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十二

關燈
亮、繼遷子,官至平章,判大名府。

    李昭遜、繼恂子,官至供傋庫使。

    李惟賢、昭亮子,官至□方館使。

    嘗知莫州,倉粟陳腐,戌卒弗受,大噪。

    賢至理谕之,軍中帖然。

    善宣辭,令書朝儀,仁宗愛之。

    李繼昌、上黨人,崇矩子,官至神武大将軍、連州剌史。

    王若拙、上黨人,陟子,官至國子博士。

    王若谷、陟子蔭,奉禮郎。

    苗授、潞州人,京子,因父死麟州之難,而蔭官至殿前都指揮,以保康節度使知潞州。

    苗履。

    授子官至捧日天武都指揮使。

     元李獻、潞州人。

    孟子蔭,擢西台禦史。

    宋洙、長子人子貞子,蔭授四品官。

    宋惟有、蔭至沁州同知。

    宋惟讓、官至蔚州知州。

    宋惟??、官至蔚州同知,皆子貞孫。

    靳文用、潞州人,克忠子。

    蔭擢西台禦史。

    任存、壺關人。

    尚志子,蔭潞州元帥。

    任成、存侄存死難,子幼,先蔭成為潞州長官。

    任立。

    存子蔭,潞州長官。

    馬繩武二子。

    壺關人,志失其名。

    俱蔭國子生。

     明李淳、潞州人,昱子。

    因父死土木之難而蔭,曆汝甯楊州推官,升高唐州同知。

    王宦、潞州人,佐子。

    因父禦寇死節,蔭嘉定縣主簿。

    任爾節、長治人,環子。

    因父征倭有功,蔭潞州衛千戶,官至守備。

    任可淳、環孫,蔭潞州衛千。

    任同麟、環曾孫,蔭潞州衛千。

    粟崇德、長治人,永祿嗣,蔭國子生。

    栗嘉實、引崇德子補雲,蔭國子生。

    郜繼業、長治人,光先子,蔭國子生。

    郜繼荩、止光先子,任湖廣黃州府通判。

    阮勤、長子内兄河子蔭,京庠生,舉進士,官至侍郎。

    阮富、勤子蔭,國子生。

    阮忠、勤孫官至上林苑署丞。

    劉承爵、襄垣人龍子,曆任宗人府經曆。

    程之瑾,長治人,正巳子,蔭國子生。

     國朝 程之璇,正巳子。

    曆戶、兵二部郎中,臨洮府知府,大名道副使,陜西糧儲道參政,福建按察使。

    緣事卒于途。

    程之玮、之璇弟,蔭,國子生。

    萬代尚、一本子代芳弟。

    曆工、戶二部郎中、萊州府知府,升浙江溫處道副使。

    萬文麟、代尚侄蔭國子生。

    萬兆麟、代程子蔭國子生。

    萬瑞麟,代尚侄,蔭國子生。

    以上俱長治人。

    官尊而蔭常也。

    若苗授、靳文用、任存、任成、任立。

    李淳、王宦、任爾節、任可淳,皆父官,未至京卿,或署丞、知縣,爾以身殉事,破格而蔭,不以官而以節,亦足以征人心之忠烈矣。

    國朝敷恩浩蕩,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皆得蔭子,至十五年始停。

    而武弁亦蔭文官,試曠世之特興也。

     人物七 流寓 長治志曰:賢者避地,從而安焉,可不謂鄉人哉!曷可使共名泯滅不傳也。

    故吾志流萬,俾無異域之悲雲。

    漢鮑宣字子都,渤海人。

    仕至谏議大夫、司谏校尉。

    上書言: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

    及進何武,退董賢,多見采納。

    後以執法抗宰相,下廷尉獄。

    太學生舉憣申捄不死,髡鉗徒上黨。

    以長子宜畜牧,因家焉。

    子孫後居屯留,為屯留人,鮑永、鮑昱是。

    也。

    或居上黨,為上黨人,鮑靓、鮑照是也。

    今鮑氏散居各鄉邑,而随晉南遷者,散處于徽、甯之界。

    常林、字伯槐,河内溫人也。

    少單貧,非手力不取。

    漢末,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任諸生察吏民過失,繩以重法,以崇威嚴。

    林諸父以小過見敢,林往見匡同裡胡彐彪,說以據形勢,敢人心,以匡複漢室,不宜任匪人,自取覆亡,且道其叔父見拘之故。

    彪即移書責匡,其諸父得釋。

    林即避地上黨,耕種山阿。

    時旱蝗,林獨豐獲,盡呼比鄰升鬥分之。

    張臶、字子明,巨鹿人。

    少遊太學,學兼内外。

    後歸鄉。

    袁紹前後辟命不應,避之上黨。

    并州牧表除樂平令,不就。

    隐居授徒,門下常婁百人。

    至魏,求隐學之士,郡屢上,臶以老病辭。

    年百五歲卒。

    南北朝馮和、信都人。

    木嘉之亂,避地上黨。

    子安,雄武有器量,為慕容永将。

    範際、鴈門人,習秘曆、陰陽之學。

    知并州将有氛祲之變,隐迹不應辟命,遊寓上黨,與郡人未乳反善。

    唐宋舉,西河人。

    唐起義兵,舉為唐宋舉,西河人。

    唐起義兵,舉為将,有所将舉旗之功,授儀曰同三司,不受。

    心慕玄虛,退隐于潞。

    卒,葬城西二裡,有墓志。

    夫成功不居,而回首神仙,固豪傑士也。

    崔澄、安善人。

    嘗居潞,玄宗别駕時比鄰而居,相契合。

    及玄宗入觀,賓客别于近郊,澄擉追随至華。

    後即位,寵待有加。

    澄好滑稽,帝以慎密字親書勿端。

    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安善縣子。

    宋黃魯直,宜春人。

    嘗寓襄垣,有所遺像贊及簿酒醜婦歌石刻,士人至今寶重之。

    考宋史,魯直性孝,以母疾辭官。

    郡志原載,張骙通方脈,活人,不責報。

    魯直母安康郡君病秘結,醫不能治,骙投藥即愈,魯直厚贈,卻之。

    則魯直寓潞,以就醫療母病耶。

    明張從恕,東光人。

    父仲素,仕元為長沙通判,從恕亦為元西甯總管。

    元亡東歸,寓居壺關,遂為壺關人。

    子謙,舉茂才為兩當典史。

    萬一本、遼東鐵嶺衛貢生,任平陽府通判。

    明季遼亂,