    以光明乎太極,演彼歸藏,因蔔祝之符。

    瑞應。

    天人之會昌。

    宋張骙字公度,潞州人。

    家業醫,而骙尤精于方脈,意在活人,不責其報。

    黃魯直母安康郡君病秘結,諸醫不能治,骙投□即愈。

    魯直□厚贈之,卻不受。

    元泰邦紀、字雲岑,壺關人。

    善月胃,人物鳥獸,曲盡其狀。

    至二元間,以禹賜官待诏。

    明萬瑄、潞州人,通方玄叩,亦善,盡寫意入神。

    年九十,猶作小景,目見王公,長揖不拜,人皆重之。

    申九甯、屯留人。

    洪武初,以天文數學授欽天監博士,遷五官挈壺,能逆占兇吉。

    常召問,應對如響,一時獨步台中。

    王天利、壺關人。

    精星曆占候,能先知休咎,言無不驗,人以小淳風稱之。

    嘗著三元正經及節要行于世。

    宋铨、潞州人,嘗遇異人,傳秘方。

    嘉靖八年,郡判傳必用與寮友夜宴德風亭,醉堕台,折左股,衆醫不能洽,謂必殒。

    铨出藥如白扁豆三粒啖之,骨尋績有聲,更以手熨,遂應手愈,起行如常,且無痕,真百仙餌也。

    申相、長治人,通方脈,研究脈理,尤精傷寒一科,著胗家秘要、傷寒捷法歌,治人多應。

    今縣壺者盈市,如相者蓋鮮矣。

    郭世元世魁弟,薄酒出鹿,神遊物外。

    沈平度令藍田時,曾聘其臨摩诘辋川圖,刻之石上。

    雲林山木石上雲林山木亭榭人物,毫發絲縷,傋極精工,海内傳為珍賞。

    晚年複宗世,然潑墨更是蒼潤。

    書法沉酣聖教,而楷則仿穎上黃庭,刻燭賦詩,即席而就。

    後以貧老無依,卒于汾陽。

    遺賦一百二十篇,不知散夫何處。

     玄釋 附仙迹漢王真、上黨人,七十九學道,徐行若飛,有兼人之力,面有光澤,似未五十者。

    自雲周流登五嶽名山,能悉行胎食胎息之方,不絕房室。

    鄉人計其年四百餘歲。

    後登女幾山仙去。

    郝通、字孟節,上黨人。

    師事王真,得還丹小餌法,容常不衰。

    含棗核不食,至五十年。

    十年能結氣不息,身不動搖,可至百日半年。

    亦有室家。

    為人質謹,不妄言,似上君子。

    後隐入太行岩谷中,莫知所在。

    趙瞿、上黨人淵病瀕垂死,委置山穴中,有仙人以藥一授之,雲:不但愈癞,可。

    長生服百日,果愈。

    仙人伯□過視之,瞿拜謝,乞方口:此松脂耳。

    瞿煉服不辍爾。

    年七十,見彩女長二寸,遊戲口鼻間。

    一年,女如人,亦在側,常聞琴瑟聲。

    壽二百歲,顔如童人抱犢山,莫知所終。

    潞人初聞瞿服松脂有奇效,争收取,有多至百車者。

    服未幾時,以無速效,皆棄去。

    觀瞿事,仙境非遙,人無志耳。

    呂恭,字文敬,上黨人。

    采藥太行山,忽見三人,問恭曰:采藥勤苦,好長生乎?恭拜言志。

    一人曰:我姓呂,字文起,此姓孫,字文陽,此姓王,字文正,皆太清仙人也。

    子同我姓字,複同一文字,是有夙緣。

    乃授以方藥,遣還家,巳二百年矣。

    □之有其五世孫習亦慕仙,聞之驚喜,随恭入山,竟莫知其所之。

    晉鮑靓,字太玄,上掌人,漢司徒宣之後,仕為南海太守。

    禀性清慧,學通經史,修身養性,蠕動不犯,聞人之惡,如犯家諱,人多從受業。

    楊道化物,号曰儒林。

    受陰君屍解法。

    死後,理石子岡。

    有人發其棺,見一大刀塳左右有人馬聲,遂不敢取。

    葛洪曰:此是劍解法。

    鮑姑靓女葛洪。

    妻洪師事靓,靓器重之,因妻焉。

    洪仙去,姑上留南海。

    後貞元中,有崔炜者,見一老妪,因蹶破人酒甕,被歐。

    炜憐之,代償其值,妪不謝而去。

    明日,持艾來,曰:此越井罔産也,善炙贅,後當遇美麗,獲萬??。

    倏不見。

    炜夜行,失足堕深穴中,有白蛇,光熖如雷。

    炜恐怖,詣蛇叩禱,見其唇吻有疣,請灸之,應手而落。

    蛇因吐徑寸珠,炜不敢取,乃引至别洞,見四麗人,其一有疣,曰:知君有鮑姑艾,請留少許,以寶珠醇。

    之炜留艾攜珠以出,遇胡商,果以十萬??易去。

    及紫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