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二

關燈
遂流寓潞安。

    子六、八俱成名。

    萬代瞻、襲鐵嶺衛指揮。

    萬代仰、任萬全左衛經曆。

    萬代望、貢士,任南召縣知縣。

    萬代芳、貢士,任延長縣知縣,殉城,贈光祿寺寺丞,賜祭蔭。

    萬代程、任湖廣安陸府副總兵。

    萬代尚。

    官生詳恩蔭志。

     國朝李文芳原籍大興人,以鄉舉曆任湖廣安陸府知府。

    鮮任經潞安,遂家焉。

     遷徙 君子去國尚從舊俗,其心固有所不忍哉。

    新安之朱,東萊之呂,業數世矣,乃先儒推本以志永思。

    況于墳墓□存,親族尚往來,而吉兇相慶恤,鄉誼固在,不得以路人視之矣。

    以故流寓以志他鄉之客吾鄉者;遷徙以志吾鄉之空客于他鄉者,戰國馮亭之後,亭戰死長正平,子孫居潞。

    漢之馮奉世,固稱上黨人也。

    其自潞而徙趙,則有官帥将,官帥将子為燕相,燕相子為漢郎署。

    馮唐之秦者,有馮元擇、馮劫、馮去疾,俱為将相列侯。

    無擇子為魏豹将。

    馮敬。

    亭之後留關中者,有馮衍,為更始将。

    十六國馮跋、上黨人。

    父安,為慕谷永容,永滅,徙家昌黎。

    跋事慕容熙,坐事逃去,乘熙暴虐,人怨,謀誅立高雲,雲見殺,乃自立,卒以夷滅。

    嘗觀跋與祖和比,值亂世也,和避亂以保身,跋适亂以蒙禍。

    祖孫殊見,而去就異轍。

    詩稱:明哲惟和,逝之矣。

    隋王通,其先祁人也,寓居銅鞮。

    父隆,因号銅川。

    通自序曰:吾家頃居銅川,六世矣。

    注雲:上黨有銅。

    鞮縣,至通始徙龍門,講學授徒,為世大儒。

    宋苗時中、其先壺關人,徙居宿州。

    熙甯中,曾為潞州法曹參軍,能執法争獄,官至戶部尚書。

    李涓,上黨人,驸馬都尉遵最之曾孫也,徙居建昌南豐縣,仕為鄂州崇陽令。

    靖康之難,奮然募兵以應勤王诏,至蔡州,與金人戰,死之。

    高宗錄其忠,官其子。

    元。

    郝經,其先潞州人,徙陵人三川。

    為尚氣節,學務有用事。

    世祖論伐宋師,凡數萬言,皆高出一時,惜不能用。

    後克國信使,□宋和議,平章王文統忌其才,陰屬李璮侵宋以害之。

    宋賈似道欲要戰功,又遏使不得進,拘擊之,使不得退。

    凡十一年,傋遣困辱,著書婁百卷,恩托以垂不朽。

    宋亡之前一年始歸,卒谥文忠。

    明王廷相、字子衡,潞州人。

    父客儀封,随侍,遂中河南。

    弘治乙卯鄉試。

    王成登進士,選□庶吉。

    上曆官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賜下,卒贈少保,賜葬,谥肅敏。

    其登科錄尚稱潞州人,儀封籍潞郡,墳墓尚存。

    其牌坊在北關,讀書草堂□在勝園,俱新毀于闖賊。

    公德業文章,一代山鬥,茲不贅也。

    申綸、字廷言,屯留人。

    高祖庸,任掖縣知縣,過永年,遂占籍焉。

    曾祖達,任汝甯知府。

    祖甯,舉賢良方正。

    公。

    弘治戊午領洋闱鄉薦,乙醜登進士,以知縣抉潞州知州。

    别見郡縣志。

    官至雲南副使,所至有惠政,緻仕。

    孫伯堅、字道夫,其先潞州人,遷于興濟。

    弘治中拔授中書舍人,累遷尚實寺卿。

    典博和敬,抗疏休緻。

    弟伯強,通政使司經曆。

    伯義,鴻胪寺少卿。

    郭希愈,壺關人,寄籍京衛,中正德丁醜進士,官至禦史。

    楊俨、壺關人,寄籍京衛,中嘉靖七年順天鄉試。

    郭秉聰、襄垣人,寄籍順天,中嘉靖丙戌進士,官至通政。

    郭承緒,秉聰子,中萬曆丙子順天鄉試。

    申仲、屯留人,寄籍任丘,中嘉靖甲辰。

    進士,官至禦史。

    王光祖、黎城人,寄籍魏縣,中嘉靖甲辰進士,官曆禦史,至知府。

    李師孔、黎城人,寄籍開州,中嘉靖壬戌進士,官行人。

    盧學禮、字立夫,潞城人,徙于東明,中降慶丁卯京闱鄉試,丁醜成進士,曆任陜西副使,與??使忤,拂袖歸。

    秦尚明,長子人,父客太康,遂占籍,中萬曆乙醜進士。

    宋諾、屯留人,寄籍故城中。

    嘉靖乙醜進士,官至兖州知府。

    王點、黎城人,寄籍魏縣,中萬曆丙辰進士,曆官大同巡撫。

    國朝任山西左布政。

    張三傑、黎城人,寄籍魏縣,中崇祯辛酉鄉試,任沁州知州,九年有善政。

    申佳徹字孔嘉,屯留人,徙永年。

    九世至公,登崇祯辛未科進士,曆知儀封、祀二縣,擢吏部,降南京國子監博士,累遷太仆寺丞。

    甲申,以牧事出巡,聞賊薄居庸,畿南瓦鮮,或勸公可勿入。

    不聰馳馬入都門,見呈不可為,乃遺書子涵光,誓以死報國,諄諄以義命為訓。

    城陷之,先一聚賓客。

    □了有□,禮曰昔人。

    所為見帶日:兒先人于地下,也。

    及京城不守,遂□王公廠井中。

    二二仆攬衣羅人入,從井下人大呼曰:汝等歸,慰太小安。

    人有子作忠臣,勿過戚也。

    卒谥節、叫愍。

    李際其,字應五,長子人。

    始祖德,避之難,徙孟津。

    至公登崇祯庚辰進士。

    國朝順治二年,授戶部主事,典山西。

    乙酉鄉試,升浙江督學。

    時方草昧教化衰微,公扶翊正。

    學,風教翕然。

    徊鑒之精,浙才士無不入彀者。

    士子思慕,有碑志,立衢郡庠兵中,轉金巡,恩覃威著,至攺運本色,裡甲不苦飛挽,衢民利焉。

    曆兵、工兩部尚書。

    卒,贈子太少保,賜祭葬,予蔭,谥僖平。

    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